书城传记胡适传
1218600000001

第1章 家世和少年时 娶了三个老婆的父亲

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人。绩溪是徽州北面的一个小县,山多地少,农业不甚发达,经济来源主要靠经商。因此在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十二三岁就出外谋生了,多数做学徒。所以社会上流传着“无徽不成镇”、“徽州帮”、“徽骆驼”等佳话。这说明在城市里各处都有徽州人在做生意,而他们经商的本领具有骆驼的奋斗精神,能吃苦耐劳,生财有道。正因为如此,胡适的家世,到他高祖时已在上海黄浦江对岸的川沙开了一家茶叶店了,后来他祖父又在上海设了一个分店。这两个铺子的收入,便是他们一家大小20余口的经济来源。

胡适父亲名叫胡传,原名珊,字铁花,号钝夫,乡里人称他为“珊先生”。1841年3月11日(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九日)生于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上庄在绩溪城西大约40公里,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村庄。其地形背靠竹竿峰,村前有一条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流。胡适喜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曾用他的一首绝句《桂源铺》来描绘其景致,诗云: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上庄的村景,大致如此。胡传兄弟共五人,他是老大,自幼聪明伶俐,甚得他伯父胡星五的喜爱。一天,星五对弟弟胡奎熙说“吾家世业茶,然此儿慧,勿以服贾废读”,建议让侄儿读书求学,不要以茶叶店里的事务耽误了他的前程。其弟接受他的意见,后来把胡传带到川沙,在茶叶店里一边读书,一边学做生意。

胡传25岁时进学为秀才。之后参加过几次“省试”,虽然未能得中,但仍继续努力攻读。27岁时入上海龙门书院学习。该院山长(院长)刘熙载是当时扬州有名的经师。胡传在此受教三年,学问大有进步,其中对宋明理学及地理学很有兴趣和心得。这些后来对胡适影响不小。

那时在这个书院学习的学生,每人每天得写一份“日程”和“日记”。前者记载学习的进度,后者记学习的心得。这种笔记本,其格式是由书院统一印发的,卷首均印有朱熹和张载等人的语录。其中张载的“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一条,对胡适很有启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当年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口号,其中不仅有美国杜威的学理,而且还埋藏着中国理学家的精神。

胡传“学而优”,但未能为仕,故从31岁起在家乡以教授子弟为生,并料理家务。如此11年,至42岁时,因家中人口渐增,生活成了问题,于是决定出门远游,另图发展。那时他们家族中有一位亲友胡宝铎在京任兵部主事,因此他借了一笔旅费北上谋事。到北京后,胡宝铎及另一位好友张佩纶分别给他写了信,介绍他到东北投奔当时与俄国人办理边界纠纷的钦差大臣吴大澂。胡传走了42天才到吉林。吴是一个自修成名的大学者,他一见胡传,问胡有什么可以替他为力的。胡回答说,没有什么,只求准我随您去解决中俄界务的纠纷,使我得以研究东北各省的地理。吴对他潜心好学的精神十分赞赏,于是聘请他为府中幕僚襄助一切。

胡传46岁时,母亲病故,回家奔丧。次年转往广州投奔新改任广东巡抚的吴大澂,吴派他到海南岛调查当地民情,拟作开发计划。胡传走遍琼岛,历尽艰辛,对当地风土人情、地理概况皆有详细记载。后来胡适将它发表在《禹贡半月刊》上,对研究地理学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1888年,黄河在郑州一带决口,吴大郘奉清廷命调任河道总督,设署于郑州,胡传闻讯,再次投奔,助吴修堤治河。因有劳绩吴保举他,以直隶州候补知州分发各省候缺任用。1889年春胡传请假回家结婚,时已49岁,为第三次娶亲,前二妻早已过世。婚后胡即携眷返郑州继续治河。次年胡离河南到北京等候签派官职。那时朝廷认为合格的官吏,派遣何处任职,多凭抽签决定。这次胡传抽得往江苏候补的签,因此他携眷到江苏省会苏州等候了两年。后来被派往上海任“淞沪厘卡总巡”(税务官),就在这年(即1891年)胡适降生了。胡传这时在官场中已稍有名望,具有“能吏”之称,而家中又得一子,自然是满心欢喜

翌年,胡传被清廷调往台湾任职,因路途遥远等情,将家眷暂留上海,只身赴台。不料此行一去竟达四年之久,开始是协助台湾巡抚邵友濂视察全岛军务,曾有《日记与禀启》记其事,对台湾军事防御力之差,甚为感慨!因此向上司反映,主张买炮舰,练就一支海军,以为全岛防务之用。这个建议当时曾得到上级的重视,所以他后来当上了武官。

1893年胡传被委派为代理台东直隶知州,旋即兼领台东后山军务。就在这年2月26日胡适随母及其四叔等人自沪抵台,合家才得以团聚。但不久遇中日甲午之战,他们又分离了。1895年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有这样一条,即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条款,因此,清政府随即命令在台文武官员撤退回大陆,但遭到台湾居民强烈反对。他们要求继续抗日。在这种形势下,台南守将总兵刘永福被举为统帅,领导清军与民军共同抗日。但寡不敌众,又没有后援,他们坚持了四个多月,最后终于被迫撤退。他们走了,但当时反割台的斗争,仍一直在进行中。

胡传在这次反侵略的战争中,坚守台东后山地区。之前,他曾将家眷托四弟介如携返回原籍。1895年4月27日他接到上司撤退命令后,即准备离职内渡,可是当他行至台南时,已染上了严重的脚气病,两腿浮肿,行动困难。这时刘永福已宣布抗日,要留下他共同抗敌。胡传不好推辞,只得留下,协助永福,运筹帷幄与敌周旋。后因病情加重,刘始允他离台,同年8月18日上船内渡,22日即病故厦门。这时胡适不到四岁。

后来,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的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