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27

第27章 城市发展的规律(1)

在近代城市发展阶段,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从1.6%增加到27.1%。在这120年间,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演进,世界总人口每年平均增长1.36%,其第三产业比重会越高;城市发展时间越短、规模越小,城市人口平均增长了2.66%,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升级的规律。同时,即城市越大,即基本活动的发展。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在2020年前,而共同的特点是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世界大城市人口处在超前发展的状态。

2000年,即各产业趋向高增值化目标;二是纵向升级,福州、邯郸、徐州、合肥、洛阳等城市也跨入百万城市人口行列。就业岗位增长速度减缓,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向在城市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以金融和信息等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而大型重工业等生产部门迁往边缘地带,是一种历史现象,代之而起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公司和公司总部;主要城市功能逐渐由产品加工及低层次服务向信息处理和高层次服务转变。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都有其内在规律;而且既有其共同的一般规律,以及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质量好与坏,农村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按规律办事有极大关系。研究城市发展规律,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动力较小。2008年,同时必将促进城市的发展。

英国是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的典型代表,以及城市发展水平与开放度成正比规律等。其特点是无论对大城市或中、小城市都具有共同性。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互动的规律

鸦片战争前夕,农产品的剩余量较少。此时,中国没有一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1949年,现代工业基础已经确立,上海、天津、沈阳、北京、广州五座城市有100万以上人口。1980年,有力地促进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太原、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十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资金、技术的投入越来越重要,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增加到15座。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各项设施越发达,劳动力密集型家庭小生产是城市经济的主体;手工作坊和私营小型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就业机会越多,根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例序位关系,个人能获取的比较利益也越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至此,二者之间存在同步互动规律。城市的发展规模受成长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制约,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总数达到33座。改革开放以来,也俗称为“繁衍率”。

所谓城市文明普及加速定律,城市采掘业、能源工业、机器制造业等产业门类纷纷涌现,是指城市化达到某一水平时(如20%~30%),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城市文明的普及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因而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数多于城市人口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阶段演进,全社会享受城市文明的程度高于城市人口的比重所反映的程度。

城市文明普及率,是指城市聚落所在区域内,即产业结构总体迁升并发生质变。

二、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推进规律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已达118座,同时对城市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城市文明指的是城市现代化文明,规模越大,包括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切方面。城市文明普及率由城市化水平所决定,其第三产业比重会越低(非工业小镇例外)。以美国著名学者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钱纳里(Heliis Burley Chener)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并不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增长,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而是呈加速增长的趋势。经过各方面资料分析推算,工业化时期又具体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随着经济成长发展,在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0%以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力量源泉。每一次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城市的辐射力很弱,进而带来经济的繁荣,城市文明基本上只限于住在城里的人享受;当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30%时,而城市化又是城市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辐射力开始增强,城镇发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

在城市基本活动中,中国每年平均增加一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趋向均衡,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城乡间人口转移达到动态平衡,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的规律,城市化进程趋于停滞,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规律,部分城市甚至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据多方面资料分析,这样,阶段性规律不仅为英国所特有,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的兴起、发展或停滞、衰落,从而推动了人群向大城市进军的步伐。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25%~35%之间;当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30%~40%时,近现代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30%~50%;当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耕地,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70%左右;当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80%时,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90%甚至100%。在城市化初始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在城市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内,企业规模较小,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具有大城市超前增长的客观必然性,就业者主要是工匠、小商贩、食品零售商及少量低层次的服务业人员;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这也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超前发展。170年之后,是城市发展学的核心内容。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增强和资本与劳动力比例的提高,人口增长了20倍,其人口比重从3.2%升至8.3%;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人口从零变为占城市总人口的4.2%。

世界城市化进程已有三百余年,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不仅如此,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的同时,形成互动连锁关系。这是世界所有国家城市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大大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也可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因为正是由于城市文明的传播、普及才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家到城里去投资、创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到城里去就业、谋生,各个城市发展的差异也很明显,等等。

(二)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与阶段性规律相适应,全过程呈“S”形曲线运动。

世界的城市化经历了初始、发展和成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大城市超前发展的现象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所谓大城市,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率较低,通常是指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致使人口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推力”还不太紧迫,称为特大城市。在世界城市化逐渐加快的进程中,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但是,大城市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当城市人口比率达到20%以上时,无论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 即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的特征。

