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37

第37章 书 画 艺 术(3)

所谓“书法九势”,就是关于笔势的九种方法、法则,包括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和横鳞。汉代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横鳞,竖勒之规。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蔡邕认为,学书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又能勤学苦练,即使没有名师的指导,也可以达到书法的妙境。

536.什么叫“飞白书”

所谓“飞白书”,是字的点画中丝丝露白,古时也有称“飞帛书”的,飞帛之意,是取其字像锦帛丝巾之迎风飞舞。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它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北宋人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

今人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飞白可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增加作品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中国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虚实相济的典型表现。

至今为止,武则天是唯一被发现留下飞白书迹的帝王书法家,作有《升仙太子碑》、《荐福寺题额》、《崇福寺题额》。

537.什么是“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指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耿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

颜真卿的书法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世称颜体。史学家范文澜说:“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真卿刚正不阿,堪称英烈。《新唐书·颜真卿传》赞曰:“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所谓字如其人,“颜筋”的筋,是字品,也是人品。

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为人刚正不阿,唐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枊公权的书法风骨峻峭。他初学王羲之笔法,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融会自己的新意。柳公权的书法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宋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

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显得特别英气逼人,故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

538.“双管齐下”最初是形容哪位画家的高超画技

毛泽东在1940年所写的《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文中写道:“如此双管齐下,就有可能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并争取时局的好转前途。”①

“双管齐下”本义是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双管齐下”的典故出自宋朝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据该书记载,唐朝著名画家张璪擅长画山水和松石,他画的松树让人叫绝。每次作画时他都是双手握笔,一手画松树树干,一手画松枝,两手同时进行。看过他作画的人都佩服他双管齐下的本事。当时有人评论“张璪作画,真是双管齐下”。

5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何处

1976年春天的一个清晨,重病在身的毛泽东由秘书和护士搀扶着,沿着卧室后面的花园小径散步,随口吟道:“今我来兮,杨柳依依。”②

毛泽东的这两句诗改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意思是“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这句诗被后人评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采薇》是三千年前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反映了从军者抗御玁狁的艰辛生活和怀归之情。

540.为什么用“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毛泽东在1941年所写的《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一文中提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③

“祸起萧墙”的典故出自《论语·季氏》。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另找借口的态度。我听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有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后来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

541.为什么用“阳春白雪”代指高深的文学艺术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①

“阳春白雪”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属于艺术性强、较高难度的音乐,现在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据《宋玉对楚王问》记载,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吗?为何百姓不到处颂扬你呢?”宋玉回答说:“有歌者在楚国郢中做客,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所以,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542.为什么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1949年4月,毛泽东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一文中写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②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本义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据《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庆父是春秋时鲁国的公子。此人贪婪残暴、权欲熏心,曾经一再制造鲁国的内乱,先后杀死公子般和鲁闵公两位国君,当时的人就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的说法。后来,庆父逃到莒国避难,季友买通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路上庆父自杀身亡。

543.“围魏救赵”说的是什么故事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到:“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①

“围魏救赵”的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齐国国君命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孙膑认为魏军精锐在赵国,内部空虚,主张引兵迅速进攻魏国都城,迫使魏军弃赵自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回救本国。齐军乘魏军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设伏袭击,大败魏军,赵国之围也随之解决。后来,军事家就用“围魏救赵”来说明类似的战法,即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

544.“声东击西”出自何处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这种说法,有一部分道理,因为现代的抗日游击战争,其反抗性和一些战法的原则(如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之类),是与历史上的许多游击战争大致相类。”②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成语出自《淮南子·兵略训》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一句。杜佑《通典·兵典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545.“一窍不通”最初说的是哪位古人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这种对于抗日游击战争的了解,可谓一窍不通。”①

“窍”就是孔、洞的意思。人有耳、目、口、鼻七孔,故称人有七窍。“一窍不通”形容一个人什么都不懂,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过理》,最初用来讽刺商朝的纣王。

