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1293200000020

第20章 东西南北中 先富带共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1976年的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不费一枪一弹,不流一滴血,干净利落地逮捕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结束了肆虐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对被“四人帮”压抑的党内健康力量和渴望稳定的中国人民来说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未复出的邓小平10月7日得知消息后,10号就向党中央写信说:“我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个伟大斗争的胜利,由衷地感到万分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一次宴会上连喝20几杯茅台,创下自己喝酒历史之最,李先念同志则饶有兴致地拿出笔来记录下了这一高兴瞬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在10月21日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老百姓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喜悦之情。

但神州大地饱经多年运动,备受摧残,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有些数据可以表明中国人在“文革”结束后的生活面貌。全国人均粮食1952年为395斤,1960年下降到215斤,1976年仅仅为381斤。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1%;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55.1亿元,即206.4亿美元,不到世界贸易总额的千分之八。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有三分之一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1978年新华社记者到安徽采访,看到的情况使他们辛酸。凤阳县前生产五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史成德,7个孩子,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碗。

面对这种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就是在这历史转折关头,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执行这一大政策结果是,中央决定在东南沿海设置经济特区,开放是十四个沿海城市,并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随后又开放辽宁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带,逐步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开放格局。在这一波大开放大开发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得风气之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率先发展起来。

进入新世纪,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尽协调的情况下,执政党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局出发,决定仍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近年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沿海地区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继续推进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同时,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部地区的体制优势进一步显现。下一步,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2007年东部十省市以约占全国9.5%的土地面积、30%的人口,贡献出全国60%左右的生产总值、八成以上的外贸出口和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2009年5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这预示着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步伐将会加快。

二、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究竟什么时候来解决这个问题呢?1992年邓小平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为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推动先富帮后富的思想的落实,帮助西部落后地区实现发展,1999年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从政策上给西部地区以支持,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给西部地区提供充足的资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力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新路子。

西部大开放战略实施过程中,划入开发范围的省市紧紧围绕富民发展,立足发展科技教育,在投资融资体制创新上、在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上、在全方位开放上都进行了大胆探索,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西部蓝皮书二○○九: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10年来,中国西部地区快速崛起,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98年的1464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8年的58257亿元,年均增长率比全国9.64%年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十年。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东部,占全国GDP的比重接近18%。在西部地区中,内蒙古自2002年起连续7年GDP增速居全国第一,十年间年均增速高达16%;陕西和西藏以12.18%紧随其后,增速最低的云南也达到9.47%。居民收入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内蒙古、宁夏、陕西、重庆等八个省、市、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都高于9.7%的全国平均增速。农村居民收入也出现多年未有的快速增长势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98年年底的2029万人减少到2006年年底的1175万人。低收入人口规模逐年稳定下降,2000年到2006年,西部农村地区低收入人口减少了37%,从3490万减少到2196万。虽然西部大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就,在经济总量上扭转了东西部间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态势,但长期落后所带来的体制与观念上的落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东西部发展的鸿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填平。因此还要继续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除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生态治理,要着力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加强清洁能源、石油、天然气、钾、磷、铝等优势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与加工,充分利用西部拥有的特有自然条件,在棉花、糖料、茶叶、烟草等方面,培育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西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在开发的空间布局上,一方面抓好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关注提升县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三、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渐入佳境

东北长期以来是工业基地的代名词,在人们心目中,那里富饶美丽,有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数里的森林。怎么东北还需振兴?

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有58项在东北,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东北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国家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人口占全国的8.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2002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7位、黑龙江第13位、吉林第18位。第三,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第四,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在石油化工业方面,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在冶金工业方面,钢产量占全国的1/8;在船舶制造业方面,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在汽车制造业方面,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第六,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12.4%,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10%。

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鸡头”的曾一度带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过程中却遇到了新难题: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机制不活,产业结构老化,企业包袱沉重,经济发展不快,一些城市资源枯竭,下岗职工众多。上述难题直接导致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的位置大踏步后移。东北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东北现象”被用来概括东北的困境。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包袱重,使其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升级等方面相对缓慢。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包袱重主要因为,“一五”时期,即国家工业化初期,因为地理位置关系,东北当时临近苏联,苏联很多援助项目放在东北。而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准备打仗,后来有援越抗美的战争,再有就是与香港、澳门临近,当时作为对敌斗争的前沿。所以当时的大工业项目、国家大型企业都没有放到广东、福建一带。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较大变化,香港、澳门、台湾的资金首先容易进入沿海地区,沿海地带有地缘关系,也有人际关系,加上中央确定的沿海开放政策。沿海地带渐渐出现大量符合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而引进外资不光是资金,还带来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经营方法的变化,这样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而东北地区离得较远,临近俄罗斯,俄罗斯这些年来经济比较困难。所以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最早进入,退出最晚,这是体制和机制原因。此外是区域位置造成的客观原因。2002年,东北发展速度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慢,三个省的工业总产值加在一起只相当于广东的60%。东北地区银行资产呆坏账比率比全国平均要高出15个百分点,黑龙江和吉林要高出20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振兴东北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振兴东北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出炉。2007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三省经济渐渐步入快车道。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2005年,辽、吉、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2.3%、12%、11.6%,比2003年分别加快0.8、1.8和1.4个百分点。二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2005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1586亿斤,在2004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增产38亿斤,创历史新高;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1626亿斤,比上年增加40亿斤。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2003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9个百分点,而2004年、2005年增长率分别为33.5%和39.3%,比全国平均高5.9和12.1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辽吉黑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8%、10.8%、10.7%,比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率(9.6%)高出3.2、1.2和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3%、8.8%、7.2%,比同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6.2%)高出1.1、2.6和1个百分点。五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一定进展。2005年,东北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比2003年底减少近500户,资产总额却增加了1500亿元,国有经济在改制中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六是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利用外资迅猛增长,2005年三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亿美元,在2004年高速增长51.7%的基础上又增长89.5%。七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八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先期启动的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九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先后投资65亿元(总投资125.3亿元)用于东北地区15个采煤沉陷区项目的治理改造,新建住宅面积90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24万户。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此外,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四、中部崛起时不我待

