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285100000018

第18章 高血压病(1)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由其他已知疾病所导致的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正常成人血压应在16.0/10.7千帕(120/80毫米汞柱)以下,血压在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或以上为高血压,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高值。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长期精神紧张、缺少体力活动、遗传因素、肥胖、食盐过多者,发病率偏高。一般认为高级中枢功能障碍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因素、内分泌、肾脏等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有哪些症状

缓进型高血压病:本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大多数高血压病属于这一类型。

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之后出现暂时和轻度的血压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后可以恢复,称为波动性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长期的高血压易并发心、脑、肾的损害。

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脏病可高达90%左右,主要表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往往有多年以上的高血压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心脏超声检查可显示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

高血压脑病:各种因素导致的严重而持久的脑血管痉挛,致使脑循环发生了急剧的障碍而引起的。患者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明显增高,多突然发病,血压持续或显着升高,常超过26.6/16.0千帕(200/120毫米汞柱)。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视力模糊或一过性失明、失语、癫痫样抽搐、意识障碍等。

肾硬化,颗粒性萎缩肾。

急进型高血压病:临床表现基本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各种症状更为明显。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明显,肾功能恶化快的特点,亦称恶性高血压。患者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最后常因尿毒症死亡。

高血压病的分期

第Ⅰ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临床上没有心、脑、肾并发症。

第Ⅱ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伴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脑、肾)的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

第Ⅲ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伴有心、脑、肾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损伤,且功能丧失代偿。

应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早、中期可无明显异常,肾功能受损后可出现贫血。

尿常规:早期尿常规正常,肾功能减退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肾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晚期肾功能减退时,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心电图:出现左室肥厚与劳损及各种心律失常。

X线检查:主动脉弓迂曲延长,晚期可见左室增大。左心衰竭时伴有肺淤血现象。

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肥大,功能减退。

如何诊断

凡血压持续升高达到高血压的标准,并能排除症状性高血压时,即可确诊。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生牡蛎(先煎)30克,珍珠母(先煎)30克,白芍24克,桑椹子30克,菊花12克,刺蒺藜15克,地骨皮20克,木防己12克,黄芩12克。

(加减)

头昏易怒者,加夏枯草30克,天麻12克;

失眠者,加生龙骨30克,茯苓15克;

目涩,尿频者,加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

肢体麻木者,加地龙12克,川芎12克。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Ⅱ期,症见头昏,头痛,心悸,目昏,耳鸣,夜尿频数,失眠等。

(用法)将生牡蛎、珍珠母先煎30分钟,再与预先浸泡30分钟的余药同煎20分钟,每剂煎3次。每日1剂,将3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中、晚饭后3次分服。

方2

(组方)龙胆草9克,栀子10克,黄芩12克,生地黄2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30克,菊花15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草决明20克。

(加减)

头痛头晕甚者,加生石决明(先煎)30克,珍珠母(先煎)30克;

心烦甚者,加黄连6克,莲子心6克;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6~10克;

大便不爽,苔黄腻,兼湿热者,加车前子(包)15克,木通6克;

胸闷口苦,苔黄腻,兼痰火者,加瓜蒌20克,胆南星6克。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晕胀痛,耳鸣口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天麻12克,钩藤(后下)30克,生石决明(先煎)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黄芩12克,生地黄15克,白芍15克,杜仲12克,桑寄生20克,川牛膝15克。

(加减)

头项胀痛不适者,加葛根20克;

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者,加石斛15克,元参15克;

烦躁失眠者,加莲子心6克,炒枣仁30克;

大便干者,加生首乌20~30克;

胸闷疼痛者,加丹参30克,瓜蒌皮30克;

头昏、头痛、头胀甚者,加珍珠母(先煎)30克,磁石(先煎)30克。

(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头痛,头胀耳鸣,头重足轻,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目涩口干,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龟板15克,生白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地龙15克,钩藤(后下)30克,川楝子10克。

(加减)剧烈头痛抽搐者,加全蝎3克,僵蚕10克,羚羊角粉(冲服)1.5克。

(主治)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眩晕头痛较剧,脑响耳鸣,唇舌肢体麻木,视物昏花,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枸杞子12克,菊花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制首乌20克,龟板20克,女贞子15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5克,钩藤20克。

(加减)

失眠,心悸,心烦者,加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枣仁30克,莲子心6克;

遗精者,加金樱子20克;

盗汗者,加五味子12克。

(主治)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目涩口干,或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熟地黄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制附子(先煎)3克,肉桂3克,川牛膝15克,杜仲15克。

(加减)

阴虚明显者,去制附子、肉桂,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

夜间尿多者,加桑螵蛸12克,益智仁12克;

肾阳虚衰引起双下肢浮肿者,适当加大制附子、肉桂、茯苓、泽泻之剂量。

(主治)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夜间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弦。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半夏9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天麻12克,石菖蒲12克,竹茹9克,全瓜蒌30克。

(加减)

痰热者,加黄芩12克,胆南星9克,天竺黄10克;

胸痹心痛者,加丹参30克,元胡15克;

血脂高者,加泽泻30~40克,决明子30克。

(主治)高血压,头胀如蒙,眩晕且痛,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身重体困,多形体肥胖,舌质可有齿印,苔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2次,药液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生石决明(先煎)30克,罗布麻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

头痛甚,项强,加葛根、藁本;

面红目赤,便闭,肝火旺盛者,加黄芩、生大黄;

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黑豆衣、浮小麦;

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酸枣仁、炙远志;

心悸怔忡,脉结代者,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

腰痛楚,夜尿增多,加续断、益智仁、黄精;

胸闷,心前区痛,加全瓜蒌、郁金、蒲黄、五灵脂、元胡;

血脂增高者,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主治)高血压。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女贞子15~30克,旱莲草15~30克,桑椹子15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钩藤12克,茺蔚子12克,珍珠母30克,地龙10克。

(加减)

肝阳亢者,加黄芩、山栀、泽泻、车前草;

痰湿盛者,加半夏、苍术、佩兰;

夹血瘀者,加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阳虚者,加制附子、肉桂;

气虚不足者,加葛根、草决明;

肢麻者,加伸筋草、豨莶草。

(主治)高血压。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丹参30克,川芎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桑寄生30克,泽泻15克,夏枯草30克,菊花15克,蝉蜕12克,草决明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木香10克。

(加减)

头痛明显者,加全蝎6克,地龙12克;

耳鸣者,加磁石(先煎)30克;

痰浊偏重者,加半夏10克,白术12克;

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30克,酸枣仁30克;

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者,加元参30克,生地黄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

肢体麻木明显者,加乌蛇30克,威灵仙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