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60

第60章 城市建设与更新(6)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十分庞大的自然、社会、经济的有机整体。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这一层次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为集中,千头万绪,所以必须抓住整体性。其中主要的方面有:

1.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最核心的,可惜一般研究还不够深入。

2.支撑系统。如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3.各类建筑群的组织。应充分重视公共建筑与住宅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特别是要把住房放到首要位置,不断改善居住区环境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基础。

4.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必须要有切实的防护措施,改善密集的城市的环境质量,使之成为健康的城市。

5.城市环境艺术。一个良好的城市并不是建筑物、构筑物的堆积,要有舒适、宜人的环境。

(三)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

在21世纪,人类已进入生态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因此树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指导人类现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维。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是:

1.人与自然整体、持久的协调。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从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关系。所以,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与人类友善相处的一切生命。人与自然进行持久的、正常的物质循环交换,与自然为友,而不是为敌。人类社会与自然发展是一个持久不断的过程,所以,要不断克服和纠正一切阻碍协调持续发展的思想及行为。

2.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互动。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城乡展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已成为重大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和经济活动。当今人类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然而,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无限性,构成了经济与生态的基本矛盾,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互动。必须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好字当头,确保发展质量,坚决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提倡节约资源,反对浪费。

3.改善环境与改善民生相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又包括为人的发展而提供的各种条件,即包括人居环境的发展。改善环境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居环境的实质就在于关怀人民大众,注重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人人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要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因此,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与改善民生、合理组建人居社会必须相统一。

4.人居环境建设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相结合。人居环境建设必须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生产力难以提高,人居环境建设难以迅速发展;没有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科技产业难以顺利运行。没有创新,没有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居环境建设就缺乏动力,所以创新能力有多大,发展希望就有多大。创新是国际国内竞争中影响成败的主导因素,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希望之所在。

5.人居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统一。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文化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都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化传承,因此人居环境建设必须与文化建设相统一,一是要突出发展本地区和本城市的文化传统及特色,发挥地域文化的独创性,提升人居环境的文化品位和人文色彩,在已有的文化存量基础上,丰富文化增量和文化生活;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设施,培养文化人才;三是要珍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四是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推进人居环境的有序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素质的不断提高。以此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的要素的最佳结合,构筑现代文明生态的人居环境。

二、城市规模、产业、住宅与人居环境

(一)城市规模与人居环境

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大小,它涵盖有三层含义,即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而衡量城市规模最主要的是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中国大、中、小城市规模的划分,通常是以人口数量为准。城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万至100万为大城市;20万至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此外,有的专家建议,在特大城市以上还要增加两个等级,即城市人口200万至500万为超大城市;500万人口以上的为巨型城市。

城市人口一般是指市区总人口,即城市市区内居住的全部人口。中小城市由于多是单中心结构,市区构成城市主体,市区人口基本上能反映出城市人口。而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一般具有复合结构,行政辖区内拥有一个以上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以及多个卫星城市,往往卫星城市空间上并不位于城市市区范围内。因此,其市区总人口会不包括卫星城内居住的人口,统计口径就显得小;如果全部统计,又会包含一部分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又会过大。有的采取市区非农业人口指标,即市区内居住的非农业人口。这种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又显得过窄。一是它不包括散居在卫星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二是不包括市区内居住的从事非农业活动但又不拥有城市居民身份的事实上的非农业人口。

由于中国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不一,划分标准各异,常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一个城市名下会出现多种城市人口的统计数字,城市相互之间缺乏准确的可比性。

不同规模的城市,对城市人居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因为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居环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具有不同的问题。例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大,人口密度高,发展机遇多,经济效益相对较好,但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房屋价格高,可居住度较低。小城市人口规模小,人口密度低,环境效益好,生活便捷,可居住度高,但基础设施相对不足,高层次的教育文化设施欠缺,社会效益较低。因此,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前景,既会出现一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又会拥有众多的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各自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

