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1290200000010

第10章 封禅书(2)

当时李少君也凭着祭灶、避谷、长生不老等法术求见皇帝,皇帝很尊重他。李少君原本是深泽侯的门客,主管方术。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以及经历,经常自称七十岁,能驱使鬼物,长生不老。他凭着自己的方术游遍各个诸侯国,无妻无子。人们听说他能役使鬼物而且还能长生不死,就纷纷赠送一些礼物给他,因此他的金钱衣食时常有剩余,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他没有任何产业却很富裕,又不知道他的出身来历,因此更为信奉他,争相尊崇他。少君天性爱好法术,善于适时地发表意见,事后往往证明他说的都是灵验的。他曾经陪同武安侯赴宴,席上坐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说早先自己曾与这位老人的祖父在某处一起游玩射猎,这位老人年幼时跟随自己的祖父,还记得这些地方,满座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少君拜见皇帝,皇帝拿出一件古铜器,问少君是否认得,少君说:“这件铜器于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上。”随即考察铜器上的铭文,发现其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于是举宫上下无人不惊骇,认为少君是活神仙,是活了数百岁的人了。少君对皇帝说:“祭灶能招致神异之物,有了神异之物后丹沙就能炼成黄金,使用黄金制成的饮食器皿后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才能见到蓬莱山的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大礼就能长生不老了。黄帝就是例证。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安期生,他吃一种像瓜一样大的巨枣。安期生是仙人,往来于蓬莱山中,与他缘分契合就与人相见,不投合就隐而不见。”于是天子开始亲自祭灶,并派遣方士到海上去寻找安期生等仙人,从事炼丹沙等各种药剂化为黄金的事情。

过了很久后,李少君病死。天子认为他是化为仙了,并没有死,还指命黄锤、史宽舒等人继续学习他的方术。黄锤、史宽舒找不到蓬莱的安期生,而沿海的燕、齐两地的许多怪诞、迂腐的方士们却相继前来谈论神仙一类的事。

文成将军死后的第二年,天子在鼎湖病得非常厉害,巫医们想尽一切办法治疗,始终没有好转。游水发根推荐上郡的一个巫师,当这个巫师有病的时候,鬼神会附在他身上。皇帝把巫师召来,在甘泉为附在他身上的鬼神建了祠庙,将其称为神君。等到皇上生病的时候,就派人去问神君。神君说道:“天子不要为您的病担忧,等您的病稍好一点的时候,要支撑着与我在甘泉相会。”等皇上的病稍好一点的时候,就起身驾临甘泉,病就完全好了。因此大赦天下,为神君建寿宫。在寿宫供奉的神君之中,太一神是最尊贵的,他的辅佐是大禁、司命之类的神,都跟随着太一神。人们看不见他的模样,但能听到他的声音,与人的声音一样。他的声音时去时来,来的时候有飒飒的风声。他住在室内的帷帐中,有时白天说话,然而通常是在夜里说话。天子祓祭以后才进入庙中。让巫为主人,由他关照、领取神君的饮食。神君的话都由巫传达到下面。又派人建造了寿宫的北宫,在里面张挂羽旗,摆设供具,以礼敬神君。神君所说的话,皇帝都派人记录下来,称为“画法”。他说的话,都是世间人所知道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独有天子心中暗暗喜爱这些。这种隐秘的事情,一般人是无法知道的。

