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川菜杂谈
1298600000053

第53章 肉八碗 九大碗的发展史(1)

席的初级形式

肉八碗、九大碗(又称软九大碗),在过去历史上统称田席。最初是在田坝子头摆席,以后才进入城市。一般上九大样菜:大杂烩(川南一带称镶碗)、红烧肉、姜汁鸡、烩酥肉、烩明笋、粉蒸肉、成烧白、夹沙肉、蒸肘子。基本上是这九样,当然也可以从中抽扯变化,如变炒肝腰之类:除鸡鸭外,差不多都是以肉为基本做菜原料,肉又必须肉肥皮厚者为上,顾名思义,肉八碗全在一个肉字上用功夫。做法以蒸扣为主,作为坐菜出现,得其实惠,要见“四道皮”。

又有一种上菜法是:杂烩汤、拌鸡丝、白菜圆子、粉蒸肉、成烧白、蒸肘子、八宝饭、攒丝汤。因为加了甜的八宝饭,又称“甜席”。

以上两种做法,都离不了肘子,最初是清蒸,然后变红烧、酱烧、焦皮,直到后来发展为冰糖肘子(改变了口味,又出了光彩)、东坡肘子等。东坡肘子宜乎应为四川发明,但确是外省引进来的,见《清稗类钞》等书记载。抗日战争期中在城守东大街味之腴饭馆出现的用大山雪豆,有些别开生面,加之每份肘子连骨带肉都是精选的,火功到家,尤为老年食客称道。红锅馆子以馆菜出现,但不上席,特别是南堂大餐馆,拒绝“馆味”,其实是门户之见。荣乐园在蓝氏兄弟(光镒、光荣、光璧)主持下,曾把市面上许多背街背巷的小吃引进到席桌上去,受到食客们的欢迎。如变街上平民说的虾羹汤为鲜羹汤,东华门、皇城坝一带回族馆子的白宰鸡,东大街摆夜摊子上的油炸馓子豆花,凉拌肺片之类。

肘子,又称“大姨妈”,取其又肥又嫩秀色可餐的形象。又有一种上十样油大菜的“吊锅子”席,仍以“大姨妈”压队,肉八碗、九大碗到十样油大菜的“吊锅子”,没有这样的“坐菜”压轴,那是不可思议的。

初级形式的肉八、九、十样热菜,形式简单朴素,用料方便,既便宜而又实惠。走菜时一齐上,称为“一道炔”,摆好就吃,放流水席,满一桌开一桌,来得干脆利落,吃得痛快淋漓。

肉八碗、九大碗还是以正儿八经一定的规格和形式出现,因为它是“席”。比“席”还等而下之的是“中桌”,这种“中桌”,一般只为正席之一半,专门为红白喜事人家请变把戏的、说相书的、唱大鼓扬琴的、丧事人家打脚盆锣鼓的孝勇会、茶炊上的、灯彩棚匠等等。既然低“席”一等,也就低人一等。当时连鼎鼎大名的扬琴名角李德才,也只能坐“中桌”。出堂会川剧演员亦复如此,但特大名角如天籁“天先生”、“周师傅”周慕莲、著名小生萧楷臣、康子林等,拒绝入坐“中桌”,或拂袖而去,大有“饿死事小”之慨。

做法因时代而进步

肉八碗、九大碗进一步就加了攒盘、大热吃等菜。攒盘用韭菜炒豆腐干丝垫底子,上面摆一层排元(初步的工艺菜),肝腰各半(对镶),再摆上羊尾,最上一层用一个花开的松花皮蛋封顶,堆成大盘子,工艺程度逐步显现出来。再进一步用红绿色油炸苕丝(红薯丝)做色彩点缀,或洒以蛋黄丝等,虽是小处,显得用心细致,不若先前的粗放,时代进步,做法也进步。

大热吃是:鸡卷、水滑肉、油炸、油酥之类的火工菜。按照“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我们的厨师又制作出九围碟、中盘金钩、糖醋排骨、红油脑肝、麻酱川肚、炸金箍棒、凉拌石花、炝莲花白、加金川瓜子、炒盐花生米,再讲究一点的炒杏仁代花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上四热吃:烩乌鱼蛋、水滑肉片、烩鸡纵菌、百合羹。随席上大肉金钩包子,用“喜”或“寿”字封,开了席桌上加点心甜食的初步形式。后来发展的“喜点”、“寿点”(寿桃、寿面不属此,那是作为礼物送去的)是仿糖果店(当时称京果杏)做的,装在一个有色彩的长方形纸盒内,装四烤或四酥,后来也加上南式糕点。在席间散发,每人一份,可以把席上的口福快乐的余情带回家中,使全家人分享宴席上的快乐。这种民间优良传统习俗体现了吃的人情味应该保持下来。

