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民间美术
1286600000021

第21章 木偶(纸偶 皮影)

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50余座”,“可容数千人”。

木偶种类丰富。主要包括:①布袋木偶戏,也叫“手拖傀儡”。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它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还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一个演员可以同时用双手操纵两个性格、情绪完全不同的角色或动物。②杖头木偶,形体一般约为2尺左右,装有三根操纵杆,艺人用棍举起木偶并操纵其动作。北京的托偶戏、四川的托脑壳戏、广东的托戏等都属于杖头木偶。③铁线木偶,也叫“铁枝戏”。这种是由广东潮洲的纸影戏传入福建招安一带发展而成的。艺人用三根竹杆套上铁枝操纵木偶的躯干和双手,身段和手势灵活细致。唱潮剧或广东汉调。④提线木偶,又称“悬丝木偶”。流行于泉州地区的较之流行福建其他地区的提线木偶,特点是比较小巧玲珑,重在线条操纵上的细腻。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备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时已有演出。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后用彩色皮为之。”据说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

§§§第一节、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是著名的“木偶之乡”,说明先秦已有木偶和土偶了。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泉州木偶是因产地泉州而得名,主要有提线木偶(傀儡戏)和掌上木偶(布袋戏)两种。泉州木偶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泉州木偶制作工序包括:挑选樟木块、打坯、雕刻、打土、喷色、彩绘,最后还要根据具体人物配上头发。木偶的形象取材广泛,人物多为戏剧或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角色,大致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木偶雕刻大师有江加走、黄清辉、黄义罗等,其中江加走的遗作280多种,列入国家一级文物。木偶脸谱达300多种,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他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代宗师。

§§§第二节、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以樟木刻制品为多,面具造型沿袭古法,程式独特;形象塑造生动细腻,神态夸张;色彩多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既构成对比,又协调醒目;傩面具装饰设计极其精致,繁复神奇,含义隽永、工艺复杂讲究,目前艺人能雕刻440只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据考证这在全国是唯一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

§§§第三节、泰顺药发木偶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药带动,在烟花表演中结合木偶表演。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木偶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木偶。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其表演场合往往被用于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庆典活动。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在泰顺兴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主要有悬丝木偶、杖头木偶、水木偶、药发木偶、肉木偶五大类,其中水木偶和药发木偶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

§§§第四节、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

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分布在厦、漳、泉以及周边地区,是中国木偶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木偶世家,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造型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就有600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末、丑等各行当齐全。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个个脸谱不同,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徐竹初的木偶俗称北派木偶,他掌握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精髓——“以形写神”,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了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

§§§第五节、藏族面具

藏族面具,藏语为“拔”,即面具的意思。大致分为藏戏面具、羌姆(跳神)面具两大类。藏族面具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仪式中戴面具的拟兽图腾舞蹈。公元8世纪在白面具藏戏基本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戴面具进行表演的跳神乐舞开始产生。11世纪,藏传佛教后宏期开始,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键陀罗艺术大量进入西藏,包括宗教面具进入,随着宁玛、噶举、萨迦等各个教派的形成和急剧发展,先后都按照各自的教义创建、发展并盛行跳神,也开始塑造种类丰富的各种忿怒的和善静的神像面具。

跳神面具主要以表现宗教神灵和神格化的宗教历史人物及动物为主,其中尤以神灵和动物最具特色。跳神面具,多为立体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种有皮、木、铜、泥、漆布等各类。皮面具都为早期面具,在《藏汉史集》中记载有“犀牛皮面具”。早期还有石刻面具,如宁玛派神殿“系祖拉康”的浅浮雕面具、噶举派寺院“拉龙寺”的圆雕骷髅面具等。金属面具多用薄铜皮敲制。泥和漆布面具最为普及,至今沿用。

羌姆面具造型大都倾向于凶猛、威严,甚至于狰狞和恐怖。在《藏经》工巧明部的《造像量度经》中,就其度量度单位、相法、形态手印、标帜、坐住式及一切庄严均作出规定。其中神像面具:男方女圆,额开慧眼,三目圆瞪,毛发直立,须眉赤黄,炽热如火焰,张口呲牙卷舌,以骷髅为冠,蛇为璎珞。山神、龙神、鬼王及现实生活中故去人的形象塑造较为灵活自由,造型夸张,粗犷怪异,富于想象。

公元14、15世纪,湘巴噶举派著名高僧珠钦·唐东杰布,以白面具藏戏为基础,吸收民间歌舞、原始祭祀图腾舞蹈,包括宗教舞蹈的面具艺术因素,创建并形成了后来大为盛行的蓝面具藏戏。

