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1264400000033

第33章 铁腕震慑的心理操纵术:拒做受人欺负的老好人(1)

所谓铁腕震慑,不是拳头上的暴力,而是心灵上的强大气场。有的时候,留面子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有些时候,给对方些颜色瞧瞧,也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当你能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时,别人才能改变对你的轻蔑态度。

大好人可以做,滥好人不能做琳琳她们寝室中有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琳琳说,她一发脾气就常常让人感觉到好像是自己惹她生气了,这样一来,寝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大家都觉得很压抑。

由于琳琳和那个女生是一个班的同学,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多,琳琳就觉得自己应该去迁就她。琳琳总是在看她的脸色行事,在她面前没有发言权,事事都要让她先考虑。

后来,琳琳发现自己的情绪常常会受到那个女生的影响,这样一来,不但在学习上感到很吃力,还要天天忍受对方的坏情绪,琳琳觉得自己实在是受不了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琳琳就有一些我们所说的“滥好人”倾向。

滥好人就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有求必应,不管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

琳琳对那个爱发脾气的同学的处理办法就是迁就对方,常常会自觉地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这样不但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还让自己心里感到十分压抑,将自己变成了没有主见的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滥好人。他们的特征就是在看待问题上不注意事情的本质而注意事情的表象,常常使用感性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就会看不到事情的真实面目;很有同情心但是正义感不足,常常会因为对方的遭遇而忽视法律和公众的权益;无条件、无原则地站在那些在他们看来是弱者的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对他们进行支持。

滥好人们常常会把不拒绝他人的要求变成自己人际交往中的准则,他们总是会在最大限度上为他人着想,将自己的利益放到一边不去关心。很多人都觉得这类人是真正的好人,但是这些人的内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轻松。

王岚的一个朋友刘宾似乎总是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家庭、朋友关系处理得很好。对于刘宾每天的生活来说,不但有自己的孩子和母亲需要亲自照顾,就连亲朋好友们有什么事情都向她求助,有什么烦心事也向她倾诉。

在大家的眼里,刘宾是个很善良、很无私的人,但是王岚不止一次接到她哭诉的电话,她在电话中说:“我感觉自己都已经受不了了,每一次面对那些向我倾诉的人我都恨不得对他们说:‘闭嘴,别说了。’但我还是微笑着听他们说完,还要安慰、鼓励他们,我真觉得自己很累。”

其实王岚的这个朋友的行为就是滥好人的行为,这已经不算是让他人称赞的善良的品德了,这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心理上的病态行为。

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常常获得“大好人”的美誉,但是他们内心总是充满了孤独感、压抑感,甚至是愤怒和焦虑。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长时期陷入这种不良情绪当中,就会导致内心更加脆弱和敏感,表现为因为对方的话感到焦虑,渐渐变得自卑。这样下去的话,原本的“大好人”就更加不会处理与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了。

好人的概念是指人的品行好,对他人没有侵害思想、侵犯行动等。总是在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忽视了自己感受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让自己的情绪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人际交往最注重的就是双方的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如果对他人只是一味地付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心理就会很不平衡,由此就会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

他们虽然自己内心不想再答应对方的请求,但是要真正地实践起来,却又会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好的,觉得自己对朋友很不真诚,结果往往会不再愿意与他人接触,让自己人际交往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思想最终会导致滥好人对生活缺乏激情,甚至害怕生活,极易产生身心疾病。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个好人,但是好人不等于滥好人,对于他人的任何要求都答应的人,往往会迷失自我,丧失自己的自主判断能力。

有一位处理夫妻关系中的矛盾的专家说:“在生活中,如果一方总是顺从他人的想法,不争取自己的利益,在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也不挺身而出,这样就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排挤和欺负。”如果我们想要改掉这个对自己不利的习惯,我们就要了解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出自哪里,我们要学会对他人说“我不想去”“我不接受”等这类话。

不过改掉这个习惯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我们需要记住:在不违背我们自身意愿和利益的情况下再去满足他人的请求。而且要时刻牢记:我们在爱他人之前,要先爱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信,活得更快乐。

心理学智慧滥好人就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有求必应,不论对方的要求是对还是错的人。这类人很有同情心,主张对他人要宽容。但是这类人常常会在他人的要求中迷失自我,丧失自我的思考能力,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利用和排挤。

热炉效应:

自己的权威不容挑战铁腕《左传》中有这样一个记载:

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学家孙武拜见吴王阖闾,两人一起讨论军事中带兵打仗的事情。孙武侃侃而谈,将事情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吴王阖闾在心中想道:“光是在口头上说得那么好管什么用?我得出个难题考考他。”

然后吴王便下令,让孙武训练自己的妃子和宫女,让她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士兵。孙武果真挑选出了100个宫女,并让吴王十分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这支“部队”

的队长。

第二天,孙武和宫女、后妃们来到练武场,吴王也坐在练武场边观看。孙武在训练之前,将一些要领和规范说得很清楚,但当正式开始喊口令时,这些妃子和宫女都笑闹成了一团,谁也不理会孙武的口令。

孙武只好再次将一些要领讲清楚,并要求吴王的两个宠妃以身作则。这些宫女和妃子看到吴王并没有因为她们不听从孙武指挥而训斥她们,便没有理会孙武的命令。当孙武再次喊口令时,宫女们还是笑闹成一团,吴王的那两个宠妃更是不在意孙武的命令。

这时,孙武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对这些人严肃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后宫;现在你们是军人,不是宫女和妃子;我说出的命令就是军令,不是值得你们笑弯了腰的笑话。你们不遵守军令,两个队长更是明显地违抗军令,在军法中,理当斩首!”说完,孙武便命令身边的士兵将吴王那两位宠妃斩首了。

整个练武场顿时静了下来,宫女们被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当孙武再次喊口令时,这些人的步伐整齐划一,一举一动和军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时,孙武便让吴王检阅成效,但是吴王因为失去了两个宠爱的妃子正在伤心,根本没有兴趣去看宫女们的演练,只是说了一句:“先生带兵的能力我已经领教了,您训练的军队一定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勇猛之师。”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武在训练这些宫女、后妃时,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述应当如何去做,而是简洁明了地从树立军威开始,让她们知道违抗军令的下场,硬是将一群宫女训练成了合格的士兵。

这便是“热炉效应”的运用。热炉效应的概念包括四个原则:

烧热的炉子我们不用手去摸都知道是烫的,会灼伤他人,这是热炉效应中的警告性原则;当我们碰到热炉时,肯定会被烫伤,这是热炉效应中的一致性原则,意指只要我们违背了规范,我们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再碰到热炉时,马上就会被烫伤,这便是热炉效应中的即时性原则-惩罚一定在对方错误的行为发生之后立刻进行,绝对不能拖延,这样才能让对方及时地改正错误;不论是什么人,只要碰到热炉就会被烫伤,这是热炉效应中的公平性原则。

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孙武在训练宫女和妃子们时,先是对她们的行为予以了一定的警告,但是她们并不以为然。这时,孙武说到做到,指出了她们的错误后,立刻将为首的吴王的两个宠妃斩首,孙武没有因为对方是吴王的宠妃而徇私。

这便是孙武能够在第一时间震慑在场宫女们的手段-合理地运用热炉效应。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街亭与司马懿对战时,猛将马谡主动申请死守街亭。诸葛亮对于马谡的性格、脾气很了解,觉得让他去守街亭有些不放心,但是马谡一再请求并立下了军令状:若是此次失败就满门抄斩。诸葛亮这才勉强答应让马谡去守街亭,并让王平随军帮忙。

诸葛亮嘱咐马谡在部队安营扎寨之后立刻回报大营,有什么事都要和王平多多商量,马谡一一答应了下来。但等军队到达街亭后,马谡却完全不理会王平的建议,硬是将军队安置在山上,也没有像一开始答应诸葛亮那般将安顿的地图派人送回大营。

等到司马懿派兵攻打街亭时,司马懿利用马谡在山上扎营的弱点,命令士兵们将整座山团团围起来,切断马谡部队的粮草和水源供给。马谡的军队一败再败,致使街亭这个重要的据点失守。

事后,马谡回到大营,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维持军纪,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并自己向上请示降级三等。

其实诸葛亮处死马谡之前,心中也有很多不忍和不舍。但是为了军纪的严明,却不得不“挥泪”这样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味地宽容,就会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定要收起温顺的面孔,亮出自己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权威不受到他人的挑战。只有当自己身先士卒维护好原则的时候,才能让他人更加信服你,达到震慑他人的效果。

同时,只要是决定好的就必须立即执行,如果一拖再拖,反而会让他人对你的原则产生质疑,从而对你的话不再信服。

心理学智慧一方面,热炉效应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让别人践踏我们的原则和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中汲取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教训,无论在生活中做错了什么,都不要抱着企图侥幸逃脱的心理。具有公平性和一致性的热炉效应是维持社会秩序、把握事态平衡发展的重要法则。

