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葛亮文集译注
1262000000003

第3章 立足统一的战略思想(2)

能成就王业的人统率的军队,只有正义的征讨而无战场的厮杀,既尊严又仁义,是没有谁敢抗拒的,所以在鸣条那次战役中,成汤的军队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战败夏桀的胜利,周武王在牧野与纣王决战的雄兵,使纣王的军队在阵前倒戈投降。现在北伐大军出发,所到之处,也不会好战不止。对能抛弃邪恶、归顺正义,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王师的,要按照我朝的法度,给予不同品位的封赏。至于曹魏的嫡亲或旁系,有能认清利害,顺应时势,前来投降的,都可以宽恕并授予官职。从前辅果同智氏断绝亲族关系,因而得到保全宗族的幸运;微子离开殷商,项伯归顺汉高祖,都得到了被封为诸侯的赏赐。这些都是前代弃暗投明、得到幸运的明显例证。如果知错不改,继续帮助乱贼,不遵从我朝的圣谕,就杀掉他的妻室儿女,不会有上述这样的宽赦。要广泛地宣扬我朝的恩德,宽恕归顺的主将,慰问受难的百姓。其他诏书、律令,由丞相向全国发布,只须符合我的心意。

【注释】

善积:即积善,多做好事。昌:兴盛,成长。

恶积:即积恶,多做坏事。丧:死亡,灭亡。

数:道理,法则。常数:常理,规律。

汤:商王朝的建立者,亦称天乙、成汤。武:指周武王,文王子,名发,周王朝的建立者。他起兵讨纣,在牧野与纣决战。灭殷后分封诸侯,建都于镐。修德:意思是施行仁政。

桀:夏代最后一个君主名。是古代暴君的典型,与商纣并称。纣:即纣王,商代最末的君主。曾平定东夷。他材力过人,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暴敛重刑,百姓怨恨。周武王伐纣至盟津时,竟有八百诸侯纷纷叛商。纣在牧野兵败后自焚于鹿台。极:极其,意思是达到最高限度。极暴:过分残暴。

曩:从前,往昔。汉祚:汉朝的帝业。祚(zuò):皇位。这里指帝业。中微:中途衰败。

纲漏:即漏纲,喻国法过于宽大。凶慝:指凶暴邪恶之徒。慝(tè):邪恶。

京畿:国都所在地及其行政官署所管辖地区。

天衡:指朝廷大权。

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这里指天下的百姓。

无君:无视国君,即不把国君放在眼里。

丕:曹丕(公元187-226年),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位为魏王。代汉称帝,为魏文帝。曹丕喜文学,著有《典论》及诗赋一百余篇,现存约四十余篇。孤:孤独,孤立。竖:对人的鄙称,犹谓“小子”。

寻:接着,继续。乱阶:祸乱的来由。这里指制造祸乱。

世济其凶:后世承前世之凶。指曹丕像曹操一样残暴。

皇极:帝王统治的准则。幽昧:昏暗不明。

陨越:倾覆、灭亡。

昭烈皇帝:即刘备(见《草庐对》注(13))。体:实行。明叡:完美通达。

光演:大力推广。光:大。《书·顾命》:“燮和天下,用答杨文武之光训”。光演文武:指具有文武才能。

乾坤:天地。《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运:气数,指自然规律的变化。乾坤之运:指历史的潮流。

经营:操劳,治理。四方:东西南北。这里指国家。

同谋:齐心协力,出谋划策。

兆民:亿万民众,极言人数之多。古代下数以十亿为兆,中数以万亿为兆,上数以亿亿为兆;今以一百万为兆。欣戴:喜欢,爱戴。

奉顺:恭敬地遵循。奉:敬词。顺:顺应,遵循。符谶(-chèn):符令和谶纬。指上天的预兆和人间出现的预决吉凶的预言,这是一种封建迷信观念。

丕:遵循。承:接续,按照。天序:指上天安排的次序。

诞:大。膺(yīng):承受,担当。《书·武成》:“诞膺天命,以抚方夏”。诞膺:意思是接受,承继。皇纲:指正统。

坠于地:即“坠地”,意思是衰落。

万国:即“万邦”,又统指全国各地。形容当时分裂割据的局面。

早世:早年。遐殂:死亡。遐:逝,远去。殂(cú):死。早世遐殂:意思是过早地去世。

朕:古时自称为朕,无贵贱之分,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幼沖(-chōng):即年幼之时。幼:年少。沖:也作“冲”,幼小。

