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牛犁痕
1268000000005

第5章 切磋篇(3)

四是有忠告。文章说,过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思路不对头,在产业与产品定位上,往往是从原料出发考虑问题,有什么原料加工什么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与产品定位首先要由市场决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加工什么样的产品,加工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原料,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文章针对人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过多地考虑价格问题提出我省畜禽产品、蔬菜、果品具有价格竞争实力,但价格优势不是竞争的全部,特别是在现代贸易和竞争中,甚至不再是主要因素。我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是以开拓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为主,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是,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高,已进入保健型需求时期,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格,价格高低不再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省农产品能否顺利增加出口,取决于这些产品的质量是否过硬。

这组访谈采写得成功,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

1.记者对访谈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有较清楚的了解。请看提问:“据我所知,国内不少省份把畜牧,蔬菜,菜品三大产业作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主导产业,我省在参与这一竞争中,有什么特色和优势?”“目前我省各地都认识到了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性,都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但总体来看,还存在布局分散和结构雷同等问题,请您具体分析一下。”如果记者不是在平时,在采访前,对本省以及全国的有关情况掌握得比较具体,是不会提出这样有深度,有针对性的问题的。记者的知识准备,是成功的前一半。

2.采访对象选择得恰当,是文章成功的后一半。作为一名编辑,对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作者队伍应该了如指掌,并保持密切联系。这次选择的受访者彭建强博士,是一位造诣较深的专门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优秀专家,由于他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特别是具有较为熟练地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他熟悉本省、全国、全世界农业进出口贸易信息,对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相互竞争的关键性环节有较好的把握。他回答问题有真知灼见,而且文字凝练严谨,一语中的。既没有大而化之的含糊其词,也没有不痛不痒的空话套话。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3.运用问答的形式,也是文章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三篇访谈,可以说是有关我省农业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一篇大文章,以个人文章的形式来表现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如这样一问一答,亲切、生动,步步深入,通俗易懂。而且,三篇专访的题目(《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突破绿色壁垒》、《壮大龙型经济》)已将我省农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旨、重点,旗帜鲜明地亮了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探讨。如何应对这组专访,谈的问题很重要,涉及全省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一组有分量的文章,不同于一般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不必局限于发在专版上。如果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出,效果可能会更好。不知编辑诸公以为如何?

§§§第六节有益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的《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的系列言论,我以为就是党报评论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杨柳青”专栏创始于1988年2月,至今已十四个年头。它发表系列言论起步较早,第一个系列是针对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而发的“乱定思痛”,至2001年,先后发表了二十六个系列。其中有“国庆节感言”、“田野的希望”、“河北要大胆朝前走”、“走近文明”、“战胜困难的通信”、“关于‘三农’的思考”、“关于形势的对话”等系列言论,最少的三篇,十篇左右的居多,最多的达十五篇。发表后颇受读者欢迎,许多人剪报辑存,曾引起社会和舆论界的强烈反响。有的被多家媒体转载,有的获得省和全国大奖。最近,重读这些系列言论,仍倍感亲切,深受启迪。

我以为,这些系列言论所以收到这样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所谈内容都是各个历史时期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有关于改革开放的,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于重大社会政治思想问题的;有如何看待形势、如何对待前进中的困难的,有关于“三农”、科技人才交流管理、再就业和舆论监督的;有阐发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的;有对“真善美”的褒扬,有对“假恶丑”的批判,有对普遍现象的剖析……

第二,系列言论有四大优势,易于形成舆论强势。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发言,像“连珠炮”、“排炮”那样连续密集发出,形成一种很强的舆论冲击力。例如“乱定思痛”连续三篇,每篇包含“六论”,针对“政治风波”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模糊认识,从18个方面加以剖析(被一位省委领导同志称为“新胡笳十八拍”)。请看这些小题:论口号,论“好心”,论主义,论青年,论极少数人与极大破坏力之关系,论两种反腐败,论党性原则和立场,论逆反心理,论宣传与煽动,论变坏事为好事和使我们成熟起来,论“反传统”,论三种“不满”,论“为民请命”,论情绪宣泄……这样一论再论,给人以强烈刺激,留下深刻印象,引起人们的思索。

