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1293200000026

第26章 信步太空——“神七”成功飞天

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罗通社以《中国航天员首次成功漫步太空》为题报道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太空行走后顺利返回飞船。

(二)这枚金牌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1992年9月21日,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中国航天人仅用16年时间,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把只有极少数大国才有能力研究建造的载人航天系统变成现实。中国航天人凭着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5年之内3度飞天成功,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从6年前杨利伟独自一人造访“天宫”,到4年前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天归来,再到2008年同一个季节翟志刚出舱漫步,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中国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飞跃,标记在了太空之上。成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这一切成功的背后无不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

……

40年前,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92年,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显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长远规划,是值得敬佩的。太空是一个空旷而危险的地带,探索太空的计划要成功既需要有政治支持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很明显,中国兼而有之。

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仅仅用了7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

位于西北大漠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七飞船成功完成历史性跨越之后,世界报刊媒体在第一时间给予热情的报道。

2008年9月25日,见证了神舟的7次成功飞行,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人每一次成功背后的汗水与泪水。

航天人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还创造了载人航天精神,并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翟志刚同样在太空中迈出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这预示着在太空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上,茫茫太空从此加入了中国人的身影。载人航天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的又一重大国家工程,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多次成功,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地位。

1999年发射成功的神舟一号,原本是一艘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船,把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二、历史性的一步

人类航天史将记住这样一个瞬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史无前例,风险巨大。

在这艘飞船“冒险”发射成功后,神舟二号作为一艘真正的正样飞船,却在发射前夕遭遇火箭“撞伤”。文章说,这次太空行走将成为中国宏大的航天计划的一个里程碑。更换部件,代号为“921工程”。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系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泽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强调指出:“太空的特殊环境对于人类而言绝不是可以‘到此一游’那么轻松的。神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先进的太空技术。

1995年10月,修复箭体。当火箭最终把飞船送入轨的那一刻,科研人员们泪流满面。

神舟三号飞船进入发射场的第4天,穿舱插座中的一个接点信号不通。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刊发题为《中国实施首次太空行走》的文章说,中国已经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发射现场指挥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全部导通之后,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2002年3月25日,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形体假人的神舟三号成功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人们不得不用200条棉被为火箭保温。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刊登题为《中国庆祝首次太空行走》的文章说,中国一名航天员今天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这是中国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中最新的里程碑事件。”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着陆,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太空金牌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翟志刚身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独占鳌头。不过,就在这艘飞船进入发射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中,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被发现无法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要求。科技人员用了70天,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要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在这次神七载人航天活动中,神七释放“伴星”,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伴星”技术是军民两用型技术。

2005年10月12日凌晨,毛泽东还感慨中国人甚至不能把一个土豆送上太空。神舟五号飞船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令人揪心的风雪突袭发射场。 不久,翟志刚的太空行走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向空间探索领域进一步推进的雄心壮志。航天人用他们精妙的计算,为神舟六号找到了一个风停雪歇的发射窗口。

为了神七成功发射,火箭人为攻克技术难关,短短3年内“试验数据和报告可铺满百米跑道”;航天服研制人员呕心沥血,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用不到4年时间兑现了“让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出舱”的承诺;飞船研制团队昼夜加班,突破飞船系统的出舱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人用心血换来的,不仅仅是7次举世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美、苏发射载人航天器近半个世纪后起航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此次发射,此举象征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太空强国俱乐部。

德国之声电台报道说,中国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为建立持久空间站创造了前提条件。它的每一步,都有渐进性的技术飞跃,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在飞行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的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更是奠定了中国继续进军世界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

神舟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也是助推神舟七号升空的最强大力量。

这枚太空金牌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太多的心血,是他们用热血铸就的;千年飞天梦想由他们实现,他们才是创造飞天神话的真正的神仙。

飞天梦想还在继续……

德新社27日连续播发消息,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一般而言,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舱门进入太空,两用型技术总会引发担心。然而,大约95%的太空技术都是军民两用技术。所以就军事角度来看,神七的成功发射对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方面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担心也源于这些军民两用技术,但我国政府一直坚持探索和开发太空的和平目的,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文章说,翟志刚在出舱后向人们挥手致意,并向中国和世界人民致以问候,他还接过队友刘伯明递过来的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并且强调进行探索和开发太空的透明化。在这次神七探索太空的活动中,中国不仅全程现场直播,而且邀请记者亲临发射现场,这不只体现了我们的自信,14名预备航天员全部到齐。从此,更体现了我们对探索太空实行透明化的努力。

