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1272300000012

第12章 以爱的要求,约束孩子(2)

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首先考虑的不是是否采取处罚措施,而是要想到如何让他们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

首先,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孩子犯错之后,家长不要急于处罚。因为此时家长自身的情绪很难保持稳定,有可能做出伤害孩子身心的行为。家长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很不高兴你的做法”“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这样做,一是让自己平静下来,二是让孩子知道你生气了,三是给孩子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和时间。

其次,要间接地进行“惩罚”。

如果孩子的过错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或者其犯错是意外造成的,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此外,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再次,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在孩子犯错之后,家长不要过于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并避免下一次失误。而在弥补过失的过程中,孩子有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最后,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此时,孩子的心理与生理都不够成熟,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给孩子指明“出路”,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效果才更明显。孩子经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之后,通过改错重新恢复原来的自信,当孩子以后再犯错误时做了后悔的事情,他就会想办法把过失弥补回来,而不会一味的谴责自己“我真没用。”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喜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教,并时不时地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孩子只能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经常性的说教多了,会导致孩子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处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的不是犯错之后要受到什么惩罚,而是引导他们避免下一次犯错。因此,在处罚孩子之后必须及时告诫孩子相应的道理,告诉他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教会孩子管理自己

我们很多家长常常在爱的驱使下,为孩子做好一切事情,处理一切麻烦。孩子们也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照顾,事事依赖他们。即使有些孩子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在父母的阻止下只好听从父母的安排。调查显示,80%的家长担心孩子的独立自理性差,而这一后果正是家长自己所造成的。

小慧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一直认为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对小慧关爱备至。从小时候起,妈妈就宠着小慧,帮她穿衣服、洗刷,吃饭都是把碗端到她的面前,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妈妈的宠爱,变得很任性,只要妈妈不按照她的意思做,她就会哭闹不停,一点儿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

小慧上学了,她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头疼。大家一起吃香蕉的时候,她竟然不知道香蕉是要剥皮之后才吃的;别的同学不小心碰着她了,她就会哇哇大哭,让老师束手无策。此外,小慧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其他同学要差。妈妈了解到小慧在学校的表现之后,开始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方式了。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他们人生道路中走向独立的前提和基础,这标志着孩子成为真正独立的人。孩子如果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还可以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养成独立的优秀品质。

阿达明年就要上高中了,可是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她都是个让妈妈很担心的孩子。到现在,阿达都没有洗过一次衣服,学习计划、作业检查一般也都是妈妈代劳。妈妈觉得孩子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这样才能适应高中生活。因此,妈妈刻意将生活中的小事交给阿达自己完成,她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叠衣服,在学习上,妈妈也不再插手,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好习惯。

最初,阿达是无法做到管理自己的,但妈妈给她讲清了其中的要害关系以及今后她将面对的生活,阿达意识到了管理自己的重要性。在妈妈的帮助下,上高中之前,阿达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对此,妈妈很欣慰。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决于自制力,指的是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常表现为孩子是否善于克制自己与外在合理要求相反的愿望、情感以及冲动行为。孩子约束自己言行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有关的,低龄的孩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尚未完成,因而兴奋容易泛化,反应不精确,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很好。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认识到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可是孩子的社会经验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方面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也随之提高。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原则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困惑,怎样让孩子既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又维护了集体的规则?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发展的需要,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慢慢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为了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有必要这样做:

首先,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我们所有的教育实践都应该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引导、支持、帮助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儿童是一个需要发展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兴趣、需要,有自己的潜能与个性,而不是一个被人控制的傀儡。我们应该相信儿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去调整自己、发展自己,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也应该相信孩子能学会自我管理。

其次,用相对自由的环境培养孩子。

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天性得到自然的表现,自由是必要的。自由不仅包含孩子活动自由,让孩子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发展;而且包含着给孩子心理自由,不因把孩子管得太死而窒息孩子快乐的童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自主、自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再次,用合理的规则影响孩子。

自由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合理的规则可以促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们反对这种禁锢孩子手脚、思维的管理方式,而是提倡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制定出为孩子所乐意接受的规则,并能让孩子自觉去遵守。而制定规则首先需要孩子的参与,以及可以随孩子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最后,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理能力是评价一个孩子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第一步。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弱,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获得更多独自动手的机会。

“我的事情我做主。”

培养孩子的独立决策能力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及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在提高孩子这方面能力时,要及时把握机会,支持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成功感。遇到事情多与孩子商量,相信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适当放权,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自己做主,这将大大激发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活、需求、学习等。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父母需要给孩子机会锻炼自我管理能力,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面对不如意或者不顺利的突发事件时,往往无法控制自己情绪。这时候,父母应该要教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发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伤害,而且对事情的解决是于事无补的。在孩子平静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使他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以后才会懂得该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对于成年人来说,情绪管理已经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对于孩子则更是如此。情绪的调节取决于平时的“修身养性”。比如,多读有益的书,进行良好的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甚至可以学习静坐,这些对于情绪调节都有帮助。

为了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也需要帮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法。如鼓励孩子把不高兴、不愉快的事情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以缓解心中的不快,鼓励孩子用自我隔离来达到冷静,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和幽默感等。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孩子的自制力较弱,经不起眼前的诱惑。父母应该意识到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行为的重要性,要帮助孩子建立“可”、“否”的观念。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先在脑海中有一个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控制自我。

小飞是个初二的学生。原本他品学兼优,是老师赞赏、同学羡慕的对象。可是,小飞在初一下半学期的时候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整夜地泡在网吧里面玩游戏,完全放弃了学习。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每门功课都不及格。一到假期,更是没日没夜地泡在了网吧。当父母知道的时候,小飞已经面临被学校劝退的尴尬了。

在孩子沉迷于某些行为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对现实的逃避。父母此时就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目前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案例所讲,网络游戏只是一种休闲,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如果孩子还没有听进去,就要采取奖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实现目的,并且还能变成孩子自己的内在要求,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

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是要有一个目标和意志力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也称为“愿景”,是一个人获得动力的源泉。很多孩子的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差其实是因为学习的目标并不明确。家长应该从学习的目标导向上给孩子以指引,并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鼓励,从而提升兴趣和意志力。“意志力”的培养也需要循序渐进,每一次孩子为了向目标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培养意志力的过程。

星星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他有一个让父母手足无措的毛病——爱看课外书,星星对这个爱好很是痴迷,每每放学或者双休日,都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看书,因为看课外书占用了很多时间,星星的正常课业却耽误了,有时候连作业都完成不了。

星星的这种情况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情况。课外阅读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个现象不能说不好,但要是跟正常的学习产生矛盾的时候,关键看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了。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学业上面,要让孩子知道在学校的学习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课外读物可以看,但是要在基础知识学扎实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可以跟孩子制订好规则,在她作业和学校任务都完成的情况下就可以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又不会挫伤孩子的兴趣。

很多家长以传统的“指挥”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管束,却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一旦脱离了家长的管理,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管得巧,管得妙,相信孩子的潜能,还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