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325100000034

第34章 谋攻篇(2)

所谓“伐谋”是指兵不血刃,用谋略制胜,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伐交”指通过外交谋略取胜于敌,分化敌国同盟,扩大自己盟国,迫使敌人孤立无援而最终屈服。

公元前630年,郑国遭到秦晋两国军队的围攻,危在旦夕。郑文公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最后决定让老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

夜色浓浓,白发苍苍的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上吊下来,来到秦军营中。

“晋秦已经包围了郑,郑知道自己要灭亡了,如果我们的灭亡对秦有好处,那郑国倒也死心了”,面对霸气十足的秦穆公,烛之武开门见山地分析道:“可是秦与郑并不接壤,越过晋国去占领郑国那是很为难的,最终只会增加晋国土地。晋的强大就意味着秦的削弱。如果留着郑国,照应秦国往来的使者,对秦有利无害。而晋是一个贪婪的国家,灭掉郑后,它必然西向扩张,会损害秦国。”

烛之武这一番郑亡利晋而弱秦的分析,入情入理,打动了秦穆公,他答应了郑国的请求,立即撤兵,并和郑订立盟约,还留下杞子等将军,带领2000秦军,帮助郑国守城。

秦军悄悄撤退,使晋文公非常气恼,无奈孤掌难鸣,只好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伐谋”“伐交”谋略使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化险为夷。

孙子的“伐谋”与“伐交”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强在中东争霸,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则为阿拉伯国家撑腰。在二战后爆发的数次阿以之战中,阿拉伯国家由于屡次战败,终于使出绝招,它们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联合起来对以色列及亲以的西方世界实行禁运,一时使西方陷入混乱。为了打破阿拉伯国家的联盟,美国派国务卿基辛格在以色列与埃及之间斡旋,让以色列牺牲一定的利益,与埃及签署了“西奈协定”。埃及与以色列的单独讲和,分化了阿拉伯阵营,也使苏联与埃及的友好关系终止。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伐交”之策,使西方世界打破了阿拉伯诸国的石油禁运,也使美国同苏联在70年代末的中东争霸中逐渐占了上风。

“伐谋”、“伐交”,兵不血刃,不仅战场如此,商场竞争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商战中为了取得优势,高明的企业家往往以计谋和结交盟友方式,使竞争对手陷入困境,从而确保自己的市场和企业利益。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面临着国内外电脑电子行业的严重挑战,为了摆脱困境,公司总裁用买下股权的方式与几家具有竞争力的电子设备公司结成联盟。1982年以2.5亿美元买下美国英特尔公司12%的股权;1993年又以2.28亿美元收购另一家著名的电讯设备企业罗姆公司15%的股权。商用公司这样做,是为了利用英特尔和罗姆的优势,帮助它维持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上的霸主地位,用收购的方式使竞争对手成为盟友,使其在电子新技术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华,它反映了战争胜利的基本规律。知彼即知敌,指了解和认识敌人的活动、谋略和战术,及其赖以存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知己,指了解和认识自己一方赖以存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及其这些因素和条件的发展变化。孙子说:“既了解对方又了解自己,身经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则有时胜利,有时失败;既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失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武提出的一条最重要的指导战争原则,它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敌我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作战指导,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敌我双方各种情况,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将招致失败,古今中外许多战争实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孙子提出的知彼知己的内涵十分广泛,它贯穿于战略战术所有层次和各个领域之中,在《始计篇》中,他提出“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在《谋攻篇》中又进一步加以引申说:“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是从战争全局出发,从战略层次上阐述知彼知己的规律。

孙子在《地形篇》中论述知彼知己关系,主要是结合地形从战术层次上加以讨论的。孙子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这里的可击与不可以击,都是对具体的敌人直接了解和把握的结果,因而主要是从战术层面上阐述知彼知己的规律。孙子在《地形篇》中又说:“知天知地,胜乃无穷”,阐述了天时地利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行军篇》中提出相敌三十二术,讲的是“知彼知己”两者相辅相成,又互相联系。知己难,难就难在要始终明确自己的目的,而不使自己迷失方向,进而受制于敌;难在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身的局限并超越自己;难在选兵用将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与知己相比,知彼更难。兵家用兵,虚虚实实。孙子告诫说,在不明敌情时,不能轻易出战。怎样才能知彼?孙子提出了两种方法:一是战斗侦察。《虚实篇》提出“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四术;“策”是对双方兵力进行谋划;“作”是对敌人进行挑逗;“形”即示形,用假象迷惑敌人;“角”是触动,火力侦察,用这四种方法来了解敌人的虚实。二是用间。孙子说:“无所不用间”,“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用间篇》)。

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论断,受到历代兵家的高度推崇。古人将其称作“兵家大要”;毛泽东称之为“科学的真理”。在今天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作战,交战各方更加重视运用“知彼知己”的原则指导作战。90年代的海湾战争即是明证。

“知彼知己”不仅是普遍应用于战争的科学规律,它也是政治、外交、商业活动的制胜规律,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只有知彼知己,才能在各自领域内掌握主动权。可见“知彼知己”的论断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真理。

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进行政治角逐,军事较量前,无不运用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谋略,分析对手和天下大势,从而确立自己的战略。历史上较著名的有诸葛亮的《隆中对》。

那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刘备欲借匡扶汉室的旗号自己做皇帝,无奈势薄兵微,难以与曹操、孙权抗衡。公元207年冬天,刘备亲自到隆中,三顾茅庐,请得隐士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曹操势力强盛,急于吞并天下诸侯而自立;孙权富有江东,基业深厚;唯独占据荆、益二州的刘表、刘璋昏庸无能。说到此,诸葛亮话锋一转,为刘备制定了占据荆、益,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此后数年,刘备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夺取荆、益,占据四川,联合孙吴,北抗曹魏,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

比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早几百年,秦汉之交,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也运用“知彼知己”的谋略,为刘邦指点迷津,最终使他战胜了对手。公元前205年,刘邦由于在战略上的错误,被项羽在彭城打得落花流水,刘邦仅带几十名随从脱身而逃。在兵败危亡之际,张良为刘邦献上了利用矛盾,联兵破楚之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下邑之谋”。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当汉王兵败时,张良对刘邦说:“九江王黥布、河南的彭越,与项羽有矛盾,大王若将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封给九江王黥布、彭越及大将韩信,就能促使他们尽力帮助大王,那么攻破项羽的部队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派使者去游说,结果黥布倒向刘邦,彭越也归汉,韩信更是主动出兵,形成了内外夹击项羽的军事联盟,一举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使刘邦由防御转向进攻,最终击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