(二)城市产业与人居环境

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与优化。城市产业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居住与生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谓城市产业,主要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它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对现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形成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元素。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城市主要产业部门和城市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行业。工业的形成与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布局。“城市中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客货运输,对城市重要交通流向、流量及道路规划与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物等,会引起城市自然环境恶化,有碍城市景观;工业发展与布局决定着城市其他各项设施,如生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各项运输设施、配套工业及各项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布局。”工业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带动城市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定意义讲,没有现代工业,也就没有现代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现代城市非物质生产要素迅速增长,“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占突出地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能够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及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服务业将成为现代城市的主导经济部门,以及新兴的支柱产业。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城市最佳投资环境的保障,它将提供优质的为生产服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例如城市公共需求部门、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水电气热的供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仓储等。第三产业越发达,投资环境就越好,投资就越有保障。

发达的第三产业还是城市舒适便捷人居环境的保障。从商品供给、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日常生活服务,到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以及治安环境,都能达到最佳人居环境要求,才能保障居民居住、工作、出行、学习、休闲等各项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城市居住与人居环境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城市中居民的四大活动是居住、工作、游憩和出行,以居住为首,因此城市居住区在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居民的居住活动内容、方式和特点,决定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人居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住区的重要因素。居住区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环境等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又取决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归根结底,是由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所决定的。

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消费需求大,消费水准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就较高。如中高收入阶层要求备有多居室、双卫的套房;小区空地率、绿化覆盖率要高;有停车泊位和车库;有宽带网和ISDN接口;有文化、体育、医疗等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反,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消费需求较低,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相应低一些。因此,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应规划设计不同水准、不同环境特点的居住区。

同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对居住形态和居住区也有一定影响。如中国华北平原一带降雨少,房屋多为平顶;而越往南部,降水天数多,降水量大,房屋的顶部多呈人字形,坡度较陡;东北气候严寒,房屋多建有地下室,以避冬寒,也可做储藏室用;黄土高原的窑洞就是民居对地貌条件的最好利用。

当今,现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多采取居住区的生活居住形式,它的特点是,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幽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居住区的位置选择,通常是由城内向城外迁移。对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坚持环境育人,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注重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正当需求。这大致可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诸如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宁静的环境、冬暖夏凉的居室等,都是人的生理需求,在居住区规划时应优先考虑。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包括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居室的私密性等,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第三层次是社交需求。主要指邻里和谐、互助,以及交往、交流的需求,这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聚居形成城市的根本驱动力。正是城市中大量人口的聚居、交往与交流,才使得城市成为科技、教育、创新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第四层次是休闲需求。主要指人们在闲暇时间的各种消遣活动,包括休息、游戏、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

第五层次是审美需求。包括温馨舒适的居室内环境、美丽清新的室内外空间和令人自豪的社区人文环境。

居民的居住需求是由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推进的,同样,人居环境也是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而不断地在动态中发展、变化。最终,为了创建和实现宜人化、生态化、智能化、家园化的居住区环境。

三、建设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

(一)和谐人居环境的内涵

2005年春,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2007年,中共十七大又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并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左传·襄公十一年》云:“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儒家和道家的言论中,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主张“天人合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和生态和谐。

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提倡和谐理念的毕达哥拉斯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文艺复兴后,笛卡儿、莱布尼茨、黑格尔等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由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率和谐的整体”。180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全世界和谐》中预言,现存的文明制度是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它必将被未来的和谐制度(或称和谐社会)所代替。

而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书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换句话说,人应当融入社会,社会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

当今,我们所强调的和谐人居环境(或称和谐人居社会),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它们都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各有各的生命力。从中国历史上看,什么时候多教并存,什么时候社会相对和谐;什么时候多党合作,什么时候社会相对和谐。“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是富大多数人。所以,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群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合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方程。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正、公平社会。

2.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所谓“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过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容易建成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