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265100000010

第10章 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化脓菌所引起的化脓、坏死性炎性疾病,导致肺脓肿的致病菌很多,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梭形杆菌等。诱发肺脓肿的原因很多,可为吸入性、血源性、外伤性和邻近器官直接蔓延。多数患者有牙、口咽部的感染灶,有疲劳、受凉史。

有哪些症状

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可达39~40℃),为弛张热,咳嗽,痰初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炎症累及胸膜引起尖锐胸痛。病变广泛者可有气急,全身出现毒性症状,如乏力、纳差和精神委靡。一般起病10~14日,咳出典型臭脓痰,每日可达300~500毫升,常伴咯血。部分患者起病缓慢,仅表现出咳嗽、咳脓痰及咯血等症。

血源性肺脓肿常以畏寒、高热为主,咳嗽较轻,臭脓痰较少,常缺乏肺脓肿的典型表现。继发性肺脓肿的临床表现因原发疾病而定,一般起病较缓慢,突然咳出大量臭脓痰。慢性肺脓肿有反复咳嗽、咳脓痰、不规则发热、反复咯血、贫血或消瘦等症,病程在3个月以上,迁延不愈。

胸部常叩浊,呼吸音降低,可闻及湿罗音,胸膜炎症者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脓胸者有胸腔积液体征。慢性脓胸者有杵状指(趾)。

有哪些并发症

脓肿破入胸腔可导致脓胸或脓气胸。

应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影像学检查:肺部炎性浸润和实变,以及伴有液平的空洞。吸入性肺脓肿的病变多位于右下肺或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继发性肺脓肿则发生于原肺炎病灶处。血源性肺脓肿表现为双肺多发性散在小块状炎性病灶,或边缘较整齐的大小不一的球形病灶,其中可见透亮区或液平面。

病原学检查:常规应该进行革兰染色、培养(需氧、厌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如怀疑结核,应作抗酸染色和分枝杆菌培养,如怀疑寄生虫,应行痰找虫卵及寄生虫检查。

其他:必要时可经纤维支气管镜保护性毛刷或经皮吸引术取得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查。

如何诊断

可有醉酒、昏迷、异物吸入、牙槽脓肿、口腔手术等史。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大量臭脓痰,或脓血痰,少数咯血。

胸部叩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或增强,可闻及湿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胸部X线表现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影,其中有透亮区及液平;血源性肺脓肿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多个小片状阴影,其中可见小空洞及液面。并发脓胸者可有胸腔积液征。

痰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可阳性。

符合前五项即可临床诊断肺脓肿。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鱼腥草30克,冬瓜仁30克,金银花30克,薏苡仁30克,桔梗15克,黄连5克,甘草5克,黄芩10克,桃仁10克,浙贝母10克。

【加减】

邪热盛者,另将黄连10~15克研末装胶囊,分4次吞服;

邪热甚而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克;

胸痛甚者,加郁金10克,丝瓜络10克;

咯血者,加黛蛤散30克,侧柏叶30克,白及10克;

病久年老体弱或伴有汗多、气促、脉细者,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合欢皮30克。

【主治】肺脓肿发病早期,高热,咳嗽,咳吐大量脓臭痰,体温可高达39~40℃,伴汗出,畏寒,胸痛,气急,精神委靡,周身乏力,食欲减退,有时痰中带血,或中等量咯血。

【用法】每剂浓煎2次,每日2剂,分4次服,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1剂。

方2

【组方】沙参15克,黄芪25克,合欢皮30克,白及12克,太子参30克,桔梗10克,生薏苡仁25克,冬瓜仁30克,甘草3克。

【主治】肺脓肿后期,热退或低热多汗,食欲差。

【用法】每剂浓煎2次,每日2剂,分4次服,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1剂。

方3

【组方】漏芦24克,毛冬青24克,黄芩24克,赤芍24克,丹皮24克,金银花60~90克,鱼腥草60~90克,大黄12克,蒲公英26克,野菊花25克,紫花地丁25克,紫背天葵25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甘草12克。

【加减】

痰多胸闷气急,加桑白皮12克,葶苈子10克;

咯血,加侧柏炭25克,白茅根15克,仙鹤草21克;

