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1283700000002

第2章 灭金之战(1)

三峰山血战

一代天骄梦已醒,帝国征战曲未终。成吉思汗虽已烟消火灭,但是他的子孙,绝不会停住战争的步伐,他们将要沿着成吉思汗的战争路线,一直杀向天地的尽头,把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变成蒙古的草原牧场,让蒙古的子孙在看不到边际的草原上牧马、放羊。如果有任何人想阻止他们,都将被视为帝国的敌人。他们会将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都扫除干净,把所有敌人都彻底铲除、踏成齑粉!

而他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行事。首先遭到毁灭性报复的当然是西夏王朝,对中兴府的围攻持续了六个多月。1227年6月,被困的党项君主绝望地向蒙古人协议投降。对敌围攻的前后,蒙古人一直隐瞒着成吉思汗的死讯。当西夏国王李睨根据议定的投降条款出现在城头时,蒙古人突然宣布了成吉思汗的死讯,立即将李睨乱刃分尸,并报复性地将中兴府夷为平地。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党项民族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但是人种并没有彻底灭绝,许多党项人,在西夏灭亡后还是侥幸地生存了下来,并作为色目人,继续在元朝供职。一小部分西夏难民避居到了中原中部地区(河北和安徽),直到明朝末年,他们继续使用着本族的文字。党项皇室的支系也逃离了原居地,迁徙到了四川西部、西藏北部等地,最远甚至可能到了印度东北部地区。在这些地方,他们或是成了当地的世俗统治者,或是成了佛教社团的首领。

荡平西夏之后,窝阔台并没有急于继承汗位,而是王钺一挥,直逼金国。成吉思汗在世时,蒙金双方经过多年的战争,蒙古军队已经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一些地方为依附蒙古的汉族军阀所控制),金国仅余陕西、河南两地,在黄河以北只剩下河中等少数据点。而且由于金国与南宋和西夏长年交战,穷兵黩武以至于国力衰竭,如今又失去作为屏障的西夏,金朝政权已呈大厦将倾之势。

金哀宗在1224年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抗蒙的措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挽狂澜,扭转或延缓国家即将崩溃、败亡的命运。首先,他纠正了造成金国在与蒙古、宋和西夏对峙中三面受敌的错误政策。1225年秋,金哀宗与西夏实现了和议,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南宋做出和好姿态,单方面停止了军事进攻,“屡敕边将不妄侵掠,彼我稍得休息,宋人始信之,遂有继好之意”。其实并非如此,南宋没有“继好之意”,只因其本身腐朽无能、苟且偷安而已。这样,金国较能集中兵力对付蒙军了。

其次,哀宗对金军进行了整编。他从全军中选出精兵,组编为十五都尉,每都尉不下万人。十五都尉战斗力强,步兵能负荷六七斗重,一昼夜能行军三百里。又由投附金朝的各族人,包括畏兀儿、乃蛮、羌、浑以及从中原避罪来归者,组建了一支一万八千人的骑兵,称为“忠孝军”。人有从马,每战居前冲锋陷阵,“疾若风雨,诸军倚以为重”。这十几万军队是金军的精锐,直隶于枢密院,作为战略机动部队。除此之外,还有“选外诸军”二十余万。这样,金军总兵力约四十万。

1228年,拖雷率领八千蒙古铁骑进入大昌原,金朝名将完颜陈和尚却以四百骑兵大败蒙古八千之众。完颜陈和尚生长于弓马娴熟的戎马之家,自幼尚武、膂力过人,奔走疾如风雨。他率领的忠孝军由畏兀儿、乃蛮、羌、浑、汉等族四百余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完颜陈和尚应命出征前,不慌不忙,沐浴更衣,然后披甲上马,率领铁骑直奔敌营。由于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部下将士也毫无畏惧,奋勇杀敌,竟以四百铁骑打败了八千蒙古兵,迫使蒙军从庆阳败退,取得了大昌原之战的全面胜利。

此役的胜利使完颜陈和尚声名远播,这也是金与蒙古交战近二十年中,打的唯一的胜仗。金军主将完颜合达得意忘形,在遣返蒙古使者时说:“我已备齐兵马,尔等敢来迎战吗?”窝阔台闻听此言,大为震怒,扬言誓报大昌原之仇。

窝阔台继承汗位后亲率大军进攻山西,命大将史天泽攻打卫州。卫州是汴京的门户,由此过黄河可直入汴京。卫州若不保,汴京则危矣,因此能否固守卫州直接关系到金国的生死存亡。金哀宗命完颜合达等率军十万火速驰援,先锋完颜陈和尚率三千忠孝军出击,击退了蒙军。卫州解围,金都汴京也一度得以转危为安。

