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的情趣
1295000000035

第35章 看戏察风情

延安特产秧歌剧

载歌载舞的秧歌剧是陕北高原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延安鲁艺的文艺工作者们因地制宜,借这一当地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入了“大生产”的时代内容,宣传抗日救国。其中一出《兄妹开荒》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堪称新编秧歌剧的佳品,成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硕果之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文艺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秧歌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样式,在陕甘宁边区十分活跃和普及,许多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也投身其间。当时,诗人艾青在中央党校担任了秧歌队副队长。队长是中央党校的副教务长刘芝明,周而复、朱丹都是秧歌队队员。这支秧歌队很活跃,演出了周而复写的《牛永贵受伤》等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艾青还在延安的新市场附近和青化砭等地,兴致极浓地观看了载歌载舞、粗壮有力、节拍明显,充满劳动者健康和愉快的农民秧歌队的演出,并为其适合现实生活。群众趣味所要求的,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手法所倾倒。诗人热情地称赞延安新秧歌剧:“真是一种群众的喜剧。在我们的每个剧里,贯串着人民的觉醒、抬头、斗争和胜利。”艾青在对新秧歌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44年5月写了《秧歌剧的形式》,提出从秧歌剧剧本的内容到形式,从秧歌队的组织到演出,都是最富有群众性的东西。

这篇文章发表前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读后给自己的秘书胡乔木写了一封信,对《秧歌剧的形式》表示高度赞赏,称其“可起教本的作用”,还建议印成小册子。1944年6月28日,《秧歌剧的形式》正式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面。毛泽东在一个晚会上见到艾青时说:你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你应该写三十篇。

1944年春节后的一个晴朗早晨,延安小砭沟总政干部休养所内阳光明媚。一排大窑洞前面的平场地上,由十几条长板凳围成剧场,观众有30多人。身穿灰色棉大衣的毛泽东就坐在西边的一条长凳上,正乐呵呵地看演出。台上正演着反映边区人民热情劳动和自由愉快生活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唱得好,演得也生动,观众都很高兴,毛泽东和大家一起不时哈哈大笑。

《兄妹开荒》主演之一王大化,因在此剧中的成功表演,可谓誉满陕甘宁。1946年他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夭逝,以致引起全国各个解放区的震动、悲痛、哀悼。经毛泽东的批示,王大化所在文工团及当时的黑龙江省主席阎宝航为他立碑建墓,首次正式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以纪念他为陕甘宁边区人民作出的卓著贡献。

1944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到了秧歌剧,他对学员们说:“文化上你们还要学会演戏,扭秧歌,还要学会唱歌,唱黄河大合唱、小合唱,等等。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延大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要会做这方面的工作,要为实际服务,不搞教条主义,不脱离实际。”

“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

毛泽东虽然对京剧有特殊的感情,但他也同样喜欢地方戏和民歌。凡是到武汉时,他总是要看着汉剧、楚戏,听听湖北民歌。对于黄梅戏,他同样喜欢。湖北省的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一些传统剧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做俱佳。

1958年,毛泽东南下,住在武汉东湖客舍。一次,他问梅白:“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梅白说:“是大水冲去的。黄梅县地处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的安庆一带去卖唱。”毛泽东听后长叹一声:“是这样,严凤英演的天仙配的娘家是黄梅县。可是,我总想看看你们老家的黄梅戏——原始的黄梅戏,知其源嘛,这样就可以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把黄梅县黄梅戏剧团请到武汉来了。梅白同剧团的人商量,该拿出什么节目?有人说了新剧目,有人说有《张二女推车》这类传统剧目,就怕说是黄色的,是低级趣味。梅白如实向毛泽东说了。他哈哈大笑:“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红色的嘛。”梅白讲了于老四和张二女恋爱的情节和与此有关的几个传统剧目。毛泽东忽而严肃起来:“不能把人民喜闻乐见的、土里土气的东西,斥之为低级趣味!”当夜,毛泽东在洪山礼堂欣赏了“原始”的黄梅采茶戏。开始,他要梅白当“翻译”,后来便聚精会神地看和听,不断点头微笑,称赞:“有意思”、“有风格”……而一些机关干部看了,说不该拿这种东西“亵渎”主席。

隔天,毛泽东对梅白谈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和交流的结果。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昨天夜晚的那几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乡土风味,很感人。起先,我要你翻译,以后,我也成了‘黄梅佬’了。你们的采茶戏跟湖南的花鼓戏一样,使本地人有亲切感,喜闻乐见,是自然的。我这个湖南人,对你们黄梅的这个戏,也有亲切感。艺术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要有民族特色、乡土气味……不能随便说什么‘色’,我说只要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第二年,1959年7月10日,梅白随王任重陪毛泽东从庐山到九江下水,游过了黄梅县的小池快到费家湾时,毛泽东上了登陆艇,问梅白:“这里离你的家乡多远?”梅白说,还有十五里。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谈起黄梅戏,饶有风趣地说:“于老四、张二女现在该行时了吧?”接着指出:“这一对情人,以字行,留姓不留名,可见这是一对劳动者。要不张二女怎么‘推车’呢?”瞧!“原始的”黄梅戏给毛泽东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严凤英的“七仙女”成了人人皆知的故事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毛泽东在张治中和罗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安徽。一天,省委招待毛泽东一行着黄梅戏《打金枝》。严凤英扮演皇帝的女儿金枝。

这出戏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一身傲气,闯入宫中,打碎“禁灯”,又打金枝玉叶,闯下杀身之祸,急得郭子仪捆绑了自己和儿子,赴皇帝面前请罪。皇帝不仅没问罪,反而十分宽容,还批评自己的女儿,又批评皇后对女儿的偏心。毛泽东看得轻松、愉快、十分惬意,看后说:“历代开国皇帝,从不杀有功之臣。”

毛泽东还饶有兴致地问省委有关负责人:“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省委同志说:“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旧社会可能黄梅县灾民逃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吸收了安庆的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了黄梅调。”毛泽东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省委同志介绍说:“她是安庆桐城县人。”毛泽东一边频频点头,一边高度评价严凤英的做唱和地方戏曲,他说:“我喜欢家乡湖南花鼓戏,黄梅戏更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你们要知道,全国老百姓谁不知道梅兰芳?”

“……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一次,毛泽东听了蒋桂英演唱的民歌,说有荆楚特色。他最喜欢有关小女婿的那一首,对“一小”这个词尤感兴趣。他说如果翻成北方话的“小不点儿”或者普通话的“一点点”,就没有荆楚特色了。毛泽东对现代歌剧《洪湖赤卫队》也有这样的看法:这个歌剧之所以受欢迎,而且流传开了,主要的是歌剧的主旋律有荆楚特色,有“下里巴人”的特点,所以“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毛泽东看戏的时候,是一个热情、恬静而又亲切的凡人,但在评论戏的时候,又的确是一个修养极深,造诣颇高并极具影响力的伟人。毛泽东看戏不仅局限于消遣,更多的是以领袖的典范和威望来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艺术文化。

地方戏和民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渊源,许多剧目能够流传至今并得到发展,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但是它更与领袖人物的关心和鼓励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