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1293500000004

第4章 公共危机的基本概念(4)

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起点,培养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使在危机发生的非常时刻,组织成员也会自觉按照危机处理制度的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此外,我国至今还没有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制定长期的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使得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政府的危机预警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较低。由于我们缺乏常态下的危机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处理起来就会显得很忙乱。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就比我们要娴熟得多。如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事件中,虽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体现出了美国人民在面对危机时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处理能力。强大的飓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在飓风平息后不久,美国的几个受灾州、市很快就能进行重建,恢复社会和生活秩序。美国社会整体表现出的这种有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对民众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视和其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此外,这些国家十分注重在平时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乃至军队进行联合培训、演习,防患于未然。

2.处置效率方面的启示

政府离开效率谈危机管理是毫无意义的。在处理公共突发危机事件过程中,专门的危机应急机构能够迅速地展开行动,制订出统一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和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危机处理效率。我国现行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机制,既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又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对危机处理的方式经常是遇事就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具有浓厚的临时色彩,因此在进行跨部门协调时工作量大,效果也不很明显。而美国早在1979年就由总统吉米·卡特签署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署(FEMA),主要任务是“灾害发生时的救援、制定民间防备对策以及承担灾后的复原工作”。它可以调整联邦政府的27个部门的危机对策及防灾业务。FEMA是直属于美国总统的独立的政府机构,拥有联邦灾害救援基金15亿美元的运作大权,在全美国10个地区设有地域作战总部。尽管一开始它也有些反应缓慢,但一旦运转起来,就又能迅速展开救援工作。FEMA在短短的12个小时内就在新奥尔良成立了现场总部,所有人员、物资一并到位,及时地展开救援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

3.信息沟通方面的启示

相信公民是智慧的,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的,这是现代社会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只有让公众及时地掌握危机信号,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救治措施,才能把危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此,危机爆发之初,政府就要不断地向社会发出预警,发布公开信息。如果关于危机损害的各种流言已经出现,政府就必须加强公关,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内幕信息,以减少社会恐慌。在我国政府处理非典危机时,信息披露的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首先是信息公布缓慢。从发现疫情到正式公布信息整整拖延了两个多月。其次是信息失真。在官本位负责制及现行政绩考核制的影响下,一些官员在信息处理时层层作假,瞒报漏报,报喜不报忧,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正当知情权,扰乱了人心,而且给危机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最后是政府对媒体披露信息的干涉。在中国南方出现抢购板蓝根、食醋恐慌时,内地各大媒体没有给予充分的报道,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公民仍然到疫情重灾区旅行,导致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反观美国,除了飓风初期有些赈灾不力、信息失灵外,其他的有关这次灾难的状况是完全地向公众公布的,正确指导难民往何处避难,准确预报飓风的去向、何时减弱,此外,关于这次灾难的伤亡人数和房屋、财产损失也毫不保留地公之于众,接受公民的监督。当“卡特里娜”于9月中旬减弱后,有些灾民陆续返家。这时气象监测中心发现飓风“丽塔”即将登陆,随即公布消息,阻止灾民返乡,还组织其他有可能遭受飓风袭击的州、市的居民整体撤离,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4.公众利益方面的启示

政府的管理活动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而不能像企业那样以盈利为目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而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应该以公众利益为基准来制定和实施。政府要时时刻刻把公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自身利益和经济利益,无视甚至损害公众利益,也不能为了一个团体的利益而去损害其他团体的利益。美国遭飓风袭击后,只占少数的富有的白人在第一时间撤出灾区,留下的难民大多是贫困的黑人。此事一经披露,美国社会一片哗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中国非典爆发后,中国政府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临时政策。此时,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在各自所在的企业、学校随时监控查看职员、学生的身体状况;为了避免传染更多的同胞,被强制隔离的居民也平心静气地生活;战斗在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也以大无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抛洒自己的爱心和热血,社会呈现出温暖祥和之气,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危机管理工作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改善

对现状的分析是研究问题的起点,只有当清楚我们的现实是什么,才能够决定前进的方向。公共危机管理现状指的是现实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通过描述分析这些现状,为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奠定基础。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已取得的成就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危机的预防,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危机管理有过充满辩证思想的论述。例如,《老子》五十八章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中国古代对危机两面性、变化发展的科学思考;《周易·系辞》下中的“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新唐书·魏徵传》中的“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强调的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的思想。又如,《贞观政要·论政体》中的“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吕氏春秋·重言》中的“听于无声、见于未形”,强调的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从小危机防患大危机的思想。此外,谋划也是危机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而胜,实际也就是“先为不可胜了”,先“立于不败之地”,先做好一切准备了。用现代危机管理理论讲,就是预案在先,各级政府部门、各个企业都应有一套危机处理预案,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自动运作,避免危机扩散。

近年来,由于我国频繁地处理各种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并且广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迅速提高。我国政府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建立制度,打牢基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立了以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为主要内容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

1.应急管理预案的形成

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的起点。预案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是应急理念的载体,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应急教育、预防、引导、操作等多方面工作的有力抓手。制定预案,实质上是把非常态事件中的隐性常态因素显性化,也就是对历史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做法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形成有约束力的制度性条文。鉴于此,国务院在组织预案编制过程中,从明确要求、制定指南,到成立机构、督促指导,工作十分细致缜密。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为制定预案出台了《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要求预案编制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贯通行政和各类组织层级,横向覆盖行政和社会各个层面。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涵盖了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之网基本形成。预案修订和完善工作不断加强,动态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预案编制工作加快向社区、农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深入推进。地方和部门联合、专业力量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应急演练有序开展。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

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指挥机构、社会动员体系、领导责任制度、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等组成部分。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政府坚强领导、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负其责、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从机构设置看,既有中央级的非常设应急指挥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又有地方政府对应的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了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协调、指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建立了志愿者制度,有序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去。从职能配置看,应急管理机构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在常态下编制规划和预案、统筹推进建设、配置各种资源、组织开展演练、排查风险源的职能,规定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采取措施、实施步骤的权限,给予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揽子授权”。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职能“缺位”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从人员配备看,既有负责日常管理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人员和专司救援的队伍,又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

3.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

应急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有效运转的机理性制度。应急管理机制是为积极发挥体制作用服务的,同时又与体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既可以促进应急管理体制的健全和有效运转,也可以弥补体制存在的不足。经过几年的实践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政府与公众联动机制、国际协调机制等应急机制。另外,特别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制建设。如以往在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缺失,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注意发挥信息发布机制、志愿者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我国在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还与探索建立绩效评估、行政问责制度相结合,已形成了灾害评估、官员问责的一些成功实践范例。

4.应急管理法制的建设

法律手段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就是依法开展应急工作,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使政府和公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明确权利、义务,使政府得到高度授权,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使公民基本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应急法制建设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法规性文件111件。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和法规性文件内容涉及比较全面,既有综合管理和指导性规定,又有针对地方政府的硬性要求。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一部基本法,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应急管理法制化的标志。在“一案三制”中,法制是基础和归宿。应急管理法制的确立,表明我国应急管理框架的形成。这一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应对近年来各类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