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1290400000015

第15章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1)

◎十月胎恩重

大概是教育所致,我一直相信,家庭亲情,应该让位于社会大道。历尽灾难方才明白,家庭亲情本是社会大道,尤其在家破人亡、饥寒交迫的时代,更是这样。

——《那一叠纸条》

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整本书中,一直在表达他浓浓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对象,包括父母,包括叔叔,包括遭遇,包括上天,鸿蒙而又伟大。在谈到为什么书名取作《借我一生》,而不是其他的时候,余秋雨先生说“我的一生其实是长辈们不断地在向上天,向大地,向空间,借取着什么东西……”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亲情,这个让人感觉温暖的字眼,有的时候,却很容易被人遗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在人类的众多情感中,亲情总是被列为最稳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里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谨慎财富。在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她是难以替代的滋润和营养。因为亲情是伟大的,所以我们感恩亲情。同时,亲情也是非常脆弱的,她往往由于一场灾难、一个人、一句话而支离破碎,因此我们要珍视亲情。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一次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出乎记者意料地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盖茨的回答让很多人怦然心动,人们没有想到拥有如此多财富的他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时不我待!如果等到你真正拥有了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晚矣。有的父母可能吃不动了,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也许早已远离尘世。正如古人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道应该是建立在人权、平等和人性、亲情的基础之上的。“百善孝为先”,孔子对儒家提出的孝道阐述非常精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孔子说,要孝对父母,孝对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求和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客观上讲,孔子所宣传的孝来源于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维护奴隶制度秩序的工具。《孝经》里面曾经说过孝是天经、地义和人的基本行为。天子要维持诸侯地位,百姓要好好侍奉父母,其中规律显而易见。孔子在其基础上,将它发扬光大并有所推广,便有了所谓的孝顺之道。

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的维持要靠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那么家庭秩序靠什么维持?孔子认为,那就要靠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儿女对父母的孝敬。长幼有序,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父慈子孝,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孔子只不过是赋予了它们社会价值,并且反过来作为道德规范,规范着每一个人的家庭行为。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不是空泛而随意的,它必须受礼的约束,依礼而行才是孝。子又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范围不仅仅是家庭生活,还要包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父母解忧,为家庭出力。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这里提到的小黄香是汉朝时湖北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他9岁时便不幸丧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亲。夏季天气炎热时,他会将父亲睡的枕席扇凉,驱赶蚊虫,放好帐子,让父亲可以睡得舒服;到了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会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将被子暖热,再请父亲去睡觉。小黄香不仅是出了名的孝顺,而且刻苦努力,博学多才,在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实正是如此,黄香长大后,当上了地方官,他不负众望,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而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流传千古。

“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是“子”,意为上下连续,无有终始,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国文化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建立的。“百善孝为先”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孝经》被奉为诸经之经中之经。孔子将“孝悌”置于教育之首,《礼记》的第一篇“吉礼”是讲祭祖的,说的就是孝道。“忤逆不孝”在古代刑典中被视为重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在先哲们的情怀和认知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天地间最完美的乐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来源与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四处奔波的人们几乎忘记了古人的遗训,忘记了亲情的意义,有形无形的代沟正在逐渐取代亲人之间的情感,亲情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渐渐淡忘。

没有亲情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亲情是和生命一起诞生的。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咿呀学语,亲情一直伴随着生命成长。没有亲情的人,是让人不耻的。

中国人选择朋友,或是想知道一个人对社会是否真有爱心,通常的做法都是先观察其对父母的态度。《孝经》载有“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亲他人者,谓之悖礼”。很难想象,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够尊敬或是留有后手,其对社会又怎么可能会有十足的诚意!这样的人即使对朋友表露出一时的热情与关爱,最终也必定受利益驱使而变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天道是不会变的;不管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是怎么的,孝敬父母这条天道,绝不可悖忤。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关爱亲属,是天经地义之事。一个从小就不懂得尊敬父母、毫无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长大后是不会做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一个家庭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开朗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阳光少年,一个社会需要的是积极上进、富于责任感、忠诚可靠的未来建设者。可是,在当前,亲情教育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为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坐下来陪陪子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子女们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视而不见,对于父母的训导和忠告置罔若闻,媒体经常报道的那些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关爱和信任的事例,以及一些不文明的、毫无道德的行为等,对青少年也产生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心理专家胡慎之指出,亲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孩子形成正常人格的重要一环。而进行亲情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对家长进行亲情教育,只有家长先明白了什么是亲情,才有可能去教育孩子。硬把过多的个人意愿放在孩子身上,或者要孩子放弃自己的个人喜好去迎合大人,都不是亲情。亲情是在孩子想要成为自己时,父母可以坦然接受,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空间。而从孩子这方面来看,亲情不是一种后天的技能,它是人的一种自然的能力,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它需要有一个环境、一个氛围来成长,所以,亲情教育应该是对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都不懂得感恩,那就很难指望孩子会感恩。萧伯纳有这样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亲情正如同我们手中的火炬,代代相传。余秋雨先生曾感慨“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在这位老妇人的身上她曾经有过极其美丽的文化的梦,所以我看到我的妈妈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的时候产生我的文化的某种使命感就是她这个梦,当然很短暂也很朦胧,但是在我身上有点实现,我也要对得起我的妈妈,所以我的很多事情都和这个有关……”

在灾难中,情感是支撑着人们重新站起、再次团结的重要力量,而亲情则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凝聚力。无论是在地震、海啸,亦或是其他灾祸中,亲情永远是人们灵魂和肉体的归宿。我们在灾难降临时可以看到亲情中最能显露人性的一面。

当年,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以平朴的文字,洗尽铅华的笔调,将父爱情深原态原貌地呈现于世人眼前,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如今,《背影》发表已经五十多年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仁”和“孝”是基本的家庭伦理。正如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强化亲情教育,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在实践中感悟人性的本质,不仅是孩子和家长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社会,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雪中送炭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