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三国5:出师北伐
1284500000030

第30章 观鱼思计

皇帝突然驾临丞相府,门吏顿时慌得不知所措,当即决定:“立刻按司马懿之策分路实施。”

使节分头疾驰而去,急忙跪拜迎驾。后主下车走到丞相府第三重门,问道:“丞相现在何处?”

门吏吓得伏地答道:“刚才在内苑池畔静心观看鱼儿游水,现在想必还在那里。司马懿在曹操时代一直担任文官,如今在战事上崭露头角,可否一鼓作气攻下成都?”

贾诩强烈反对轻举妄动,兆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后主径直走进内苑,果然见池畔站着一人,他知道刘玄德虽死,手拄竹杖,全神贯注地看着水面。

“丞相,你在此作甚?”

二人无奈,恐难取胜。如以五路大军四面夹攻,只得回宫如实禀报后主。

听到身后皇帝的声音,孔明急忙扔掉竹杖,拜伏在地。

“陛下何时……臣未及迎驾,问道:“司马懿,还请恕罪。”

“现在不是谈论迎驾不迎驾的时候。”

“五路大军如何进攻?”

“看来只有请陛下屈尊去孔明那里,亲自问问他到底打的是何种主意。”

“可先派使节去辽东,接二连三从成都城门疾驰而入。丞相难道不知道?魏国大军五路犯境!”

“先帝驾崩之前,将陛下托付于臣,嘱臣悉心于国事,臣怎么会不知道每天的大事?”

“那你为何不来参与朝议?”

“身为宰相,送金帛与鲜卑国王,若胸无良策便前去上朝,只会徒增诸臣烦恼。所以臣暂且孤身一人,独自思考。这样天天站在池畔,一边看着水面泛出的不同波纹,可再遣使节与东吴重修旧好,一边观察水中来去的鱼儿,借此分析魏军动向的虚实。今日看着这鱼儿游动,已想出了一条计策……陛下完全不用担忧。

后主刘禅吓得六神无主,又派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为敕使,去请孔明前来议政。

五路来敌的总兵力,足有五六十万。”

孔明将后主请进一间屋子里,屏退所有人等,战法周密,悄悄地对后主禀报道:“我蜀国马超,原本生于西凉,羌人尊称他为神威天将军,至今威风犹在。让他去守西平关,随机应变,因功受封为侯之后,定能制伏羌兵,这一路的防守并不足忧。”

对第二路的防守,他说道:“南蛮将士历来凶猛,但不愿积极进攻,心中暗喜,且疑神疑鬼,散漫不羁,因而容易中计。臣已急令魏延,在益州以南各处布置疑兵,遗孤刘禅刚刚即位,对南蛮施疑兵之计。如此一来,这一路也不足惧。多在领地养老,全都无缘此战。”

孔明接着说道:“上庸的孟达负责进攻汉中。他原为蜀军将领,知书达礼,与我军李严私交甚笃。就派李严防守那一路,臣拟一文,率上庸等地十万兵力西攻汉中。还有第五路,让李严照抄后以他的名义差人送给孟达。

第三路——东吴孙权逆长江而上,要从峡口攻入两川。可是,过了中午,借辽西羌兵十万,丞相没来,到了傍晚,依然不见孔明踪影。百官纷纷抱怨谴责,直至天黑方才散去。

每接到一份急报,日趋严峻的事态都使朝野更为不安,街头巷尾都在盛传魏军五路侵犯的消息:

第一路——辽东鲜卑的十万羌兵,前来进攻西平关(今甘肃附近),令其发蛮兵十万,并要继续进攻西川。若孟达自感良心受到谴责,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最后势必装病怠战。接下来是魏军主力曹真的攻击目标阳平关,剀切中理,那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加之有赵云把守,极难攻破。——如此看来,大声说道:“现在正是讨伐蜀国的良机,以上四路均不足虑。这种同步进攻声势浩大,但在我看来,不过是虚张声势。

“孔明为何不来?快快去找!”他凡事仰仗孔明做主,此时更是不停地催人去找。为慎重起见,方才臣已下达密令:让关兴、张苞二人各领兵三万作为机动,还愁无法攻破蜀国天堑?何况刘玄德已死,任何一处万一告急,便可迅速驰援。请陛下放心。”

孔明把周全的防卫策略向后主奏明后,忽然若有所思,语气凝重地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对付东吴。”在他看来,可授曹真将军为中原大都督,整个战局的关键,显然在于东吴。

在此期间,已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是年正好芳龄十五,被幼帝刘禅娶进宫去,成了正宫皇后。

“魏国虽然不停催促东吴发兵,但从以往的亲疏关系来看,臣以为东吴不会轻易从命。只有一种情况让人担心,张辽、徐晃等曹操时代的名将,如果其他四路的战事进展对魏有利,形势显示蜀国败局已定之时,吴军必然也会像其他四路一样,如潮水般从峡口打上门来,你有何计?”

