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285200000032

第32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较多见,约占85%。

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大。本病为后天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能够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有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活病毒注射等,近年实验已证实某些病毒,如水痘病毒可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慢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因仍不明。颅内出血为主要死因,可在起病早期4周内出现,死亡率约1%。

有哪些症状

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患者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畏寒、皮肤黏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半年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到10%。

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升,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升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10×109/升常有严重出血。本病自发性缓解少,患者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有哪些体征

急性型: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淤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内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慢性型: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也有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少数因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

有哪些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常见青年妇女月经过多者。

内脏出血:包括消化道、泌尿道、子宫出血,一般内脏出血情况少见,一旦发生出血,严重者能引起失血性休克,颅内出血者更少见,但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应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发作期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多在20×109/升以下,慢性型常波动在(30~80)×109/升之间,而血小板在50×109/升以上时可无明显症状。同时也可观察到血小板形态变异,如体积增大,颗粒减少,染色过深,畸形等。急性出血时,白细胞可增高。

骨髓象: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但幼巨核比例增高。慢性型巨核细胞数多增高,以颗粒型为主。出血严重者红系增生明显。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血小板寿命缩短。

抗体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测定增加,慢性者增加可达60%~80%,其增高程度与血小板减少呈负相关。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仙鹤草30克,地榆30克,制商陆20克,黄芪15克,何首乌15克,熟地黄15克,玄参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丹参10克,山茱萸10克,生甘草6克。

(加减)

偏阴虚血热者,去党参、白术,加黄柏、丹皮、知母、鳖甲;

偏气虚,加茯苓、大枣;

脾胃虚寒,去玄参,加熟附子、菟丝子、补骨脂;

瘀血难消,脾脏肿大,加失笑散。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2

(组方)黄芪15克,生地黄12克,黑栀子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当归9克。

(加减)

出血重,加紫珠草12克,茜草12克,仙鹤草15克;

贫血,加何首乌15克,阿胶(烊化)12克,鸡血藤12克;

阴虚,加白茅根15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

气虚,加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山药12克。

(主治)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3

(组方)黄芪30克,血余炭30克,仙鹤草15克,生甘草15克,当归10克。

(加减)

气虚,加党参、白术、黄精;

血虚,加熟地黄、阿胶、枸杞子;

阴虚,加生地黄、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鳖甲;

肾阳虚,加菟丝子、补骨脂、鹿角胶、巴戟天;

胃火盛,加石膏、知母、黄连、大黄;

血热盛,加丹皮、赤芍、紫草、羚羊角;

伴有感染,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大青叶。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4

(组方)黄芪30~60克,白茅根30克,丹参30克,仙鹤草30克,甘草15~30克,丹皮20克,白及15克,黄精15克,阿胶(烊化)10克,赤芍10克,连翘10克。

(加减)

气虚型,加党参15克,大枣10枚;

阴虚型,加地骨皮30克;

血热型,加黄芩10克,紫草30克;

血瘀明显,加三七粉6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阿胶(烊化)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制首乌12克,黄芪12克,黄精15克,景天三七15克,槐花炭15克,炒白术15克,莲子肉15克,山药15克。

(加减)

血热,加水牛角10克,生地黄10克,丹皮8克,黄芩炭8克;

血瘀气滞,加土大黄5克,红花5克,桃仁6克,丹参10克,蒲黄10克;

肝肾虚损,加女贞子10克,枸杞子10克,桑椹子10克,山萸肉10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方6

(组方)土大黄10克,仙鹤草3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

气虚,加党参、黄芪;

血虚,加当归、阿胶;

食欲不振,加白术、焦三仙;

便秘,土大黄加至15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地炭15克,丹皮12克,荆芥炭12克,牛蒡子10克,薄荷10克,炒防风10克,升麻10克。

(加减)

皮肤瘙痒,加地肤子10克,蝉蜕10克;

腹痛便血,加地榆炭12克,木香3克;

