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德国精神
1292100000004

第4章 严谨和细致

多做实事,少出风头,多些实在,少些虚假。

--【德】施里芬

)第一节 这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

这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

1984年,武汉柴油机厂聘请德国退休老人格里希任厂长。在这以前,“中国制造的柴油机噪声远播几公里,油迹溅洒数米外。而德国人生产的柴油机可以放在办公室红地毯上工作,不影响隔壁房间人们办公”。

武汉柴油机厂聘请格里希时,气缸杂质长期徘徊在五千毫克。格里希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只讲了两句话。一是:“清洁度是产品寿命的关键!”二是当着市机械局长的面,把几个气缸放在会议桌上,然后从气缸中一抓一大把铁砂,脸色铁青地说:“这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责任心问题!”格里希治厂两年,将武汉柴油机厂的气缸杂质由五千毫克降到了一百毫克左右。即使卸职(因种种原因)后,每次去武汉柴油机厂探望,他还念念不忘质量问题。当他拿出磁头检查棒伸进缸体孔道探测,发现有未清除干净的铁粉;当他拿出放大镜检查齿轮上的光洁度,发现有些波纹时,竟忘记了自己已不是厂长,火气又上来了……

而曾经聘请格里希的武汉柴油机厂,由于质量和经营的原因,最终破产。

建议拆除,否则造成的事故,德国方面不负责任

在济南八陡小学前有一座小桥,是德国人在100多年前造的。2004年的一天,德国当年的建设方给济南铁路局发来传真,大意是这座桥安全保质期是100年,现在已经到了100年,建议拆除,否则造成的事故,德国方面不负责任。

这座桥是一座年代久远的水泥桥,由于风吹雨淋日晒,水泥混凝土浇铸的桥身已经全身泛黄,两三米宽的桥高达十米左右,铁轨的锈迹已经顺着桥墩下流到了地面,尽管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却依然安然无恙。这么小的一座远在中国的小桥,当它早被我们遗忘了的时候,它的档案竟然仍然在德国保存完好,当它的设计寿命将要到的时候,德国人还不忘了提醒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使用者。

卧 倒

德国一家电视台开展用高薪征集“十秒钟惊险镜头”的活动。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此趋之若鹜,征集活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于这个作品,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

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

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观看了这组镜头,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议论纷纷,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充满了泪水。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进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还是扳道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孩子丝毫未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那个扳道工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呼呼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德国是后起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典范

一位学者在研究了德国的发展道路后作了这样的总结:“德国从每一个方面而言,都是后起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典范。德国的策略包括,挑选有利于国家优势和较具未来潜力的产业、科技应用和产品,加以改进,重点发展。德国研究英美现有产业,加以系统地整理、记录和改善。……先是一起合作模仿,随后便逐渐超越竞争者。”

跟后来同尼克松讨论世界形势时毫无二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台执政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少年时代就曾试图培植一种“蔓延的三色紫罗兰”,受到父亲的告诫。后来,因反对希特勒两次入狱被**党迫害的时候,他从玫瑰园的劳动中得到慰藉;在战后担任十几年总理职务期间,这种劳动又调剂了他的生活。1953年,一个园艺爱好者培植了一种花朵饱满、颜色深红的新品种玫瑰,并命名为“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十分高兴。1959年,阿登纳去美国访问,得知尼克松的夫人也喜欢养花。在去尼克松家拜访时,他特地要求看看后院的小花园。几个星期后,阿登纳便从联邦德国空运来一百株玫瑰送给尼克松夫人。次年3月,阿登纳再次访问美国,事先托人捎话要见尼克松,约好傍晚六时在尼克松家见面。在约定时间的前十五分钟,阿登纳的座车已经开到主人屋前。尼克松夫人开门迎接客人,只听阿登纳说:提前到来是为了看看他送的玫瑰在严冬之后的存活情况。当尼克松六点如约回家时,发现阿登纳正在花园里同夫人议论玫瑰,其神情之专注,跟后来同尼克松讨论世界形势时毫无二致。

)第二节 在德国要想买假的东西很难

在德国要想买假的东西很难

一个在德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对德国深有了解的中国人在柏林旅游时,花7马克买了一块巴掌大的柏林墙作为纪念,带回上海后给朋友观看。可几乎所有的朋友都问过一个问题:这花了近40块人民币从德国买来的水泥块,真的是柏林墙上的一块吗?会不会是假的?他感到悲哀。悲哀的是只有自己的同胞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人被自己席卷全国、无孔不入的造假吓坏了。他知道,在德国什么东西都可能买到,可要想买假的东西却很难、很难!

