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15

第15章 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1)

§§§第一节城市科学发展理论

城市发展是一门系统的宏大工程,它涉及多学科、多门类。它的主要基础理论有城市科学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城市现代化理论、城市空间结构和区位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一、发展的内涵及因素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原系生物学概念,其本意是指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后来被延伸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在18世纪,尤其是19世纪,“发展”与“进步”、“进化”等概念的内涵几乎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哲学中讲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上升的运动、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消除贫困,走上自主发展道路,普遍开始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使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不断拓展,内容也更加丰富。

(一)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其他诸多方面发展的基础。最初,人们把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看做是经济增长问题,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即只有明显的生产量的增长,而没有其他方面的提高。于是,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进行反思,从而使经济增长观念转变为经济发展观念,逐渐认同了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社会形式的运动。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目标和终极目的,只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手段。发展与增长既有逻辑上的联系和统一,又有实质上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发展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成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作为发展的基础,目前世界上的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发展中首先取得优势的。

(二)发展是指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发展引起并同时发生的各种社会变革,特别是社会结构的重组和变革。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认为,“应当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框架来看待发展,把发展理解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过渡,虽然这一过渡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探索现代社会的自身完善与持续发展”。他还强调,“社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社会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一是表现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二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即人们从第一产业就业为主体的就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就业为主体的就业结构转变;三是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运用再分配手段向低收入阶层提供转移支付;四是社会发展还包括大众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改善、卫生保健的普及、社会保障的普遍化等。归根结底,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

(三)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主体、城市的主体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人是社会生产力各要素中最积极的、最具革命性的要素,物质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又包括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使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自身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以发挥各自的潜力和能力。正如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中所指出的:“发展权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人权。每个人及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

(四)发展是指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根本属性,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选择。特别是在当代人类社会继续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威胁的情况下,更要引起全人类、全社会的关注。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等,给人类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可持续发展则是强调自然、人、社会的永恒的交互作用过程,是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反之,任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影响的发展,都是不科学、非理性的发展。

总之,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是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大课题。发展是复杂多元的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人类始终不渝的追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和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深刻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维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好”放到比“快”更优先的位置上,鲜明地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升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并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当代中国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福祉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除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体制和机制的完善等。

协调发展是指各方面发展要相互适应,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此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久永续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统筹解决。既要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又要农村促进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着重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是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和城乡关系失衡的主要根源。因此,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二元结构体制,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矛盾。加强与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实行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转型,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使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必须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入手,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

首先应扫清体制性障碍,促进城市与乡村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与交流。让城乡居民以及城乡物质、信息、能量广泛地自由流动,提高城乡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思想观念、政策措施的创新,也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机制的转变;不仅涉及生产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也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为此,需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不断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同时,加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采取一切措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

(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要想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预期目的,首要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并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必须抓住关键问题采取关键措施,有重点、有步骤地统筹兼顾。在整体推进中实施重点突破,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乡发展中的富民、就业等突出问题和矛盾。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条件和要求,采取相应的统筹手段、方式方法和政策措施。当前主要是着重抓好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体工程等。

(三)构筑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

新型的城乡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平等、和谐,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只有从制度上解决,才能改变城乡分割局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积极探索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②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要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让土地和房产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进城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④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和教育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证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全社会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城乡居民教育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应纳入各级财政范围。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所以,务心要抓住新世纪的发展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近期和长远结合起来,加快调整城乡关系,稳步、顺利地向城乡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目标迈进。

§§§第二节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理论,是城市发展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导趋势。同时,城市化也是世界现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都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城市化,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显然,在现代条件下,城市化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扩大内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一、城市化内涵

(一)城市化内涵的理解

城市化一词来自英语Urbanization,也译做“都市化”、“城镇化”。三者没有内涵上的区别,通常习惯于用“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西班牙工程师塞尔门(A Serda)在1867年提出的,他写了《城市化的理论问题》一书,分析了“城市化”和“乡村化”。从城市兴起到工业革命以前,是人类社会以农业经济和乡村聚落为特色的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这期间,城市的兴衰起伏剧烈,总的发展水平很低,远未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一过程属于乡村化过程。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过程的许多特征才在全世界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显现出来。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并不都是采取同样的形式,也不是任何地方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

对于什么是城市化,学术界见仁见智,大都根据自己研究专业的特点对城市化的定义作出不同的解释。

比较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所谓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或者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过程,即生产方式的转换过程。有的观点认为,城市化主要应从城市经济发展演变和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去认识,一般是指由经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所引起的人口不断聚集、城市不断扩大、城乡差别不断缩小的发展过程。

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地球表面某一地域内,城市性状态逐渐扩大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他们注重从地域空间组织的变化来理解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