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健康生活指南
1267200000017

第17章 运动保健34问(1)

125.体育锻炼对防治冠心病有哪些益处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从事脑力劳动、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均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脑力劳动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比体力劳动者出现心肌梗死要早。经常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不仅能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发生心肌梗死时48小时内的死亡率也较低。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是大有裨益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锻炼可以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脏血液灌注,因而有助于防治心肌梗死等病发生。即使是动脉已发生硬化,通过运动也有助于在硬化血管周围开辟侧枝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代偿性功能。也就是说,运动既有助于防治冠状动脉硬化,又有助于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

(2)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治肥胖,而肥胖也是冠心病、糖尿病间接的致病原因之一。很多冠心病病人过于肥胖,而过于肥胖者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较正常体重的人多62%。通过运动减肥,体重每减少10%,则血胆固醇会相应降低0.275毫摩尔/升,同时降低血甘油三酯的水平。运动能提高肌肉对血糖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从而避免或减少脂肪在内脏器官的沉积。肌肉运动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加强,使肌肉内毛细血管的开放面积增大,血液供应增多,肌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及对胰岛素的利用也随之增加,而这些是与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呈正相关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是肥胖症新陈代谢紊乱的主要因素。

(3)能够有效防治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冠心病致病因素之一。高脂血症是由于血胆固醇含量过高,胆固醇以低密度形式在血管壁中流动时易沉积在狭小的动脉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能消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研究表明,进行有氧运动并结合膳食疗法,能有效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因而运动能使血液中胆固醇等含量减少,防治高脂血症。

(4)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也是冠心病致病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康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疾病的康复。这是因为,运动时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上升,它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血糖增加,补充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儿茶酚胺还促进脂肪组织分解,增加血游离脂肪酸浓度,为运动肌肉提供能源。据报道,对于H型糖尿病人运动4~10周后,除增加了最大摄氧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外,还能改善血糖调节能力,降低血糖浓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降糖剂的用量。尤其是做长期有氧耐力运动锻炼者效果更好,因为耐力运动可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和慢肌纤维,而这些是与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呈正相关的。

(5)体育锻炼可降低血黏度。高黏血症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坚持有规律的适宜强度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耐力性运动,可以使血液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使血容量增多,且主要是血浆容量增加相对更多,还可使血浆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增强,这些变化都可降低血黏度,使血液流变性改善。即使是步行锻炼者,只要长期坚持,血黏度也比未坚持步行锻炼者有明显下降。血黏度下降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减少外周阻力,并使血压下降,尤其是使舒张压下降。因此,坚持有氧运动,可通过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使血压下降,来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

(6)体育锻炼可使人们放松情绪,消除神经精神的疲劳,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调动患者内在的积极因素,克服害怕活动的心理,增加冠心病病人的生活乐趣。

据哈佛大学对1700名毕业生的调查报告显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患冠心病,而不参加体育锻炼就像吸烟一样,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由于动物脂肪、奶和蛋类的大量摄入,同时又缺乏运动和体力劳动,结果使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国家。后来他们除了改变饮食结构外,还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美国重视体育运动,结果使全国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了80%。

总之,运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发挥其防病效应。

126.冠心病病人怎样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有些冠心病病人错误的认为体育锻炼会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其实,除了患有频繁发作的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过高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病后不足半年者外,冠心病病人都可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无害,反而有益。但是,病情偏重的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应事先征询医师的意见,宜在医疗监督下进行科学锻炼,才是安全可靠的。

体育锻炼能够改善病人心脏的机能状态,但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运动量的掌握是关键。据研究证实,最适合冠心病病人的运动方式是步行。这种运动容易控制,有一定的运动量,病人也乐于坚持。那么,运动量怎样掌握呢?合理的做法是,首先测定出个人能耐受的最快心率,如每分钟心率100次为最高限度(出现不适症状),那么锻炼时每分钟心率以不超过80~90次为宜。在此范围内,病人不致产生不适感。继之,根据锻炼后疲劳的程度,对运动量再做适当的修整,逐步达到标准化。所谓标准化,是指在运动量达到所要求的心率,而不引起心绞痛等不良症状的情况下步行的速度和距离。

锻炼要循序渐进,每次锻炼的开始10分钟,作为预备阶段,由轻松迈步,渐渐加快步伐,缓缓地达到要求的心率,便进入正式锻炼。此过程一般持续20~30分钟,接着逐步减缓步行速度,全过程需40~60分钟。头一个月,每日进行1次,以后可增加到2次,星期日休息。锻炼过程中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用。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查,观察效果,协调运动量。事实说明,冠心病病人经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许多人就可以摆脱对硝酸甘油药物的长期依赖。

127.哪些冠心病病人不应进行运动锻炼

病人初次发生心绞痛的一个月内,是限制所有体育锻炼的,病人在此期间应尽量多休息,以观察病情,给予很好的治疗。

(1)有冠心病史但数月或数年来病情控制得较稳定,没有或偶有心绞痛发作,经药物治疗后很快就能缓解的病人,突然近期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不能耐受已习惯的活动量。这时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考虑病情可能加重,应停止一切体育锻炼和家务,尽快入院治疗。

(2)有些病人在休息时,没有任何劳累、饱餐、生气等增加心肌耗氧的事情影响,却突然发生了心绞痛。此时病人应卧床休息,立即入院治疗,同时限制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

(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4)对经溶栓治疗后的病人可视病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