安全和可信赖的德国造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博览会的评委对于德国货所给的评语是“价格便宜而质量低劣”,认为德国送到博览会的所有产品都是如此。所以,在那以后,德国货成了劣质产品的标志。但是,当时德国产品的价格却是很便宜的,在英国,消费者在没有商品产地的情况下购买了质次价廉的德国货,购买后大呼上当。当时,包括德国货在内的外国质次价廉的产品对英国本地产品构成了很大冲击。为此,英国不得不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于是从1887年起,英国法律规定各国必须标明产地,冠以“Made in…”的说明,以便英国消费者可以区分产地购买商品。

这样一来,质次价廉的德国商品和其他国家一些质次价廉的商品一样,无法继续鱼目混珠下去了。于是,德国商人才痛下决心,狠抓产品质量,在德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提高质量运动。凭借德国人引以为豪的认真彻底的工作态度,很快改变了德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几十年过去后,德国货不再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如今在消费者心目中,德国货就等于优质产品,“Made in Germany”便成了“可靠安全和可以信赖、一丝不苟和严谨”的象征。

不怕火的电钻

一个人买了把博世电钻,有一天家里不幸发生火灾,后来在大火现场找到的可以继续工作的惟一的东西就是这把博世电钻。

银行的流动服务车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骑自行车外出,把钱包夹在自行车后的书包架上,没想到被一辆摩托车上的劫匪夺走了钱包。她马上去银行挂失,认为这样不至于丢失钱。但当她后来去银行查帐户的时候,却发现少了800马克。原来,德国银行不仅有固定营业点,为了方便顾客,还设有流动车在假日为顾客服务,本来是一项为顾客周到服务的措施,却由于流动服务车上的营业员没有收到挂失信息,而让歹徒取走了800马克(德国银行规定,活期存折每月最多只能取走800马克现金)。

在德国开店的英国妇女

一个英国妇女在德国开设了一家出售英国商品的商店。当她第一次去储蓄银行时,贷款员仔细看了她的投资计划,并且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她得到了所需要的贷款,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后来,她的商店开业时,贷款员带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出席了商店的开业典礼,并且带着银行经理写的一封祝她好运的信。

退 货

在德国留学的小李买了一个电子钟,碰巧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他将自己的旧电子钟送给了小李。于是,小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商店退货。商店的女服务员看了他的发票后,试了试电子钟,在确认没有问题后,笑容满面地告诉他:OK!就将货款退给了小李。

为什么沃尔玛败走德国

阿迪是德国最大的食品零售企业,没有豪华的装饰,没有优雅的购物环境,甚至连停车场和购物所需的塑料袋都不提供,但无论是德国的穷人还是富人,都发自肺腑地“感谢上帝创造了阿迪”。阿迪的成功使其创始人卡尔·阿尔布莱希特也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三号人物,资产约计230亿美元。

沃尔玛通过“总是最低价”,将无数竞争对手挤垮。这通常在其他市场都能奏效的“进攻性倾销战略”在德国却失灵了。在阿迪面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公司被迫宣布退出德国。沃尔玛在德国9年中,曾与阿迪进行过无数次激烈的战役。在这数次争夺战中,沃尔玛大伤元气。

相对以折扣促销闻名的沃尔玛,阿迪货品的定价比它还低,在“节约社会”的德国当然大受欢迎。阿迪创始人卡尔坦承:“我们惟一的经营原则就是最低价格。”

相对于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的15万种卖品,一家典型的阿迪店只有约700种卖品,全是“少得不能再少的生活必需品”。仅有的货品大大降低了阿迪的物流成本,并让阿迪与供货商就品质控制和价格谈判时处于绝对优势。相对于沃尔玛1500平方米的“超级大卖场”,一般每个阿迪店的营业面积只有750平方米,大大降低了房租与水电的费用。相对于沃尔玛一家店40-50个员工,阿迪每个连锁店内一般只有4-5名员工,远远低于普通超市15名员工的平均数字。由此阿迪可以支付员工很高的薪水,但是从整体意义上又做到了节约劳动力成本。在阿迪店内,一般四个收款台只开放两个,当买东西的顾客排成长队时,只需按一下收银台的按铃,很快就有另外的收银员过来。除了收款台之外,整个商店内只能看到两个员工的身影,他们正专注于把空的盒子拿出去或装满盒子。阿迪的工作人员都是收银员兼理货员,根据顾客排队的长短随时调节自己的工作。

