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1286100000008

第8章 科学养护篇——如何使你的宝宝更健康(8)

没有奶瓶就吵闹不肯睡

不少宝宝临睡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习惯,如吸手指、抱毛毯、触摸妈妈的身体,有的甚至要摸着妈妈的头发才能入睡,应算是很常见的习惯。宝宝疲倦想睡了,小时候他会“作困”,大哭一场,现在则用上述的方法让自己安心,所以,父母应该认可这样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多数宝宝的种种“坏习惯”都会自然消失。不能让奶瓶成为哄宝宝睡觉的工具,吸吮对宝宝确有安定和催眠的作用,所以,父母很容易因为疼爱或者图省事而让宝贝吸着奶瓶入睡。一时的方便却可能给今后带来很大的麻烦,一旦孩子养成安心于此的习惯,再想来纠正就不容易了。临睡喝奶还有其他弊端,夜里尿尿次数增加,奶液侵蚀牙齿容易发生蛀牙等等。纠正宝宝的习惯要慢慢来,不动声色。你天天说个没完,甚至大张旗鼓地跟宝宝“对着干”,反而会强化宝宝的行为和习惯。

下面的建议供参考:

(1)收起奶瓶,给宝宝换一个漂亮、可爱的杯子,鼓励宝宝用杯子喝奶。

(2)白天尽量让宝宝多做户外活动,精力发泄了,累了,宝宝晚上入睡就容易了,就算吸奶,时间也很短。

(3)缩短午睡的时间。

(4)宝宝入睡前,大人尽量陪伴他,念儿歌、拍着背、握着手,让他感到安心。给宝宝找一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伙伴,陪伴宝宝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5)运用故事和娃娃等物品,让宝宝树立“和奶瓶说再见”的意识。比如说“瞧,兔宝宝说不要喝奶了,我们宝宝比它更乖啊”等等。1~2岁是宝宝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难改的时期,爸爸、妈妈遇事不要太焦急,宝宝跟“奶瓶说再见”,那是早晚的事!

宝宝闹着要和父母一起睡

会不会使宝宝养成坏习惯?谁能肯定说,宝宝和父母一起睡一定就是坏习惯?不妨换一个思路,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安详甜蜜,享受亲情,正是父母留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情感礼物。你想,有一份儿时的亲情回忆,悠长而甜蜜,让孩子珍藏一辈子,还有什么习惯比这更宝贵、更重要的?从此宝宝不肯一个人睡,大了还赖在父母床上怎么办?这种情况很少遇见。有妈妈说,孩子一大,你求他一起睡,他也不干了。不用担心,孩子大一点了,终有一天会睡回到自己的床上,只要父母能注意引导。3岁前,宝宝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对妈妈的依恋。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早期获得满足,以后反而独立;早期得不到满足,日后反而会加倍“追讨”,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黏糊”和其他心理问题。

假如一个学龄儿童继续赖在父母的大床上不肯单独睡,那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一张床上,我们过性生活吵醒宝宝怎么办?宝宝还小,不会注意,也不明白父母在干什么;就算被吵醒,他多半也就认为父母在亲热,若无其事地拍拍他,哄他继续睡。当然,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父母最好在家里其他地方行房事,或者把熟睡的宝宝暂时抱到小床上。宝宝常见症状的处理

1.怎样对待“夜哭郎”

有一些小孩白天吃、喝、睡、精神都还不错,但一到了晚上就醒着啼哭或是哭闹个不停,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夜啼症”,老百姓把有这种现象的孩子称为“夜哭郎”。

家里有了“夜哭郎”怎么办呢?面对“夜哭郎”不要急躁、也不要烦躁,因为孩子不会说话,有什么需求或不舒服都会用啼哭表示。问题的关键是要寻找孩子啼哭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佝偻病:佝偻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缺钙。这是“夜哭郎”常见的原因之一。这类孩子就像“闹钟”一样,一到傍晚或晚上某个点就啼哭。除此之外,这类孩子常常烦躁、哭闹、磨人、睡觉不实、好发惊,特别是听到突然的电话铃声、关门声、汽笛声或响亮的说话声,就出现四肢惊动。还有,这类孩子常常睡觉时出汗、后脑勺头发少或没有头发(医学上叫枕秃)、胸骨高(医学上叫鸡胸)、肋骨上翘、肚子大等。这种病关键在于预防。孩子出生后从2周起就要进行预防,服用维生素D。在温暖的阳光下让孩子晒晒太阳也有预防作用,因为太阳光里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以制造维生素D。

