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底两万里
1242700000002

第2章 飞驰的海怪

1886年,在海上发生了一件让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海怪事件”。事情的原委大致是这样:好几艘大船都在海上遇见了一个庞然大物,它形如纺锤,有时磷()光闪烁,体积不知道比鲸鱼大多少倍,行动起来更是远远快于鲸鱼!不少航海日志都记载了这个“庞然大物”闻所未闻的速度、惊人的行动力、天才的特殊本领等等。就连最著名的生物学家都十分困惑,他们声明,除非亲眼看见,否则绝不承认这个怪物的存在。

然而,这头海怪的存在却是毋庸()置疑的。

188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伯纳西汽船公司的黑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遭遇了这个游动的怪物。船长贝尔正准备测定它的准确位置时,这怪物忽然喷出足有150英尺高的水柱。同年的7月23日,西印度洋—太平洋汽轮公司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号又在距上一地点2100海里的地方见到了它。两周后,又有两艘船在距哥伦布号6000海里的海域发现了它。由此可知,这个“海怪”能以惊人的速度移动,而且根据观察的结果推测,它至少有350英尺长。然而,目前所知的最大的鲸鱼也不过100英尺长。

一时间,关于“海怪”的报道接踵()而至,使之成为各大城市的时髦()话题。各种传闻和争论无止无休,在论战中甚至还有人付出了血的代价。终于,一家讽刺类报纸的著名编辑给予了“海怪”这一说法致命一击,使大家在笑谈中结束了这场论战。

1887年的头几个月里,已经盖棺定论的海怪问题看似不会再卷土重来了。然而就在此时,新的事故又发生了。这一年的3月5日,蒙特利尔海运公司的摩拉维亚号行驶在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域时,其右舷撞到了一座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识的暗礁上。要不是船身质地坚固,早就连同船上在加拿大搭载的237名乘客一起葬身海底了。若非一个多月后又发生了一起更严重的事故,恐怕这件事同样会被人们很快遗忘。

4月13日,平静的海面微风轻拂,库纳德海运公司的斯各脱亚号行驶在北纬45度37分、西经15度20分的海面上。下午4点17分,乘客们正在大厅喝下午茶,突然感觉左舷有轻微的碰撞。船舱的一个工作人员在甲板上大呼:“船要下沉了!”安德森船长先是稳住了惊慌的乘客,然后下令停船检查。不一会就查明原来船体的吃水线以下被撞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大窟窿(),已经无法堵住了。于是斯各脱亚号不得不在半淹的情况下继续行驶,三天后才缓缓地驶入公司在利物浦的码头。当斯各脱亚号在船坞中被架起检查后,工程师们都目瞪口呆:在船体吃水线下8英尺处,有一个整齐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缺口!再准确的工具也难以切割得比它更好。致使这个缺口形成的东西非比寻常,它能以惊人的力量穿透船身的钢板,又不可思议地全身而退。

新的事故又重新点燃了公众好奇的热情。从此以后,凡是解释不清的海难事件就都归咎到了这个巨型怪物的身上。所以,它的存在使各大洲间的海上交通愈()加危险,人们都明确要不惜一切代价除掉这头怪物。

上述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刚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地区做完科考工作回到纽约。作为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客座教授,我受法国政府的委托参加了这次考察。我当然熟悉这个时兴的话题,但在阅读了大量欧美报刊仍无头绪,只是觉得从斯各托亚号的缺口上看,海里有什么东西毋庸置疑的。

当下在纽约,这个被炒得热火朝天的问题争论到最后只剩下两种对立解释:一是说这一定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海怪;二是说那是一艘动力极强的潜艇。若要真是潜艇,私人是不可能拥有的,但各国政府也严正声明这传说中的潜艇与他们无关,看来第二种说法很难成立。

得知我到了纽约,许多记者都前来询问我的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曾在法国出版了一部广受赞誉的书——《海底探秘》。虽然对此事我态度谨慎(),但最终我还是应《纽约先驱报》之邀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了一篇精心写作的文章来阐()明我的观点:抛开各种不切实际的假设,我认为有一种力大无穷的海洋动物存在。虽然我们对浩瀚()深邃()的海底世界一无所知,但在探测器都不可及的深水层里必定还有我们未曾知晓的鱼类或鲸类的新种属的存在。若一定要在已知的海洋生物分类中找出这个传说的海怪,那么我乐于承认它是一头独角巨鲸。它长有战舰才装备的那种利戟()似的冲角,且威力与战舰冲角不相上下。

我的这篇文章反响巨大,人们纷纷因此浮想联翩,甚至我自己也沉湎在种种幻想之中了。

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英美两国都主张将这个令人不安的怪物从海上清除出去。美国第一个采取了行动,一艘高速的驱逐舰林肯号整装待发。各大兵工厂都向舰长法拉古敞开了便利之门,以帮助林肯号装备得更加精良。

正当人们决心追剿()独角巨鲸时,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两个月都未曾出现,仿佛知道了人类的计划。一时间,让装有巨型捕鲸装置的林肯号处于尴尬()的境地,方向全无。终于,在7月2号那天有消息说,三周前有船在北太平洋水域见到了这只巨鲸。这则消息震动极大,法拉古舰长奉命24小时内出发。林肯号终于起航了!

就在林肯号离开布鲁克林码头前的三小时,美国海军部部长霍()布森先生来信邀请我参加林肯号的远征,并说法拉古舰长已准备好了一间舱房供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