天子杀了文成将军后,后悔他死得太早,为他的法术没有全部传授出来而感到惋惜,直到天子见到栾大后,才非常高兴。栾大这个人生得高大俊美,言谈之中有许多机巧,而且又敢于说大话,说得跟真事似的。栾大曾自吹说:“我经常往来于海中,看到安期、羡门这些仙人。但他们认为我的地位低贱,不愿意相信我的话。又认为康王只不过是一个诸侯,不值得把神仙方术传授给他。我曾数次向康王进言,康王又不听从我的劝告。我的老师说过:‘黄金可以炼成,河水决口可以堵塞,长生不死药可以获得,仙人可以请来。’但是我恐怕落得文成将军的下场,所以方士人人掩口不言,哪里还敢再谈论方术!”皇帝说:“文成将军是吃马肝死的,你倘若真的能够修成神仙的方术,我有什么可吝啬的呢!”栾大说:“我的师父从不有求于人,都是人们有求于他。陛下如果一定要请他来,就要让使者的地位更尊贵,让他做您的亲属,对待他像客人一样,不要轻视他,让他佩带各种印信,才可让他传话给神人。即便这样,神人也不一定肯来。总之只有尊敬访神人的使者,之后才有可能迎来神人的降临。”这时皇帝要他演示几个小方术,栾大演示了斗棋,棋子能自相撞击。

那时,皇帝正为河水决口而忧心,而又没有炼成黄金,便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栾大得到四颗官印,除了五利将军的印之外,还佩有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的印。皇帝下诏书给御史:“当初大禹能够疏通九江,挖开四条水道。近年来河水泛滥,为筑堤而徭役不息。朕在位二十八年,如果上天委派贤才给我,那栾大就是其中之一。《乾》卦称‘飞龙升上天空’,又有所谓‘鸿雁渐近涯岸’,朕以为栾大的境遇差不多就是这样。用二千户的租税,将地士将军栾大封为乐通侯。”又赐给栾大一座列侯住的上等宅第,僮仆千人。还从皇帝的乘骑用物中分出一些车马帷帐等器物来布置他的新居。又把卫长公主许配给他,送给他黄金万斤,改称她的封号为当利公主。天子亲自到五利将军的府第做客。去他家里慰问、供应物品的天子使者络绎不绝。官职在大主、将相以下的官员,都在他家中摆酒宴庆贺,进献物品。这时天子又刻了一枚“天道将军”的玉印,令使者穿着羽衣,于夜晚站在白茅上,五利将军也穿上羽衣,夜晚站在白茅上受印,以此表示不将他当作天子的臣子来看待。所以才要佩戴“天道”印,是要为天子引导天神。于是五利将军时常夜间在家中祭祀,想要请来神仙降临。神仙没有降临,而各种鬼却都来了,然而五利将军很会驱使诸鬼。此后他整装上路,东行到海上,说是要去寻找他的师父。栾大在被引见给皇帝的几个月里,佩戴六颗大印,其尊贵震动天下,而沿海的燕、齐众方士,无不摩拳擦掌表示振奋,并自称有方术,能够修炼成神仙。