习:熟悉,通晓。保傅:古代辅导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这里指天子的老师。

六合:天地四方。这里泛指天下。壅否:堵塞,不通。

社稷:土谷之神。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墠(shàn);灭人之国,必变置灭国的社稷。因此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永惟:长久地思考。惟:思考,谋虑。

光载:发扬,继承。前绪:指祖宗的事业。

攸:所,助词。济:成功。

自逸:让自己无所用心。逸:安闲,无所用心。

劝:鼓励,劝说。分:指春分、秋分。这里指时令。务穑:从事农业生产。穑(sè):收割庄稼,又泛指耕耘收种。阜(fù):使……财富殷盛。

授方任能:把兵权给予正直的人,任用有才干的人。方:正直。参其听:检验自己的见闻。参:检验。

断私:禁绝私念。降意:抑制个人欲望。降:贬抑。

陨丧:死亡。陨(yǔn):死,通“殒”。

残类余丑:残存的丑类。指曹魏集团在曹丕死后剩下的曹叡等人。

恣睢:放纵,横行。河:黄河。洛:洛水。河、洛:指曹魏控制的中原地区。

阻兵未弭:依仗兵力强大而不停止战争。阻:恃,依仗。弭:停止。

弘毅:坚定果断。忠壮:忠心赤胆。

勗(xù):勉励。也作“勖”。朕躬:我自己。朕:封建社会皇帝的自称。

旄钺(máo yùe):旄和钺。借指兵权。旄:竿顶用旄牛尾为饰的旗。钺:古代兵器,状如大斧,有孔,安装长柄,用于砍杀。重:指重任。

专命:执行特别任务,可以不必请示,自行决断。

董督:督察率领,即统帅。董:督察。督:督率。元戎:大军。《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

龚:恭敬。通“恭“。天罚:上天的惩罚。《书·泰誓》:”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

患:灾祸。宁:安定。这里意思是“使……安定“。

项籍(前232-前202年):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南)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秦灭后,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后被刘邦围于垓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身亡。总:统领。强众:指强大的军队。

东城:县名,秦置。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东晋后废。

宗族:父系的亲属。又指同宗的人。焚:燃烧,毁灭。如:语词,无义。

陵:欺侮。通“凌”。

奉时;遵循天时。意思是抓住时机。

庶:副词,表示希望。炎精:汉朝的火德之运,也用以指汉朝。这里指汉王朝的精神。

威灵:尊严的神灵。

潜军:秘密出兵。

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掎(jǐ):拉腿。角:抓角。《左传·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凉州:州名,西汉置,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等县。制所在陇县(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月支:古西域国名,即月氏。

康居:古西域国名。东临乌孙大宛,南接大月氏安息,西与奄蔡交界。胡: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少数民族为胡。胡侯:即胡人首领。

