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演艺
1286700000009

第9章 民间舞蹈(2)

最隆重的是葬青蛙。葬青蛙的那天早餐后,青年们抬着铜鼓到附近的山顶上敲打,用铜鼓声报告天廷,也向世人宣布,今天要葬青蛙了。附近村寨的人听到铜鼓声都会成群结队地赶来为青蛙送葬。在葬礼场上,搭着高台,竖着长长的纸幡,铜鼓横排在两侧,不停地演奏着,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太阳落山之前,由长幡作先导,人们敲着铜鼓,簇拥着青蛙棺,送去青蛙墓地,由魔公献祭品,念祭词,做完繁杂的安葬仪式,才把青蛙安葬在固定的地方。

蚂节跳的舞蹈,主要有《皮鼓舞》、《蚂出世舞》、《敬蚂舞》、《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渔捞虾舞》、《纺纱织布舞》、《谈情说爱》、《庆丰舞》等十二个小节目组成。

在上述舞蹈中,《皮鼓舞》、《蚂出世舞》、《敬蚂舞》、《征战舞》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蚂婆的崇拜;而《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渔捞虾舞》、《纺纱织布舞》、《谈情说爱》、《庆丰舞》等,主要表现壮民族的稻作生产与文化。

由于铜鼓与青蛙关系密切,人们也叫铜鼓为蛙鼓。在红水河流域一带壮族地区,蚂节是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体现出非常浓厚的稻作文化意蕴。铜鼓在壮族蚂节中是一件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神器:人们通过敲击铜鼓来与神灵沟通,因此,如果哪个村在没有铜鼓,是不能举办蚂节的。而整个蚂节,可以说都是在铜鼓声中进行的。

四、拉祜族葫芦笙舞

拉祜族在节日和劳动之余均跳葫芦笙舞。传说有80多套舞曲。舞蹈中的动作,大致可分为表现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模拟鸟兽的舞蹈。例如舞者脚向里扫腿,勾脚向外蹁腿,是表现收割谷子;“斑鸠拣谷子”,表现了斑鸠觅食、嬉戏的姿态。舞蹈富于表现力,生动有趣,独具特色。男子在圈内边吹笙边舞,动作繁杂,女子拉手围圈,动作简单。舞蹈动作速度,一般先慢后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

五、朝鲜族象帽舞

象帽舞是我国朝鲜族的代表性舞蹈。农乐舞演出时,各个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荡的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及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和各种乔装人物组成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参加人数不限。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种类繁复,舞技多样,分“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种类。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后立象尾,有单甩、双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扑地甩等多种。象尾有几尺长的,亦有几丈长的。

§§§第三节人生礼仪习俗舞蹈

人生礼仪习俗舞蹈是直接或间接反映人们婚丧嫁娶、生育寿诞习俗的舞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舞,湖南、湖北一些地区的跳丧舞等都属于这种舞蹈。

一、朝鲜族乞粒舞

乞粒舞主要在本溪市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表演,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村里老人都会牵头,组织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过家族传承。

朝鲜族乞粒舞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二、苗族芦笙舞

是苗族民间舞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有600多年的历史。

苗族芦笙舞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3种,其中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遍。舞蹈时,芦笙手在队前或在圈内领舞,一般按男前女后的队列,逆时针环绕行进。有的地区还用3.3米高的大芦笙和芒筒伴奏,增加低音声部伴奏效果。每当盛大节日,成百个芦笙,上千的人群,层层环绕跳芦笙舞,气势极为壮观。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节日,青年男女还通过芦笙舞选择配偶,如《讨花带》、《牵羊》等均为表现男女青年相爱的舞蹈。竞技性芦笙舞,在节日期间举行,以曲调多、技巧难度大取胜。舞蹈动作有连续旋转、矮步、倒立、翻滚等。舞时乐曲不中断。有的地区苗族老人亡故,有以芦笙舞祭祀亡灵、慰藉死者家属的习俗。其舞蹈动作沉稳。