相对于沃尔玛优雅的轻音乐或者柔和灯光的购物氛围,阿迪甚至不愿意浪费时间来精心摆放货物:物品都是摆放在原来的包装盒子里面,只是盒盖被撕掉了,它们或靠墙堆积,或者放在简易的架子上;价格写在普通纸上,然后贴在从天花板垂下的贴板上。于是顾客在阿迪店内经常看到鲜桃汁旁边售卖的就是蒸汽清洁器,葡萄干旁边是大米,或者名贵葡萄酒旁边是长筒丝袜。

)第三节 我说过只要一块,就是一块

我说过只要一块,就是一块

一个德国人去一个法国人家里做客,主人端出一种奶酪,这个德国人非常喜欢,便要了一块。当主人第二次端出奶酪时,德国人在那里欲言又止。主人问他是否再要一块,他想了想,很郑重地回答:“我说过只要一块,就是一块。”

给德国人开药方

给德国人开药方,一定要将用药量明确到毫克,并明确告诉他究竟是在饭前还是饭后五分钟或十分钟服用,而不能只是笼统地告诉他“饭前或饭后服用”。

德国人开茶馆

一个德国人迷上了中国茶,在柏林开了个中国小茶馆。他从中国弄来各种绿茶。那些绿茶都附了简单的用法说明,标明该茶需要泡几分钟。这当然不必认真,那些时间数字大概都是随手写上去的。但这位德国老兄仔细看了说明后,感到问题十分严重,最后想了个大概只有德国人才能想出来的办法。他买了一批闹钟回来,给每个来喝茶的人都发一个,按茶的说明把闹钟设置好不同的时间,并告诉茶客说:闹钟响了才可以开喝。茶客无一异议,都认真听话,乖乖坐好,或看书或看报或干等,闹钟一响便动手倒茶喝。喝茶时,那个茶馆里闹钟铃声此起彼伏,场面热闹而滑稽。

买鱼

在德国菜市场买鱼,一条4元,3条10元。

买:四条多少钱?

卖(掐指一算):16元。

买:不是三条10元吗?

卖:那是买三条的,4条就是4乘以4等于16元。

买:那我先买三条再买一条呢?

卖(掐指再一算):14元。

买:那就先买三条再买一条。

聪明的中国打工者

一个中国人在德国打工,到仓库盘点货物。

老板:货架上还有多少货?

打工者(看了一眼):34件!

老板(十分惊讶):不用数的吗?

打工者:货架共四层,每层9件,最上一层少2件,不就是34件吗?

老板(十分不相信)又叫来两个员工,分别从下往上数了两遍,果然是34件。

老板:中国人真聪明!

超市找零

一位中国人周末在德国一个超市买东西。应付九块零一分,给了收银员十块钱,他用计算器一减,准备找99芬尼。中国人突然发现口袋里有一芬尼的硬币,就又递给了他。他说不行了,已经显示要找99芬尼。中国人说你拿了我这一芬尼,再找一马克不是一样的吗。他低头想了半天,很坚毅地摇了摇头,还是找了一把硬币。

中国人和德国人煮鸡蛋

某杂志上登载了一则关于中国人和德国人煮鸡蛋的小故事:

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中国人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洗漱或干点别的,等再回来鸡蛋就煮好了。但德国人会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门容器,下面焊一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之后他们利用余热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德国人认为这样做很标准。跟中国人相比,他们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

问 路

一个外国人向一个德国人打听自己要去的目的地,问路怎么走,要走多长时间。德国人听了以后一言不发,只是瞪着眼睛看着他。外国人觉得德国人态度很不友好,生气地走了。然而,他走出没几步,德国人追上来了。认真地告诉他说:“先生,请等一等,您要去的地方,向前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就到了。按照您刚才步行的速度,您大约需要5分钟。”外国人很奇怪,不解地问道:“刚才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德国人说:“因为您问我要走多久,我没有看到您走路,不知道您步行的速度,所以一时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第二题该保留几位小数