(2)饥饿:这也是“夜哭郎”常见的啼哭原因。饥饿时啼哭有以下特点:比较定时,常在下一次喂奶前出现,哭声洪亮而有节律,大多拖得较长,而脸色正常,显得急躁,头不断地转向两旁找东西吃,口碰触手或其他物品即做吸吮动作,只要喂奶,哭声即止。遇到这种情况,看看是不是母乳分泌不足,奶粉没按要求的比例配制加水过多导致奶太稀,没有按需增加奶量等等。

(3)睡反觉、昼夜颠倒(生物时钟未转向成人):刚出生的婴儿可以说昼夜不分,醒了吃,吃了睡,一直到4~5个月才逐渐形成晚上睡多、白天醒多,7~8个月大时,80%的婴儿已养成白天醒(可小睡一下),晚上睡觉,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睡反觉、昼夜颠倒也是夜里啼哭的原因。这是一种睡眠障碍。主要是因为:

①环境不适应: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如噪声大、灯光太亮等),造成睡眠障碍引起昼夜颠倒。白天父母上班他睡觉,晚上父母休息他“工作”。若抱起陪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关好门窗减少噪声,使用磨砂灯降低灯光亮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剂把睡眠时间调整过来。

②白天活动不足:有的孩子白天活动少,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对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③午睡时间安排不当:有的孩子早晨睡懒觉,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亮。调整时,妈妈最好和宝宝同吃同睡。为了使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让宝宝在上午、中午、傍晚各睡一觉,并且在傍晚时不要让宝宝太兴奋,同时可以放一些催眠曲以助宝宝入睡。

生长激素是促使身体长高的一种激素,主要在晚上熟睡时分泌,因此保证孩子晚上睡觉对生长发育很重要。

(4)需要安抚:有些哭闹是孩子在撒娇,目的是让父母抱着自己或给予爱抚和情感交流。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常是工作忙,照顾孩子时间少,或片面强调培养孩子“自立”性,使孩子出现“皮肤饥饿”。只要父母给孩子多一些爱抚,孩子的需求满足了,就不再哭闹了。

(5)尿憋、尿布潮湿引起:有的孩子是用哭来表示要尿尿或已排尿便,尿布湿冷,父母只要及时给孩子把尿或更换尿布,孩子便会继续入睡。

(6)衣被因素:被子盖得厚,因热而烦躁,会出现啼哭;被子盖得少,冷的刺激也会使孩子啼哭。褥子不平、衣服过紧或衣服的带子硌了孩子,会使孩子哭闹。此外,还应该查找床上有无东西硌着或扎着孩子,只要找到原因,孩子感到舒服了,啼哭就会停止。

此外,对于平时不怎么啼哭而突然出现啼哭的孩子,除了检查有无以上原因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孩子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如感冒引起的鼻子不通气、发热、蛲虫病、伤食胃胀、胃肠炎致肠痉挛、先天性心脏病心动过速、肠套叠、疝气嵌顿等,如果有这些原因或原因不明的啼哭,必须去医院看专科医生,由专科医生检查诊治。

2.宝宝屏气发作怎么办

什么是屏气发作呢?有些宝宝在发怒、恐惧、悲伤和疼痛等情绪的急剧变化过程中,常常发生大哭不止、过度换气,从而导致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出现呼吸暂停、口唇由红色变为青紫色、全身强直、角弓反张,严重的出现昏厥、意识丧失和抽搐等,随后肌肉弛缓、恢复原状,再哭出声来,恢复呼吸、口唇变为红色,发作过程结束。这种现象就是屏气发作,医学上叫做“屏气综合征”或“呼吸暂停症”,老百姓管它叫“大憋气”。发作过程一般持续0.5~1分钟后缓解,严重者可持续2~3分钟。发作过后宝宝一般都神志自如,无任何异常。屏气发作属于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发病率46%左右,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3~4岁以后发作减少,6岁以上很少出现。

屏气发作的原因

(1)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神经系统功能又极不稳定,特别是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弱,所以,小孩在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时,因大脑皮质一时性的高度兴奋,对皮质的中枢控制作用会暂时性失灵,使中枢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于是产生屏气发作。因为它属于功能性紊乱,所以其症状往往只持续1分钟左右就自行缓解。

(2)与神经气质类型有关。如难于抚慰型气质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屏气发作,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称为“易感素质”儿童,往往脾气不好,易暴怒,情绪难以控制,情感易突然暴发,难以安抚。屏气发作可能是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的这类儿童发泄愤怒的一种方式。发作往往出现在儿童与环境或父母产生明显的矛盾冲突时,通常是初次发作后受到父母不适当的抚育方式而强化持续下来。