就事论理讲得充分。以1989年“国庆节感言”的三篇为例。第一篇着重讲坚定信心。该文说,“四十而不惑”,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民,干部和青年,又经受了许多考验和锻炼,在“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中更深层次地成熟起来。特别强调,有一点我们必须“不惑”,那就是我们的人民共和国,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第二篇的中心思想则是“庆祝伟大的革命纪念日最好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最后一篇则着重阐释“国是家”的思想,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再比如“关于‘法轮功’问题的反思”系列,从“巩固我们的阵地”、“净化我们的心灵”、“强健我们的肌体”三个方面,把个人、集体、领导方方面面应该做的,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都讲到了,都讲得比较充分。

层层递进寓意深刻。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1995年8月的《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杨柳青”看到有的领导干部接受某些“大款”的贿赂,搞权钱交易,一个个被拉下水的现象,并听到有的“大款”口吐狂言:“半夜时分我叫狗可能叫不来;可叫x长,百分之百立马赶到!”面对“大款”那种用钱可以甚至已经操纵了某些权力的架势,那种不知有法,不知有序,不知天高地厚的派头,他敏锐地警觉到问题的严重,于是奋笔疾书,很快就写出《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提醒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自律,洁身自重,清正廉明。接着又从“进取心与平常心”、“人格尊严可以被人收买吗?”、“分析大款”、“换个角度说交友”等多侧面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博得广泛好评。《人民日报》的文章评价说,它们“如暮鼓晨钟,既振聋发聩又启人心扉”。有的新闻界同行称赞这一系列是“醒世警世之作”。其中首篇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另一种类型的代表是1998年“纪念改革开放20年的”系列那四篇——《在实践中我们学习》、《在学习中我们思考》、《在思考中我们成熟》、《在成熟中我们坚定》,这些题目极富深刻的哲理。作者把改革开放的历程和人们对改革开放认识的内在规律剥笋般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出来。我们说它们深刻,是指它对规律的认识上,在更深的层次上启迪我们、鼓舞我们前进。

视角开阔论述全面。我们谈舆论监督,一般都停在被监督者和监督者两个方面。“杨柳青”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一连发了四篇,除了对被监督者和监督者之外,还有一篇对着“说情者”,一篇对着“局外人”。请看,有些人既不是受批评者以及有关人等,也不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对待舆论监督呢?“看笑话”是不对的,“否定一切”也是不对的,“起哄”更要不得。最后的结论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都证明:没有监督,没有舆论监督,无论如何是不行的;监督的目的明确了,全社会对监督又有了科学的态度和认识,那么,‘监督’就明明白白地意味着我们的事业的前进和我们的力量不可战胜!”

第三,在写作上有创新。“杨柳青”写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平易近人,像朋友之间的谈心,绝不板着面孔教训人。他让评论向杂文靠拢,吸收散文的精华,把评论、杂文、散文融为一体,熔思想、知识、文采于一炉,使文章力求具有评论的深刻、杂文的犀利、散文的优美。如果说单篇作品的写作需要下十分功夫的话,那么系列文章的写作就要下十二分的功夫。不然,千篇一律,尽管内容正确,也会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杨柳青”在写这二十六组系列时,可谓极尽言论形态变通之能事,除了常见的模式外,有观点点评式的,有通信式的,有对话式的,有札记式的,有随笔式的,等等。即使是在同一系列里也潜心变换表达方式,力避重复自己。如同走进了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使人在愉悦的欣赏中接受了教益。

