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茶文化与茶艺
1292600000032

第32章 技能训练(4)

(1)泡茶用水宜选pH值5以下,用天然软水或非碳酸盐硬度的水。

(2)泡茶水温:水温标准为100℃。开水沸滚过度或不到100℃的开水都不能达到良好的评茶效果。

(3)泡茶时间:红茶与绿茶的冲泡时间,国内外均定为5分钟。青茶类(乌龙茶)第一泡为3分钟,第二泡为5分钟。

(4)茶与水的用量:为了正确审评茶汤的色、香、味的优次或好坏,用茶与用水量必须一致,国际上审评红、绿茶一般采用3克茶叶用150毫升水冲泡,茶水比例为1∶50。审评青茶类(乌龙茶),由于要求着重香味并重视耐泡次数,其用茶量为5克,用水为110毫升,茶水比例约为1∶22。紧压茶中的饼茶的审评茶水比例与红、绿茶相同。

(四)指导老师讲解并演示常见茶类的质量鉴别

1.红茶质量鉴别

红茶有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之分,它们的质量鉴别如下:

1)工夫红茶质量鉴别

外形:条索紧细、匀齐的质量好;反之,条索粗松、匀齐度差的,质量次。

色泽:色泽乌润,富有光泽,质量好;反之,色泽不一致,有死灰枯暗的茶叶,则质量次。

香气:香气馥郁的质量好,香气不纯,带有青草气味的,质量次,香气低闷的为劣。

汤色:汤色红艳,在评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黄圈的为优,汤色欠明的为次,汤色深浊的为劣。

滋味:滋味醇厚的为优,滋味苦涩的为次,滋味粗淡的为劣。

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2)红碎茶质量鉴别

红碎茶的品质优劣,特别着重内质的汤味和香气,外形是第二位的。

外形:红碎茶外形要求匀齐一致。碎茶颗粒卷紧,叶茶条索紧直,片茶皱褶而厚实,末茶成砂粒状,体质重实。碎、片、叶、末的规格要分清。碎茶中不含片末茶,片茶中不含末茶,末茶中不含灰末。色泽乌润或带褐红,忌灰枯或泛黄。

滋味:品评红碎茶的滋味,特别强调汤质。汤质是指浓、强、鲜(浓厚、强烈、鲜爽)的程度。浓度是红碎茶的品质基础,鲜、强是红碎茶的品质风格。红碎茶汤要求浓、强、鲜具备,如果汤质淡、钝、陈,则茶叶的品质次。

香气:高档的红碎茶,香气特别高,具有果香、花香和类似茉莉花的甜香,要求尝味时,还能闻到茶香。我国云南的红碎茶,就具有这样的香气。

叶底: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花杂为下。红碎茶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汤色: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浊为下。红碎茶汤色深浅和明亮度,是茶叶汤质的反映。决定汤色的主要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茶汤乳凝(冷后浑)是汤质的优良表现。

2.绿茶质量鉴别

绿茶是外形和内质并重的茶类,尤其是珠茶更重视外形。

1)外形

高级珠眉和茶色嫩绿起霜,眉茶条索匀整、重实有峰苗,珠茶颗粒紧结、滚圆如珠的为上品。如果珍眉条索松扁,弯曲、轻飘、色黄,珠茶扁块或松散开口、色黄,这都属于低级产品。蒸青绿茶,外形紧缩重实,大小匀整,芽尖完整,色泽调匀,浓绿发青有光彩者为上品。外形断碎,下盘茶多,色泽发黄、发紫、暗淡的,则品质差。

2)香气

高级绿茶,皆有嫩香持久的特点。屯绿有持久的板栗香,舒绿有浓烈的花香,湿绿有高锐的嫩香,珠茶芳香持久,蒸青绿茶香气鲜嫩,又带有特殊的紫菜香。如果绿茶香气中有青草气、晒气、泥土气、烟焦气或发酵气味的,则品质差。

