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方大学改革史略
1283900000033

第33章 美国大学改革史略(8)

《报告》首先将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由于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难以较好地胜任大学的学习任务;本科教育目标混乱,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逻辑体系,学习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脱节,片面的技能培训对本科生正常的知识教学形成冲击;教师职业性质及教师职业竞争之间的冲突。教师被希望从事更多的科学研究工作,教师的聘用和终身职位的获得都取决于其科研成果和论著,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顾及到本科生的教育职责,高质量的本科生课堂教学难以保障;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富有成效的交流,教师创新性的教学成分不足,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学院管理难以形成必要的合力。学校管理系统日趋复杂且日益僵化,学校高层管理者难以发挥宏观整合教育资源的职能,教师对学院事务缺乏参与意识,学生对学校管理事务的参与程度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管理上的被动和从属地位;教育质量的评估过分独立,缺乏综合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报告》提出了关于本科教育改革的十四项建议,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第一,加强本科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强调语言学习的基础地位,明确熟练运用口头和笔头语言是大学本科学习成功的基础,大学生要具备利用语言来有效表达自己感情和思想的能力。报告建议入学时学院要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测试标准,在语言书写和表达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必须参加无学分的补习课程学习。学院还应要求一年级的新生学习一年的英语,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美国的文化遗产。

第二,设立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通才教育计划。为摆脱20世纪80年代前美国高等教育奉行“专业至上”、强调狭隘职业主义的特点,《报告》提出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语言、艺术、历史遗产、社会知识、自然、工作、思想等课程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借助于该课程体系的学习,使学生得以了解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学科本身,还应在其中体现大学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和公民责任感的要求。

第三,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并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大学新生的具体认识。学院应在全面考虑本科生个人爱好、智力特点、职业愿望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第四,切实发挥教师在本科生教育改革中的能动性与主动性,鼓励更多的学者从事本科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在大学事务中的作用,使得教学业绩与科研业绩一样成为教师晋升和授予教师终身教职的重要条件。建立教师假期培训制度及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发展新思想和改进教学服务。

第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丰富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学院图书馆、实验室必须成为本科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应该设立一座基础书籍图书馆,以充分满足本科生学习的特殊需要,同时最大限度的允许本科生使用实验室。

第六,为本科生提供多种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服务活动培养本科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识。《报告》建议,每个本科生都应该完成一个服务项目,这一服务项目应当成为其本科生学习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更大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要为自己所隶属的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尽管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改革并没有像《报告》预想的那样顺利,几年的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据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主席切尼(Lynne Cheney)1988年的调查,美国高等学校中的职业主义影响并没有完全削弱,80%的院校与五年前一样,学生无须学习一门西方文明史课程就可以毕业,分别有37%、45%、62%、77%的院校不要求学生必修历史、美国或英国文学、哲学和外语。由此可见,美国高等教育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大讨论并未达成预期的共识,相应的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针对本科教育的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总体来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着力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通过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标准,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涉猎跨学科的知识领域,同时更加注重基本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尤其关注一年级新生的引导性教育。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针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但是明显的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危机并未解除。1988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致美国第四十一任总统的备忘录”的报告,指出了在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日益加剧,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的情况下,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维系和平与安全;复兴经济;扩大教育机会;满足人类主要需要,提高生活水平;重建对基本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尊重。这份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个时期内改革的评价与总结,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3.《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为进一步改革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1998年4月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则是从美国高等教育全局的高度,引领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该报告指出:“研究型大学需要一种新的本科教育模式,利用其庞大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项目资源,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所有大学学习者之间要建立一种共生关系,以提供仅在研究型大学才有的新的本科教育体制”。在分析综合了多所研究型大学本科学院的实际情况后,《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研究型大学在保持科研、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关系的平衡上作出富有意义的转变。

报告首先对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现状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认为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大学体系中的佼佼者,正在失去其昔日的地位,而这种衰败在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质量上更有着清晰的表现。由于对本科生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行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仍不能掌握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知识,缺乏富有逻辑地思考、清晰地写作及连贯演说的能力。除一纸毕业文凭外,大学实际上给予本科生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为改变上述状况,报告提出的改进建议包括:

第一,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体系,实施研究性学习。为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加强本科生学习的研究性,强调真正的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不是信息的传递。学生学习研究性的保证需由那些既传递知识,又发现、创造、应用知识的人来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的学习与发现性、研究性的学习。

在为学生配备适合的导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适当的科学研究活动,让他们参与探索和知识交流的过程,提高他们发现和研究的技能与素养,并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发挥团体协作精神。

第二,强化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学术基础,为新生设计实施完整而充实的学习计划。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历程乃至一生的学术发展生涯来说,大学生活的第一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发展时期。为此,作为教育者,必须通过设计实施完整而充实的学习计划,为学生后来完成更为繁难的学习任务、参与高水平的学术探索活动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要在大学第一年通过前景的展示,切实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小型研讨班是适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况的组织形式。在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的组织下,这种研讨班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的主题。在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上,第一学期应该对学生进行整体时间安排,学生共同学习两门或三门课程,能够为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营造支持性氛围。

第三,建立完善的跨学科教育体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完善的跨学科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基础。大学应该借助于新的系科的设立、新的研究计划的实施、新的实验性课程的设置营建一种全新的跨学科教育体系。为保证跨学科教育的实施,大学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关注增强本科教育跨学科的途径,主辅修课程的选择、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实践性的学习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在课程学习中进行交流技能的培养。清晰流利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也应该成为判断一名大学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为实现这一基本教育要求,交流技能的培养应贯穿从新生研讨班到高年级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要把新生的写作课教学与其它课程的学习密切联系起来,要在课程学习与考试、毕业鉴定各个教学环节加大语言交流技能测试的比重。

第五,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提高本科生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素养,研究型大学应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和研究人员应思考如何设计课程,通过技术丰富教学而非取代教学。

第六,强化“巅峰课程”学习与“巅峰思想”体验,形成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感把握。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为学生安排一门“巅峰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育目的在于归纳整理学生在此前已形成的技能与能力。本科生最后阶段的学习应在学者型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应了解学术和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体会学习中的苦与乐。在由高级研究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的学习与研究小组,加强本科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巅峰体验”,使本科生对于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得更为直接的、个性化的体验。

第七,改革教师奖励制度,确立教学与科研在制度上的同等地位。在教师晋升、奖励制度的制订上,要体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以及大学的基本教育目标,要切实考虑到作为大学经济命脉的本科生的实际利益;考虑到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本科生及其家长群体的存在。所有教师的教学安排中都要有面向本科生的小团体教学,并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索的环境。

《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对“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改革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就存在问题提出较为切实的改革建议,对当前美国本科教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这篇报告发表之后不久,斯坦福大学在1999年实施“新生二年级学生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麻省理工学院(MIT)等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根据上述报告的精神,结合各校实际,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展示了跨世纪本科教育的改革蓝图,这标志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改革从此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