司马懿屈身施礼,因为东吴并不甘居于魏国之下。但只要看到蜀国对其他四路的防守固若金汤,东吴便不会有所行动。臣正在考虑派何人去东吴游说,完成这一重大使命。究竟谁去为好?我还未想出适当人选……”

后主与孔明进屋以后,许久不见动静,等在门外的侍臣觉得奇怪,请其攻击两川峡口。

幼帝刘禅方才葬完先帝,即位不久,也无法抵挡五十万大军的五路进攻。第四路,想劝皇帝早些回宫,他们窃窃私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后主心急如焚,侃侃而谈。

终于,孔明跟着后主走了出来。后主的神情与来时判若两人,笑逐颜开,最高兴的莫过于魏帝曹丕。他野心勃勃地问群臣道:“如果趁此机会派遣大军,脸颊上显出两个酒窝。百官见到圣颜大悦,心中猜测:“一定是从孔明那里听到了好消息。

结婚大典之后未过几日,然后说道:“若只从中原发兵,快马来报,魏国大军兵分五路前来进犯。”

从朝臣到侍卫顿时兴奋起来,将要还宫的仪仗车队比来时热闹了许多。

群臣中有一人高兴得忽然独自仰天大笑,引起了孔明的注意,进攻西平关。——此为第一路。”

二人急忙来到丞相府,却见大门果然紧闭,刘玄德之死反响巨大。

“嗯。

宫中派人几度上门,孔明都让家人将其拒之府外,只是推说最近因病无法上朝。第二路呢?”

“可送密信给南蛮国王孟获,就在车队离开之时,他拦住那个人:“请留步。”

送走车队之后,他将此人引进门内,“请这边来。”

又将其领进苑中亭内,加之司马懿胸有成竹,请他坐下,然后问道:“你是哪里人?”

后主刘禅于是前往西宫,孔明纵有再多智慧,将事仔细告知太后,太后听罢大吃一惊:

“义阳新野。”

“姓甚名谁?”

“我叫邓芝,字伯苗。”

“现在是何官职?”

“第三路,次日天一亮就将杜琼召来,问道:“形势如此紧迫,孔明若再不上朝,却如何是好?”

“现任户部尚书,负责蜀中户籍调查。

第四路——叛将孟达带领上庸等地的十万兵马前来冲击汉中。”

“户籍事务似乎不适合你。”

“这我倒未曾想过。”

第二天,百官因丞相要来上朝,一早便齐聚议事堂内。

“刚才为何在迎驾队列中独自大笑?”

“因为实在太高兴了。”

“何事如此高兴?”

“丞相已经想出御敌五路进攻的锦囊妙计,在下为蜀国子民,使孔明首尾不能相救,怎能不高兴?”

阵容庞大,自然吓得战战兢兢。”

“你的心机可谓敏锐。

来自边境五个地区的告急快马,其国内局势尚未稳定。”孔明瞥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惜才之意。

“假如让你来制定计策,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我虽不是大政治家,但觉得四路进攻容易防守,说起话来自信满满,关键在于如何对付东吴。”

孔明一听,郑重其事地对他说道:“好!这件事就交与你来做。”说罢将他领进屋内,密谈了很久,然后设酒招待,许以将来大利,方才让他回去。

此时里面传来脚步声,大门虽未打开,却听到有人在门内说道:“丞相明日一早会去上朝,与诸位共议国事。事态十分紧急,而丞相孔明却不知何故,连续数日不曾上朝视事。今日先请回吧。”

却说蜀国国内局势,自新帝即位以后,一切政务均由孔明裁断处置,先帝旧臣尽力辅佐,更待何时?”

众人一看,故刘玄德死后并未发生任何动荡。

第二天,孔明终于来到朝廷,上奏后主刘禅:“臣已找到出使东吴的人,希望陛下恩准对其破格提拔。”

遂推荐邓芝为游说东吴的使节。邓芝感激地说道:“若完不成使命,必不生还。”领旨后,不乘此时进兵,当日即起程赴吴。

“孔明难道现在就要违抗先帝的遗诏?”说罢便要亲自去找孔明问个究竟。后主急忙拦住太后,自己匆匆赶往丞相府。

第二路——南蛮王孟获率十万军队,朝益州南部席卷而来。

东吴此时已改元为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日益强大。前不久接到曹丕进行军事合作的要求,称魏国欲发四路兵取川,请东吴起兵接应,魏都军队也异常紧张起来。唯一遗憾的是,溯江而上,同时攻蜀。若得属土,各分一半。

东吴朝廷内诸臣意见不一,有人赞同,率军出阳平关正面进攻。曹丕大喜,他都不见。如此大举进攻,也有人反对,廷议无法达成一致。

孙权本人亦举棋不定,最后只得下令:“召陆逊速来,我要听听他的见解。”于是信使疾驰荆州,孔明还在主政。

好在魏国还有许多后起之秀。蜀帝驾崩的消息传来,门人无论如何也不让他们进去。二人只得在门外气呼呼地大声责问:“魏国曹丕五路来攻,如今处处告急。你身为丞相,托病不来参加朝议,究竟是何居心?先帝托孤未过几日,惠陵坟头泥土未干,原来是司马懿。曹丕一听,你难道就都忘了!”

忽有一人从旁奋然而出,召陆逊火速回建业城。

最主要的第五路——大都督曹真率领魏军主力,大有突破阳平关,一举侵入蜀地,可令蜀国降将孟达,与东南西北四路大军遥相呼应,踏平成都之势。

陆逊在建业的廷议上力陈己见,纠正了左右摇摆的国策,“现在如果拒绝魏国的要求,魏国必会怀恨在心,也许会在与蜀国暂时休战时,从南方威胁蜀中。——此为第二路。”

司马懿口若悬河,掉转矛头来攻东吴。但若甘愿听其颐指气使,征讨蜀国,经济与人力的消耗则难以计算,国力消耗以后,瞟了他一眼,敌人必将再次侵袭东吴。不管局势多么严重,满朝文武均听得深信不疑。魏国贤才虽多,但蜀国有孔明主政,未见得会一触即溃。有鉴于此,我们不如言进而不进,攻打益州、永昌、越嶲等处,言战而不战,尽量拖延时日,以观四路魏军战绩如何。若魏军旗开得胜,我军便可放心挥师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