3)滋味

品质好的绿茶,如眉茶浓纯鲜爽,珠茶浓厚,回味带甘,蒸青绿茶有良好的新鲜味。品质差的绿茶,滋味淡薄、粗涩,并有老青味和其他杂味。

4)汤色

品质好的绿茶,如眉茶、珠茶的汤色清澈黄绿,蒸青绿茶淡黄泛绿、清澈明亮。品质差的绿茶,汤色深黄、暗浊、泛红。

5)叶底

明亮、细嫩、厚软的茶品好,如果茶的叶底黄暗、粗老、薄硬者,茶的品质较次,如果是红梗,红叶、靛青色及青菜色的叶底,这种茶叶品质最差。

3.乌龙茶的质量鉴别

乌龙茶的审评重视内质。因为香气和滋味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重要条件,其次才是外形和茶底,而茶汤仅是审评的参考。

1)外形

乌龙茶的外形条索,可分为两种类型。

直条形:叶端扭曲,条索壮结,如水仙、奇种等。但是,同为直条形茶,水仙比奇种壮实肥大。

拳曲形:条索紧结,如铁观音、色种等。但是,同为拳曲形茶,铁观音比乌龙茶重实。

乌龙茶外形上下之间一般差距不大,要求不严,但最忌断碎。如果茶的外形断碎,下盘茶多,品质为差。

2)香气和滋味

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同茶树的品种关系很大。武夷岩茶要求具有岩韵,铁观音要求具有音韵。乌龙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火候,火候适当,可以使品种特征显露。

3)叶底

叶底主要看茶的老嫩、厚薄、叶色和均匀程度,要求叶张完整、匀度、嫩度好。色泽翠绿稍带黄,红点明亮,这样的茶叶品质就好,如果色泽暗绿,红点暗红,品质就差。叶张形态有助于鉴定品种。如水仙品种叶张长大,主脉基部宽扁,铁观音叶张肥厚,呈椭圆形,佛手叶张接近圆形,毛蟹叶张锯齿密,茸毛多,黄淡叶张薄,叶色黄多绿少。

4.白茶的质量鉴别

鉴别白茶品质优劣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外形

嫩度以毫多而肥壮、叶张肥嫩的为上品;毫芽瘦小而稀少的,则品质次之;叶张老嫩不匀或杂有老叶、腊叶的,则品质差。

2)色泽

毫色银白有光泽,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色)或墨绿、翠绿的,则为上品;铁板色的,品质次之;草绿黄、黑、红色及腊质光泽的,品质最差。

3)叶态

叶子平伏舒展,叶缘重卷,叶面有隆起波纹,芽叶连枝稍微并拢,叶尖上翘不断碎的,品质最优;叶片摊开、折贴、弯曲的,品质次之。

4)净度

要求不得含有枳、老梗、老叶及腊叶,如果茶叶中含有杂质,则品质差。

5)香气

以毫香浓显,清鲜纯正的为上品;有淡薄、青臭、失鲜、发酵感的为次。

6)滋味

以鲜爽、醇厚、清甜的为上品;粗涩、淡薄的为差。

7)汤色

以杏黄、杏绿、清澈明亮的为上品;泛红、暗浑的为差。

8)叶底

以匀整、肥软,毫芽壮多、叶色鲜亮的为上品;硬挺、破碎、暗杂、花红、黄张、焦叶红边的为差。

5.紧压茶的质量鉴别

紧压茶的花色品种很多,品质要求各异。松紧度方面,黑砖、青砖、米砖是蒸压越紧越好,而茯砖就不宜蒸压过紧。色泽方面,金尖需猪肝红,康砖则要棕褐色。汤色方面,沱茶以橙黄明亮为正常。叶底方面,康砖以深褐色为正常,紧茶、饼茶则以嫩黄色为佳。香味方面,米砖、青砖有烟味是缺点。含梗量方面,米砖不含梗子,而茯砖、青砖允许含有一定比例的当年嫩梗,不得含有隔年老梗。紧压茶的品质检验,应对照茶叶标准进行实物评比。

1)个体产品

分里茶、面茶的个体产品,如青砖茶、紧茶,圆茶、饼茶等,先评整个外形的匀整(形态端正、棱角整齐)、松紧(厚薄或大小一致)、洒面(是否包心外露,起层落面)三项。再将个体分开,检视梗子嫩度,里茶、面茶有无霉烂、夹杂物等情况。