此外,黔南和黔西南的仡佬族也有芦笙舞,称为踩堂舞,是为老人送葬时的舞蹈,在遗体前边舞边唱哀歌,其舞步沉重,动作不多。

三、土家族跳丧舞

跳丧舞又名跳丧、打丧鼓,是湖北省五峰县土家族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活动。打丧鼓有跳丧与坐丧两种,跳丧为亦歌亦舞,坐丧则只歌不舞,前者在五峰中西部最为盛行,部分地区两者并用。二者均为击鼓而歌,故俗称“打丧鼓”,其所唱曲词亦统称“丧鼓歌”。跳丧与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巴渝舞”有其渊源关系。据清《长乐县志》所载:“家有亲丧,乡邻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曲哀词,曰‘丧鼓歌’。丧家酬以酒馔。”以上印证了土家族世代相传,沿袭至今,用击鼓踏歌的方式来祭奠亡灵的习俗,具有浓厚的巴人遗风,也体现了巴人独有的生死观:人死不过是灵魂离开躯体,将获得新生。故打丧鼓虽哀而不悲,且伴与欢快的歌舞,已成为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打丧鼓的特定时间是夜晚。当死者装殓人棺后,即于堂屋设灵堂以待远亲近邻吊唁,如丧家堂屋小,就在门外搭一临时棚子。入夜,跳丧开始,由一名歌师(鼓师)于柩旁击鼓叫歌,以二、四、八名不等的歌郎(或称歌秀才,玩友)于柩前舞蹈应和,或两两相对,从柩前直到门外;或围成一圈,依次穿花;边舞边唱,轮番上场,直到东方发白。尤以金鼓操节,唢呐伴腔,众人穿花而舞的场面最为壮观。打丧鼓只在开始与收场时有一定程序,开场须“请歌郎”或“请庄子”(民间称庄子为打丧鼓的老师傅,有庄子鼓盆而歌,众相仿效之说);结束“刹鼓”收场,要“送歌郎”,一歌师手端酒碗,以指蘸酒在灵堂内外向四方弹洒吟唱:“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亡者安葬后,孝眷万年兴。”丧鼓歌鼓点节奏热烈欢快,强弱分明,极富动感。当地人说:“听见丧鼓响,不跳脚手痒。”真实地反映了丧鼓节奏的动感效应。鼓师用击鼓和领唱来变化节奏、转换曲牌、协调动作,如唱“改了调、又改脚,改脚跳个‘幺两合’”,以此来提醒舞者转跳“幺两合”舞段。其歌声高昂豪放,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民间称之为“喊”。所唱内容十分丰富,爱情、农事、谜语、传说、故事等无所不有。其舞姿粗犷古朴,多模仿飞禽走兽和农事动作。有“虎抱头”、“牛擦痒”、“凤凰闪翅”,“捆谷草”、“浪里捡柴”、“牵牛喝水”、“美女梳头”、“风夹雪”、“七星灌斗”、“幺姑姐”、“滚身子”、“老汉推”等十多种动作,而以“脚下踩的升子底、手上挽的链子扣”和“拢、顺、颤”为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

四、黎族打柴舞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系黎族古代在人死后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双手相向,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竹竿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竹竿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搓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住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

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随后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第四节宗教信仰习俗舞蹈

我国的宗教信仰习俗舞蹈主要有:云南彝族跳虎节舞蹈、维吾尔族萨玛舞、冀南扇鼓舞、满族萨满舞等。

一、彝族跳虎节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跳虎节”特殊风俗。小麦地冲村16户人家均为彝族,村民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山神、土神和保境安民的虎神,即祖先神。彝人认为:虎即祖,祖即虎。虎是彝族部落社会时期“罗罗”部落的图腾。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载:“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虎。”清代乾隆年间的《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虎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落时开始,正月十五在日出前结束。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咪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首先由毕摩为全村成年男子逐一卜卦,卜得上卦的前8人当场化装。过去是裸身用锅烟、红土、白泥画满全身,如今仅以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下方的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脸和手脚画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绘“王”字,颈系铜铃。至此,人已成虎,不能再开口讲话。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

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正月十五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也叫“八虎拜年日”。八虎拜年从酉时(17—19时)开始,由虎背着两个代表山神的老人到各家各户“斩扫祸祟”,颂念驱鬼除邪、禳灾纳吉的祝词,拜年、祝福。八虎“斩扫”后,背上毕摩来到村边一个叫“送虎梁子”的小山头,经过“灵魂地”和“香火地”到达“送虎地”,跳三圈舞后由毕摩念经,将虎魂送往东方。众虎卸装后,全村男女老少聚于送虎地分食“虎肉”(用煮熟的猪肉代替)。吃完虎肉,虎节也就结束了。

二、维吾尔萨玛舞

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维吾尔族礼俗性民间舞蹈,在伊斯兰教年节广场上表演,流传于新疆南部的喀什、莎车等地区。萨玛舞虽受伊斯兰教影响,却是从古代维吾尔族萨满祭祖活动中演化而来,多和欢快的“戛地亚纳”(维吾尔语意为“欢乐的”)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