胸痛重,加郁金12克,元胡12克。

【主治】肺脓肿。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桃仁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鱼腥草30克,白茅根30克,桔梗12克,丹皮12克。

【加减】

气虚多汗,加黄芪、党参;

咯血,加生地黄、三七;

口干咽燥,加沙参、麦冬;

痰浊量多,加桑白皮、葶苈子。

【主治】慢性肺脓肿,慢性咳嗽,咳脓血痰,体质消耗。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2次,将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鲜芦根(先煎,以汤代水)30~60克,生甘草4.5克,炒黄芩9克,桔梗9克,冬瓜仁12克,生薏苡仁15克,金银花15克,桃仁15克,浙贝母15克。

【加减】

热甚,加生石膏30克,知母9克;

吐血多者,加侧柏炭9克,藕节7个;

脓多易吐出者,去桃仁;

胸闷喘逆者,加桑白皮9克,葶苈子9克,红枣6枚;

咳嗽甚者,加杏仁9克,马兜铃9克,紫菀6克。

【主治】肺脓肿。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另用鱼腥草30克,大枣8枚,煎汤代茶,随时饮用。

方6

【组方】金银花25克,牛蒡子15克,薄荷10克,桔梗25克,芦根20克,淡豆豉10克。

【加减】

痰多,加杏仁、贝母、瓜蒌仁;

热甚,加石膏、栀子;

胸痛,加全瓜蒌、赤芍。

【主治】肺脓肿热毒袭肺期,高热,汗出烦渴,咳呛气急,咳痰黄浊,胸满痛,转侧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芦根100克,薏苡仁25克,黄芩25克,桔梗25克,桃仁20克,冬瓜仁20克,贝母20克,金银花20克,败酱草20克,黄连5克,甘草10克。

【加减】咯血甚者,加茜草、白及、侧柏炭、三七粉。

【主治】肺脓肿成痈溃脓期,咳吐脓血,状如米粥,量多腥臭,胸满,心烦,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干芦根15克,薏苡仁15克,冬瓜子30克,鱼腥草30克,紫花地丁30克,桃仁10克,全瓜蒌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

【加减】

初期,只有发热、咳嗽、胸痛,未见脓痰时,加金银花、虎杖、黄连、知母;

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

中期脓已成,未溃,未见脓性痰者,加穿山甲、皂角刺;

已溃,加穿山甲、当归、赤芍。

【主治】各期肺脓肿。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药液混合,分3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鲜苇茎20克,鱼腥草15克,炒桃仁6克,冬瓜仁15克,薏苡仁10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6克。

【加减】

初起寒战高热,体温、血象较高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6克;

胸痛,咳嗽,吐脓痰较多者,加瓜蒌仁6克,川贝母6克;

久病体弱者,加黄芪6克,党参6克。

【主治】肺脓肿。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为10岁小儿的药物用量,可根据年龄酌情增减。

方10

【组方】冬瓜仁24克,薏苡仁30克,桃仁9克,杏仁6克,芦根15克,桔梗15克,金银花30克,百部24克,黄芩12克,鱼腥草(或败酱草24克)24克,连翘15克,甘草9克。

【加减】

发热,加生石膏30克,知母9克;

胸痛,加丝瓜络9克,郁金9克;

热退脓出,加麦冬15克,生地黄30克,玄参15克。

【主治】肺脓肿。

【用法】加水煎煮2次,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1

【组方】鱼腥草30克,半枝莲30克,生石膏25克,桔梗12克,薏苡仁30克,皂角刺12克,蒲公英24克,杏仁12克,大青叶12克。

【加减】

咳甚痰多者,加浙贝母10克,枇杷叶15克;

燥伤津者,加沙参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25克;

胸胁痛,加香附12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

痰浊甚者,加葶苈子15克,桑白皮15克;

痰热甚,加黄芩12克,黄连6克,栀子9克;

痰血或咯血者,加白芍15克,白茅根20克,仙鹤草15克,丹参20克;

气促明显者,加麻黄10克。

【主治】肺脓肿。

【用法】将诸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2

【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芦根15克,竹叶10克,荆芥10克,薄荷(后下)5克,淡豆豉10克,桔梗6克,甘草5克,牛蒡子10克。