2)成包产品

不分里茶、面茶的成包产品,如湘茶、六堡茶、茯砖等,就其包内取出的样品充分混合后,分取试样约100克,倒入审茶盘中。一般看其嫩度(梗叶老嫩及色泽两项),六堡茶看其嫩度、净度和条索三项。茯砖除看外形的梗叶老嫩和色泽程度外,还要看“发花”是否茂盛普遍。内质审评,一般看汤色的红、明度及叶底色泽和嫩度,并检查香气、滋味是否青、涩、馊、霉等气味,以及是否符合各种紧压茶的品质要求。

(五)分组训练

由教师提供5~8种不同质地的茶叶,准备相关训练用具,指导学生根据实训要求对茶叶的外观和内质进行鉴别练习(见表7-2和表7-3)。

(六)教师点评

教师对实训用茶叶进行品质鉴别,并点评学生提交作业(见表7-2和表7-3)。

五、现场考核

(一)考核内容(见表7-2和表7-3)

表7-2茶叶外观鉴别考核评分表

外形

(20分) 色泽

(20分) 嫩度

(20分) 净度

(20分) 气味

(20分)

得分

茶叶样本1:

茶叶样本2:

茶叶样本3:

茶叶样本4:

茶叶样本5:

茶叶样本6:

合计

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鉴别准确性、熟练性、学习态度。

表7-3茶叶内质鉴别考核评分表

气味

(25分) 汤色

(25分) 滋味

(30分) 叶底

(20分) 得分

茶叶样本1:

茶叶样本2:

茶叶样本3:

茶叶样本4:

茶叶样本5:

茶叶样本6:

茶叶样本7:

茶叶样本8:

合计

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准确性、全面性、熟练程度、学习态度。

(二)考核方法

学生在初步完成实训后,现场回答教师问题并撰写实训报告,当场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训表现和实训报告评分。

训练三茶叶的专业保藏及家庭保藏的方法

一、实训目标

掌握茶叶保藏的方法。

二、准备

各类茶叶样本。

三、训练方法

1.教师讲授示范。

2.学生现场练习。

四、实训内容

(一)指导教师讲授茶叶保藏的依据

要知道如何储存茶叶,必须先懂得茶叶会受什么影响,然后才知道要如何储存,以避免受这些因素的损坏。

1.茶叶保藏的依据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陈化是在周围环境包括湿度、温度、空气、光线的综合作用下,使内含的众多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所致。因此,控制周围环境,就成了最大限度地切断茶叶陈化途径的关键。

1)湿度与温度

湿度与温度,尤其是湿度,是茶叶陈化的最主要因素。明代罗廩在《茶解》中说得非常透彻:“藏茶宜燥又宜凉,湿则味变而香失,热则味苦而色黄。”这是因为茶叶中不但具有亲水的化学物质,如茶多酚、蛋白质、糖类、类酯物质等,同时,茶叶本身又具有吸水的物理性状,如条索松空、质地疏散等。这样就使茶叶具有较强的吸水还潮的特点,而吸水还潮的结果,使原来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分很少存在,或不复存在,而一些不利于茶叶色、香、味的成分相继产生。而温度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快茶叶中多种成分的自动氧化。试验表明,温度每提高10℃,绿茶汤色和色泽的褐变速度可加快3~5倍,而冷藏则可大大降低褐变的速度。

为此,当前人们已开始在保持茶叶干燥的同时,利用低温保藏茶叶。据试验,干燥的茶叶在0℃以下保藏,可使氧化变质非常缓慢,保存1年半以内,与新茶相差无几;在-5℃以下,可保藏2~3年;若在-20℃以下,可久藏而不变质。因此,干燥、低温是防止茶叶变质的基本途径。

2)空气与阳光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湿度与温度之外,空气的存在、光线的照射也与茶叶的自动氧化有关。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它以分子状态存在,几乎能与茶叶中所有的元素化合,并能促进反应的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的氧化作用就可以变得更加强烈起来。茶叶中茶多酚、维生素C、儿茶素的氧化,以及茶红素、茶黄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均与空气中氧的存在有关。光,特别是强光,不但能加速茶叶的自动氧化,而且能使茶叶的色素氧化变色,使绿茶由绿变黄,红茶由乌变暗。同时,还会使茶叶中的某些物质起光化反应,使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增加。有的茶叶在加工时采用日光晒干,以致产生不愉快的“日晒味”,其道理也在于此。

