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1286100000002

第2章 科学养护篇——如何使你的宝宝更健康(2)

(2)活动觉醒状态:当新生儿吃奶前或烦躁时活动会增加,眼和脸部活动也增加,好像在环视周围环境并发出一些简短的声音。这些活动可能是在向爸爸、妈妈传递信息,说明他需要什么。可以促进新生儿和父母之间交往和联系。

(3)哭的状态:新生儿哭时四肢有力活动,眼可张开或紧闭,脸有时变红。虽然哭对新生儿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实际上新生儿哭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方式。新生儿用哭来表示意愿,希望父母能满足要求。啼哭也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使宝宝呼吸加快,增加肺活量,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妈妈可以每天有意识地让宝宝啼哭1~2次,这对宝宝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但也有专家认为总是让孩子大哭,不能使他与养育者形成正常的依恋关系,所以让他哭一会儿是可以的,但不能形成习惯。

(4)瞌睡状态:瞌睡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这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阶段,持续时间短。

(5)安静睡眠状态:婴儿的脸部放松,眼闭合,呼吸是均匀的,小儿处在完全休息的状态。

(6)活动睡眠状态:也是浅睡眠状态,小儿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然有些活动,眼通常闭合,经常可以看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新生儿活动睡眠和安静睡眠约各占一半,一般持续0.5~1小时。所以新生儿每天有18~20个睡眠周期。

认识新生儿的不同意识状态,父母就能了解新生儿,并且能敏感地知道自己宝宝的需要,恰当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又不过分地打扰他们的休息,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早教。

新生宝宝能看见物体吗

几乎所有健康的新生儿在生后几分钟就开始有看的能力。新生儿喜欢色彩鲜亮的物体(红球)、轮廓鲜明或深浅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如白背景下的黑边线),喜欢看运动的物体,他们还喜欢看人脸。新生儿看东西的最好距离为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婴儿喂奶时母亲脸和婴儿脸之间的距离,过远或过近均看不清楚。新生儿一般在安静觉醒状态才会看东西。新生儿可以追视红球。当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状态,半卧位,面朝前方,用一个颜色鲜艳的红球,距他的眼睛约20厘米处,轻轻移动,先引起他的注意,当你看到他在注视红球时,将红球从中线位向一侧慢慢移动,边移动边轻轻转动红球,以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时他的眼和头会慢慢跟着红球移动。新生儿还喜欢看人脸。当宝宝在安静觉醒状态时,父母和宝宝面对面,在短时间内宝宝会全神贯注凝视你的脸,这种眼和眼的对视是一种母子感情的交流。当你的头向一侧移动,但仍然面对着婴儿的脸,宝宝会慢慢移动眼,随后转动头部追随你运动的方向。新生儿还能有视觉记忆力。当你在宝宝的床头挂一玩具,开始时他(她)看的时间长,以后看的时间逐渐缩短,好像对此有所厌烦了。如果换另一样新的东西,又会重新表现出兴趣,这可以说明他对已经看过的玩具或图像具有记忆能力。那我们如何根据其看东西的特点,进行视觉感受训练呢?我们可以在宝宝的床头挂几种颜色鲜艳的玩具或气球,过几天换换样。宝宝醒时,家长可逗引孩子追视鲜艳有声响的玩具,并逐步加大追视距离,提高宝宝调节眼、颈部肌肉的能力,激起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亦可微笑着注视宝宝的眼睛,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并移动头部,让宝宝的目光追视着你,这是增加母子感情的很好的方法。

新生宝宝能听懂吗

正常健康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并有很好的听定向能力。如果拿一个会发声的玩具在其耳旁轻轻摇晃,他会把头和眼转过来。2周左右的小儿能区分人的语音和其他声音,如铃声、哨声等,这种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是他们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多数小婴儿喜欢自己母亲的声音。如果母亲照料婴儿时经常呼唤他的名字,刚出生3天的婴儿可能对母亲呼唤产生反应。新生儿喜欢高调的声音,并已能建立听的条件反射。所以,我们的父母要把新生儿当成懂事的孩子看待。如在喂奶时,和宝宝亲切地对话,在护理时随时随地和他高声调温柔地说话,即使在洗衣服忙家务时,只要孩子醒着,就可以呼叫他的名字、给他唱歌、和他交谈。可以用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来逗引孩子。当宝宝醒着时播放轻音乐给他听。这些做法都可以促进新生儿听力、语言的发育。