【加减】

咳痰黄稠,口渴,加生石膏、黄芩、鱼腥草、海蛤壳;

咳甚痰多,加杏仁、浙贝母、桑白皮、冬瓜仁;

胸痛甚,呼吸不畅,加瓜蒌皮、郁金;

咳痰浓浊量多,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大黄;

低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白薇;

咯血,加丹皮、栀子、蒲黄、藕节、三七;

津伤,口干舌燥,加玄参、麦冬、天花粉。

【主治】肺脓肿初期,症见发热微恶寒,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滑。

【用法】将诸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3

【组方】芦根15克,冬瓜仁2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黄芩15克,黄连5克,黄柏9克,栀子1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鱼腥草30克。

【主治】肺脓肿成脓期,症见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将诸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4

【组方】桔梗10克,薏苡仁20克,贝母10克,橘红10克,金银花15克,甘草5克,葶苈子15克,白及10克,黄芩12克,鱼腥草30克,野荞麦根15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15克。

【加减】

气虚不能托脓,加生黄芪、白术、茯苓、山药;

痈脓溃泄不畅,加皂角刺。

【主治】肺脓肿溃脓期,症见咳吐大量脓血痰,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将诸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5

【组方】竹叶15克,麦冬15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北沙参15克,桔梗9克,薏苡仁15克,冬瓜仁15克,制半夏10克,白及10克。

【加减】

低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白薇;

津伤,口干舌燥,加玄参、天花粉。

【主治】肺脓肿恢复期,症见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咳吐脓血渐少,痰液转为清稀,或见胸胁隐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午后潮热,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用法】将诸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6

【组方】方①甘草15克,桔梗15克,黄芪15克,金银花15克,白及30克,薏苡仁30克,贝母2.5克,陈皮12克,葶苈子6克。

方②糯米少许,阿胶(烊化)3克,当归3克,黄芩3克,栀子3克。

【用法】方①各味晒干研成末,每次服9克。

方②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以此药液冲服方①药末,每日2次。

方17

【组方】方①冬瓜仁24克,薏苡仁30克,桃仁9克,杏仁6克,芦根15克,桔梗15克,金银花30克,百部24克,黄芩12克,鱼腥草24克(或败酱草24克),连翘15克,甘草9克。

【加减】

发热,加生石膏30克,知母9克;

胸痛,加丝瓜络9克,郁金9克;

热退脓出,加麦冬15克,生地黄30克,元参15克。

方②大黄125克,芒硝125克,大蒜125克,醋适量。

【主治】肺脓肿。

【用法】方①加水煎煮2次,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先以醋涂病灶相应之体表部位,然后将大蒜、芒硝捣成糊状均匀涂敷,等患者不能耐受即取下,大约需10分钟(勿使皮肤起泡),再用醋调大黄末均匀涂原部位6~8小时,每日1次,至脓痰基本排尽为止。

有哪些单验方

野荞麦根(干品)250克。将药物洗净,晒干,剪去须根切碎,用瓦罐盛药,加清水或黄酒1250毫升,罐口用竹箬密封,放净锅内隔水小火蒸煮3小时,最后得药汁1000毫升,加防腐剂备用。成人每次服30~40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减。一般病例用水剂,如发热,臭痰排不出或排不尽,经久不愈,服用酒剂。

金银花100克,黄芩75克,生地黄50克,麦冬50克,玄参5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瓜蒌仁15克,款冬花12克,百合12克,川贝母10克,白芥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

鱼腥草30克,鸡蛋1个。先将鱼腥草加水1碗浸1小时,煎沸即可,不可复煎,滤去药渣,打入鸡蛋搅和,每日1~2次,细细咽下,连服15~20日。

薏苡仁12克,芦根30克,冬瓜子12克,桃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芦根100克,冬瓜子25克,瓜蒌仁20克,鱼腥草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芦根50克,贝母10克,金银花10克,冬瓜子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及时治疗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化脓性扁桃腺炎、鼻窦炎、牙槽溢脓等。

口腔和胸腔手术前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术中注意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昏迷患者要定时清洁口腔。

对肺部感染患者应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截断病势的发展。

要警惕发生大量咯血,血块阻塞气道,引发窒息。在较大量咯血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肺脓肿迁延日久转为慢性,有手术指征者,应予外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