(3)与遗传有关。根据统计资料,屏气发作的宝宝约有1/3有家族史。有人认为儿童期有屏气发作者,其中10%~20%到成人出现典型的昏厥发作。

(4)与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铁、锌缺乏有关。经临床检验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屏气发作患儿伴有缺铁,且经补充铁剂1~3个月后,屏气发作即完全停止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血清铁指标随之恢复正常。同时还发现,缺锌也会导致小儿屏气发作。

屏气发作的防治

(1)屏气发作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2)发作时父母不必惊慌失措,应保持自身情绪的镇静和稳定,用柔和的语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呵护,切忌粗暴地训斥。可让孩子平躺在床上,解开衣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指按压孩子的人中(鼻孔和上嘴唇之间正中)、印堂(两眉之间正中)、合谷(两手掌虎口处)等穴位,症状会很快缓解。切忌将孩子紧紧搂抱卷曲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孩子的脖子,以免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对于屏气时间过长的宝宝,如条件许可的话可给予吸氧,严重者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因为屏气时间过长或频发会引起脑缺氧,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3)屏气发作预防的关键在于正确教育,简单的惩罚与斥责只会促进该行为的发生。如果是情绪因素所致,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这样的症状而过度保护起来,认为他不能受任何刺激,对他百依百顺。而是要进行正确的教养,既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又要对他有严格的要求,使孩子学会耐受挫折、克服困难,逐渐减少发作次数。须强调,父母当孩子面时要保持一致的教养态度,避免当孩子面表现过分焦虑不安,后者亦可成为暗示诱因。对年龄稍大儿童的暴怒发作,可实施“冷处理”,即劝说无效时,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不予理睬。也可求助于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

(4)治疗屏气发作要针对原因,清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协调家庭关系,创造宽松环境。对孩子既不要溺爱,也不能过于训斥,对其缺点要耐心教育。对于因缺铁性贫血所致的发作,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多吃一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各种瘦肉、动物血、动物肝脏以及黄豆或豆制品等。缺锌者给予补锌治疗。若发作频繁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安定或苯巴比妥(鲁米那)等镇静剂。

此外,如果屏气发作次数比较频繁,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继发性疾病如颅脑疾病等。特别需要与癫痫相区别:屏气发作前常有明显诱因,并以突然出现的屏气和呼吸暂停为起点,继之出现发绀、意识丧失和抽搐,呼吸正常后意识即恢复正常,发作时脑电图一般正常。而癫痫患儿先出现抽搐,然后才出现发绀,发作后昏睡,且有特殊的脑电图改变。

3.宝宝吮手指、衣物是病态吗

刚出生时,宝宝口唇接触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发地做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出现吸吮动作。满月后,饥饿时大多数宝贝(占婴儿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嘴里吸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必太在意。

吸吮手指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这时手被宝宝看成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吃手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进步。这需要有4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曲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宝宝来说是了不起的本事,家长应为他高兴!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的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总之,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宝宝不会养成吃手的习惯,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设法阻止。2~3岁的宝宝饥饿时会主动要求吃食物,这种吸吮手指现象逐渐消失。4岁后的宝宝还吃手,甚至出现咬指甲、咬被子角、咬衣服袖口等现象,那就可能属于异常行为了,可能存在身体或心理上的疾患。这时候,妈妈、爸爸就应当带着宝宝一起咨询儿科医生或心理医生,和医生一起分析宝宝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纠正。

吃手原因

(1)宝宝需要吸吮:刚出生的宝宝对吸吮有一种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想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吸吮手指,这是一种替代和安慰。

(2)吃手是宝宝对爱的呼唤:爸爸、妈妈或看护人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很少陪宝宝说话、做游戏,宝宝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吃手是宝宝的一种自慰方法,其中多少有些无奈。

(3)吃手是宝宝排遣压力的方法:如果宝宝的生活环境、看护人经常更换,或爸爸、妈妈对宝宝要求严厉,经常训斥打骂宝宝,家庭关系紧张等等,在这种较大心理压力下,宝宝会通过吃手来排遣内心的压力。

(4)吃手是宝宝对抗孤单、寂寞的方法: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难免孤单,如果孩子常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接触不到同龄的伙伴和新鲜事物,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和乏味,孩子会用吃手来排遣孤单和寂寞。

(5)妈妈、爸爸的态度强化了宝宝的吃手行为:当宝宝紧张、焦虑、饥饿、无聊或模仿其他孩子偶尔吃手时,爸爸、妈妈见了,严厉训斥,令宝宝更紧张,反而强化了宝宝吃手。也有的妈妈、爸爸对宝宝吃手视若无睹,不及时找原因,进行矫治,让吃手成为一种痼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