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国式医患关系
1293800000009

第9章 医者的尊严(9)

其实,一个国家的真正贫困,并不体现在经济上,而是体现在公共政策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院在遇到紧急危重病人时,必须先抢救后收费。但是,由于一些贫困病人既无医疗保险、又无支付能力,导致医院无法收回欠账,或者赢了官司讨不回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院的病人欠费超过百亿元,大部分成了“死账”。因此,很多医院出现推诿和拒收贫困病人现象,甚至把流浪病人抛弃荒野。这些恶性事件屡屡发生,暴露了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不仅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声誉,而且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如何才能解决贫困病人的医疗欠费问题?出路就是建立国家紧急医疗救助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医保制度全覆盖,但医保制度主要是保障“治病”,而紧急医疗救助是“救命”。佛家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救命”理应优先于“治病”。假如有了这项制度,任何一家医院遇到生命危急的患者,都会尽力抢救,而不是拒之门外。即便患者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医院也可以获得政府补偿。这样一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以真正体现。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但有关“三无 ”病人的医疗欠费问题,仍是一个空白地带。

医改方案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所谓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仅应该包括“治病”,更应包括“救命”。作为一项普惠的公益性制度,紧急医疗救助制度的资金主要应由政府承担,同时也可吸收部分社会慈善资金。此举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

一名“冷血”的医生,伤害的也许只是几个人;而一项“冷血”的制度,伤害的却是一个群体。因此,惟有让制度不再“冷血”,才能造福更多的贫弱者。

医生为何总被质疑

2011年9月,有媒体报道:深圳陈先生的孩子刚刚出生三天,因无法排便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医院拍了十几次X光片,并称需进行高达10万元的手术治疗。但转至广州市儿童医院后,医生仅开了8毛钱的石蜡油就治愈了。

针对这一事件,深圳市儿童医院作出回应:8毛钱只是暂时缓解了孩子的症状,而不是治愈,患儿仍不能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所谓“8毛钱治好病”绝对是夸张的说法,“10万手术费”也纯属虚构。另外,患儿做胸腹平片及钡灌肠是诊断必需的检查,其实患儿只做了一次X光检查,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体内各个部位进行动态影像,所以出了十几张片子,而并非家长所说的拍了十多次X光。

事实证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说法是正确的。一个月后,这名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了巨结肠手术,一共花了2万多元。孩子出院时,陈先生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及一时冲动”,而医院也表示了宽容和理解。

“八毛门”事件本来是一条经不起推敲的新闻,为何受到了如此众多媒体的追捧呢?因为,质疑医生已经成为公众的习惯性思维。只要发生医患纠纷,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谴责医生无德。而媒体也总是“顺应民意”,“一边倒”地炮轰医院、质疑医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医生往往有口难辩,即便是被误解、被冤屈,也很难获得理解和同情。于是,公众在宣泄中得到满足,媒体在娱乐中赚足“眼球”,谁也不再追问事实真相,医生成为“沉默的羔羊”。

我国古代有个“疑邻盗斧”的故事。一个人的斧头丢了,便怀疑是邻居偷的,因此觉得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很可疑。有一天,忽然找到了斧头,便觉得邻居不像是偷斧头的人了。在医患关系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医学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理解很多医学问题,往往需要专业知识背景,而不能仅靠直觉判断。如果盲目怀疑,难免会犯“疑邻盗斧”的错误。

应该承认,绝大多数医生是有道德底线的。少数人存在过度医疗问题,主要与医疗体制有关。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严重滞后,公立医院实行自我创收、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医疗价格体系严重扭曲的状况下,医生因无法靠合理诊治获得收益,不得不采取多检查、多开药的方法,以获得经济补偿。于是,百姓逐渐对医生失去了信任,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情绪对立。一旦发生纠纷,医生自然就会被“千夫所指”。这就是“塔西佗陷阱”,即当一个部门或群体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事实上,医生能否走出“塔西佗陷阱”,主要取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倘不革除体制弊端,而仅靠医生的道德救赎,就很难彻底扭转被动局面。这正如在一池污泥浊水中,让大多数鱼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几乎没有可能。惟有让“一潭浑水”变成“一池清水”,才能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是回归公益性。而回归公益性的重要标志,是医生能够根据病情采用适宜技术、适宜药物治疗疾病,而不是根据经济收益选择治疗方法。这就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收入补偿机制,鼓励医生靠技术获得合理收入,彻底铲除过度医疗的制度土壤。惟其如此,医生才能真正走出信任危机。

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已“破冰”,医患之间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任,而不是怀疑。可以预见,当医疗体制弊端革除之后,医生必将重获百姓信赖。

“医生防暴”与“患者录音”

2011年11月,一家医学网站推出《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建议医生:“值班时尽量避免独处一室,切勿背靠大门”、“上班时可以穿轻便运动鞋”、“利用钢制病历夹抵挡和防护砍刺”、“将白服叠厚,缠绕在左手或左前臂,抵挡各种钝器和锐器”等。这份《指南》受到很多年轻医生的热捧,被称为“护身法宝”。

医生在防患者,患者也在防医生。不久前,广州一名患儿家长因怀疑医院过度医疗,不仅对治疗过程进行记录,而且要求对医生的谈话、会诊都进行公开录音。对此,医生们感到压力很大。

从“医生防暴”到“患者录音”,折射出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加深。医生害怕患者,患者也害怕医生。双方互相戒备、互相防范,可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恶性暴力冲突事件也在增加。但是,医患关系还没有恶化到需要相互防范的地步。“医生防暴”与“患者录音”,显然属于“防卫过度”。例如,我国每年的门急诊量达60亿人次,相当于每人平均看五次病。在如此庞大的就诊量中,医患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偶尔发生一些纠纷,属于正常现象。应该说,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值得信任的,绝大多数患者也是理性的。医患之间,信任是主流,不信任是支流。

但是,为什么医患双方都放大了对方的“恶意”,甚至互设为“假想敌”呢?这是需要媒体深刻反思的。在信息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媒体。而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过度关注医疗行业的负面新闻,无形中放大了医患矛盾,加深了双方的猜疑和误解。例如,在最近发生的“八毛门”事件中,个别媒体仅凭患儿家长的一面之词,就判定深圳儿童医院过度治疗,甚至得出“8毛钱打败10万元”的结论,引发了舆论对医德沦丧的强烈谴责。然而,事实证明,8毛钱只是缓解了症状,而非治愈疾病。一个月后,患儿还是接受了巨结肠手术。为此,患儿家长向深圳儿童医院公开道歉。但遗憾的是,最初炮制这一“乌龙事件”的媒体却没有道歉,也未被追究任何责任。

“新闻离我们越来越近,而记者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人们对一些作风浮躁记者的批评。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的失实报道越来越多,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而且损害了公众的判断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一些记者由于缺乏新闻职业素养,远离新闻现场,不做调查采访,习惯于捕风捉影、合理想象,导致“八卦新闻”满天飞。例如,最近有媒体报道,郑州一名产妇被麻醉后,苦等医生2个小时,最终导致胎死腹中。然而,这则新闻不仅与事实严重不符,而且连患者家属也不认可。这样的虚假新闻屡屡出现,严重误导了公众,影响了医患和谐,害莫大焉。

客观、公正、真实、平衡,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媒体应该尽量为公众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而非一个虚构的世界。如果媒体过度关注阴暗面,而不坚持平衡原则,就会让公众产生认识偏差,以为“一片漆黑”,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医患关系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媒体更应肩负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使命,保持冷静理性,积极化解矛盾,努力成为社会伤痕的弥合者,而非撕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