到海上寻找蓬莱山的人说,蓬莱山并不遥远,而总不能到达的原因,大约是没有看到仙山岛上的云气。于是皇上便派遣善于望气的人帮助他们观察云气。

这年秋天,皇上驾临雍城,将要在那里行郊祭五帝礼。有人说:“五帝是太一神的辅佐,应该建太一庙,由皇上亲自郊祭。”皇上犹豫不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到宝鼎,这个冬季的辛巳日初一早晨交冬至,与黄帝时完全相同。”公孙卿有一本木简,上面写道:“黄帝在宛朐得到宝鼎,问鬼臾区,鬼臾区答道:‘您得到了宝鼎和神策,这一年已酉日初一早晨交冬至,掌握了天道运行的规律,终而复始,循环不止。’于是黄帝按着日影用神策推算,以后大约每二十年就有一次初一早晨交冬至,推算了二十次,共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公孙卿想通过所忠向皇上上奏这件事,所忠看他的札书荒诞不经,怀疑是他胡乱捏造的假书,推辞道:“宝鼎的事已定,还要这文章做什么?”公孙卿又通过皇帝的亲信臣子上奏,皇上很高兴,就召公孙卿来询问这件事,公孙卿回答道:“是申公传授给我的这本书,如今申公已经去世了。”皇上问:“申公是个怎样的人?”公孙卿说:“申公是齐人。与安期生有交往,亲自接受黄帝的言论,关于他没有其他记载,只有这鼎上的字。上面说‘汉朝兴盛于黄帝时的历法重新出现的时候’,又说‘汉朝的圣主出现在高祖皇帝的孙子或曾孙之中。宝鼎出现之后就能与神交流,并行封禅大礼。古来行封禅大礼的共七十二个帝王,唯有黄帝一人得以登上泰山顶祭天’。申公说:‘汉朝皇帝也应当登上泰山祭天,登上泰山祭天就能成仙登天了。黄帝时有上万个诸侯,其中有七千诸侯能够主持祭祀大礼。天下有名山八座,其中蛮夷境内有三座,中原有五座。中原有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这五座山是黄帝经常游历、与神交会的地方。黄帝一边作战,一边学习修仙,他担心有百姓非议仙道,就断然把诽谤鬼神的人杀掉。经过百余年的修炼,才能与神仙往来了。黄帝在雍城郊外祭祀上帝,在那里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号为大鸿,死后葬在雍城,所以那里才有一个叫鸿冢的地方。此后黄帝在明廷迎接万千神灵。明廷就是甘泉。黄帝升仙的地方是寒门,即今天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矿,于荆山脚下铸鼎。鼎铸成后,天上有一条垂下长长胡须的龙迎接黄帝。黄帝攀缘而上,骑在龙背上,随他登上龙背的群臣以及后宫妃嫔们有七十多个人,龙就朝天上飞去了。其余小臣上不去,都抓住龙须不肯放手,结果龙须被拉断,小臣们从空中落下,黄帝的弓也落下来了。百姓仰望黄帝慢慢登天以后,就抱着他的弓以及被拉断的龙须哭号,因此后世人将这个地方称为鼎湖,将这张弓称为乌号。’”于是天子说:“啊!要是能像黄帝那样,那我将会把离开妻子儿女看得像扔掉一只鞋子那样容易。”就任命公孙卿为郎官,让他去东面的太室山迎候神仙。

自从得到宝鼎后,皇上就和众位公卿以及儒生们商议封禅的事。由于以往很少举行封禅之礼,相关资料早已佚失,没有人知道礼仪的细节,而众儒生主张采用《尚书》、《周官》、《王制》等书中摘引的封禅时望祀和射牛的礼仪。齐人丁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说:“封禅,就是迎合不死的盛名。秦始皇没有能够登上泰山顶行祭天之礼。陛下若一定要上泰山,上到一定高度时趁着无风雨的时候,即刻行礼就可以了。”于是皇上命诸儒生们演习射牛,草拟封禅礼仪。数年后,终于等到了可以封禅的时候。而后天子听了公孙卿以及方士的议论,说黄帝以前的帝王封禅时,都招来了异类与神相通,就想仿照黄帝以前的帝王,接待神仙的使者蓬莱方士,向世人抬高自己的身价,以此与九皇的德行相媲美,然后稍微采用了儒家的一套学说加以文饰。众儒生既不能搞明白封禅的仪式,又拘泥于《诗》、《书》等古文的记载,不能变通想象。皇上亲自做好了封禅用的祭器让众儒观看,儒生们有的说“与古时候的不同”,一个名叫徐偃的儒生又说“太常诸生们演习的礼不及鲁礼好”,周霸嘱咐他另绘关于封禅礼的图。于是皇上罢免了徐偃、周霸,所有儒生也被罢黜。

三月,皇上又东行驾临缑氏,登上中岳太室山举行祭礼。随行的官员在山下听到好像有呼喊“万岁”的声音。问山上的人,山上的人不答;问山下的人,也没有人言语。于是皇上将三百户人家的赋税划来作为太室山祭祀之用,把他们的居住地命名为崇高邑。皇上继续东行前往泰山。那时候泰山的草木还没有长出叶子,于是皇上乘机派人将大石碑运上泰山绝顶。