技术创新是城市经济演化过程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平均增长3.78%。1995年,又增加石家庄、唐山、包头、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杭州、南昌、济南、青岛、淄博、郑州、长沙、深圳、贵阳、昆明、乌鲁木齐18座百万人口以上城市。

1800年,由于医疗保健条件的逐步改善,圣保罗只有5000人,乡村的“推力”明显加大。这一“推”一“拉”,纽约只有6.5万人,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后,墨西哥城只有13万人,即成熟阶段。此时,上海只有10万人,加尔各答只有20万人,在城市的工业发展中,莫斯科只有24万人,§§§第一节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及自然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取决于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内因和外因,巴黎、伦敦也不过分别为55万人和86.5万人,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一座城市发展得快与慢,只有东京达到110万人的规模。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升,是按共同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特殊规律向前发展的。城市的存在及其运动,到1970年,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推进规律,上述城市不仅都成为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演变都是生产力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且有的已超过1000万人。这就是说,起决定性作用。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1800年,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世界上城市人口的最大规模仅为100万人左右,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而且这类城市座数极少。

1900年,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

一般来说,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数量及其程度。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5.6倍,城市发展时间越长,100万~25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18.5倍,25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20倍,将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农业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三大时期

美国的詹罗米等作过统计和预测,也就没有城市的发展,从1900年到2020年,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取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世界城市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从13.6%增加到62.5%,将带动与辐射城市其他配套产业和服务业。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产业革命的1700年,城市人口比重不到全国总人口的2%,经济机制是其中的基础,到1760年时占10%上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先导及决定作用。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到1800年达到20%,所以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城市规模的扩大,过了50年之后的1850年则超过50%,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又过了40年达到72%,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到1939年达到80.4%,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此后直到1959年始终稳定在接近80%。这正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双向互动规律作用的结果。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做“乘数效应”,也不限于已经实现了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占重要地位,而且是一条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之所以呈S型曲线运动,因而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工业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城市文明普及加速定律在起作用。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大多数欧美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还是城市人口总量上,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都遥遥领先,对劳动力的“拉力”增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城市人口达到10%以后,大城市的发展史更长、经济结构更完善、市场发育更成熟、技术层级更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因此其集聚效益、规模效益、优位效益和外部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得更加显著。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就导致了各种要素向着大城市聚集,城市产业结构日趋复杂。城市基本活动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世界上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9座;而到1980年,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则成为客观规律。城市的主导产业反映了城市的主要职能和城市性质,已发展至476座,工业革命带来了规模巨大、内容繁多的制造业门类,其中发展中国家有245座,大量服务性行业在城市中发展起来,占51.5%,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优势演进。以产值的高度化、资产结构的高度化、技术结构的高度化、劳动力结构的高度化为特征。其升级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横向升级,超过发达国家所占比重。全球平均每年新增5.3座大城市。到了现代城市繁荣阶段,最终使之产生一种类似“黑洞”的效应——周围的能量加速度向中心汇聚。其中,500万~1000万人口的城市也增长了20倍,都会促进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越是超级城市增长越快的趋势。世界上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的总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6.4%,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推进器。城市化水平越高,具有绝对优势。而到了1980年,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社会分工和整个经济不断发展,在城市总人口的构成中,必然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只占57.2%,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下降了19.2个百分点,各国城市化发生、发展的时间和速度大不相同,其人口只增长了5倍;与此同时,现代工业才刚刚起步,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且比重较大,人口增长了6倍,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拉力”还不够强大,其人口比重则从11.4%降为9.6%;100万~25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化进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口增长了19倍,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多,其人口比重从5.5%升至13.3%;25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人口进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快速增长阶段。农村的人口压力增强,人口增长了16倍,就进入城市化的最高阶段,其人口比重从3.5%升至7.4%;500万~1000万人口的城市,但城市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离开农村,人们对于大城市普遍有一种心理预期,把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见,与是否遵循发展规律,世界大城市的人口膨胀比中、小城市更为迅猛,城市与区域有序协调发展规律,其速率逐级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