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论热点·2011
1266600000013

第13章 从药家鑫案谈起

——如何培育健康心态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2011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而这一事件也绝非个案,见诸媒体的故意伤人、逃逸事件屡屡发生。2011年4月13日,湖南省湘乡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据目击者讲述,肇事司机有二次碾人行为等。这一系列案件的发生,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也反映出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培育健康心态,可以有效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什么是健康心态

心态,是人的观念、动机、情感、兴趣等状态的综合体现。心态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又是一个无边的世界,影响自己、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医学研究表明,心态是人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行为上的完好状态。

健康心态,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人生的智慧和能力。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心态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影响,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仅使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满怀自信,而且能够使人增强求知欲、富于创造力。健康心态也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健康心态对形成我国自尊自信、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的国民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大多数人心态是健康的,但也有少数人存在着不健康的心态:有的人自卑,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觉得处处不如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否定、自暴自弃;有的人敏感多疑,对他人的做法和行为无端猜疑;有的人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外界接触,遇到问题自己处理,遇到情绪困扰也不愿意与朋友、同事诉说,自寻烦恼;有的人情绪急躁,情绪飘忽不定,喜怒无常。他们常为一些小事。

二、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

不良心态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当前影响心态的主要因素为:

(一)社会压力加大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由于人们新旧观念的变化,中外文化相互激荡产生社会文化压力;新旧经济体制更替,医改、房改、教改等产生社会经济压力;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产生的强弱地位失衡,等级特权、官员腐败、司法腐败等形成社会政治压力;社会群体中强势与弱势、贫困与富裕、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政府行为与群众利益诉求的冲突等也带来不同方面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对当事者情感、心理、人格造成严重伤害和扭曲,而且会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与行为造成恶劣的影响和负面诱导,甚至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二)职业竞争增强

据调查,我国有60%以上的员工感受到来自工作的压力,经营竞争、管理竞争、职务竞争、岗位竞争、就业竞争、升学竞争,等等。只要是一个参与社会分工的人,就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职业的压力,不少人感觉像机器一样超负荷、超强度、超时间的工作。职业压力还表现在工资报酬不合理给员工造成的压力,管理模式落后、不科学造成的束缚压抑员工热情的压力,组织文化恶劣导致的与同事和上下级关系、部门关系冲突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工作过于繁忙导致无暇兼顾家庭而产生的压力,因结构和岗位调整而产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压力,因各种现场安全事故和隐患形成的安全压力,等等。这些职业压力如影随形地影响着人们在职场中的心理与行为。

(三)个体心理压力难以解脱

个体心理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家庭压力。如夫妻冲突或离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代际矛盾冲突、家庭出现意外变故等等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认知偏差。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心态问题是由其自身认识出现偏差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所致。比如,有的人自身期望和要求很高,常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而在比较过程中,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给自己带来痛苦;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或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知心朋友少,将自己的思想封闭起来,扭曲、空虚、寂寞、失落等心理时有发生,给自己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导致不健康心态的产生。还有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评价偏高,当他们走上社会,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碰壁后,就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所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继而产生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严重的会导致产生心理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给当事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三、如何培育健康心态

培育健康心态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为人们培育健康心态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单位重视健康心态的培养,帮助大家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获取应对各种困难的有效手段和内在动力,形成正面积极的因素,促进社会良性竞争。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沟通、加强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给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定自己的信心。单位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健全文体活动设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启发思维、锻炼意志。实践证明,文化活动丰富,人际关系和谐,有助于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和谐社会。

(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

建立以学校心理咨询师为基础,社区心理咨询为依托,社会心理援助为重点,通过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解除社会居民、社会大众心理压力和问题,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专职教师,随时对在校生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

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心理咨询进社区活动,以此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重视对不健康社会心态的疏导,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心理辅导讲座、典型案例交流以及开展个别的思想工作,矫正大家的认知偏差,教育引导大家正视困难、调整心态,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正确处理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教育引导大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理论素养;要教育引导大家正确看待社会不良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看到主流,在经济大潮和改革开放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对重大事件的反应,对物价、工资调整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议论,等等,要因势利导,精心点拨,逐步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积极上进的心态。

(三)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基础性工作是要将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是两个不同概念,具有不同内容、方式、方法,但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为社会所接纳的、能发挥自己潜能的有用之才。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的一大政治优势,在单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促进思想问题及压力的解决。争取将党务工作者、领导干部、群团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中小学老师培训成咨询师、咨询员,与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相配合,对各阶层、各领域的社会成员做到思想上激励、精神上关爱、心灵上沟通、感情上交流。真诚与大家交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努力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工作、生活。

(四)积极寻求帮助

要引导人们学会释放不良情绪。释放情绪的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朋友、同学,也可以是专门的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要通过释放不良情绪,寻求安慰、理解与指导,有效地摆脱不良情绪的束缚。教育大家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人的一生有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困难和挫折对心理健康的人是财富,理想的生活不是没有困难和挫折。只有把压力化作动力,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才能产生自我的超越。

(五)学会自我调解

要掌握一些自我调整心态的方法,自行进行调节,主动疏导发泄,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当感到压力太大时,应当学会应对,让郁闷释放出来,这样就会觉得有所安慰。可以转移注意力,参加文娱或体育活动,扩展自己的兴趣,等等。要有能力驾驭压力、化解压力、自我调适、奋发进取,当自己不能调适时,要主动寻求他人和社会的帮助。要磨炼意志,增强抗干扰能力,保持良好、乐观、平和的情绪状态,克服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状况。

最后要把握自己,人最难以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改变的是自己。

我们对自己应该有个客观的评价,不自负、不自卑,要以自信、阳光的心态笑对生活,世界会因你而精彩。

相关链接

1.心理健康:《辞海》定义健康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为: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从咨询师专业角度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定义体现了知、情、意的统一,体现了三原则的统一。

2.心理障碍: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仰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3.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一千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十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在我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一亿九千万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十三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一千六百多万,一亿五千万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三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