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1270500000020

第20章 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标志——创新能力(5)

白兰地酒能够如此迅速地席卷全美,并立即树立起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侧向思维的巧妙运用:把白兰地当作礼品而不是商品奉送给美国人,以感情为纽带把白兰地酒与美国民众联系起来,从而打破了一般国家民众普遍存在的抵抗外国货的心理。

西方有句俗话“条条道路通罗马”,这说明,对于同一个目标往往有许多“第三条路”可供选择。要搞创新,就不能囿于常规,必须善于变换思路,要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另辟蹊径的侧向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多路思维

多路思维即思维者沿着不同的渠道去思考问题,力求找到多种答案,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红薯是曾被人吃腻、吃怕了的食品,可在河北省行唐县,红薯种植又火了。这是因为当地政府的创新思维,由粗加工变细加工,为产品打开销路,使“土蛋”变“金蛋”。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红薯脯销往日本,仅牛下口村年出口量就达1000吨,创汇60万美元。(2)薯干销往山东,仅从龙洞、紫家庄调入山东的就达4000多万公斤。(3)引资建厂,就地加工,石家庄市个体户到行唐县投资80万元,建现代化淀粉厂。(4)薯秧走俏,15平方米育种池年获利2000元,有的户建十来个育种池,两个月育秧期就能挣一两万元。

此外,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也属于多路思维。

开发多路思维,不仅有利于开拓思路,还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周密,更具条理性。

第五、组合思维

组合思维不是一个很规范的概念,它的大意是把某些已知的、熟悉的元素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未知的、富有新意的事物,这种思维方法很简单,然而很有效。

牛顿通过想象,组合了开普勒的天体运行三定律和伽利略的物体垂直运动定律和水平运动定律,从而创造了堪称经典的力学体系,引发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

麦克斯韦通过想象,组合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和拉格朗日。哈密顿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更加完善的电磁理论,从而引起了以发电机、电动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

福建省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蓝文辉,对外国联合收割机的割、送、脱三大部件排成一列,都安置在专用底盘的前面或后面的做法很不以为然,决心对它进行技术改造。他将它们以另一种结构形式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不但大大缩小了体积,而且使它们能合能分,分开之后各有各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组合的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多运用一些这样的想象组合,使并无关联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就能为人类的发明创造,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孙子兵法》上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就是说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通过排列组合能够形成许许多多的新样式新东西。

比如说,创办并管理好一个企业不容易。如果哪个能把国有大中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各自的优势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信息灵通、经营灵活、管理正规、人才密集的整体优势,这个企业就一定能够兴旺发达。

组合思维不仅适用于宏观决策,而且也适用于产品设计、商品营销、微观管理等诸多具体领域,例如设计一种新产品,一时找不到新思路,人们尝试着把一些熟知的因素组合起来,形成若干种产品,以豆腐这个最平常、最熟悉的食品为例,我们展开思维的翅膀,想出另外几种熟悉的食品,把它们组合起来试试:

(1)豆腐加草莓=红色的草莓豆腐

(2)豆腐加菜汁=绿色的蔬菜豆腐

(3)豆腐加咖啡=棕色的咖啡豆腐

(4)豆腐加黑芝麻=黑色的芝麻豆腐

(5)豆腐加桔汁=黄色的桔汁豆腐

还可以加进其他熟悉的食品。于是五颜六色撩人食欲的新型豆腐出现了,说不定能卖个大价钱,说不定很好销呢。

组合并没有到此为止,把这些豆腐以不同的重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状包装起来,又可以出来各种豆腐的系列。

重量:

(1)100克

(2)250克

(3)500克

(4)1000克

(5)2000克

包装材料:

(1)塑料纸

(2)塑料盒

(3)马口铁

(4)玻璃

(5)特种纸

包装形状:

(1)圆柱形

(2)方块形

(3)三角形

(4)动物造型

这样一来,有五种豆腐,五种包装,五种包装形状,五种重量规格,从理论上计算可以组成5×5×5×5=625种豆腐产品。可见组合思维是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创出新意的。组合不仅可以是元素的组合,也可以是功能的组合,把原来不相干的功能合在一起有可能制成受人欢迎的新产品。

第六、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要突破点、线、面的限制,从立体角度来探求问题或表现主题。

立体思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立体思维即是把常规的平面型思路模式扩展到空间,把二维思考演变成三维思考。例如,如何用一支笔在一张纸上一笔画出两个同心圆?若用平面思维这是无法解决的,但若把纸作为可折叠的立体物来看的话,待画完第一个圆后,不提笔而把纸轻折一角,折角的角边紧挨着第一个圆的终笔处,让笔在折角所现的纸张的反面再画到非折角的纸张正面,同时折回那个纸角,就可笔不离纸地画出第二个同心圆。社会上利用狭义立体思维搞创新的具体事例也很多,如农业上的庭园立体养殖,对建筑物的立体绿化,道路的立交化,皮革服装的立体浮雕型压花等都是打破了常规的平面型思维的创新,立体思维的应用范围极广,开发潜力不小。