一个“牛肚子”理论,带出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中部崛起理念由此诞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发展速度慢、质量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中部发展快慢不仅影响本地百姓生活,还直接影响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在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初步建立起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并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其中关于中部地区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即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发展极理论和“牛肚子”理论,又称“中部崛起”理论。“‘牛肚子’理论”由经济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培刚先生提出,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认识深化,这一理论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认同,并成为中部崛起的理论基础。学者舒炼对“牛肚子”进行了系统解剖:“牛肚子”——中部地区是撬动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点。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的中轴和联系东、西、南、北的结合点,是中国整体状况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很多根源和内在机理,在这里都能找到典型的案例和佐证。在我国各重要经济区域大开发的宏观形势下,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中部地区不崛起,则万事难以长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形成东、中、西内在协调的均衡点,这个点就是中部地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第四板块,它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牛肚子”即“中部地区”概念既形象生动又具有学术确定性,有着深刻而明确的学理基础。这一理论认为“中部地区”指,以武汉为中心,以32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来反映大市场吸纳与扩散的辐射功能,以长江中游腹地幅员来刻画长江流域经济的特征。专家认为,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符合经济增长中心转移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其重要性,从国家的既定方针看,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从流域经济角度看,它是中国经济发展“H”形战略的“脊梁”;从区位优势看,它是连接东、西、南、北的“咽喉”;从城市角度看,它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其可行性,一是有得“中”独享的区位优势,二是有得“土”独厚的资源优势,三是有得“才”独优的创新优势,四是有举足轻重的产业规模,五是有已见雏形的开放格局,六是有分合有序的经济协作。其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距正在扩大,中部地区不加快发展,不仅自身难办,还会拖东、西部发展的后腿。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8%的中部发展速度慢、质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党中央召开会议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对策,2004年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正式写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2月15日和3月27日,国务院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崛起工作,并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呈现出竞相发展、活力增强的发展态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综合经济水平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08年河南、湖南、湖北三省GDP已经超过万亿元,在全国13个GDP过万亿元的省区市中,中部占据三席。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中部各省GDP增速大都高于全国9%的平均增速,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二是企业创立明显增多。截至2008年年底,中部六省实有企业215.2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06%,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15%。三是产业转移浪潮涌起。东部产业升级,中央政策引导,中部资源成本,加上中部地区大力招商,大批产业转移项目涌向中部。四是社会投资持续领先。自2004年以来,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开始以超过30%的速度领跑全国。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区投资87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中部地区投资45384亿元,增长32.6%,中部投资增幅遥遥领先。五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中部各省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中部的自主创新使高新技术产业区异军突起,如奇瑞、华中数控、中联重科等。六是人力资源增长迅速。2003年以来,河南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0多人,其中院士58人,博士2400多人。湖北省人事厅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3年,博士、硕士学历人员的流入与流出之比分别约为2.5︰1和4︰1。2007年武汉高校本科生的本地就业率高达60%,比往年提高了1/3。七是愈加重视保护资源环境。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此同时,中部其他各省也纷纷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五、解读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东南西北中各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执政以来,中共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进入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由于推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仍然过大,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上,还表现在社会福利、文化程度、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事业等方面的地区差距也很明显。因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区域过度开发、行政区间经济恶性竞争,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了环境生态恶化,造成一些新的社会矛盾。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全局性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间发展失衡,势必减缓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只有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才能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维护各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只有民族地区发展了,欠发达地区跟上来了,才能实现各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展现勃勃生机。

目前,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区域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过大,而且继续扩大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区域间低水平竞争严重,无序开发状况比较突出,全国生产力布局总体上还不尽合理;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尚未理顺,基于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构架,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表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仅如此,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利益格局、地域环境、发展水平等的变化又给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挑战。而能否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国内区域很不协调的情况下,成为世界强国。因此,实现强国梦,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