鼻出血,加小蓟15克,大蓟15克,白茅根20克。

(主治)风热伤络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热微恶风寒,斑色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生石膏20克,知母15克,黄芩15克,竹叶15克,生地黄15克,丹皮15克,连翘10克,玄参10克,赤芍10克,栀子9克,黄连5克。

(加减)

皮肤紫斑量多,加紫草15克,地榆炭10克;

便秘,加生大黄8克;

皮衄量多,加白茅根25克,茜草炭9克;

鼻衄,加藕节炭9克;

高热神昏,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神犀丹。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迫血行型,皮肤瘀斑,色紫鲜红,量多成片或伴鼻衄,呕血,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9

(组方)生地黄15克,旱莲草2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龟板10克,女贞子10克,茜草根10克,侧柏叶10克,阿胶(烊化)10克,知母12克,甘草6克。

(加减)

阴虚发热,加鳖甲10克,地骨皮10克;

盗汗明显,加煅龙骨12克,煅牡蛎12克。

(主治)阴虚内热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紫斑时发时止,色淡红,出血倾向稍轻,伴有面颊潮红,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用法)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后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艾炭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人参(另煎)10克,干地黄20克,白芍15克,阿胶(烊化)15克。

(加减)

鼻衄,加白茅根25克,焦栀子10克,炒藕节15克;

明显呼吸道感染,去人参,加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水牛角50克;

便血,加槐花炭20克,炒茜草20克。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11

(组方)黄芪9~30克,太子参9~30克,生地黄9~30克,水牛角(先煎)9~30克,当归6~9克,白芍6~12克,黄柏6~12克,甘草3~12克,连翘6~24克,仙鹤草6~24克,白茅根6~30克,槐花6~30克,大枣3~12枚。

(加减)

倦怠明显,加红参(另煎服)3~12克,或党参6~15克;

口渴不止,加麦冬6~12克,知母6~12克;

潮热甚者,加胡黄连3~6克,地骨皮6~12克;

心悸不宁,加酸枣仁6~12克,五味子6~20克;

失眠多梦,加柏子仁6~12克,夜交藤6~15克;

腰膝酸软,加山茱萸6~12克,枸杞子6~12克;

脘闷纳少,加神曲6~12克,麦芽6~12克;

大便滞结,加火麻仁6~12克,或大黄3~6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2

(组方)青蒿20克,丹皮12克,地骨皮12克,生地黄30克,鳖甲30克,连翘20克,紫草10克,茜草10克,白芍12克,知母15克,玄参24克,大枣10枚。

(加减)

口渴甚,加生石膏30~60克,麦冬15克;

潮热重,加胡黄连6克;

阴虚火旺,久热不退,加白薇15克,石斛15克;

气虚者,加党参20克,黄芪15克;

月经量过多者,加地榆炭15克,艾炭10克,侧柏叶10克;

盗汗者,加麻黄根15克,浮小麦30克,牡蛎30克,五味子10克;

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加金银花30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3

(组方)炒白术9克,党参5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生白芍9克,阿胶(烊化)6克,茜草6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加减)

口干唇燥,鼻腔出血,加炒栀子6克,生地黄9克;

大便溏泄,食欲不振,加炒山药9克,砂仁6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先用500毫升冷水将药物浸泡半小时,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再加冷水煎20分钟,两煎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6剂,停药1天,以后连服10~15剂。

方14

(组方)党参18克,黄芪18克,当归12克,阿胶(烊化)18克,茜草10克,旱莲草15克,鹿角胶(烊化)9克,龟板(先煎)15克。

(加减)

瘀斑色暗淡而黄,症见乏力,纳呆便溏,加白术、山药;

瘀斑红或紫红,密集成片,心烦口干,党参、黄芪减量,加枸杞子、白芍;

上部出血者,加藕节炭、郁金;

下部出血者,加牛角腮、地榆炭;