一位中国人曾在德国的某城参加当地大学的入学考试。当时考的科目是数学,规定一个小时交卷。都是些极其简单的问题,中国学生一口气做到最后几题,正感觉十分爽快,突然听到临座的考生举手问监考老师,第二题该保留几位小数。没想到该问题招致几乎全班同学的响应,原来他们都卡在这儿了。老师想了想,说,就保留两位吧。于是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气,纷纷埋下头去,开始按起了计算器。中国学生在一旁不禁哑然,其实那道题是三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再减去五分之一。

他们太习惯符合纯度法的啤酒的味道了

德国人酷爱啤酒。早在500多年前,德国人就制定了法律来保证啤酒的纯度。这条《德国纯啤酒令》是在1516年由一位巴伐利亚公爵制定颁布的,它规定只有啤酒花、大麦、麦芽、酵母和水这5种物质才能充当啤酒原料,任何其他不纯成分都被认为是杂质。这一法规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但在1987年,欧洲法院以该法为不公平关税为由要求德国允许出售其他原料的啤酒,但德国啤酒迷们并不理会欧洲法院的这项规定。虽然在那以后其他成分的啤酒可以在德国销售,但是鲜有人购买,因为他们太习惯符合纯度法的啤酒的味道了。

中世纪的啤酒作坊(纽伦堡,约1430年),左上角悬挂的六角星为啤酒行会的标志。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1300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多达5000多种,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特别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节期间,竟可消耗高达600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第四节 一切都有明确的时间表

康德的时间表

康德一生起居非常有规律,其时间表:

4:45 仆人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把他从床上叫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浪泊胜利告终。

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的容量越来越大。

7:00-9:00 在一楼教室上课。

9:00-12:45 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 下楼待客。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

13:00-16:00 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16:00-17:00 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为保障睡眠的连续性,他在夜壶上绑了一根绳子,晚上起夜不用点灯下床,直接拽过夜壶即成。

每天如是,一生不变。惟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周一、周五邮车来送书报信件。

一切都有明确的时间表

一位匈牙利教师嫁给了一个德国人。婚后,他们的感情生活很好,但这位教师的德国丈夫却要求她一切家务都要按照制订好的时间表来进行。从清晨起床直到晚上就寝,一切都有明确的时间表。久而久之,这位匈牙利教师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机械的、模式化的生活,最终离开了她的德国丈夫。

非洲游客的“重大发现”

一位来自非洲的游客来到德国后,觉得自己有一个“重大发现”:德国的公共汽车不仅清洁干净、准时进站离站,而且排队乘车的乘客也必定在汽车进站前两三分钟之内陆续到达,彷佛事先约好似的。到达后,这些乘客便在站台上像士兵一样开始排队候车,有时只有两个人,也能排起队。原来,这些乘客只不过知道公交公司对外公开的时间表罢了。

现在不到12点,还是上班时间

一位柏林市民到户籍管理办事处办事,管理处的女职员有些不耐烦,对他说:“您想干嘛?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您看看现在是几点了?”见对方没有理会,这位女职员又大声喊道:“今天是星期五,而且现在已经下班了。”来办事的人看了看表,理直气壮地说道:“现在不到12点,还是上班时间。”

如果他能够活下来的话,他得交50马克的罚款

一天深夜两点,街上已经几乎是空无一人。一个行人没等到绿灯亮起就横过马路。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驶过,把这个行人撞倒在地。警察来后,伤者被送往医院抢救,而撞人的司机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就被释放了。目睹这一情景的一位外国人感到颇为震惊,便问处理事故的警察,伤者怎么处理。警察回答道:“如果他能够活下来的话,他得交50马克的罚款。”

正好一个小时!

汉诺威一家德国著名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司总裁第一句话就说:会议要开一个小时。总裁一人讲了20分钟。接下来8个负责人,每个人都恰好讲5分钟。全部发完言,正好一个小时!

