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1272300000020

第20章 不做莽撞的父母(2)

父母以暴力形式对待孩子的错误,是将孩子视为“私有”的结果。一部分家长在传统封建思想作祟下,认为孩子是自己所生,自己想怎么对他都可以。往往孩子的一点点小事,招来一场“暴风骤雨”,事后,孩子竟不知道原因何在,更谈不上教训了。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还背负了成人全部的希望和寄托。他们希望孩子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未来,因此也就信奉“严师出高徒”。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慌不安之中,个性也受到压抑。

这种暴力行为的结果,一方面会导致家长有威无信,另一方面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当孩子做出令父母失望或者生气的行为时,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动摇,于是一场“狂轰滥炸”无法避免。一次、两次还挺见效,大人的话似乎也听进去了,出格的事也少了,但时间一长,旧病复发。因为简单、粗暴,必然疏于说服。孩子有了“错误”,不是心平气和地进行教育,告诉他错在哪儿,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而是不分青红皂白,要么打骂,要么剥夺游戏的权利、罚站。这种以罚服人的结果是孩子口服心不服,头脑里只留下痛苦的体验,却怎么也没有大人以理服人的印象。这种表面、虚假的威严永远也得不到孩子的信任。

即使家长简单粗暴的行为使孩子改正了错误的做法,但是对孩子未来发展也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从长远看,多数孩子会表现为胆小、怯懦、孤僻、违拗,缺乏自信心、上进心,甚至出现说谎、行事粗暴的现象。我想,任何一个家长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欺负小朋友之后,说出的理由竟是: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对待我的。

心理发展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反叛期”:2—4岁为第一反抗期;8岁左右为第二反抗期;青春期为第三反抗期。处于这三个时期的孩子60%—80%都普遍存在着“不听话”现象。“不听话”现象既然在多数孩子中普遍存在,那家长就应以一颗平常心,冷静地对待。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身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们只知道把孩子揪过来,骂一顿,打一顿,出出心里的怒气。这么做,大人心里舒坦了,孩子受了皮肉之苦,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待遇。长此以往,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只剩下“简单、粗暴”四个字。人们常说“正人先正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展示家长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修养的过程。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坦诚,多一点信任,用你的人格魅力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

塑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应该是人们温馨宁静的港湾。在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孩子更容易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因而更愿意与父母建立更深的关系。无论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遇到什么,在家里都应得到理解,找到倾诉的对象,找到宣泄的方法。父母应首先稳定孩子的情绪,让他喝一杯热果珍,洗一个热水澡。平静之后,父母应耐心地听完孩子的陈述,说到委屈处,递上个充气锤,让孩子尽情地发泄;说到伤心处,递上一块纸巾,擦掉倾泻的泪水。待孩子说完了,父母会将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处理意见说出来,和孩子一起探讨,帮助他处理好类似的事情。家长都来试一试这么做,你一定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面对孩子的顽劣和失败时,应该听一听他人——比如孩子的老师和同学——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就贴上顽劣的标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孩子放在同龄人中去,你就会发现其实他的“缺点”别人也有,你的烦恼,别家也有。请调整心态,宽容孩子的“口不择言”;宽容孩子的“再三过失”;宽容孩子的暂时抵触;宽容孩子的“不完美”。多些鼓励。鼓励孩子的善良;鼓励孩子的勇敢;鼓励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成为他自己——一个完全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个体。在宽容、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一定能应对复杂的世界,从容不迫。

我们常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请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和孩子一起走过成长的春,走过奋斗的夏,走过收获的秋,走过沉淀的冬。

经过家人不懈的努力,小飞的爸爸妈妈在派出所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在地下网吧打工的小飞。此时的孩子,已经在数个通宵值班的压力下面容憔悴,神志昏沉。妈妈抱着小飞,泣不成声。爸爸站在小飞面前,泪水纵横,大声说了一句:“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啊……”

另一种“家庭暴力”