从上述可知,茶叶陈化,说到底是茶叶自动氧化的结果。而茶叶自动氧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湿度、温度、空气和光线。实践表明,在四个条件中,最易使茶叶陈化变质的乃是湿度。

2.茶叶贮藏前的准备

1)茶叶陈化最主要的原因

茶叶含水量高是茶叶陈化变质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准备贮藏的茶叶必须是干燥的。否则,即使将贮藏容器密闭,甚至将其空气抽出,或者充入惰性的氮气,也无济于事。据试验,将含水量为3%的干燥普陀佛茶,用抽气充氮的方法,贮藏于多层复合喷铝的小包装袋内,置于常温下经420天后,茶叶的色、香、味、形基本不变,仍保持原有的天然本色。而采用同样方法保藏的龙井茶,只因原先水分含量较高,达到7.8%,结果,茶叶色泽泛黄,香气偏低。因此,家庭贮藏茶叶,首先必须要求茶叶干燥,一般应保持水分在6%以内。经验表明,贮藏前的茶叶,如果用大拇指与食指轻搓,立即成为粉末,那么其干燥度基本达到要求。如果用力搓揉,只是将茶叶搓成片末,那么,便不符合贮藏要求。对含水量较高的茶叶,贮藏前必须先经复火焙炒,使之充分干燥,冷却后方可置于容器贮藏。

2)茶叶包装要求

茶叶属食品饮料的范畴,保质是最重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味、牢固,密封性能好,符合卫生标准,外观美观大方,对消费者又有良好的吸引力。优良的包装不仅保质性能好,而且通过包装的图案设计和文字搭配,能使消费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该商品茶的性质、质量、特点、生产厂商、饮用方法和保质期,还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茶叶包装有大包装与小包装之分,与家庭生活密切相连的是小包装。小包装一般分为内外两层:内包装主要起保质作用,一般要求密封性好;外包装着眼于宣传。目前在市场上见到的各种小包装茶,大致可分为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除氧包装、无菌包装等几种,如果能将这些小包装茶放在干燥的低温处贮藏,那么,其效果更为理想。

茶叶包装的形式可以不断创新,可以多样化,但包装上的标识要求,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7718—1994)。该标准规定,食品饮料的包装上,必须标明品名、商标、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出品单位和地址、贮存饮用方法等内容。要进入大型商场和超市的包装还必须有商品条形码。茶叶包装用纸必须符合《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GB 11680—1989),包装用其他复合材料必须符合《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3—1988)。包装上标明的净含量,即包装内的茶叶重量,其负偏差应符合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防止缺斤少两。

3)贮藏茶叶的场所

贮藏茶叶的场所应是干燥的,切忌阴湿。如果是阴湿之地,那么,即使是使用密闭的藏茶容器,也会使茶叶含水量逐日增加。如果藏茶的容器密封性能差,那么茶叶含水量就会很快升高,使茶叶陈化变质。

此外,贮茶的容器以及周围环境必须是清洁、避光、无异味,否则,会污染茶叶。

(二)指导教师具体介绍茶叶保藏的专业方法和家庭保藏方法

茶叶品质发生劣变的实质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以绿茶为例,绿茶中的叶绿素是一种受热和光影响较大的物质,温度高、强光照射,叶绿素易发生降解而破坏,就是在常温下贮存时间过长,叶绿素也会不断向脱镁叶绿素转化而失去鲜绿变成暗褐色,因此绿茶长时间贮存后,绿色渐渐消失,变成暗褐色,而且失去光泽。

另外,茶叶中茶多酚在贮存过程中也会发生自动氧化作用,绿茶中的茶多酚自动氧化后会使茶叶产生褐变;红茶中原有的一些氧化产物也会进一步氧化聚合,产生一些颜色更深暗的高聚合物,使红茶的色泽和汤色加深,滋味失去鲜爽性和刺激性。

总而言之,茶叶中很多成分在贮存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的程度是与贮存条件密切相关的。

1.茶叶的专业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