)第五节 绝不仅仅是运气

billow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原籍德国的亨德尔虽然居住英国多年,英语却一直很糟糕。这对于要写歌剧和清唱剧来说是个障碍,因为他需要根据歌词的意思来配乐,而有些词汇他搞不清楚。

一天黎明,住在伦敦近郊的一位作家被楼下的喊声吵醒了。揉揉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一看,原来是亨德尔乘马车来访,那时他正在根据作家的唱词写一部清唱剧。作家很奇怪他为什么在这时光临,亨德尔一开口却让作家哭笑不得:“billow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原来作家写的唱词里的这个词亨德尔不认识。作家站在二楼的窗口告诉他:“billow是大海里的巨浪。”

“啊,巨浪。”亨德尔喃喃自语着,转身上了马车回去了。想不到他大清早赶路来就是为了弄清一个词的意思。

不,我们应该先制定一个方案

有一则笑话说:一只德国公鸡和一只法国公鸡在山坡上相遇了,正要打架,发现山坡下来了一群母鸡。两只公鸡停下来商量求和,法国公鸡建议说:“我们俩现在就冲下去,一人分一只最漂亮的母鸡,如何?”德国公鸡马上断然拒绝:“不,我们应该先制定一个方案,把她们包围起来,一网打尽!”

绝不仅仅是运气

在2006年的世界杯上,德国队最终靠点球大战将阿根廷队淘汰。德阿点球大战中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细节,德国守门员莱曼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神勇,与一张柏林城堡酒店的便条有非常大的关系。这张纸条是德国守门员教练科普克在点球大战前亲手交给莱曼的,而莱曼在每个阿根廷球员罚点球前都看一眼这张纸条,特别是在阿根廷第四个出场的坎比亚索射门前,莱曼站在门线上从右腿球袜中掏出了这张纸条,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一遍,之后他将纸条又塞回到袜子中,随后相信所有人都看到了,莱曼判断准确,将坎比亚索的射门轻松扑出,同时也将阿根廷队“扑出”了世界杯四强。这张神秘的纸条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德国《图片报》的记者将这张“秘笈”公布于众。

原来,在德阿罚点球前,德国主帅克林斯曼曾用一种期待的眼神望着前守门员科普克,克帅问道:“我们都准备好了?”这位前德国著名门将的回答是:“是的,一切尽在掌握中。”但克林斯曼可能没有想到,莱曼得到了科普克的“真传”,一张9×10cm的“秘笈”被交到了莱曼手中,正是凭借着这张不起眼的“秘笈”,莱曼将德国队送进了半决赛。

这张纸条来自“城堡酒店-绿林大街”酒店--德国队在柏林所居住的酒店。下面是科普克写的关于阿根廷射点球球员的习惯,“在赛前,莱曼和我一起分析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科普克向记者透露道。科普克所说的“信息”是克林斯曼手下的首席球探西根塔勒尔和他的助手们所搜集来的阿根廷球员的情报。

另外,莱曼在赛前还曾打电话给沙尔克的教练施戴芬,希望这位以前的恩师能够提供给他一些私人的数据库信息。之后,施戴芬的儿子迈科尔向莱曼提供了所有阿根廷国家队球员射点球的信息,科普克说道,“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厚厚的资料全部看过来,在给莱曼的纸条上我只写下了对方最有可能主罚点球的人,以及他们的射门习惯。”

令人叹服的是,科普克所写的与实际情况完全一样,这张纸条从上到下依次写着:

克鲁兹--长距离助跑,右上角;

阿亚拉--注意他的射门腿,左下角;

罗德里格斯--大力抽射右边;

坎比亚索--短距离助跑,左上角;

……

凭借这张“绝世秘笈”和莱曼的出色发挥,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被拒之门外。德国队获胜后,人们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莱曼并没有十分兴奋,脸上也基本没有笑容。赛后,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而莱曼只说了一句话,“作为德国队的门将,你要做到的就是在点球大战中将对方的射门扑出,而其他人要做的是将点球射入对方大门里。”

泰国狗和德国狗

据说在泰国的金三角,毒品走私泛滥得特别严重,所以那里的警犬交易也非常的火热。有一种泰国本地狗,叫价3000元一条,但是有一种进口的德国狗,叫价30000元一条。同样是警犬,为什么德国狗的叫价是泰国本地狗的10倍呢?那些警察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做过一个实验,在山头上埋藏了一包毒品,然后把泰国本地狗和德国狗放出来,结果都把毒品找到并叼了回来。

那些警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觉得德国狗之所以卖那么贵,肯定是有理由的。他们又做了一个实验,同样的在山头上埋藏了一包毒品,不同的是在途中安排了一些母狗,然后同时把泰国狗和德国狗放出来。这次结果出来了,德国狗还是把毒品找到并叼了回来。但泰国本地狗却没有找到。原来泰国狗遇到了母狗,忘记了任务。

那些警察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德国狗之所以卖那么贵,是在于它们做事的专注!

