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1225300000033

第33章 将孩子不同的兴趣转化成能力(2)

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这种“不良兴趣”非常厌烦,对孩子的父亲说:“不能让孩子这样熬夜玩了,平时也要限制孩子玩游戏,老玩游戏有什么出息?而且,孩子的身体刚刚好,需要恢复,应该带孩子做一些运动。”

父亲只好答应。

周末的时候,父亲对孩子说:“明天一起打乒乓球怎么样?”

孩子撇撇嘴说:“算了吧,你又不是我对手,多没意思啊,还不如玩会儿‘实况足球’呢!”

为此,父亲感到汗颜!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父亲当初托朋友才把孩子带进国家乒乓球集训中心,让孩子在那边学习一个月。

后来,几乎每年孩子都会去那里待上1个月,等孩子稍微大一些,父亲都不是孩子的对手了。但孩子慢慢对乒乓球也失去了兴趣,父亲也没有强求他。

没有办法,父亲突然想到带孩子去踢球。

父亲对儿子说:“打乒乓我不如你,但是,有一项运动你肯定不如我了。”

孩子说:“是什么?”

父亲说:“足球!”

孩子看看父亲发胖的身体说:“你会踢足球?”

父亲说:“那当然了。”

于是,孩子跟着父亲去了球场。

由于去得太早,还没有人玩,父亲就跟孩子一对一,练习“过人”。

别看孩子在游戏里“过人”很厉害,到了真实的球场就是一个“菜鸟”,孩子被父亲过得晕头转向,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气喘吁吁地说:“没想到啊,老爸你还挺厉害。”

休息了一会儿,父亲教孩子踢球。

由于孩子天生好动,学得也非常快,很快就能开大脚了,但是,传球不到位,体能跟不上。

过了3个月,孩子的体能恢复了,但是,也开始闯祸了。孩子竟然在小区里踢球,把一位老师家窗户的玻璃给踢碎了,连球都不敢要,就跑回了家。

父亲去那位老师家里,道歉再道歉,赔了钱这才回到家。

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父亲没有打他,对他说:“以后不要在小区里玩球,去球场上玩。”孩子郑重地点点头。就这样,孩子的这一兴趣一直保持了10年。通过这10年的锻炼,孩子的身体变得非常强健,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保障。

总之,父母发现孩子好动,对运动有兴趣的话,不妨培养孩子的这一兴趣,锻炼孩子的身体。身体好了,才能有精力发展其他的兴趣,良好的身体状况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种运动能力。

五、将兴趣转化为观察能力

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孩子进行智力活动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孩子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却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孩子喜欢观察事物的兴趣没有足够的重视,反而以为孩子是不务正业。这样,父母就抑制了孩子观察能力的提高。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小寰7岁的时候就能够写诗,9岁的时候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初中、高中一路走来,都得益于其敏锐的观察能力,最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小寰很小的时候不爱说话,但是,他的观察能力却非同一般,从小就养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话的习惯。

写作是小寰最重要的兴趣。他从小就对观察和思考一些事物有很大的兴趣,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的。

小寰小的时候,父亲经常有意识地培养他观察描写大自然,然后又教他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不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就是他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

有一次,父亲带他到公园玩,出发前就对他说:“你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越细越好,回来写篇日记。”这样,一进公园,小寰就对花、鸟、草、虫等非常注意观察。在引导孩子兴趣的同时,父母在平时也注意对孩子进行指导,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知识和生活。比如,让小寰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的时候还会经常带小寰观察星空,给孩子讲简单的有关星系的知识。

小寰的父母通过引导他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阔了他的眼界,逐渐培养了他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由此可见,观察能力要达到准确无误、看到本质的程度,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

比如,艺术家一定要有一双艺术家特有的眼睛,大多数人认为墙壁应该是白色的,在画家看来却可以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植物学家能一眼认m植物的种类;检测员能够从不同的建筑物的外形上识别各种建筑物的不同结构;当我们沾沾自喜地买到~件“货真价实”的商品的时候,商品质检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买到的只不过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

我们都知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这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观察能力牛顿也不会发现的。在牛顿的孩提时代,他就对各种事物都非常感兴趣,都会仔细地观察一番,而且都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生活中不乏像牛顿那样观察能力较强的孩子,很多孩子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也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写的作文《我的妈妈》,除了写出了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这些表面的东西,还能通过这些表面的东西,将妈妈的内心活动写出来;有的孩子在观察大自然景色的时候,不仅能够注意到花草树木、虫鸟、气温、云彩以及土壤的变化,更难得的是,孩子还能够从这些变化中分辨季节变化的征兆……

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而培养观察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会孩子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1.引导孩子明确观察目的

这样孩子才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应该在观察前作好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准备充分,才会去主动认识事物。

2.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的主要方法有:

①综合观察法。通过先部分后整体,或者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孩子对观察对象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②动静观察法。动静结合才能将事物观察得更仔细,才能够更好地发现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③对比观察。比较本身就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此外,还有反复观察、重点观察等,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六、利用兴趣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并不看重对孩子的想象力的培养,而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孩子们:“1加1等于几?”孩子们肯定会回答:“2。”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慢慢变成了任务。

有一个孩子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有一天父亲考孩子:“假如树上有5只鸟,我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父亲本来是想看看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可是孩子的回答让父亲大吃一惊。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只也不剩下,都被枪声吓跑了。”

孩子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他没有理解父亲的用意,父母也没有理解孩子的想象力。

父亲摇摇头,让孩子再想,父亲想看看孩子有多少种答案。

孩子想了想说:“还有可能剩下3只。”

父亲愕然,“为什么呢?”

