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英国精神
1297200000054

第54章 人的悔恨

罚 单

李明在伦敦上学,有一次就餐时,他不小心弄丢了从国内带来的手表,手表价值人民币200多元,约合30多美元。他在教学楼的墙上贴了一张寻物启事。就在当天,一个英国学生莱特将手表送了回来。李明连连表示谢意,莱特说这是应该的。

可是第二天,李明收到了学校送来的一张40美元的罚单,原因就是他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而更让他意外的是,告发他的竟是那位送还手表的莱特。

大海里的船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知道: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五块钱的故事

有一批被没收的脚踏车在英国海关公告后决定拍卖。

拍卖会中,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五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拍卖会中间休息时,拍卖员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相同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了去。人们开始注意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最后拍卖会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下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拍卖员问:“谁出价?”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那个小男孩轻声地再次说:“五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3次后,他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孩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人的悔恨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英国民间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也说不上是什么年代了,在阿巴加旺旺住着一个领主。领主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儿子,他的儿子还是个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他还有一条狗--这是一条忠心耿耿的大狗,一条厮打起来不置对方于死地不肯罢休的狗。

一天,领主的老婆上教堂去了,领主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传来一阵号角声,随后他看见一匹母鹿从他身边经过,一群猎人和狗在后面追它。猎人骑着马,狗奔跑着。“我和他们一道去追它,”领主自言自语地说,“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这匹母鹿有我的一份。”狗照例跟着他准备一道走,当这主人指了指睡在摇篮里的孩子,它就乖乖地蜷缩在摇篮的一边了。

领主走后不久,一只狼从外面走进来,径直朝摇篮跑去,想吃掉孩子。狗呼哧一声站起来,竖起背上的毛,一眨眼的工夫,已经和狼扭打起来了。

这头狼是山里有名的“灰色卫士”,孩子身上的肉香引得它口水直流。两个天生的冤家用牙齿撕,爪子抓,直打得口角流血,皮毛撕成一片片,像破布条似的挂在身上。它们从房间的这一头打到那一头,撞翻了摇篮,把血溅在毯子上。尽管它们又是吼又是叫,尽管它们的爪子抓得“咯啦咯啦”响,孩子却始终安安静静地躺着。他睡着了,一点儿也没受到惊吓,那狼简直就没有机会接近他。最后狗把狼逼到房间尽头的一个角落里,狼的嚎叫声平息下来,变成喘息声,吼叫声变成了嘶哑的嘘嘘声。狗立即使出最后的力气,咬断了狼的喉咙。

过了一会儿,领主回来了。狗听见了院子里主人的脚步声,挣扎着站起来,跑去迎接主人。狗摇着尾巴要舔主人的手,可主人闻到狗满嘴的血腥味,看到血迹斑斑的狗腿和净是血迹的地板,以及倒扣在地板上的摇篮。孩子呢?哪儿也没看见。

领主一边高喊着,一边拔出剑。他愤怒得几乎要发狂了,以为这狗吃了他的孩子。领主一剑刺穿了狗的身子,狗倒在地上死了。狗刚刚断气,领主听到摇篮底下孩子的哭声。他急忙奔过去,扶正摇篮,孩子平安地躺在里面,白胖胖的手指头扯着围在嘴前的丝巾。就在领主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发现躺在远处屋角里的狼。主人赶回狗那里,他看到狗的两腮被撕裂了,血肉模糊,这是那场恶战给它带来的。领主十分悲伤,心如刀割。他捶胸顿足,懊悔万分。

老舍在伦敦的故居被列英国文化遗产

英国人爱好人文历史,不仅对本国的文化遗产重视和保护,对人类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名人也非常尊敬,其在英国的故居也每每受到英国人的尊重和爱护,当中包括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在伦敦的住所。

伦敦的名人故居多如繁星,伦敦市政府遂自1867年起在这些房子的门口镶上一个蓝色椭圆形的金属或陶瓷小牌,写上曾经居住于此的名人姓名和居住时间,以供瞻仰。挂了蓝牌的房子不得拆除,成为受保护的文物。能够镶挂蓝牌的文化名人需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是一个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人物,为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具有一定知名度,诞辰逾百年并已辞世。如非英国公民,这位人士居英的时期须是其生平事业中的重要阶段。

鉴于老舍在中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伍德女士于1997年12月写信给英国文化部“名人故居评定委员会”,建议将老舍先生在伦敦的住所列为“名人故居”。在接到推选建议信后,评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于1998年底决定将老舍的居所列为“名人故居”。至此,伦敦有了第一座专门纪念中国作家的“蓝牌屋”。在这座典型的英国式住宅里(伦敦西部的荷兰公园区圣詹姆士花园街31号),从1925年4月到1928年3月,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并创作了两部小说,可以说,老舍先生的创作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幢三层小楼虽然房子质量并不很好,但由于老舍的作品早就飘洋过海,在英国有较广泛的影响,故英国人认为这座楼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主动提出挂牌保护。所挂圆形牌是标准的“英国遗产”牌子,上行写有LAOSHE(老舍),下行写着ChineseWriter(中国作家),以及老舍居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