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淫虐无度,宠爱妲己,致使国家危在旦夕。当时很多人都不敢劝谏纣王,只能私下暗自叹息。纣王的叔叔比干对纣王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容忍,就以死力荐,劝纣王修善行仁,改邪归正。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恼羞成怒,将比干杀死,剖腹验心,想看看比干的心是怎么长的。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气愤地说:“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其意思是,纣王的七窍一窍也不通,如果有一窍是通的,比干也不会死的。从此以后,这句话就演变成“一窍不通”这句成语,用来骂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546.“避实击虚”的出处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所谓‘避实击虚’、‘避强攻弱’、‘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能进能退’、‘速战速决’等类的话,都有争取主动的意义。”②

“避实击虚”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出自《孙子·虚实》中的“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西汉时期刘安所著《淮南子·要略》中也有记载:“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避实击虚有时也被说成“避实就虚”。

547.“妇人之仁”最初是形容哪位古人的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有一些好心善意的人们,他们看见日本强盗在有抗日游击队活动的区域烧杀得很厉害,因而觉得为要顾全那里同胞的生命财产起见,最好是不要去发展游击战争。这种意见不免是‘妇人之仁’。”①

“妇人之仁”本义是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该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在向刘邦分析项羽的为人时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其意思是说,项羽平日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如果下属生病了,项羽会心疼得流泪,并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然而如果有人立下战功,该加官晋爵时,项羽却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给人,这就是妇人之仁。

548.“绿林”最初是指什么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不论一个抗日游击队是如何组成的,或者是民众自动组织的,或者是由民团警察绿林会门等改编的……训练也不一定熟练。”②

据《后汉书·刘玄传》记载,新莽末年王匡、王凤等聚众起义,占据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号称“绿林军”。后来“绿林”被用来代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武装反抗封建统治、诛除恶霸土豪的好汉,也用来指群盗股匪。

549.“元璋留柬”说的是什么故事

1926年,朱德在《艾承庥局长六十寿赠诗(四首)》中的第二首中写道:“鲁肃赠囷长者意,元璋留柬故人情。”①

“元璋留柬”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给好友田兴写书信的故事。朱元璋年少时因饥荒出外乞讨,途中生了重病,偶遇侠士田兴。田兴为他熬制汤药,殷勤照顾直至其痊愈,并且与他结义为兄弟。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田兴经常来到军中为朱元璋出谋献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田兴归隐山林,不再去见朱元璋。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一心要把田兴请回来,共享富贵。可是连下两次诏请,田兴都避而不见。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探听到田兴家住六合(今南京市六合区),离南京很近,于是亲手写了诏书,即《与田兴书》,派专人送往田兴。这封诏书情深意长、辞意恳切,田兴很是感动,于是“野服诣阙”去见朱元璋。朱元璋果然以礼相待,以兄相敬,亲自出城迎接。

550.“风声鹤唳”出自何处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使敌人徒然劳苦,费力防备,昼夜提心吊胆,惊慌万状。”②

“风声鹤唳”形容人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该成语出自《晋书·谢玄传》中“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一句。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众号称百万,决意攻取东晋。晋武帝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派兵抵抗秦军。秦军驻扎在淝水西岸,晋军不能渡河进攻。晋军主将谢玄派遣使臣告诉阳平公苻融,劝说他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苻坚认为可以让秦军稍微后退,当晋军渡过一半,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晋军,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同意他的主张,于是指挥军队撤退。由于前秦军队军心涣散,撤退命令使将士误以为前方失利,顿时一溃千里。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加上挨饿受冻,死伤无数。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551.“水滴石穿”怎么会与铜钱有关

1938年,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提到:“无数游击队的不断的动作,却是非常伟大的力量,像连续的滴水可以蚀穿石头。”①

“连续的滴水可以蚀穿石头”出自成语“水滴石穿”。“水滴石穿”本义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就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该成语最早来源于《汉书·枚乘传》。

据南宋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记载,宋朝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一次,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张乖崖发现他的头巾下藏有一个铜钱,就询问缘由。小吏说是库房中的,张乖崖就下令拷打他。小吏为此大为生气,他说:“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张乖崖提笔写下判语:“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决完毕,他拿着剑,走下台阶,斩下小吏的脑袋。从此以后,崇阳县的偷盗风被刹住,社会风气也大大地好转了。

552.“应声虫”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1939年7月,朱德在《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一文中写道:“相反地,如果不积极去巩固与扩大抗战的力量,反而作日寇的应声虫,提出‘溶共’‘限共’的口号……”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