皇上随即又向东巡游到海上,行礼祭祀八神。齐人纷纷上奏疏谈论神怪和奇异方术,然而数以万计的这些例子,没有一个能得到证实。于是皇上增派船只,让那些谈到海中神山的数千人下海去找蓬莱山的仙人。天子出行的时候,常常是公孙卿带着天子符节先行到达,然后在名山胜地迎候天子的车驾。他到东莱后,说在夜间看到一个巨人,身长数丈,靠近他后却看不到他了,只留下一个很大的脚印,形状像是禽兽的足印。群臣中还有人说,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一条狗,说“我想见一见巨公”,说完后转眼就不见踪影。皇上亲自去看了大脚印,还不肯相信,等到又听到群臣讲述牵狗老人的事后,才深信那一定就是仙人了。特意在海上留宿以等待仙人,并赐给方士们专用的车辆,陆陆续续派出去的访仙人的使者已有千数以上。

公孙卿说:“本来可以看到仙人,而皇上去求仙时往往匆匆忙忙,因此才看不到。现在陛下可以建一座高大的楼台,建得像缑氏城楼一样,供上干肉、枣,理应可以请到仙人。而且仙人喜欢在楼上住。”于是皇上命令在长安建蜚廉观和桂观,在甘泉则建益寿观和延寿观,让公孙卿拿着天子符节在上面设好贡品,迎候神人。天子为了堵住黄河的决口,又建了通天台,在台下摆设祭祀礼具,用来招请仙人、神人之类。这时在甘泉又建了前殿,并开始扩建各处的宫室。夏季,有灵芝草生长在甘泉的殿房之内。天子认为这是祥瑞的兆头,于是就下诏书说:“甘泉殿房中长出一株九茎长的灵芝,为此大赦天下,免去所有劳役。”

十一月乙酉日,柏梁发生火灾。十二月甲午初一日,皇上亲自去高里禅祭,祭祀后土。皇上驾临勃海岸边,想要遥望祭祀蓬莱山的诸位仙人,希望自己终有一天能到达仙境。

皇上回到京都后,由于柏梁发生火灾的缘故,于是改在甘泉朝见天下各郡国的上计吏,并接受他们献上的报表。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才十二天就被火烧掉,于是黄帝就又建了明廷。明廷就是甘泉。”方士们大都说古时候是有帝王建都于甘泉的。之后天子又在甘泉朝见诸侯,并在那里建诸侯的邸舍。于是勇之说:“越地的风俗,是发生火灾后再盖屋时,屋子必须比原来的大,用以镇服原屋,以避灾害。”于是建了建章宫,能容下千门万户。建章宫的前殿比未央宫还高。其东面建有凤阙,高二十多丈。西面则是唐中,方圆几十里为虎圈。北面开凿了一个大池沼,在其中建造渐台,高二十多丈,叫做太液池,池里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假山,还有模仿海中的神山、龟鱼之类的东西。南面有玉堂、璧门、大鸟等建筑。又建了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楼台之间以辇道彼此相连接。

本朝天子自举行封禅大礼开始,其后十二年间,遍祭五岳、四渎的神灵。而方士们迎候并祭祀神人,到海上寻找蓬莱山,始终没有效验。如公孙卿那样的迎候神仙的人,还能用看见巨人的脚印来辩解,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效验。所以天子越来越厌倦方士们怪诞、迂阔的话了,可是仍对他们加以笼络,来往不断,希望有一天真能遇到有方术的人。自此后,方士们对神仙和祭祀的事谈论得更多了,而其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太史公说:我跟从天子巡视,祭祀天地诸神和名山大川,还参加了封禅大礼。进入寿宫陪祭并听到了祝辞,认真体察了方士们、祠官们的心态和意向,于是静下心来论述自古以来祭祀鬼神的事情,将其形式和内容都记述下来。使后世君子可以稍加翻阅。关于祭祀中像俎豆、珪币等祭品的详细规定,献酬的礼仪流程,有主管机构保存着详细的档案,本文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