窝阔台亲自率军占领同州、华州和京兆东南部分地区,牵制屯驻在阌乡和渑池的完颜合达和蒲阿率领的十几万机动兵力。1231年11月派速不台进攻潼关、蓝关。金国潼关总帅纳合买住、完颜陈和尚率军迎战,速不台败归,此即金军所谓的“倒回谷之捷”。这是横扫欧亚的常胜将军速不台有生以来第一次吃败仗。

金军的一连串胜利,激怒了窝阔台。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过黄河,攻打金国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由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三路大军齐发。1231年,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汴京,金哀宗连忙让正在与拖雷军作战的完颜合达部回师救援。此时,拖雷军已进抵邓州境内的禹山,遭到了金将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等的殊死抵抗。拖雷留一部分蒙军加以牵制,亲率主力直奔汴京。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奉命率军十五万驰援汴京,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前面又遇到窝阔台部的阻截,顿时陷入蒙古军的前后夹击之中。当时正值大雪天气,金军粮草殆尽,人困马乏,刀枪上又蒙雪结冰,战斗力大减。蒙军围而不战,轮番休整,煮酒烤肉,弄得香飘百里,以此动摇金兵的军心。而后又故意让开了一条通往钧州的道路,等金军从这条道北上突围时,突然发起致命一击。蒙军轻骑转眼间便冲到了金军百步开外,随着一阵弓弦声响,漫天的羽箭带着刺耳的尖啸声,向金军扑来。在一声声惨叫声中,金军士兵中便有不少人中箭倒地。金军中也有不少反应快的军士引弓还击,但蒙军士兵凭着他们高超的马术,在马上翻滚躲闪,有的则干脆藏在马侧,所以蒙军中箭受伤者寥寥无几,有些虽然中箭,却还能稳稳地趴在马背上继续向金军阵营冲来。

两次箭雨过后,随着一阵铿锵之声,蒙军已收起短弓,抽出了他们的随身弯刀。铁蹄滚滚,杀声震天。伴着雪花,弯刀反射出了恐怖的森森寒光。他们如凶神恶煞般地冲入敌阵,逢人便砍,见人就杀,鲜血很快染红了他们的弯刀。金军顿时全线崩溃,十五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蒙古军歼灭,战场上留下了无数具血肉模糊的金军士兵尸体。

完颜陈和尚遭蒙军俘虏,被押解至拖雷面前,他毫无惧色地对拖雷说:“我就是在大昌原、卫州、倒回谷这三个地方战胜蒙古军的忠孝军总领完颜陈和尚。”拖雷叫他投降,完颜陈和尚誓死不从。蒙古人把陈和尚推倒在地,用棍子生生打折他的两条腿,又用刀把这位金国英雄的嘴划开,一直割到耳际。陈和尚“噀血而呼,至死不屈”。

完颜合达率残部退入钧州城内,蒙军围城,金军寡不敌众,钧州城旋即被攻克,完颜合达力战而死。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将领。至此,金国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1232年3月,蒙古大军又攻克洛阳,进而直逼汴京,金国这个显赫一时的超级大国,终于被蒙古消灭了。

鉴于中原不保,金哀宗抛弃汴京逃至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南),企图迁都入蜀,修养人马,重振其势,却被宋将孟珙率军击败。见入川不能,金哀宗又逃至蔡州。

圣水之谜

成吉思汗曾经对蒙古人说过:“凡是想要征服土地的,去跟随术赤;凡是想学得蒙古扎撒哈的,去跟随察合台;凡是想取得荣誉地位的,去跟随窝阔台;凡是想学习知识、提高军事能力和锤炼高贵品格的,去跟随拖雷。”可见成吉思汗对他的四个儿子的分封安排,是根据四个人的性格而不是他的个人好恶来决定的。或许他人对术赤是否亲生确实存在疑问并偶尔表现出来,但终成吉思汗一生他都是把术赤当亲子看待的。明显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术赤与察合台的争斗,使得成吉思汗不可能以此二人中任何一人为继承人,否则帝国四分五裂就是转眼之间的事。

在成吉思汗的诸子中,长子术赤和四子拖雷关系较好,而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则结为一党。蒙古宫廷的两党对立从此形成,成为以后宫廷斗争的主线。

在蒙古草原上,自古就流行着“幼子守灶”的习俗。一个家庭,只有正妻所生的幼子可以和父母始终生活在一起,并且最终继承父母的所有财产。拖雷作为孛儿帖皇后所生的幼子,自幼就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如果他做继承人,是完全符合“幼子守灶”习俗的,而且也可以继承和发展成吉思汗的事业。但成吉思汗认为这时的蒙古帝国更需要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军事统帅,所以他破除了“幼子守灶”的习俗,选择了三子窝阔台作为他的继承人。为了补偿拖雷,成吉思汗把一大块土地和十二万九千军士中的十万一千人交给了他,这为以后拖雷的儿子们争夺汗位,埋下了伏笔。虽然破除了“幼子守灶”制,但成吉思汗在遗嘱中明确提出,要保留由“忽里勒台大会”来选举大汗的传统。“忽里勒台大会”原来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的首领、贵族参加的一种议事会议,早期主要用来推举首领、决定战争等重大问题,到成吉思汗时期则演化为蒙古诸王大会,重要的大臣也可以与会。“忽里勒台大会”的保留,直接影响了蒙古帝国汗位的顺利交接,给黄金家族的子孙们提供了一个争夺汗位的合法途径。