小雨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今年8岁。当老师到他家里进行家访的时候,小雨的妈妈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向老师诉苦:“王老师你看看,这孩子一年级曾考过全班前10名,从二年级开始成绩就一落千丈,期中考试居然落到了全班中游,更可气的是……”妈妈用食指点着小雨的脑门儿:“我为了你的学习,还向单位请了3个月长假,妈妈辛辛苦苦辅导你换来了什么?居然换来了你数学考了倒数第一,难道我们真的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

小雨坐在妈妈的旁边一语不吭,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偶尔用眼球看妈妈一眼。“你看看,他还不服气,妈妈早该在生你的时候就把你送给收垃圾的……”妈妈越说越来气,就差伸手打孩子耳光了。

老师坐在对面拿起小雨的数学试卷,上面用红笔赫然写着醒目的分数:42分。老师轻轻地对小雨说:“宝贝儿,你非常聪明,老师很欣赏你,也很高兴认识你”。孩子听了有些感动,但很快低下了头。

“他还聪明!我看他笨的像头猪,就知道吃了玩儿,玩儿了吃。”妈妈突然的插话让小雨愤怒了,他猛地站起身,攥着小拳头,怒目仇视着妈妈,一言不发。

如今,在新型教育观念的推行下,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减少了,但使用讽刺、挖苦、冷落等过激语言惩罚孩子的情况却增多。很多家长无意识地使用着一些辱骂挖苦的字眼,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教育方式。家长只图一时嘴上痛快,却不去反省孩子到底错在哪里,做父母的责任又在哪里。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经公布的“家庭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64%的小学生、45%的初中生和38%的高中生表示,家长在批评自己时使用过让他们不能接受的语言。而“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低年龄的孩子更经常受到父母的“语言暴力”。家长使用过激的语言会导致孩子情绪不佳,对上学读书充满了挫败感,严重的还会做出不良行为。还有孩子觉得自己就是“笨蛋”或“人渣”而自暴自弃。这最终导致家庭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教育方式。一位家长认为:“我那孩子不骂狠点就不管用。骂他也是爱他,是为了他好。”一些家长看不惯成绩差或者调皮捣蛋,一旦孩子犯错,在目前“体罚”不准也不能的情况下,“语言暴力”的惩罚便成了他们的“首选”。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用语言“激将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积极向上,于是“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

但是,为何“爱”有时候会变成一种伤害呢?孩子天性纯真善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据专家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很低,他们主要是根据别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师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这些极端的话语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结束自己年幼的生命。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在小学期间被当作“捣蛋大王”开除了,甚至被校长称为“干什么工作都一样没出息的人”。但他的母亲坚信爱迪生是个人才,她亲自给他上课,支持他搞试验,终于培养出了享誉世界的大发明家。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学会给孩子以公正的、催人奋进的评价。

我们提倡家长不使用“语言暴力”,并不是说不能批评孩子,关键在于批评的方式。家长、老师应依据孩子成长每个阶段的特点去看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反对运用严厉的语言警示孩子的某些行为,但严厉的语言决不能伤害孩子的心灵,更不能常用和滥用。在合理的批评当中,我们应该用真诚的话语、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们对话。切忌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脸孔。同时要因材施教,切忌千篇一律。千万不要使用“语言暴力”,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缺点,才能为孩子敲开成功的大门。

老师急忙向这位妈妈作了暂停说话的暗示,轻轻拉起小雨的手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一点都不笨,而且非常聪明,我相信你,你有意气妈妈,故意考了低分是吗?”小雨愣了一下,马上点了点头,然后怯怯地看了看妈妈。

老师轻柔地拍拍他的脑门说:“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你是个天才,天才的学生怎么会考42分呢?下次,你能把真实的水平发挥出来吗?”小雨重重地点了点头,看着老师的目光中充溢着自信的光泽。

妈妈看到充满活力的小雨之后,感到有些惊奇。同时,也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