新生宝宝有灵敏的味觉、嗅觉和触觉

触觉是小婴儿安慰自己、认识世界、和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新生儿全身皮肤均有灵敏的触觉,有冷热、疼痛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喜欢被拥抱的感觉。新生儿有良好的味觉,喜欢较甜的糖水,对咸、酸或苦的液体有不愉快的表情。新生宝宝还可以识别不同的气味,生后6天的新生儿能辨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家长应有意识地给新生儿各种感觉刺激。在喂奶时,让宝宝碰碰你的乳房或碰碰奶瓶;在对他说话时,让他的小手摸摸你的脸。母亲经常与宝宝肌肤相贴,能使宝宝得到触觉上的满足,有助于建立起母子亲情。在他的手中放进各种质地的布织品、各种形状和质地不同的玩具等,来增加他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常给宝宝做全身抚触操,可使宝宝情绪愉快、增强抵抗力。

新生儿有惊奇的模仿能力

年龄12~30天的新生儿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如张口、撅嘴及吐舌。父母平时经常用丰富的表情逗引新生儿,和他说话,使他随着你的语言手舞足蹈的运动。

4.新生宝宝的反射

新生儿具有以下几种原始反射(本能的反射):

(1)握持反射:即用手指触婴儿的手掌,其会握拳。

(2)觅食反射:叩颊部或闻到奶头的气味则张嘴要吃奶。

(3)吸吮反射: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间或口内,可引起吸吮动作。

(4)拥抱反射:当新生儿体位突然出现变化时宝宝会突然张开上肢,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屈曲上肢似拥抱状回收上肢至胸前,可伴有哭叫。

(5)踏步反射: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向前倾,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可引起自动迈步的动作。健康的新生儿均具有上述原始反射。疾病状态的宝宝尤其是中枢神经疾患的宝宝原始反射可消失、减弱或增强。

5.新生宝宝的照顾

新生儿出院回家后如何护理:小宝贝来到人世,给家庭带来了新的幸福和喜悦。在兴奋、激动之余,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发现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会有点不知所措。怎样才能使宝宝健康地成长,这是新爸爸、新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这里将介绍一些基本护理。

居室环境

宝宝的居室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安静舒适。建议将宝宝的房间安排在朝南向阳的位置,有条件的话,最好给新宝宝和新妈妈留有专用的房间,也可把房间的某一处合适位置列为宝宝和妈妈的专用活动区域,摆放婴儿床。

每天要经常开门开窗换换空气,但不能把宝宝的床安置在风口处。严禁在室内吸烟,不要用扫帚扫地,尽量用湿拖把拖地,以免尘土飞扬。冬季室温18~20℃,早产儿则应在24~29℃,湿度在60%~65%。但温度和湿度并不是严格要求的,热了可以少盖点,冷了可以多盖点。1个月以内,尽量避免众多亲朋好友的来访探视,当心室内空气污染和细菌侵入。尽量避免患病的人进入宝宝房间。家人外出归来,应清洗双手并更换外衣后再接触宝宝。

体温的维护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衣被包裹得太厚可发热,过冷又会使体温不升。所以,衣服的添减要根据气温来决定,不要保暖过度。孩子正常腋温应在36.4~37.3℃。如发现宝宝手脚冰凉,表明保温不够。可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但特别要注意袋内水温应保持在40~60℃,热水袋不能直接贴于宝宝皮肤,以防烫伤。将新生儿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为其保暖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如果环境温度高,宝宝的体温也会上升。所以,要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增减衣服。宝宝衣着合适时嘴唇、指甲红润,手、足温暖。

皮肤的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应保持清洁,尽量做到每天洗澡。裹尿布的部位最易出现皮肤红、发炎、溃烂等现象,所以,大小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另外,尿中的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它刺激皮肤并使其发炎,所以,每次大便后清水洗净臀部,擦干后涂上护臀软膏,以减少尿液、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宝宝的衣着

婴儿穿的衣服应是冬暖夏凉,穿着舒适,不影响生理功能(皮肤排汗、手脚运动)。应让孩子穿轻快、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但要维持住体温。与肌肤接触的衣料应采用柔软的纯棉无色制品,内侧最好不露出针脚。

怎样洗澡

新生儿的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周左右脱落。在宝宝脐带完全干燥、脱落后,才能给宝宝洗盆浴。

洗澡前的准备工作:洗澡时室温保持在28℃。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为防止细菌侵入脐部,洗澡水需用煮沸开水冷却至水温38~42℃。可用肘部或手腕内侧试一下水温。准备好浴巾,更换的衣服、尿片,婴儿洗发露和沐浴露、护臀软膏、消毒棉签、75%消毒酒精。

①用手腕内侧试水温。

②洗头:用左臂夹住宝宝的身体,并托稳头,用拇指及食指将宝宝耳朵向内盖住耳孔,防止水流入。右手擦上婴儿洗发露,柔和地按摩头部,然后冲洗、擦干。

③洗身:将宝宝放入浴盆中,用左手及左臂托住宝宝的肩膀,手指则抓住其腋窝,右手给宝宝全身涂上沐浴露,然后用水彻底清洗干净。

(1)先用消毒小毛巾给小宝宝洗脸。为防止受凉,可先不脱去宝宝衣服。顺序是先擦眼——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然后擦脸、鼻、耳。如鼻腔内有分泌物,可用棉签轻轻卷出或用婴儿吸鼻器吸出。耳道用棉签轻擦。

