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演艺
1286700000002

第2章 中国民间演艺概述(1)

§§§第一节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演艺即来自民间的表演艺术形式,大致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戏曲等。我国表演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

音乐的音,指有一定音高、和谐悦耳的声音,即乐音。《乐记》中说:“声成文,谓之音。”意思是把乐音组织连缀起来,就是音乐。关于音乐的起源,英国着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在原始社会里,先民们已经发现,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逐步创作出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我国古文献中有“女娲作笙簧”通乐音的记载,说是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就能造笙这种乐器,利用音乐来沟通男女情感,促进人类繁衍了。

《吕氏春秋·仲夏纪》中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阕,意为终曲;八阕,即《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等八首歌曲。意思是,古时葛天氏部落祭祀时,有三个人操着牛尾,手舞足蹈,口唱颂歌,赞颂祖先、部落图腾,祈祷草木茂盛、五谷丰登,感谢天地赐予,禽兽繁衍增殖。是原始游牧部落祭祀的乐舞。

西汉戴圣《礼记·郊特牲》中记述远古氏族伊耆氏十二月的八蜡之一“祭坊”歌词唱道:“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从中可以看出伊耆氏已以农业为主。

到了周代,宫廷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对用于郊社(祭祀天地)、宗庙(祭祀祖先)、宫廷礼仪(朝会、燕飨、宾客等)、射乡(统治阶级宴享士庶代表人物)以及军事大典等仪式及所用曲目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并把这种音乐称为雅乐,而把民间流行音乐称为俗乐。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全书305篇,分为国风、雅、颂三部分。风基本上是北方各地的民歌,有“十五国风”之称。雅、颂很多是周代的雅乐曲目。周颂中的《清庙》、《雍》等篇用于天子亲自主持的郊、庙活动;据朱熹分析,大雅是“会朝之乐”,小雅中的《鹿鸣》、《鱼丽》、《南陔》是天子、卿大夫用于宴享礼仪的音乐。国风中周南、召南的《关雎》、《采》、《采蘩》等,本是民间乡乐,在宫廷中被用为房中乐,也用于宫廷中低于大飨一级的宴享活动。周代郊、庙、燕、射之乐,本来没有统一名称,到春秋、战国时才被称为雅乐。并且把雅乐视为音乐的最高典范。

《史记·孔子世家》说: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更说明这些作品,在春秋时期都是可以用琴、瑟之类乐器伴奏歌唱的。由于缺乏科学的记谱手段,使其音乐逐渐失传,后来只剩下歌词了。尽管如此,杨荫浏在其所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分析“风”和“雅”的歌词,认为其有各种不同的曲式,比如一个曲调的重复,一个曲调的后边用副歌作尾声,一个曲调的前边用副歌作引子,一个曲调重复中作换头的变化,两个曲调各自重复连接在一起,两个曲调有规则地交织,两个曲调无规则地交织,一个曲调多次重复且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等等。

孔子是大约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人,《史记·孔子世家》称《诗经》为孔子编纂(亦说为周代乐工编纂),足见孔子是位大音乐家,他曾正式习琴,在悲哀与欢乐的时候都抚琴自慰,并传授弟子。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孔子之所教的诗、书、礼、乐、艺、射六艺,其中“礼”是理天地阴阳的秩序,“乐”是取得谐调。也就是说,在他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并力图以音乐来提高人的道德情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雅乐的正统、刻板使其逐渐僵化,而反映民间生活和劳动人民情感的民间音乐却生动、活泼,影响日渐扩大。为此,统治阶级及其卫道士便把民间音乐斥为毁乱雅乐的淫词滥调,更把郑、卫一带的民间音乐斥为亡国之音。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民间音乐的的传播和发展。除上述《诗经》中的国风外,后世《楚辞》、汉乐府、唐曲子,直至明清小曲等,它们或者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民歌,或者本身就是民歌。至今流传在我国各地的山歌、小调、长调、信天游、爬山调、茶歌、花儿,以及各地的民间器乐,就是宝贵的民间音乐遗产。

§§§第二节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狩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曾存在。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猎取。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舞蛇舞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

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图腾崇拜开始和巫术迷信相结合。因而就产生了巫舞。图腾崇拜和巫术虽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两者性质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图腾是原始人类崇拜的偶像,而巫师则是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图腾舞蹈是社会性的集体舞蹈,而巫舞则是巫师的表演。从舞蹈发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图腾舞蹈前进了一大步,它从比较粗糙的集体舞蹈转向专业的、个人的舞蹈表演,而且还表演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巫舞十分盛行,规模宏大,形式和内容都相当丰富。

奴隶社会末期,巫舞逐渐向娱君娱神的方向发展。男巫已开始改为女巫。从此巫就失去了原来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会,宫廷舞蹈大规模发展,不过诗歌、音乐、舞蹈三样是结合在一起的,称作乐或乐舞。《周礼·春官》把当时重要的宫廷乐舞分为两类:一是祭祖性质的重要场合的六乐,二是重要性仅次于六乐、用于宴饮助兴、以舞具为名的六种小舞。六乐又分文舞和武舞。文舞左手执夏代已有的管乐器(音“月”),右手执锦鸡尾羽制成的舞具翟,有黄帝之乐云门,有帝尧之乐咸池,有帝舜之乐韶(音“肖”),有夏禹之乐大夏(即夏)。六乐中的武舞,左手执干(盾),右手执戚(斧),有传为商汤之乐的大和周初的大武。小舞有(音“副”)舞、羽舞、皇舞、旄(音“毛”)舞、干舞、人舞。汉魏和隋唐时代,是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宫廷内设有专门管理收集乐舞的乐府、太常寺、教坊等机构,训练和培养宫廷乐舞演员和乐员。唐玄宗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

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舞蹈源泉。只有民间舞蹈才是舞蹈发展的主流。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但他们又千方百计去禁止民间舞蹈的活动。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它并不因为被禁止而停止发展,也不因为被宫廷吸收而改变其固有的乡土特色,它始终是以绚丽多姿的风貌在民间广泛流传。

民间舞蹈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多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汉族的有秧歌、花灯、采茶、花鼓等。有的小型歌舞如旱船、竹马、花车、霸王鞭等,常是秧歌、社火歌舞的组成部分。此外有风俗性舞蹈,如打春牛、伴嫁舞等;民间宗教信仰舞蹈如师公舞、太平鼓(亦称扇鼓舞)等。少数民族舞蹈主要有:满族的萨满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等,藏族的囊玛、堆谢、锅庄等,朝鲜族的农乐舞,瑶族的长鼓舞,台湾雅美人杵舞、发舞等。

民间还有许多没有歌唱而纯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汉族的狮子舞、龙灯舞,苗族、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象脚鼓舞,景颇族的刀舞等,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都具有轻快、活泼、健美的舞姿,和富有特色的音乐伴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某种情绪。

§§§第三节杂技的起源与发展

杂技在旧时被称作耍把戏。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组织演出团到国外表演,周恩来总理在进行审查时,给表演团命名为中国杂技团,此后,就有了杂技这一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