(5)经过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因为治疗中应用了大量抗血小板凝积的药物,有出血倾向,所以手术后的1个月内禁止活动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以免运动外伤,造成出血不止。

(6)有严重心率失常,经药物治疗不能很好控制的,有严重高血压且没有很好控制的病人,都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128.冠心病病人运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运动有利于健康,然而剧烈的运动也会给冠心病病人带来不少弊端。因此,冠心病病人在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掌握适应。对冠心病病人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运动锻炼。一般来说,隐匿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均可进行运动锻炼。但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活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进行运动锻炼: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代偿性的心力衰竭,合并有较严重的仍未控制的高血压。

(2)每次运动前后都要做好准备和恢复运动。这是因为,未经准备突然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心绞痛;而未经恢复运动就突然停止活动,也易引起心脏不适,甚至晕厥。因此,运动锻炼前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准备运动,锻炼后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还原运动,然后再静止休息。

(3)要严格控制运动量。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及心肺功能,确定适当的运动量。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引起心绞痛、心前区不适或极度疲劳为度。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发生心绞痛,频繁心律失常,异常心动过速或过缓,面色苍白、发绀、气短等,并且持续10分钟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如有上述情况,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

(4)运动锻炼要掌握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时要由弱到强,不要突然从事剧烈运动。由于运动效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刺激量,因此也不能太小。过弱的运动量同样也起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锻炼可根据体质,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周少于2次者效果欠佳。

(5)要避免进餐或饮浓茶、咖啡后立即进行锻炼,也不宜在运动后立即进餐或饮浓茶、咖啡。

(6)大运动量锻炼时,不应穿得太厚,以免影响散热,增加机体消耗,增加心率。

(7)运动后不要马上洗热水澡或冷水浴,应休息15分钟后再洗澡。洗澡时其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应视情况减少运动量。

(8)天气异常或身体不适时应减少或停止运动锻炼。当天气变化,如下雨、下雪或高温与潮湿严寒季节,均可使机体消耗增加,应酌情减少运动量。感冒、发热、身体不适时,应暂停运动锻炼。

(9)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运动后易损期,吸烟易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诱发心脏意外。

(10)运动前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可有诱发室颤的危险。

129.为什么冠心病病人进行锻炼宜适当、规律

通常人们认为冠心病病人多数是由于活动量增加导致心肌耗氧增多而诱发心绞痛的,因此许多冠心病病人迟迟不敢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其实,只要病情稳定,冠心病病人是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的。其活动量的大小可因人而异,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平时的活动量大小进行适当的控制,基本上以不引起心前区不适为宜。适当的、有规律的运动能帮助体型肥胖的冠心病病人消耗热量,有助于减肥,以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保护心脏降低死亡率。同时,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心脏建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另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对运动的耐受力,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130.冠心病病人怎样进行合理运动

跑步的运动量大于散步,与步行不同的是速度快、下肢负荷大。慢跑对冠心病的防治很有好处,能显著地增加肺排气量和氧气吸入量,明显改善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以此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但由于慢跑体力消耗大,因此,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或体质较差的患者来说,采用这种运动方式时间不宜太长。

老年冠心病病人慢跑运动时,要穿合适的运动鞋及宽松的衣裤。跑步时应保持轻松的步伐,注意地面是否平坦和环境中是否有影响跑步的障碍物,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同时在跑步前后要有适量的活动,做好准备和放松工作。为了更适合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锻炼,有人提出步行与慢跑交叉进行的锻炼方法,这种锻炼方法的特点是将耐力与强度相结合,可免除单纯慢跑的弊端,适合冠心病病人,值得提倡。

131.怎样通过判断运动量大小学会自我监护

冠心病病人运动锻练时对运动量的掌握十分重要,但要做到精确是很困难的,不过却可通过简单的自我监护的方法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

(1)冠心病病人应学会自我测量腕部脉搏数。也就是在进行运动10秒后,测量一下腕部脉搏数。如果40~50岁的冠心病病人脉搏数在18~20次之间,则运动量适宜;如果60~70岁的冠心病病人脉搏数能维持在15~17次,则运动量适宜,可继续活动。

(2)语速测量法。冠心病病人在运动时,可试着与其他人做一般语速的对话。如果交谈尚能自如,没有因气喘而不能说话,则说明此时的运动强度较为合适。

132.为什么冠心病病人不应只做局部锻炼

临床医生经长期观察发现,一些冠心病病人在做全身性运动时冠心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活动时,尽管运动量并不比全身性活动大,反而容易诱发冠心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机体的供血方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决定的。

机体的血液供应有一个“多劳多得”的原则。某部肌肉活动量越大,该部肌肉血管扩张的程度也越大,获得的血液就越多。体内流动的血量是一定的,为了供应活动后肌肉增大的需血量,不活动的肌肉血管就收缩。全身性肌肉活动时,血压在运动开始后有轻微的升高,随后由于全身肌肉血管舒张而恢复至原来水平。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加重心脏负担,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局部性肌肉活动(如上肢或下肢的运动)时,活动部分的肌肉血管舒张,大部分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在心脑功能本来弱的情况下,病人极易发生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病人进行局部肌肉活动时必须得到医生的批准。

可见,冠心病病人不宜进行局部肌肉活动,如用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等进行锻炼,应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跳交谊舞、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133.老年冠心病病人应选择怎样的健身方式

根据老年冠心病病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适合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运动主要有散步、慢跑、跳交谊舞、做保健操、骑车和游泳等,这些运动方式主要是锻炼其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经常坚持这些有氧耐力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对预防冠心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