(2)再给宝宝洗头。用左手托稳孩子的头,用拇指及食指按住宝宝的两个耳朵,防止水流入。右手抹上婴儿洗发露,轻轻地按摩头部,然后冲洗擦干。

(3)接下来是洗澡。脱去衣服后把宝宝轻轻放入水中,然后将婴儿沐浴露倒在护理者手中,再均匀地涂在宝宝全身。腋下、腹股沟、大腿内侧皮肤皱褶处要重点洗。顺序是从颈部、前胸腹部、左右上肢、背部、左右下肢、最后洗臀部。然后用水洗干净后,即用干浴巾裹住宝宝全身并擦干,以免受凉。

需注意的是脐部护理,由于脐带刚脱落后还未长好,每天洗澡后可用消毒酒精棉签去除脐部分泌物或血迹,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6.新生宝宝的母乳喂养

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

每一位母亲都应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尝试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自己的宝宝。母乳喂养时要注意卫生,喂前一定要清洗乳头,使宝宝能吸入清洁、营养的母乳。母乳的质量与宝宝的健康密切相关。母亲要合理安排膳食,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钙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少吃精制的面粉、白糖等。

珍贵的初乳

产后2~3天内分泌的母乳我们称为初乳。虽然初乳的量很少,但它却很珍贵。初乳与其后的母乳相比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糖的含量少。初乳中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增强婴儿呼吸道和肠道黏膜的抵抗力,增强抗感染的能力。同时具有防止异种蛋白从肠道吸收的免疫作用,因而起到预防牛奶过敏的作用。初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大肠杆菌少,而对身体有益的双歧杆菌占多数。泌乳不好的母亲也有初乳,所以,即使以后采用人工喂养,喂初乳也是必要的。

初乳期的喂养

初乳期如何喂养呢?婴儿出生30分钟后即开始喂奶,其后根据乳房发胀的程度与婴儿吃奶的欲望决定喂奶的次数。不能因为婴儿不吃奶而只喂糖水。3天内不能因为不泌乳而换用牛奶喂养,只有多吸吮,乳汁分泌才会增加。

7.维生素D的补充和疫苗注射

维生素D的补充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但仅可维持生后2周时间的生长需要。天然食物和母乳中含维生素D很少,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皮肤的光照合成。由于新生宝宝户外活动少,所以,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早期应该给新生宝宝补充维生素D。一般生后2周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

疫苗注射

预防接种可提高宝宝的特异性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型肝炎,满月时进行第2次乙肝疫苗接种。宝宝生后2~3天即可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杆菌感染,接种后2~6周局部出现红肿浸润,8~12周后结痂,家长不要紧张,无须特殊处理,如形成小溃疡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

8.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新生宝宝是否正常

主要观察指标

作为家长,我们如何从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早期判断出宝宝是否正常呢?

首先是视、听能力。新生儿觉醒时会用眼注视颜色鲜艳的物体或人脸,当人脸或物体位置移动时,宝宝的目光和头能追随注视目标移动的方向,这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最好指标之一。我们在小儿的耳旁用温柔的声音呼叫他,或用能发出格格声的玩具在小儿耳旁轻轻持续摇动,宝宝会将头转向声源,说明其有正常的听定向能力。

第二是肌张力是否正常。新生儿仰卧位时,四肢呈屈曲状态,如果你将他的上肢或下肢拉直,当你一放手,他的四肢会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

第三是活动性。当你打开小儿包被,他的四肢和身体有一定的活动,活动过少或全身惊跳或抖动频繁均为不正常。

第四是观察宝宝的觉醒和哭。新生儿每天有1/10的时间处于觉醒状态,如果整天睡觉或烦躁不安、哭个不停、不易安慰就是不正常现象。

几种常见症状的鉴别

(1)发热: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成熟,在过分保暖、患感染性疾病或炎热的夏天喂水不足时,均可引起发热,发热过高时还可引起抽搐。年轻的父母在照顾宝宝时要注意每天给宝宝量体温,用手摸宝宝的皮肤是否发烫。若发现宝宝发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严禁给新生儿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等退热药。若物理降温无效,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哭闹:哭是婴儿的一种本能,是婴儿的一种倾诉语言。宝宝用哭来表示自己的需要,发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同时用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保证受到及时、合理的照顾。所以,父母不仅要重视新生儿的啼哭,还要学会辨别各种哭声。如若发现有病的啼哭,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①无病的啼哭:哭声洪亮,时间短暂,这表明婴儿充满生机和活力,精神和食欲好,面色一定正常。这种啼哭可能是由饥饿、口渴、尿布湿、受冷、太热、不舒服引起,一旦满足了要求,啼哭自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