广义的立体思维则是指对一切固定观念、一切框框突破的全方位创新思考。固定观念是深入人们脑海中的禁锢思路,是妨碍人们全面、本质、深层次地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片面的知识经验,它严重地阻碍了创新的开展。全方位的立体思考则与之相反,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开展创新思维。例如,对各种“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测验题,固定观念往往束手无策,而从全方位进行立体思考后,则可找出合理的解答。邓小平同志面对长期被视为姓“资”姓“社”的理论禁区,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从马列主义的本质出发,作出了一系列正确、英明的马列主义创新论断,这是全方位的广义立体思维的典范。

以上简要地列举了各种主要的非逻辑思维方式。从中可以看出,非逻辑思维方式确实是我们突破思维障碍,开展创新必不可少的有用工具。然而,若过分强调非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决定作用,否定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势必会走进另一个极端性的认识误区,这样也得不到有效创新。因此,我们只有把握好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才能形成真正的创造性思维。

§§§第十一章创造技法(1)

教育家笛卡乐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创造技法是建立在创造心理和认识规律上的规则、技巧和做法,它们大多是以原则、诀窍、思路形式来指导人们克服心理和思维的消极定势,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

严格地说,它们不是一种方法而是技巧。对创造技法的掌握,不能单纯依靠听讲和看书,而主要依靠练习和体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启发新思路,帮助产生灵感。

有位哲学家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天才,但如果非要从“天才”的角度来看待创新的话,那么“天才仅是以非习惯的方式去理解事物而已”。可见,克服了习惯性思维的创造强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天才”。

创造技法具有普遍性与可操作性,学习创造技法常常作为创新能力开发的第一步,它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从总体来说,创造技法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自由畅想原则。我们已经在创新的特点中谈到,创新没有边界,没有禁区,没有权威,没有止境。因而,创造技法则必然破除一切框框,鼓励自由畅想,让思维自由驰骋。

信息刺激原则。脱离现实情况闭门造车,既不能发现问题,也难于解决问题,也就无所谓创新。信息是打开新思路的钥匙,信息越多则越有利于想象与联想;不同领域的信息,可以破除习惯性思维而开拓新思路;许多潜意识也只能在信息的刺激下涌现。因而,创造技法必须为充分调动各种信息创造条件。

集思广益原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智慧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大力开展集体创新,是创造技法的重要原则。

量中求质原则。习惯性思维的思路一般很狭窄,要搞创新则必须拓宽思路。因而各种创造技法都应利用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形式,先求数量,然后从数量中寻求最佳思路。

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原则。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隔行如隔山,但又殊途同归,隔行不隔理。针对其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情况,搞创新时必须善于从相同中找差异,从不同中找规律。

需要导向原则。对于应用型的创新来说,必须有的放矢才能有其社会意义,而“有的放矢”之“的”即是社会需要。爱迪生在谈到他的创新原则时指出:“我首先探求世界上需要什么,然后再一往无前地去发明它。”

环境促进原则。环境虽是外因,但良好的环境对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或造成一定的压力环境,可以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

尊重科学原则。任何创新都不能违背科学,否则将一事无成。故敢于创新决不是乱创新,尊重科学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综合创新原则。把不同而又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综合起来,可以组成无穷的创新演变,综合是创新的重要渠道。

实践第一原则。任何创新思维的产生均离不开实践,任何创造技法的应用及效果也均需在实践中经受检验。

目前世界上总结出了300多种创造技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技法,供大家训练参考。

第一、列举法

列举法是具体运用发散思维来克服思维定势的一种创新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打破思维的僵化与局限。

一、特性列举法

特性列举法是通过对发明创造对象的特性分析,详细列出其特性,然后探讨能否改革,怎样实现改革。一般说来,要着手解决或革新问题,分割的越小,越容易获得成功。例如,要革新一部汽车,如将它分成各个部分:发动机、汽缸、车身、轮胎、排档、方向盘等,就比整体汽车容易提出新的设想,从而也易于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一)特性列举法的程序

1.选择课题

通过认真选择,明确发明创造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如果课题较大,可以分解为若干小课题。

2.列出特性

一般事物的特性可分为三类:

(1)名词特性。用名词来表达的特性,如整体、部分、材料、性质等。

(2)形容词特性。用形容词来表达的特性,如颜色、形状、感觉等。

(3)动词特性。用动词表达的特性,如有关机能及作用的性质等。

3.提出设想

从各个特性出发,尝试加以变更改进,诱发出创造性设想,然后,通过检核、评价,挑选出最佳设想。

在运用特性列举法时,对事物的特性分析,越详细越好,并尽量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以便得到众多的启示。

如要改良浇水用的水壶,可以运用特性列举法把水壶的构造及其性能一一列出,然后逐项分析,寻找改良之处。

(1)名词特性

整体:水壶。

部分:壶身、柄、盖、壶口、壶底、蒸气孔等。

材料:铝、铁、铜、搪瓷等。

制作方法:压制、焊接等。

(2)形容词特性

颜色:白、黄、红、蓝等。

重量:轻、重。

形状:高低、大小、圆、椭圆等。

图案:多种。

(3)动词特性

功能:烧水、盛水、倒水、浇水等。

围绕名词特性可以提出,怎样使冒出的蒸气不烫手,怎样使焊接处更牢固,能否用其他更廉价的材料……

围绕形容词特性可以提出,怎样使造型更美观,怎样使图案更新颖……

围绕动词特性可以提出,怎样使倒水更方便,怎样使烧水节省能源……

目前,市场上水壶新产品层出不穷,如有一种鸣笛壶,蒸气出口设在壶口,水烧开后会自动鸣笛,可以节省能源,壶盖上没有孔,盖上时比较严密,提壶时,不会有蒸气泄漏出来烫伤手。

(二)特性列举法的应用

特性列举法侧重于局部分析。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可以应用,特别是运用于具体事物的发明创造和革新。

山东省烟台二中学生刘国仁,利用特性列举法对廉价圆规进行了改革。

首先,列出了圆规的特性:

整体:圆规。

部分:规腿、铅笔夹、垫片、扭头、螺丝。

功能:画圆、作图。

然后,找出缺点:夹铅笔处太笨,能否简便;功能太少,能否一物多用;太厚,不能装入铅笔盒。

最后,提出设想:把度量尺、三角板、量角器组合到圆规中,提出了多用圆规方案。他设计成功的圆规可做圆规、量角器、三角板和直尺使用,可用于画圆、角和直线,方便适用。

二、缺点列举法

(一)缺点列举法的程序

任何事和物总会有其缺点,缺点就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缺点。缺点列举法的原则就是以“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来提出创造性设想。

运用缺点列举法的程序为:

1.召开缺点列举会,与会者5~10人为宜。设记录员一名。

2.会议主题。针对某项事物,选择一个需要改革的主题,宜小不宜大。

3.会议时间一小时左右。列举缺点。

4.归类整理。记录员将所提缺点全部记录在一张张小卡片上,编号,分类。

5.提出革新方案。围绕缺点找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

(二)缺点列举法的应用

缺点列举法实际就是专门“挑刺”、“挑毛病”。人们存在的惰性,往往使人失去了分析事物优劣的敏感性。对于听惯、看惯、用惯的东西,不肯再去挑毛病,发现它的缺点、问题、不足等。但是,对于富有创造力的人,如果他力图创新,就必须不满足于现状,善于挑毛病,从不顺手、不方便、不省力、不节省、不美观、不耐用、不轻巧、不省料、不安全、不省时、不便宜等等之中,加以改进,提出新的设想,推出新的产品。

缺点列举法应用范围广泛。它不仅可用于产品革新、产品开发,解决属于“物”一类的硬技术问题;也可以用于管理决策以及其他类型的活动,解决属于“事”一类的软技术问题。

如要改进长筒雨鞋,首先列出其缺点。

材料:弯折处易开裂,鞋后跟易磨损。

美学:颜色单调,式样千篇一律。

功能:春寒有雨时穿着冻脚。夏天有雨时穿着捂脚。潮气重,容易得脚气。走路不跟脚,袜子容易掉下来。

根据所提缺点,提出改进方案。如日本的荒井,针对“夏天穿着捂脚,容易得脚气”这个缺点,从雨鞋的制造方法上着手,设计制造出前后有透气孔的雨鞋。另一人野口文雄,针对“脚后跟容易磨损”这个缺点,研究出浇模时就在鞋后跟部位,埋一种鞋钉的新式雨鞋,大大减少磨损。

对普通自行车的改进。对于一辆普通自行车的缺点,可列出:

笨重,住在楼上,搬上搬下费劲。

只有一个档位,无法变速。

泥泞路上车闸易磨损车轮内圈。

手捏闸很费劲,有时失灵。

车链条易损、易脏、易掉。

车条易断。

车胎易被扎破,慢跑气或突然泄气,充气很费事,中途泄气后,只能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