第四,发得适时,发得密集。发表系列言论,作者、编者、主任、总编辑要一起策划。酝酿成熟,有的是边写边发,如1995年《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就是发了第一篇之后,收到读者来电来信,又接着写了四篇,成了一个系列。“河北要大胆朝前走”系列是谈解放思想的。开始一气儿写出若干篇,以后就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针对新的思想认识问题,边发边写,总共15篇。有的系列文章是由成篇发端,之后各方让路,一气呵成,及时发出。系列文章这种形式的成功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力量,需要全编辑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文章写得再好,不能适时发,或发得不好,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杨柳青”的系列言论,大多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这是很不容易的。1996年的“关于战胜困难的通信”(10篇)、1997年的“关于形势的对话”(8篇)、1998年的“谈舆论监督”(4篇),几乎都是每日一篇,“雷打不动”。“乱定思痛”(18论),“再就业六题”,也都是分三次突出、隆重地连续推出,效果非常好。其中1997年“再就业六题”获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征文一等奖。

美中不足,也可能有实际困难,个别系列的发出有点前紧后松,前边很紧凑,后边有的间隔10天、20天,接不上气,致使强势有所减弱。

§§§第七节做冷静的促进派

——评《河北日报》“解读廊坊”系列报道

廊坊有了大变化。廊坊市经济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大步伐。从1995年以来,gdp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1和2.7个百分点,人均gdp则跨上万元新台阶。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六位、1997年的第四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一位,此后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廊坊干部群众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创造的丰硕成果。

从3月2日开始,《河北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连续报道这一典型,每期一篇通讯,同时配发一篇评论员文章,前后四期发完,把实施省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宣传战役推向高潮。

通讯的题目是《廊坊有了大变化》、《用创造开拓未来》、《让开放与时俱进》、《同心同德抓落实》;评论的题目是:《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靠创新求发展》、《新挑战新跨越新境界》、《咬定落实不放松》。

“解读廊坊”系列报道解剖的是一个市,比起写一个工厂、一个县就更困难一层。几位作者进行了认真钻研、探索,下了一番苦功夫,力求从思想层面对廊坊进行总体把握,既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个城市的精神和个性,又结合各地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针对性、指导性强。这组报道谋篇布局气势恢弘,有思想、有深度,耐人寻味有嚼头。值得好好地总结一番。我先发表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基调定得较科学

对“跨越式发展”内涵的理解比较准确,使这组稿件立意比较深刻,基调定得比较科学。

针对新形势、新挑战,省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河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后,全省干部、群众振奋之余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包括如何理解、把握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内涵,河北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大跃进”等等。从这组报道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廊坊这一典型的剖析,既满腔热情又客观冷静,结合廊坊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对跨越式发展进行了比较科学的阐释:“跨越式发展绝不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来才是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内涵。”“廊坊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那就是:要速度,更要质量和效益;要重点突破,更要协调发展。”

这一思想,贯穿这组报道的始终。例如,记者在文中报道,追逐世界科技发展的浪潮,抢占高新技术这一战略高地,是廊坊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抉择。到2000年底,廊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86家,比1995年增长近6倍;高新技术产品品种比1995年增长6.06倍。200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9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7%。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定在7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高新技术园区为载体,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和高效农业为主导,特色鲜明功能优势集中、比较优势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使廊坊市工业经济结构开始由低水平的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记者在报道中还介绍,“不同京津比高楼大厦,不同沿海比海水沙滩,而是要创建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廊坊把打造独特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一条红线贯全篇

一条红线贯全篇。这条红线就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廊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创造性地贯彻和坚持邓小平理论的结果。其中包括:①善于学习,利用后发优势,全方位地借鉴先进经验,做到“你为我用,洋为中用”;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原则,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③让开放与时俱进,打开门窗,砍掉门槛,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让本市企业在市场风浪中增强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双赢和多赢;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揽天下英才,取天下砖瓦建设强市名城,伸开双臂融入京津,拥抱世界。

可以这样说,读“解读廊坊”这组系列报道,就像听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深刻的学习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经验体会的报告会,让人开阔思路、增长见识。

从头到尾鼓实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