魄力法则:

让对方明确知道自己的目的查理新收购了一家小工厂,而后这家工厂因为产量低面临着被转让的困境。有一天,查理来到这家工厂视察,这家工厂的经理向他反映说,这里的工人们总是偷懒,别说份外的任务了,连自己本该做好的任务都无法完成。

这个经理说:“对这些员工我先是好好和他们说,给多完成任务的员工发一定的奖金,他们听了之后工作很是努力。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又变成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工作也不好好干了。后来我也威胁他们,如果不好好工作就要开除他们,但是这样更没有效果了,他们更不好好干了。您说我能怎么办呢?”

查理听了这位经理的话之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这时正好工人们该上夜班了,查理来到工厂车间,看到那里有一个黑板。他走过去询问身边的工人:“今天白班的工人们生产了多少部电暖气?”那位工人看了看他,说道:“9部。”查理听完之后就在黑板上写了个“9”字,便离开了。

夜班开始之后,工人们陆陆续续来到了车间,他们看到黑板上的“9”字都觉得很奇怪,纷纷问起是怎么回事。那个告诉查理数字的人说:“今天老板来车间了,他问今天白班的工人们生产了几部电暖气,我告诉他是9部,他就在黑板上写了个‘9’字。”

第二天清晨,查理来到了工厂的车间,看见黑板上那个“9”被人改成了“10”。这时正好上白班的工人们来了,看到黑板上的“10”便询问是怎么回事,得知情况后,白班的工人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心里想着:“你们不是10部吗?我们就要比你们多一些。”

到了夜班的时候,黑板上的“10”变成了“11”,夜班的工人们也出于同样的心理,开始努力工作起来。就这样,这家生产力低下的工厂终于摆脱了困境。

我们常常遇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对方服从的时候,这时可以考虑使用魄力法则,一开始就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目的,给他们以挑战,这样对方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处境,从而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很多实践证明,这个法则比我们用尽软硬兼施的方法更为有效。就像上面那个小故事,查理听了那位经理的话之后,没有再用其他方法让工人们努力工作,而是将白班和夜班的工人们分成两组,让他们互相竞争。

有一位心理学家就曾这样说过:“直接向对方提出挑战,往往可以激发起双方的斗志。”

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年只是一名刚从古巴回国的义勇骑兵队的小兵,他一回国就被人推举出来竞争纽约州的州长,罗斯福心中很不自信。这时,反对党发现了罗斯福不是纽约州的合法公民,便在选举时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罗斯福心中十分恐惧,想要赶紧退出选举。这时,反对党的科里尔。普列特向罗斯福发起了正面挑战,他用轻蔑的语气对罗斯福说:“刚从古巴回国的英雄原来是一个胆小的懦夫。”

罗斯福听了他的话之后十分气愤,便打消了退出竞选的念头,积极筹备竞选活动,最后成功当选为纽约州的州长。这不但改变了罗斯福的命运,也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普列特挑衅的话竟成就了罗斯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使用魄力法则可以激起对方的斗志,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竞争意识强的男性。

不过,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使用这个法则,也要充分考虑自己所处的立场和215时机,不然也很有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1812年,法国侵俄战争失败之后,普、英、俄等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军,企图反攻。与此同时,原本作为法国同盟军的奥地利也有了解除同盟的意向,同时对法国提出种种威胁条件。

不过,态度强硬的拿破仑丝毫没有表现出受到威胁和身陷四面楚歌的恐惧,反而带着强硬的态度在德累斯顿的马尔哥和宫会见奥地利使者梅特涅。

一见到梅特涅,拿破仑就开门见山地对他说:“原来你们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你们打的。我已经在包岑打败了俄国,现在轮到你们了。你们愿意这样就这样吧,维也纳见。”

其实,拿破仑嘴上虽然说不怕奥地利跟法国打仗,但心底想的却是以此来打消奥地利解除同盟的意愿。

但是,听到这话的梅特涅却觉得拿破仑不可一世,他提醒拿破仑道:“和平与否取决于你,你必须把你的势力缩小到合理的限度,否则,你就要在今后的斗争中垮台。”

此时,拿破仑果然没有抑制住自己“不可一世”的本性,竟然忘了自己只是想刺激一下梅特涅,更加强势地说道:“任何声音都吓不倒我,无论你们的兵力有多么强大,我都能制胜,而且,我每天都能收到奥地利军队方面的情报。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在乎100万人的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