诣:往,到。节度:节制调遣。

奋戈:振戈而起。奋:振作。

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集:和顺,通“辑”。这里意思是符合。

人事:人力所能及的事。这里指北伐的有利条件。

师贞:军队忠贞。势并:势力集中。势:权力,威力。这里指势力。并:一齐,一并,这里意思是集中。

王者:能成就王业的人。王(wàng):成就王业。

鸣条: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安邑镇北。为成汤打败夏桀的地方。

牧野: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为周武王与纣决战的地方。

商人:指纣王的军队。商:朝代名。成汤灭夏,建号为商,都亳。盘庚时迁都殷,故亦称殷。传至纣,为周武王所灭。

旍麾:同“旌麾”,即帅旗。指北伐的大军。旍(jīng):同“旌”。首路:出发。

穷兵极武:指好战不止。又作“穷兵黩武”。

箪食壶浆:意思是踊跃犒劳军队。箪:盛饭的筐子。这里用作动词,即“用箪盛”。壶:作动词,即“用壶装”。王师:帝王的军队。

常典:常规,一定的法度。

封宠:赐爵恩宠。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

品限:等级规定。

宗族:父系的亲属。这里指帝王的家族。

支叶:即“枝叶”,比喻同宗旁支,亲属。

中外:中表亲。中指舅父子女,为内兄弟;外指姑母子女,为外兄弟。

规:划分,分清。利害:利益与危害。

审:仔细观察、研究。这里意思是明辨。逆顺:抗拒与顺从。逆:拒。数:命运,法则。这里指客观形势。

原除:指原谅、免除以前的罪过。原:原谅,恕免。

辅果:春秋晋大夫,属智氏之族。智宣子将以子瑶为后,辅果说不如庶子宵,如果立瑶,智宗必灭。智宣子不听。辅果就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后来智氏灭亡,而辅氏独存。绝亲:断绝亲属关系。

微子:商纣王的庶兄,名启。因数谏纣不听,离开商。周灭商后,称臣于周。周公旦既杀纣子武庚,乃以微子统率殷族,封于宋,为宋国的始祖。

项伯(?-公元前192年):秦末下相人,名缠,字伯,项羽叔父,与刘邦谋士张良友善。曾多次在危难之时救助刘邦。刘邦即位,封射阳侯,赐姓刘氏。

茅土:谓受封为王侯。古代帝王社祭之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以茅包之,称为茅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

若其:如果。迷沈不返:喻知错不改。

式:用,遵从。王命:帝王的命令。

妻孥:也作“妻帑”,妻与子的合称。

罔:毋,不,没有,副词。攸赦:宽赦。

宣:宣扬。恩威:恩惠和德行。

贷:赦免,宽恕。元帅:这里指主将。

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律令:法令。

其:倘若,表示假设。露布:不缄封的文书。这里作动词用。露布天下:即布告天下。指向天下人公布。

(前出师表)

【题解】

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志在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公元227年(建新五年),他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由于刘禅闇弱无能,必有后顾之忧,所以在出兵之前,提笔写了这篇奏疏。文中首先分析了刘备去世后蜀汉面临的不利形势,以引起刘禅的警觉。接着向刘禅力荐郭攸之、费袆、董允、向宠、蒋琬等德才兼备的贤臣,并向刘禅提出建议,要求他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蜀汉政权,使自己能全力北伐,而无后顾之忧。最后,奏疏还追述了自己辅佐先帝创业的经历,分析了出兵北伐的条件,表明了自己力图复兴汉室的决心。论述精辟透彻,感情诚挚恳切,读来感人至深。

在这篇奏疏中,诸葛亮没有论及北伐曹魏的具体战术原则,而在战略上分析了当时蜀汉面临的形势,进而提出了亲贤远佞,革除弊政,巩固后方,以利北伐的决策。文中关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叙述,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全局在胸,出兵谨慎”的用兵特色。总之,《前出师表》作为一篇闪耀着诸葛亮军事战略思想光辉的雄文,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不容忽略的地位,值得后人去认真研究,以便从中吸取教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

【译文】

先帝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在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军力疲惫,财力又不足,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决定着国家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可是陪侍护卫的近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们在朝廷外奋不顾身,其原因是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优厚待遇,打算以此来报答陛下啊!陛下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先帝的美德,激励志士们忠贞为国的士气,不应当妄自菲薄,在发表政见的时候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臣下向您尽忠劝诫的言路。

皇帝宫中的侍臣,丞相府里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奖善、惩恶,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什么差异。如果有为非作歹、违法乱纪或者为国尽忠行善的人,都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员,评定他们应受的赏罚,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国之道,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外在执法上有所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袆,侍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大臣,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陷和疏漏之处,收到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能干,因此大家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都拿来同他商量,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调,将士不论能力强还是能力差,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亡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感到惋惜和痛心。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坚贞诚实,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汉室的复兴,就不需要多久的时间了。

我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亲身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愿在诸侯间谋求显达。可是先帝不嫌弃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竟然降低身份,屈尊相访,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我,拿统一天下的大事征求我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激,就答应愿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先帝遭受兵败,我在军事失利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并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办事谨慎,所以在临去世的时候把辅佐陛下、复兴汉室的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这个重大使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给我的事没有办好,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我在五月率军渡过泸水,深入到边远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励全军将士,并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愿意竭尽有限的能力,去铲除奸险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重返旧都。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和忠于陛下所应尽的职责和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