)第六节 难道中国人不懂得节约资源吗?

拾到一欧元后

有一个笑话说,在路上拾到一欧元,法国人买一支玫瑰送给情人,意大利人买一块巧克力吃了,而德国人,则是把钱赶快存到银行去。

难道中国人不懂得节约资源吗?

一个德国人在与他的中国朋友聊天时不解地问:“为什么在已经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还必须有交通警察呢?”中国人解释说是因为中国人没有服从交通信号灯的自觉行为,只有在有警察指挥的情况下交通灯才有效。德国人又不理解了,“既然人们只听警察的指挥,为什么还要设红绿灯呢?难道中国人不懂得节约资源吗?”

这样洗碗,全汉诺威的水都被你一人用光了!

几年前,一位中国博士到德国汉诺威进修,刚开始住在德国人家里,为感谢房东对她的热情关照,饭后总抢着去洗碗,没想到房东却很不高兴。原来,中国人洗碗时喜欢用长流水冲碗。这在许多德国人眼中是不能容忍的:“这样洗碗,全汉诺威的水都被你一人用光了!”

以后要是丢这种东西,先跟我打个招呼好吗?

来自广东的留学生小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刚到波恩时寄住在德国人家中,房东是个医生的遗孀,独自住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家境殷实。一次,小李的一个同乡学成回国,由于行李超重而精简行装,临走前送给他一包杂物供他选用。其中有一套“彪马”运动衣,他穿着嫌太小,就随手塞进了院子里的垃圾桶。第二天女房东对他说:“你昨天扔的名牌运动衣丢了太可惜。我已经把它洗干净,明天包好了送到孤儿院或者慈善救援站去。以后要是丢这种东西,先跟我打个招呼好吗?”

水虽然不值钱,但它是我们日耳曼人宝贵的资源

王经理到德国考察,顺便拜访一位重要客户舒尔茨先生。舒尔茨先生临时有急事出去了,他的太太接待了王经理。“王先生,喝点茶吧!”舒尔茨太太知道中国人有喝茶的习惯,很想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殷勤。陪同王经理的德国朋友不喝茶:“半杯白开水,OK!”王先生也不想太麻烦她,就说:“我也要一杯!”

很快,水就烧开了。“你半杯,你一杯!”舒尔茨太太为客人准备好了开水。然后,大家开始随便聊天。聊了很久,舒尔茨先生还没有回来,王先生估计舒尔茨先生可能事情还没有办好,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了,就决定告辞了。走之前,陪同王先生的那位德国朋友的半杯水喝光了,而王先生的杯子只喝了一点点。“王先生,你不是要一杯水吗?”舒尔茨太太一脸的疑惑,眼睛盯着茶杯里剩下的水。王先生有些尴尬,赶忙把剩下的水一饮而尽。“王先生,水虽然不值钱,但它是我们日耳曼人宝贵的资源,希望你爱护。”

考察准女婿

德国一个老先生在初次和准女婿见面后,离开前特意跑到他家后院翻弄垃圾,确定女婿规规矩矩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确认女婿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

再也没人想“宰”M了

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装备局局长M博士是个汉学家,兼任中德科学中心德方主任,每年有好几个月在北京工作。他的月收入达到10000欧元,合人民币将近110000元,但他在请客吃饭方面有个原则:“三块钱吃饱,五块钱吃好。”起初大家以为他是开玩笑,还隔三差五地起哄想“宰”他一顿。有一天加班结束后,M主任为了表示谢意,果真邀请两位中方同事外出吃饭。没想到走出大门不远,他指着一个大排挡摊位说:“就请你们吃拉皮!”三碗拉皮加上一碟子凉拌豆腐丝,连啤酒都没喝一口,总共才花了不到20元钱。同事们这才明白,M主任的“三块钱吃饱,五块钱吃好”原来是真的。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想“宰”M了。