藏戏面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用于民间歌舞、戏剧和曲艺说唱等艺术中,如藏戏中的白面具、蓝面具、黄面具,歌舞中的牦牛面具和鼓舞面具等。这类面具讲究娱乐性,制作随意自然。

§§§第六节、宝鸡社火脸谱

社火脸谱,§§§引言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史记·孟尝君传》有“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句,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堪称我国最为古老的脸谱之一。宝鸡社火脸谱,既有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而且,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来看,也不乏有商代遗风。无论是布局、设色、绘画、修整等方面,都已自成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固定的程式,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

脸谱的谱式有很多,如,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对称形即是左右形与色都成对称分布,以五官为准,饰以各色纹样,颇似先秦青铜;旋转形则放弃五官中线,向左或向右成一条斜线,并饰以盘旋游走的纹饰,有很强的运动感。画脸谱的颜色早期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暗合五行明辨忠奸。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语言。黑代表忠诚、铁面无私,白代表奸诈,红代表侠义,绿代表草莽,金、银代表鬼怪,粉代表苍老,黄则代表残暴。为便于记忆和传承,民间艺人还专门编有口诀,曰:“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此外,也还有画眼、眉、口的口诀,画眼诀里又分顺眼、吊眼、环眼、三角眼、雌雄眼等。画眉诀里有卧蚕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兽角眉等。细致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纹饰、眼神、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第七节、武安傩戏面具

河北武安傩戏包括固义村大型社火傩戏和白府等村的傩仪“拉死鬼”,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傩戏面具造型原始古朴。

固义村傩戏是集祭祀、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整个仪式共需三天。固义傩戏祭祀的神灵是玉皇大帝、城隍、财神、土地、关公等道教神灵。村民信奉的白眉三郎,是春秋时期秦国秦庄王的十三太子,他被奉为该村特有的村落保护神。祭冰雨龙王、祭虫蝻王表现了农耕社会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队戏、赛戏演出是整个祭神仪式中的娱神娱人部分。队戏剧目共12出,其中面具戏8出。面具角色原始古朴。固义傩戏中的20多个面具角色主要有城隍、财神、土地、四值、四尉等,既是队戏剧目中的角色,又是村民请来的各路神灵,从面具造型到队戏内容、形式都具有原始古朴的特色。“捉黄鬼”是武安傩戏的重头戏。“捉黄鬼”中的各种人物角色,大都以脸谱和面具为扮相。他们身着古装和各种佩饰,面目或庄重或狰狞。这些角色大都是世袭的,辈辈相传,不派不选,使其久演不衰。全村戴面具的约有三四十人,画脸谱的多达四百余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第八节、哈尼卡

“哈尼卡”(达斡尔语音译)是达斡尔族儿童游戏用的一种传统纸偶玩具。

哈尼卡做法很简单,头形有纸剪的、布裹棉球的和蛋壳的,由一根细棍支撑。人身有锥形和带衣袖的。哈尼卡的人物男女老小都有,女孩们模拟家人和心目中的偶像制作。头饰和衣饰很讲究,过去男性脑后拖一根辫子,姑娘梳一根或两根辫子,媳妇盘发髻戴头花;衣饰男人有穿马褂坎肩的,妇女有沿花边的。制作哈尼卡并做游戏,是女孩们学习生活的好课堂。

最早的哈尼卡是桦皮偶,达斡尔社会缺乏铁器,是妇女们用桦树皮制做生活用品时产生的。它的历史起码能追溯到辽代。后来为制作上的方便才过渡到纸偶。

§§§第九节、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初,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边”。这些唱词结构一般都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基本单位,每段唱词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第十节、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制作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华县皮影制作十分复杂,选用上等的牛皮,经刮、磨、刻、染、缀、熨等24道工序雕刻几千刀而成。其制作过程是:牛皮或驴皮经浸泡后,刮铲成半透明状,再打磨、摹画、雕刻、着色、熨平、缀合。华县皮影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约1尺,大头突额,色彩艳丽,图案精细。人物的颈、肩、腰、膝、肘等十处有轮盘牵线,活动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柔,丑角多用圆嘴、吊眉和冲天鼻,形象夸张诙谐。

§§§第十一节、腾冲皮影

腾冲皮影自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与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形成了“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腾冲皮影靠子(皮人)高大庄重,雕刻精美、形象逼真。靠子制作是腾冲皮影的亮点,既为表演道具,又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取材自黄牛皮,分为硝皮、铲皮、打磨、雕刻、连接、上色等六道工艺。制作靠子的腊板较为讲究,取材于山茶花瓣灰、蜂腊屎、苦竹灰和坝子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