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湖广填四川
1261800000003

第3章 屠夫的面孔与英雄的背影

仔细研究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像张献忠这样声名狼藉,有关明末蜀乱的记载几乎就是一部张献忠杀人史。《张献忠陷庐州纪》《滟滪囊》《荒书》《蜀破镜》《蜀龟鉴》《蜀警录》《蜀碧》《蜀难叙略》从头至尾都是令人瞠目和胆寒的叙述,字里行间充满血腥和杀戮。有时甚至让人怀疑,这些多半由当事人记录的史实,是否是真实和客观的。

张献忠在英雄与屠夫之间,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对四川历史多有研究的李劼人先生,对张献忠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价:“(张献忠)到底没有政治头脑,虽然打了十几年的仗,却始终不懂得什么叫政治,以为能够随便杀人,便可使人生畏,便可镇压反抗,便可稳固既得地位。”对张献忠火焚成都城,李劼人先生也是深感惋惜和痛恨:“称孤道寡一年又七个多月,张献忠便决意放弃成都,决意只带领五百名同时起事的老乡,打回陕西去作一个短暂的休息;于是便宣言必须把川西人杀完,把东西烧光,不留一鸡一犬、一草一木给后来的人。果然言出法随,立刻兑现,先杀百姓,次杀军眷,再次杀自己的湖北兵,再次杀自己的四川兵。七月,下令堕城,凡他势力所及的城墙,全要拆光,搜山烧屋,不留一木一椽;成都的民房,早就当柴拆烧了。八月,烧蜀王藩府,一直把成都搞个精光……成都城经张献忠这一干,所有建筑,无论宫苑、林园、寺观、祠宇、池馆、民居,的确是焚完毁尽……自有成都城市以来,虽曾几经兴亡,几经兵火,即如元兵之残毒,也从未能像张献忠这样破坏得一干二净!”(李劼人《二千余年成都大城史的衍变》)

《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火烧蜀王府的情景说,王府中的几个大殿特别坚固,很难烧毁,张献忠于是命令士兵“灌以脂膏”,这样才烧起来。还有两根从前蜀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蟠龙石柱,更难烧,张献忠便命令“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结果才把这两根大石柱烧断。

可以想象,这场大火熄灭很长时间以后,一只过路的乌鸦栖息在成都城的残垣瓦砾上,脚爪还能感到大火滚烫的余温。

有关张献忠“屠重庆”的记载也很恐怖。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张献忠攻破重庆城池,“砍手三十余万,流血有声”!还把一万多名丁壮的耳鼻和一只手割了下来。史籍记载中,张献忠确有砍人手臂的嗜好,而且是按照男左女右来进行的。《蜀龟鉴》有一段十分凄楚的话语,叙述蜀乱平定后的悲凉景象:“遗黎二三,皆五官残废,割耳截鼻,断足剁手,如游异域,忽睹罗刹,喘延余息,形不类人。”

张献忠在四川究竟杀了多少人?最夸张的一种说法来自于《后鉴录》,说是杀了“七亿”人!这个数字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明末四川的总人口只有三百余万。那么为什么史籍会把张献忠杀人的数量做如此悬殊的夸张?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朝廷实在对张献忠深恶痛绝,把一切的罪恶、破坏全部归结到张献忠一人身上。如此多的诅咒和谩骂加在张献忠身上以后,他作为屠夫的形象似乎已变得牢不可破。

史籍还把张献忠杀人的方法进行过全景式的归纳,以此强化了张献忠的刽子手本能。最常规的杀人方法是斩杀和棒杀,前者用刀,后者用棒棍。还有一种按照天意之旨杀人的手法,名曰“天杀”,即在朝会的时候放出一只犬来,让它在文武百官中逡巡,凡是犬用鼻子嗅过的人,即被拉出去斩首。《蜀碧》甚至言之凿凿地写道:“杀人之名:割手足,谓之‘匏奴’;分夹背,谓之‘边地’;枪其背于空中,谓之‘雪鳅’;以火城围炙小儿,谓之‘贯戏’。抽善走之筋,斫妇人之足,碎人肝以饲马,张人皮于悬市。”不仅如此,有的书还说起义军中专门有人研究吃人的办法,向张献忠建议炒食男人或女人身上肉嫩味美的部分;甚至说张献忠起义军在大顺三年的一段时间,全靠以人为粮,以船分载活人或腌尸充军粮。

如果把四川人口锐减以及随之发起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全都归结到张献忠及其起义军身上,看来是合乎情理的了,其实不然。为什么?因为张献忠在四川的大规模战事只有三年,而在明末清初比较混乱的三十四年中,还发生过明军与清军的长期鏖战。吴三桂的叛乱,号称“摇黄十三家”的遵天王袁韬、逼反王刘维明、黑虎混天星王高、夺食王王友进、邢十万、扈九思、黄鹞子、景可勤、震天王、白蛟龙顺虎、混天星梁时政、王光兴、杨秉允、陈琳等起义军余部的抗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匪患和灾疫……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四川人口稀少,乃至万里无烟的境地,张献忠无疑是承担了大部分的罪名。

还是来看看《蜀龟鉴》一段比较客观的总结:“川南死于献(张献忠)者十三四,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张献忠)者十三四,死于摇黄(十三家)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数万不存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这段记载说到了张献忠的屠戮,说到了摇黄十三家的惨毒,说到了瘟疫和老虎的横行,唯独没有说到明朝和清朝军队对四川的践踏。毫无疑问,这种手法暴露了历史和历史学家对于王朝史实的遮掩。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