紫癜不易消退者,加益母草。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说明)初次治疗者以中药治疗;已服泼尼松者在1个月将该药量减完。

方15

(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鸡血藤30克,阿胶(烊化)10克,连翘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

(加减)

紫癜多者,加生地黄30克,丹皮10克;

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加金银花30克;

兼见肾虚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者,加何首乌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续断10克,鹿角胶(烊化)15克;

月经淋漓不断者,去鸡血藤,加生地黄30克,白芍15克,棕榈炭10克,地榆炭15克,侧柏炭10克。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6

(组方)仙鹤草30~60克,生地黄30~60克,花生衣16克,血余炭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阿胶(烊化)15克,茜草16克,丹皮15克,焦三仙15克,麦芽15克,稻芽15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茅根15克,藕节15克,丹参9克,炙甘草9克。

(加减)

出血严重者,加棕榈炭10克,白及10克;

口干、盗汗者,加地骨皮10克,天花粉10克;

四肢不温者,加仙茅9克。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7

(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3克,陈皮9克,半夏9克,鸡矢藤9克,糯米草9克,阿胶(烊化)9克。

(加减)

血虚者,加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

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牛膝;

气郁者,加枳壳、柴胡。

(主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8

(组方)红参10克,熟地黄15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龟板10克,鹿角片10克,补骨脂10克,生白芍2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

(加减)

胃纳不佳,大便溏者,加白术、炮姜;

心烦易躁,舌质红绛者去鹿角、熟地黄,加生地黄、麦冬、枸杞子。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9

(组方)党参20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鸡血藤20克,牛西西20克,丹参1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

(加减)

皮肤黏膜有出血点者,加仙鹤草50克,地榆20克;

月经量过多者,加益母草20克;

发热,加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说明)有明显出血者则给予较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待血小板计数上升至50×109/升时渐停激素,单服中药;无出血倾向者,待血小板数上升至40×109/升渐停激素;血小板数≥100×109/升后继续服中药1个月。

方20

(组方)丹参12~25克,旱莲草24~30克,参三七4.5~6克,阿胶(烊化)4.5~6克,赤芍4.5~6克,川芎4.5~6克。

(加减)

血热,加水牛角、生地黄、丹皮、升麻;

心脾虚,加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酸枣仁、远志、龙眼肉;

肝肾虚,加枣肉、补骨脂、桑椹、枸杞子、仙灵脾、黄精、骨碎补。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

方21

(组方)熟地黄30克,龙眼肉30克,旱莲草30克,鹿角胶(烊化)24克,肉桂3克,麻黄3克,姜炭3克,龟板胶(烊化)15克,阿胶(烊化)15克,人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

(加减)

伴见心悸、失眠、眩晕、月经量少色淡、面色萎黄或淡白等气虚征象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白及10克;

紫癜日久,反复发作而致气血虚弱者,加服归脾丸;

伴见鼻衄或齿衄、月经量多色红、心烦、颧红、五心烦热、咽干盗汗等症,加服知柏地黄丸;

伴见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发热口渴、心烦、便秘等症,加水牛角3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小蓟30克;

伴见气短乏力、自汗、紫斑处疼痛、舌质紫暗者,加益母草30克,三七12克,黄芪60克,地龙6克。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2

(组方)水牛角(锉碎先煎)12克,鲜生地黄30克,蚤休15克,仙鹤草15克,紫草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大青叶10克。

(加减)

血热者并血瘀,加鲜藕节(捣汁冲服)60克;

气虚者,加黄芪30克;

阴虚者,加何首乌15克。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2天为1个疗程。

方23

(组方)肉桂6克,熟附子(先煎)1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20克,仙灵脾20克,巴戟天20克,枸杞子20克,菟丝子20克,肉苁蓉20克,黄精20克,制锁阳15克。

(加减)

阴虚火旺者,加麦冬、生地黄、玄参、焦栀子、茜草、白茅根等;

大便稀溏,去肉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