成吉思汗生前在分封诸子诸弟时,分配给拖雷五个千户的领地,并统辖中央兀鲁思封地。在成吉思汗死后,拖雷继承的领地封民计有二十万户,十二万的精兵,而其他诸子诸弟只几千户,即使作为大汗的窝阔台的封民也就五千户。在兄弟间互相猜忌、拖雷又占据要津的情况下,窝阔台不得不小心谨慎。但是汗位的空缺不利于蒙古各部安定,更不利于远未完成的征服战争。这时,作为成吉思汗谋士的耶律楚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私下里找到拖雷,要求拖雷明确表示放弃对汗位的争夺。拖雷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忽里勒台大会”上主动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以合法的形式得到了汗位。

成吉思汗在临死之前指定了窝阔台为大汗的唯一候选人,同时他还指定在“忽里勒台大会”正式选举窝阔台为大汗之前,蒙古暂由拖雷来管理,拖雷做监国。成吉思汗死后,由于战事很多,拖雷并没有马上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一直拖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以窝阔台和察合台为首的窝阔台系眼看着汗位空着却坐不上,很是恼火,他们多次催促拖雷召开大会,对窝阔台的大汗之位予以确认。但是在拖雷治理蒙古两年的时间里,蒙古在凶猛地扩张,拖雷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大多数蒙古贵族的认可,呼吁和拥护拖雷继承大汗之位的贵族明显多于窝阔台的支持者,因此蒙古贵族形成了势同水火的两大派系。窝阔台和拖雷这对亲兄弟也就此结下了仇恨,尤其是窝阔台,对拖雷简直是恨之入骨,但是在表面上,在外人看来,两个兄弟的感情还是很融洽的。兄弟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拖雷主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窝阔台登上汗位而结束,因为在窝阔台和窝阔台系的蒙古贵族眼里,这个汗位被拖雷霸占了两年,现在的汗位是拖雷用四十多天的时间说服了大多数支持他的蒙古贵族,才把汗位让给了窝阔台。这对窝阔台来讲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他把仇恨埋在了心里,想方设法寻找机会除掉拖雷这个心头之患。

窝阔台为什么把拖雷视为心腹大患呢?原因有三:其一是拖雷比自己年轻将近二十岁,自己在百年之后,拖雷肯定还健在,到那时很难保证拖雷不再萌生做大汗的想法;其二是大部分贵族都属于拖雷一派,自己能够坐上大汗的位子,是拖雷系的贵族在拖雷的压力下勉强同意的,拖雷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汗位总是一个威胁;其三是拖雷深受成吉思汗的宠爱,成吉思汗在临死之前将基业和大片的土地、军队交给他来管辖,现在拖雷的势力明显比自己强大,如果今后拖雷和他之间产生矛盾,刀兵相见的话,自己的胜算很小。基于这些考虑,窝阔台对拖雷起了杀心,但是他又不愿意担负杀弟的万古骂名,所以他和他的谋士们经过长达四年的密谋,于1233年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开始实施谋杀拖雷的计划。

按照窝阔台的个性,自己成为大汗后就要消灭异己,但是拖雷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自己的实力不如拖雷,如果贸然动手的话,失败的很可能就是自己,所以他隐忍不发,其实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窝阔台的手下有一个萨满巫师名叫乌图哈喇,他经常为窝阔台出谋划策,自然明白窝阔台的心意,所以他向窝阔台献策,让拖雷带领大军向南讨金伐宋,通过战争来削弱拖雷的军事力量;对和拖雷一党的贵族采取分化政策,对他们许以好处,把战争中得到的战利品适当地送给这些贵族;对势力比较强大的贵族采用结安答的办法进行笼络,待时机成熟再下手。窝阔台觉得巫师的话很有道理,就采纳了巫师的计策依计而行。于是拖雷系中一些势力小的贵族纷纷动摇,加入到窝阔台的阵营中。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拖雷在南方的作战进展顺利,实力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增强了:拖雷把战争掠夺来的物资用于军事装备上,其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很多蒙古青壮年都愿意参加拖雷的队伍。这样的情况让窝阔台始料不及、非常恼火。他把乌图哈喇叫到面前大骂了一通,意思是说,乌图哈喇的计谋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乌图哈喇又给他献上一条最毒的计策:让窝阔台装病,通知拖雷轻装前来,说有遗言要交代,等拖雷前来,趁机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