与之同时,开始摆“席花”,长约三寸,宽约二寸五,白纸套红色印出,极富民间装饰图案味道,如白描的“状元及第”、“喜庆三元”、“五子登科”、“喜鹊闹梅”、“吉庆有鱼(余)”等。当你上席入坐时,心情是想像得到的,倘是饕餮者,你就得过屠门而大嚼,况在未果腹之前,已使你大饱眼福。“席花”上的画,它的作者虽非上官周或陈老莲,但那种绵竹画的民间无名美术家,也为你增加不少席前席后美的享受了。

每座“席花”之旁,还为客人备有“杂包纸”两大张,折叠成三角形(那时只能用新津土草纸),将席桌上可包者而包之。处处为食客设想,为食客服务。他们并没有喊口号,做宣传,但他们都做了实在的事。

南北人才荟萃于天府

四川各地的肉八碗、九大碗做法,因地制宜,因之各有其地方风格与特点:有的地方双上肘子,早年荣隆二昌有这个习惯,大概他们的白毛厚膘猪养得很好的缘故。一说那里的石匠石工,非吃双份不可。

据荣乐园主人蓝光镒老先生谈及:清代咸丰、同治年以前的川菜,基本做法如上述。长时期的停滞,直到清末,外省大官员入川,才算逐渐改变这一状态。清代制度有规定:对于本省籍大官要“避籍”(本省人不能在本省做大官)。这些外省的达官贵人来四川上任,为了大官们的排场,一般都要自带他们家乡的厨师、名手;为了展示其官场派头,于是南北名厨随之而来。他们常常以大排场大宴宾客,尤讲究席桌台面的“堂彩”,动辄几十桌上百桌,甚至出“长流水席”连续几天几夜,几十口红锅排列,厨房不够,就地埋锅造膳,上百个厨师轮流上灶,集南北高手于一炉,这样就形成了各地人才荟萃于天府之国之局面。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贺伦夔来成都任四川警察总监。此人爱吃,尤爱闹阔气摆大场面,主张“美食美器”,外号人称“贺油大”。凡他吃到正兴园做的好菜,他必叫他带来的北方厨师照样做出来,同时也将他的北味带入了正兴园。蓝光镒是二位极有心机的人,善于从中吸取别人长处,化他为我。在南北味交流中,促进了川菜的革新,革新起于大城市——当时的成渝两地。

继之而来的是从日本回国的周孝怀,他被清政府派到四川任警察局总办,时值满族人锡良任四川总督,委他担任巡警道和劝业道等职。他在劝业道任内,使工商繁荣,对川菜也带来了革新。他是浙江诸暨人,生于四川,除遍尝南北味外,尤喜川味。此人是个高级老饕,善于在做菜上动脑筋的美食家。他把江浙一带名菜带来成都,又善于结合当地出产的菜蔬、作料,设计新品种的菜肴。如芋头圆子,取成都北门外城隍庙庙门前右侧一大片肥田,出产芋头,分外好吃,用以烧圆子芋细肉嫩,以家常味上席,无不使人佩服。又如酿大青椒,周以前少用此法上席,他来了以牧马山大灯笼海椒挖空瓤子,填以鲜虾肉馅搀入绍兴黄酒,使江浙调和略带蜀中辣味,达到“解酲未减黄柑美,隽味能欺紫蟹香”的味道(元·王恽)。茄皮鳝鱼也是他创造性的设计,其他如蒸肉芫荽、芋头蒸肉、生烧子鸭、鸡油金钩青菜脑壳等菜,就地取材,花样翻新,最大的特点是惠而不贵,此点与“贺油大”做法正相反。按照蓝光镒老先生的说法:所谓“川味正宗”者,是在川味原有的基础上,甲南北之秀而自成格局也。它保持了强烈的地方色彩、地方风格、地方特点,合地方人胃口。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杂交的混血儿——在如此这般的基础上,变化中发展了,出现了“十三巧”。“十三花”的席面,纷繁对称之镶围碟,由此席带来之“朝摆”,使其桌面形象富丽堂皇。从海参席看来,上两糖碗、两水果,九五寸组成的十三样碟子,工艺程度一步一步地提高。

吃的繁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