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求学集
1294600000018

第18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1)

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0、11、12期,又载《新视野》(核心期刊)2009年第2期。与仲计水合作。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整整走过30年了。从政治领域看,这3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这个概念,是江泽民2002年在“5·31”讲话中提出的,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政治发展道路”写入了大会报告。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多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重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模式,是政治发展的航道和指向,它规定了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政治发展道路问题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有关,也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连。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治发展道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不同的国家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体。作为实践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条道路;作为思想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理论。无论是道路,还是理论,在内涵上,“社会主义”是本质,“中国”是国情,“特色”是样式,三者连在一起,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作为实践模式,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思想概括,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一个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从国内背景看,主要源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国际背景看,源于总结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性的对民主、人权的重视等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4页。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也是这样,它们都有其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其形成过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整个80年代、90年代不断发展,并以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作为形成标志,十六大以来又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在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经历了严重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十年动乱。在政治上表现为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无政府主义,政治动乱和全面“内战”,野心家篡夺权力为患全国等,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等造成了严重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全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历经二十余年,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还与我们党反思并突破苏联的模式相伴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既建立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也照搬了许多苏联的模式和做法,特别是不重视民主和法治,实行高度集权的人治,大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等方面,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很大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苏联模式进行全面反思和突破的产物。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所有这些,都构成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逐步开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国际背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以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的变革浪潮,这个浪潮涉及国家之广泛、影响程度之深刻、持续时间之长久,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民主、人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这期间,还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大事件,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积极适应世界形势变化,认真汲取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赶上时代的伟大号召,在改革开放中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竞争比较中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有着宏大而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的,是与国内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紧密相连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民觉醒的伟大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奋斗和反复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对这条道路和相关理论的形成,中国人民、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政治理论是建国初期奠基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于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又于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们党领导人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创建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提出了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思想,为拒腐防变和克服官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明确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民主政治理论的以后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比如对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重视不够,主要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思维定式认识中国的政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照搬苏联高度集权模式,发生“左”的错误,结果,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严重挫折,留下深刻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既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又在开拓进取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起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于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问题。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同时还提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向前进。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最大的理论突破就是提出了依法治国,提出:“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一论述包含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萌芽。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又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在谈到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三者统一原则的首次正式提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三者统一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核心的内容,它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式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迈向了更高的台阶。例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立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过程公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以人为本”,推动人权入宪,保护私有财产等。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想和新措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包括: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论断;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提出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新命题;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部署、发展人民民主的新举措和发展党内民主的新办法等。这一系列新的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民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发展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