孩子说:“爸爸被打死了,妈妈被枪声吓跑了,剩下3个不会飞的孩子啊!”

父亲感到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随后又问孩子:“还有多少种情况?”孩子慢慢地想,最后又想出来几种答案,而不是简单的“4”。

如果这位父亲对孩子大声训斥:“你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脑袋里到底想的是什么?”相信孩子一定会记住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可能会对数学失去兴趣,想象力也从此被扼杀了。

在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观摩课上,有一个小女孩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她觉得语文可以发挥她的想象力。

讲到某处,老师让学生造一些有“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大致都是:春天来了,百花开了,万紫千红。有两位同学将花比喻成大地的时装,而那个小女孩别出心裁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像灯一样。”老师说:“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对了,那两位同学的答案算及格了,那个女同学的答案不对,花如果是灯的话,电是什么?”

接着老师让学生练习组句:“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水。”小女孩语出惊人:“雪化后变成了绿色的春天。”老师说:“那个女同学怎么跳着走路?你的答案不对。”

我们不得不为那小女孩子精彩绝伦、标新立异的句子喝彩,那灵气逼人的语言,那丰富的想象力足以让我们震惊。但是,小女孩子的想象力超越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超越了老师的理解,两个绝佳的句子却被老师判做“不及格”。小女孩那丰富的想象力也被老师无情地扼杀了,或许,她从此会变得非常规矩,对语文彻底失去了兴趣。

本来对事物充满兴趣的孩子,却因为成人的“标准答案”,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想象力,变得思想贫乏单调。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观念对了,行动自然就对了。”同样,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

“兴趣比知识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应该成为父母、老师与社会的共同教育理念;这句话必须成为孩子的父母、老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心声。尤其是父母和老师,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更是不容忽视的。数学失去兴趣,想象力也从此被扼杀了。

在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观摩课上,有一个小女孩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她觉得语文可以发挥她的想象力。

讲到某处,老师让学生造一些有“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大致都是:春天来了,百花开了,万紫千红。有两位同学将花比喻成大地的时装,而那个小女孩别出心裁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像灯一样。”老师说:“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对了,那两位同学的答案算及格了,那个女同学的答案不对,花如果是灯的话,电是什么?”

接着老师让学生练习组句:“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水。”小女孩语出惊人:“雪化后变成了绿色的春天。”老师说:“那个女同学怎么跳着走路?你的答案不对。”

我们不得不为那小女孩子精彩绝伦、标新立异的句子喝彩,那灵气逼人的语言,那丰富的想象力足以让我们震惊。但是,小女孩子的想象力超越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超越了老师的理解,两个绝佳的句子却被老师判做“不及格”。小女孩那丰富的想象力也被老师无情地扼杀了,或许,她从此会变得非常规矩,对语文彻底失去了兴趣。

本来对事物充满兴趣的孩子,却因为成人的“标准答案”,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想象力,变得思想贫乏单调。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观念对了,行动自然就对了。”同样,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

“兴趣比知识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应该成为父母、老师与社会的共同教育理念;这句话必须成为孩子的父母、老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心声。尤其是父母和老师,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更是不容忽视的。数学失去兴趣,想象力也从此被扼杀了。

在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观摩课上,有一个小女孩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她觉得语文可以发挥她的想象力。

讲到某处,老师让学生造一些有“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的答案大致都是:春天来了,百花开了,万紫千红。有两位同学将花比喻成大地的时装,而那个小女孩别出心裁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像灯一样。”老师说:“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对了,那两位同学的答案算及格了,那个女同学的答案不对,花如果是灯的话,电是什么?”

接着老师让学生练习组句:“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水。”小女孩语出惊人:“雪化后变成了绿色的春天。”老师说:“那个女同学怎么跳着走路?你的答案不对。”

我们不得不为那小女孩子精彩绝伦、标新立异的句子喝彩,那灵气逼人的语言,那丰富的想象力足以让我们震惊。但是,小女孩子的想象力超越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超越了老师的理解,两个绝佳的句子却被老师判做“不及格”。小女孩那丰富的想象力也被老师无情地扼杀了,或许,她从此会变得非常规矩,对语文彻底失去了兴趣。

本来对事物充满兴趣的孩子,却因为成人的“标准答案”,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想象力,变得思想贫乏单调。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观念对了,行动自然就对了。”同样,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

“兴趣比知识重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应该成为父母、老师与社会的共同教育理念;这句话必须成为孩子的父母、老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心声。尤其是父母和老师,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更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