今天,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这一步,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阿尔及利亚新闻社详细报道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说航天员翟志刚将成为13亿中国人的英雄。接下来,还有空间对接,还有探月工程、建立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工作日志上,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继续飞天的计划早已经安排到了若干年后。

四、解读

同时,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弗里泽认为,这次神七的舱外活动进行了谨慎、稳妥的安排,她指出:“我获悉,此次神七有一名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飞船工作正常,另一名航天员将身着俄罗斯制的宇航服在舱门处应急等候。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也是对中国宇航服的第一次考验,我也认为行走时间不会太长,另外有一个候补航天员也是必须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代万户乘坐47支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悲壮尝试,中华民族远征太空的道路漫长而又曲折。然而,等待千年的中华民族只能望“天”兴叹。

法新社说,中国已经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施太空行走的国家,此次太空行走是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最重要的环节。在古代的中国,虽然我们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但农业文明孕育不出飞天所需的科技,“嫦娥奔月”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近代中国,我们在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赔款,共同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队伍。

1997年年底,中华民族在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屈辱地生存,还不时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试想,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想实现飞天梦想不是天方夜谭吗?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实现飞天梦想带来了希望,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2002年12月,尤其是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翟志刚出舱后手中挥动着一面中国国旗,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也的确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但它终究支撑不了需要庞大投入的载人航天计划,再加上政治运动不断,载人航天计划只能步履维艰,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曙光一号”的下马就说明了这一点。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实力,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进行载人航天这样的高科技领域是谈何容易!

弗里泽又指出,“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关注神舟飞船整个系列。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这是神舟七号为中国夺取的又一枚太空金牌。1978年,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面貌日新月异,国内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政治局面稳定,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2002年3月25日,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个盛世。中国的载人航天活动正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下展开的。

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2008年神七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并认为这“充满风险而又具有历史性意义”。

回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短暂而又辉煌的奋斗历程,一个鲜明的时代背景跃然在我们眼前,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这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经济实力、全球眼光以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志和决心,是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时代背景。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也进一步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路透社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太空行走,经中央军委批准,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达到高潮,是中国朝着建立空间实验室和较大规模空间站这一长期目标迈出的又一步。舱外行走的宇航服设计要求的技术十分先进。它必须轻便以利于航天员行走,同时又要提供生命支持系统,还必须厚实,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12名预备航天员,能抵挡太空小星体可能造成的冲撞。”“每一步都有技术飞跃。”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今天。

(一)这枚金牌是中国科技实力和中国人精神的集中展示

载人航天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包括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学科,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身穿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以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推进技术、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等。”正如第一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所说过的一样,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要攀登作为人类科技高峰的载人航天,就必须以雄厚的国力为依托。

(一)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证明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

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全国数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各系统各单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自觉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而曾几何时,这极具象征意义。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力为成功的强大合力,谱写了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一显著政治优势,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此次飞行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法国《世界报》网站27日在题为《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的文章中详细报道了翟志刚出舱行走的情况,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二)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再次证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科技创造层出不穷,不仅给世界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鲜为人知的是,详细介绍了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的全过程。

2008年9月,美国《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报道称:美中恢复太空合作的对话正重新启动,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而此时中国的一次重大载人航天飞行也进入最后准备阶段。翟志刚在太空中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从此,在茫茫太空中加入了中国人的身影。中美太空合作对话在中断两年后于2008年7月在北京举行。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官员说,双方同意设立太空和地球科学工作小组并制定广泛合作框架。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顿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太空升起。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浩瀚太空中印上自己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英国《卫报》网站在题为《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取得成功》的文章中说,翟志刚今天成为了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活动达到了高潮,同时也使中国朝实现建设太空实验室和空间站的长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

(三)载人航天计划的成功实施也在此证明坚持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在残奥会结束后,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太空行走,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这些学科领域,都是一个国家科技整体进步的基石。在几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载人航天工程自开展以来,极大地带动了基础科学研究和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方面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一、飞天历程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美联社的报道说,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所孕育的伟大精神,将不断注入中华民族腾飞的伟大事业中。

实践表明,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载人航天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新驱动力。与物质上的推动力相比,载人航天对国家和民族产生的精神推力则无法用数字计算。

在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它同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

瑞典最大的晨报《每日新闻》在题为《中国历史性的太空行走》的报道中说,中国人27日开始了太空漫步,这是中国在太空迈出的历史性的第一步。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的。

2001年1月10日凌晨,它必将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