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力
1292400000009

第9章 科学思维与创新思维(6)

自由性。想象思维能力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高度自由性的思维能力。它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意象组合时,既可以遵循事物之间某种逻辑关系进行重组,也可以打破某种事物既定的逻辑规则,按照思维主体所理解的意义进行变换整合。它既可以从所见过的事物形象中展开想象,塑造出新的意象,也可以幻想一个从未见过的事物形象而赋予它某种特定的思维意义。因此,想象思维能力在思维宇宙间具有高度的活动自由性,它自由地纵横驰骋、变幻无穷。

(3)想象思维的表现形式

还原性想象。这种想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各种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它是文艺欣赏、吸取知识、交流经验、互相了解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比如:读诗,想到诗中的画意,画中见情;看图纸,想到整个建筑实体的模样;听音乐,“闻弦歌而知雅意”。《高山流水》、《垓下之战》、《良宵》、《化蝶》等乐曲都会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一幕幕生动的景象。

跳跃性想象。这种想象也称联想式想象。其特点是,在接触到某一符号时,想到的不是这一符号本身,而是与符号有关的另一事物。比如,由红色想到红旗,由红旗想到国旗,由国旗则想到为建立国家所付出的血的代价。

假想式想象。假想式想象也叫假想法、猜测法。它是创造者在头脑中作出对自己研究奥秘的一种猜测。其中分荒诞臆想和科学假说,从创新思维角度讲主要指后者。

梦幻联想。所谓梦幻联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方法,又称下意识思维方法,是指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进入意识范围的思维活动。与之相对的就是有意识思维活动。

门捷列夫在梦中看见了那张元素周期表;科学之父笛卡儿的一些数学和物理学概念是在一天夜间三次不连贯的梦中构思成功的;文学家史蒂文森著作里的“淘气的小精灵”就是睡梦中为他忠实工作的仆人。

原型启发想象。这是利用已知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启发原型,与新思考的对象联系起来,从它们的相似关系中得到启示,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维方法。

类比想象。类比想象是根据两个对象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而推出另一思维对象也同样具有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类比想象与逻辑学的类比推理大体相同。

4.联想思维

(1)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记忆方法。所谓联想思维,就是人们通过某一事物、概念或现象的触发而想到另一些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思维活动。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要依靠联想,而联想则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旧知识积累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联想,越容易理解和记住新知识”。实践证明,能引起较多联想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

人的头脑里,脑神经细胞之间交织着稠密的神经网络,大脑皮层上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也结成错综复杂的联结链,中枢神经暂时联系的规律,构成了联想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联想思维的客观条件。在识记材料与大脑之间,联想能架起一座桥梁,以保证知识之间互相来回畅通。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在他的专著《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而原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充分说明了联想在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性。

(2)联想的基础条件

联想不是异想天开、胡思乱想,它需要一定的基础。

第一,需要现象和客观事实的基础。如果自然界里从来未发生过某些现象,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联想;如果一个人没有诸多方面的知识,那么就谈不上什么联想,更谈不上掌握和记忆。

第二,需要思维方面的基础。联想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即应能熟练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如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或者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思维等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在知识的海洋里,丰富的材料和知识的开拓性,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联系,为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而也为联想思维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三,需要观察方面的基础。能否恰当地展开联想,与一个人的见识是否广博,观察是否深刻密切相关。要增强自己的联想思维的能力,就必须时时注意观察自然界的直接或间接地与事物有关的生活实际和各领域的知识。

第四,需要记忆基础。联想思维与大脑中已有的记忆网络有直接关系,头脑中积累的材料越多,联想越容易,越巧妙,正像电脑内存量越大,库存的信息越多,提取也就越方便。头脑中积累的材料,主要指以往已掌握的知识,但联想的记忆基础并不仅仅是以往的知识,凡是生活中的知识越多越好,见多识广,提供联想思维的材料越丰富,联想越容易,记忆效果就越好。

(3)联想的类型

第一,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是在时间、空间、形态或性质、作用等方面有内在联系的事物之间进行的联想。例如,由书可联想到笔,也可联想到笔记本,还可以联想到用笔记本做笔记,这都是相关联想。我们可以简单地表示这种联想:

书→笔

书→笔记本

书→看书要用笔记本做笔记

我们还可以从笔开始进行联想,如联想到钢笔、毛笔等。结合上面给出的联想,我们可以形成相关联想链:

笔→钢笔

笔→毛笔→书法→展览

笔→写字→文章→发表→推广→效益

这样,我们就可以给出一种检验相关联想能力的方法:从给定信息出发,联想的步次越多,画出的相关联想链越长、越多(当然不能重复),相关联想的能力就越强。

第二,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感知而回忆起与之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或接近的事物所形成的联想。

人工牛黄

牛黄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有强心、解热等功效,实际生活中需要量大,但天然牛黄却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某药品公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发现,牛黄是因为牛的胆囊里混进了异物,异物周围凝结上了胆汁,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黄色颗粒状物或块状物,即牛黄,实际上就是牛的胆结石。牛黄少是由于牛胆里混进异物的机会很少的缘故。于是,他们联想到:异物混不进去,但可不可以人为地放进去呢?有了这种想法,接下去就开始了试验,他们找来些牛,在牛胆里植入异物。一年后,他们从牛胆里取出结石,果然与天然牛黄一模一样,从而发明了人工培植牛黄的新方法。

第三,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由一类事物的规律或现象联想到其他类事物的规律或现象的思维活动。

微波炉的发明

斯潘塞是美国雷西恩公司的工程师,有一次,他在做雷达起振实验时,忽然,一个同事看到一股暗黑色的血迹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渗出来,立即惊叫起来:“啊呀!你受伤了,出血了!”他顺着同事指的位置,用手一摸,黏糊糊、湿漉漉的一片,不禁大惊失色。但他很快又明白过来,那渗出来的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巧克力熔化了的糖液。于是他想:“奇怪呀,室温不可能令巧克力熔化,周围又没有炉子,巧克力为什么会熔化呢?”联系到他做的实验,答案有了,是雷达发出的强大的电波—微波,使巧克力内部分子发生振荡,从而产生了热能。他由此又联想到:既然微波可以使巧克力熔化,那么同样可以使其他食品内外同时受热。是否可利用微波把食物“烤熟”?经过研究和试验,斯潘塞终于发明了微波炉。

第四,对称联想。由于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而引起对与该事物具有对称(或者说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回忆和联想。

真空负压吸尘器的问世

1901年出现的除尘器是吹气式的,这种除尘器在伦敦某火车站的一节车厢里表演时,吹得整节车厢里尘土飞扬,叫人透不过气来。当时在场的有一个叫赫伯布斯的人,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既然吹尘不行,那么反过来吸尘行不行呢?回家后,他用手绢捂住嘴,趴在地毯上使劲地吸气,结果灰尘被吸滤到手绢上了。后来,赫伯布斯发明了带灰尘过滤装置的真空负压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