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16

第16章 哲 学 宗 教(3)

八卦的最基本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进行排列,则构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历史上除有伏羲作八卦的传说外,还有周文王作八卦的传说。后人把伏羲八卦叫做“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叫做“后天八卦”。其实两者在主要内容上没什么不同,只是次序和方位有差别。“先天八卦”的形象完全取法自然,着眼于认识宇宙、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后天八卦”则体现了利用阴阳变化的信息来引导自然的思想。

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207.“天经地义”一词是怎么来的

“天经地义”指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一句。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按礼制,应由正夫人所生的世子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朝为世子。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史称“王子朝之乱”。

为了解决王位之争的问题,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解决办法。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游吉、宋国的乐大心等人参与讨论。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回答:“我国子产在世时曾说过,‘礼’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是百姓行动的依据,它不能被改变,也不容怀疑。”赵鞅以及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都认为有理。于是,赵鞅提出各诸侯国应全力支持世子敬,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帮助他恢复王位,从而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后来,人们便把一些不容辩驳的道理说成是“天经地义”。

208.“黄道吉日”是指什么日子

“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黄道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又从希腊传入印度。隋唐时,这一概念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当时中国天文历法已经有了发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因此,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直到明朝末期,基督教传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学知识介绍进中国,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黄道十二宫星座分布的位置和中国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原因,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在农耕、气象预测等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黄道吉日”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气象预测上来解释的。古人做任何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所以,通过看“黄道吉日”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还是颇有可取之处。

209.“无为而治”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吗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出自《道德经》第二章中“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一句。其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根据道家的观点,无为而治,就是要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还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210.《大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家里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在这时,家里也还是富裕的中农时期,有吃有穿……头一年就读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也读了,到了《孟子·公孙丑》那一章。”①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不但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211.《中庸》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家里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在这时,家里也还是富裕的中农时期,有吃有穿……头一年就读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也读了,到了《孟子·公孙丑》那一章。”①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孔子嫡孙子思所作。《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经秦朝学者修改整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将其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中庸》内容上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者也”的观点,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就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2.《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家里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在这时,家里也还是富裕的中农时期,有吃有穿……头一年就读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也读了,到了《孟子·公孙丑》那一章。”②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在北宋,《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被合称为“四书”,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213.《孟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家里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在这时,家里也还是富裕的中农时期,有吃有穿……头一年就读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也读了,到了《孟子·公孙丑》那一章。”①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据说是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所著,另外一种说法是由孟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而成。在汉朝,《孟子》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214.《书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读了两年,读完了《四书》、《诗经》到《书经》。”②

《书经》又称《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战国时期总称《书》,汉朝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的意思。

215.《左传》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朱德曾经在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时说:“十一二岁,读书多,背到了一大串,读到了《左传》,讲也讲得来了大半。”③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所载历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216.儒家所说的“智”有什么含义

1942年12月,朱德在《祝刘师长五十寿辰》一文中写道:“他(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①

“智”是儒家最基本的伦理思想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论语·宪问》说:“知(智)者不惑。”《中庸》也有“好学近乎知(智)”。智、仁、勇在封建社会被称为“天下之达德”。民国时期孙中山将“智、仁、勇”视为军人精神三要素。孙中山曾在《军人精神教育》第一课中讲道:“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能发扬此三种精神,始可以救民,始可以救国。”在《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中孙中山讲道:“军人精神第一之要素为智,能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然后左右逢源,无不如志。”

217.儒家所说的“仁”有什么含义

1942年12月,朱德在《祝刘师长五十寿辰》一文中写道:“他(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②

“仁”是古代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义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论语·宪问》说:“仁者无忧。”《礼记·中庸》上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民国时期,孙中山把“仁”解释为“第二之要素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则在实行三民主义”。

218.儒家所说的“勇”有什么含义

1942年12月,朱德在《祝刘师长五十寿辰》一文中写道:“他(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①

“勇”本义指果断、勇敢,是儒家伦理思想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论语·宪问》中说:“勇者不惧。”《礼记·中庸》记载“知耻近乎勇”。民国时期,孙中山这样解释“勇”:“第三之要素为勇。军人须有技能,始足应敌,而又须明于生死之辨,乃不至临事依违,有所顾忌。”

219.儒家所说的“信”有什么含义

1942年12月,朱德在《祝刘师长五十寿辰》一文中写道:“他(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将才。”②

“信”是古代的道德规范之一。《国语·周语上》:“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心下》)。此后,“信”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220.孔子为什么被称为“素王”

“素王”是孔子的众多称呼中的一个,有“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说法。

在先秦文献中,“素王”本指远古帝王,还用以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第一次将孔子与“素王”联系起来的是西汉的刘安。他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孔子虽然才智出众,勇力过人,但“专行教道,以成素王”。此后,董仲舒明确尊孔子为“素王”,他在《天人三策》中说:“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之文焉。”

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超奇篇》有“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其所著《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到有儒学家认为孔子修《春秋》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故被称为“素王”。

221.为什么说儒家学说的源头是周公制礼

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西周文化中仁政德治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阐发,其核心就是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