费力拾瓶子的超级胖子

在德国生活过的钟强曾经记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电车停在德国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上来一个超级大胖子,他一屁股坐在两个人的位置上,才感觉刚好够用。到站后,超级大胖子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一步步挪下车去。当他的身影从钟强的目光中消失时,钟强的思维与认识仍集中在这个人--出生以来所见到过的最胖的人身上。当电车开动的一霎那,钟强的同事指着窗户外--只见那个超级大胖子,一只脚站在铁轨上,另一只脚斜靠在站台边上,正吃力地弯下腰将铁轨上的一个空矿泉水瓶拾起来。拾起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之事,而对于一个手都摸不到自己肚脐眼的超级大胖子来说,却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何况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与他毫无关系,可他在日常生活中,牢记的是他作为一名普通德国人必须遵守的环保法则。

施密勒先生处理牙签

一位中国商人赴德国波恩考察一家园艺公司。回国前夕,为答谢这家园艺公司部门经理施密勒先生的不吝赐教,他特地邀请施密勒一块到一家中国餐厅用午餐。

中国商人清楚德国人不喜欢奢华浪费,因而只点了四道中国菜。1个小时后,餐桌上的菜肴和啤酒全部被解决了。施密勒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朝着中国商人竖了一下大拇指,意思是“这样很好”。之后,他从桌上一只精致的牙签筒里抽出了一根牙签,捏在手指中打量了一下:“这是用竹子制成的吧。”然后转过头去向着墙壁的一隅,并用另一只手掌轮流遮挡着腮,悄悄地剔起牙来。中国人也从牙签筒里抽出一根牙签剔着牙缝,剔完就将这根牙签放在碟中,等待服务生来收拾。

施密勒也剔完了,他却没有将牙签放在碟里,而是用两只手捏着两端,将其折断为三截后并拢,接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块手帕,把这三小截牙签放在手帕上,并示意中国商人:“把你的那根牙签也放在我的这块手帕里吧。”

中国人颇为不解,但还是把牙签交给了施密勒。只见他很熟练地卷叠起了手帕,将这几截牙签段厚厚地包了起来,放入公文包里面的夹层中。中国人十分纳闷,禁不住问:“施密勒先生,您这是干吗?”施密勒说:“带回家放入粉碎机里粉碎,粉碎出来的渣粉,还是一种极好的土壤膨松剂呢。”中国人说:“这种小得不起眼的牙签,交给服务生处理不就得了么?还要带回家粉碎?”

施密勒立刻脸色严肃起来,一边比划着,一边吹胡子瞪眼正儿八经地说:“据我所知,这家餐店暂时还没有专门粉碎牙签之类物品的机器,处理这种废弃物的方式是扔在废弃物袋里。先生,你肯定已经看到了,牙签的一端像针尖一样的锐利,当我们剔完牙齿后放到盘碟中,服务生可能就会扔到垃圾袋里,这样就很有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个小窟窿,里面的脏东西就会溢漏出来,会弄脏环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牙签被裹在残菜中,一旦被饿极了的狗呀猫呀等动物吃了,很可能被卡住喉咙,那就不道德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清洁人员的手忽然碰上了它,很有可能被刺破皮肤,流出鲜血,不及时进行处理,那就很有可能会感染上细菌……”

这把椅子还能用

德国著名的跳蚤市场大王总裁R,70年代初把跳蚤市场从巴黎引进德国。如今,R总裁经营的跳市已经遍布黑森州的许多乡镇,据说他每个“跳日”个人纯收入达到60000欧元。一天清晨,R总裁开着奔驰300豪华轿车去火车站接人。这一天是当地废弃家具免费搜集日,马路上到处可以看见前一天晚间各家扔出来的废弃物品。在回公司的途中,R总裁一边与客人聊天,一边用余光扫视街面。突然,他一个急刹车停在一个废弃家具堆前,下车打量片刻,操起一把旧木椅就装进汽车后备厢,嘴里说:“这把椅子还能用。”

买酒退瓶

迈克是德国学生。在一个节日聚餐会上中国同学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结果,第二个周末,迈克真的驾车从他家把一大箱德国啤酒带到了学校,逐门逐户送给同楼的每个人。过了一会儿,中国学生的房门又被迈克一一敲响了,他认真地关照,喝完啤酒后,每个人都必须把空瓶完好无损地还给他,因为他还要把这些空瓶运回去退给啤酒店老板。大伙听了都大笑起来:“迈克,你大老远地从家乡把啤酒运来,成本已经够高的了,再把这些不值钱的空瓶运回去干嘛,还抵不上汽油钱呢。”可迈克回答说:“这是两码事,我多年来买啤酒都是退空瓶的,所以这一次也不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