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1325100000050

第50章 虚实篇(6)

晏子使楚的喜剧,载于《晏子春秋》。晏子在与楚王这一番火药味极浓的对话中处处胜出一筹,不仅显示了晏子的机敏与智慧,也与他巧妙运用“攻其所不守”谋略相关。晏子与楚王的较量共分三个回合,第一回合,楚王企图以城旁的小门来非礼对方,晏子以“出使狗国者从狗洞入”加以回敬。这是采用了“攻其所必救”的战术,因为你一定要开小门,就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楚王不得不打开大门,正如孙子所言,“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攻其所必救也”。第二个回合,楚王又设下圈套,以晏子个矮讥讽齐国无人。晏子不慌不忙,故意贬低自己,自己最没出息,才派到下等的楚国,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这一招又是楚王意料不及的,可谓是“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楚王再次败下阵来。第三个回合,当楚王以齐国的囚犯又一次挑衅时,晏子使用了迂回战术,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巧妙设喻,从而得出齐人至楚才成盗的结论。迂回作战目的就是避实击虚,“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从而打乱了楚王的防线,使其变得老实起来。守其所不攻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意思是说,防守而必然能够稳固的,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不易进攻或不敢攻(或守在敌示形时的不攻)的地方。孙子在《虚实篇》中对“守其所不攻”这一谋略作了详尽的阐述,概括起来有三种方法:一是重点防守在敌人“示形”时的不攻处。兵不厌诈,敌“示形”时的不攻之所,恰是其真正的“必攻”之地,所以要“守而必固”。二是退却要快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虚实篇》)退却是防守的重要一环,当不利于进攻时,要及时主动退却,速度要快,使敌人追赶不上,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三是“画地而守”,“乘其所之”。孙子说:“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虚实篇》),画地,即划地,这里表示没有修筑营寨工事。乘其所之,即改变敌人去向,把它引向别的地方。此句意为:我若不想交战,即使是画地而守,不作防御,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那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

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北方匈奴大举进攻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一带),云中太守廉范奉命抵抗,可是手中的部队只有匈奴兵的一半,怎样才能守住阵地呢?

部属建议廉范赶紧向友邻求救。廉范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决心以自己力量抗拒敌人。

夜晚,廉范让士兵每人拿一个十字形火炬,用手握住一头,其余三头都点着火,然后分散站开,在军营中来回巡逻。这样,给人的感觉一个人成了三个人。汉军的数目顿时增加了三倍。和汉兵对峙的匈奴人见廉范军营里有这么多火光移动,以为汉朝的援兵到了,天一亮赶紧撤离。廉范乘势追击,杀敌数百。匈奴兵慌忙中自相践踏,又死了1000余人。从此,匈奴再不敢进犯云中。

面对强敌,廉范巧用无中生有之计,骗敌诈敌,使匈奴落荒而逃。正所谓“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虚实篇》)

除了“画地而守外”,“守其所不攻”还强调防守要注重敌人“示形”不攻之处。三国时期,曹操征战南阳张绣,张绣凭借着南阳城的壕宽水深等有利条件,严密防守,闭门不出。曹操久攻不下,便寻思新的破城对策。他骑着马围着南阳城转了三天,发现城东南城墙的鹿角已多半毁坏,便心生一计,决意声东击西,以较少兵力在城的西北佯攻,而以城东为突破口。

为了迷惑张绣,曹操有意往城北集结部队,公开扬言,要从城西北发动进攻。

曹操自以为得意,岂料他的用意已被张绣手下的谋臣贾翊识破。他想起孙子所言“守其所不攻”,即敌示形时的不攻之所,恰是其必攻之地。于是,他为张绣出谋,将计就计,有意让老百姓假扮军士,登上城西北角摇旗呐喊,却将精兵埋伏于东南。结果曹军中计,损兵折将5万余人。

孙子“守其所不攻”的谋略,用于战场上的防御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一谋略的要义也可运用到其他领域。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上一些不愿做又盛情难却之事。如果巧用“守其所不攻”,就会摆脱麻烦,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事业。

英国生物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地方邀请他去演讲,记者采访,电台录像,忙得他无法集中精力投入研究工作。这使他十分苦恼。后来他印制了一种万用谢绝书,上书:克里克博士对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他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

赠送相片阅读您的文稿

为您治病作一次报告

接受采访参加会议

发表广播讲话担任主席

在电视中露面充当编辑

充当证人接受名誉学位

这一招特别有效,那些想去麻烦克里克的人一见这份谢绝书,望而却步了,克里克因而从众多的社会公务中摆脱了出来。

孙子说:“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虚实篇》)意思是说退却是“守其所不攻”的重要一环。当不利于进攻时,就要主动退却,速度要快,使敌人难以追上,克里克巧妙地运用了这一退却之策,那份谢绝书对事不对人,既能使自己不被打扰,又能让对方理解这么做的苦衷,可谓“退身有术”。

佚能劳之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敌佚能劳之”。意思是: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就从容,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所以,敌人休整得好,就要设法使它疲劳。在战争中,疲劳敌人不是消极的防御,而是在主动地创造战机,目的是通过避其锐,击其惰,最终实现作战的胜利。这一谋略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被广泛采用。在谈判中,运用“敌佚能劳之”谋略,比如就是人们常讲的“软磨硬泡”或疲劳战策略,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疲劳懈怠,疲劳懈怠的马拉松式的疲劳战术,对于傲气凌人、好为人师、自命不凡等类型的谈判者最为适用。泥菩萨法,泥菩萨法在商务谈判中,对于自己不同意的建议,持一种否定态度后,即守着不动。无论对方怎么说服你,均不同意。只待对方无望、改变态度和建议时,你才重新考虑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态度。消磨时光,消磨时光是以时间当论战的做法。即在相当的时间里表示同一观点和立场,等待对方的改变。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大将孙武、大夫伍子胥、太宰伯發的辅佐下,国力大增。公元前512年,阖闾认为可以攻打楚国了,于是召集孙武、伍子胥、伯發共议出兵大事。

孙武道:“大王要远征楚国,时机尚不成熟。楚国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而我们吴国是个小国,人口少,物力也不够富足,要想打败楚国,还需要几年的准备。”

伍子胥因自己的父兄都被楚王杀害,急于报仇,在同意孙武的意见时,又提出了一个“疲楚”的妙计:把吴国的士兵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扰楚国的边境,一军返回,另一军则出发,这样,自己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使楚国的军队疲于奔命,劳苦不堪。

孙武和伯發也都认为伍子胥的计策切实可行。于是,第二年,阖闾开始实施伍子胥的“疲楚”计划:派一支部队袭击楚国的六城和潜城(均在安徽境内),楚国急忙调兵援救潜城,吴兵则已离开潜城攻破了六城。过了一些日子,吴兵又攻击楚国的弦(河南境内),楚国慌忙调兵奔走数百里援救弦,但是,援军还没有赶到弦,吴兵已撤退回国了。一连6年,吴国用此“疲楚”之计使楚国士卒疲于奔走,消耗了其大量实力。

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攻打蔡国,蔡国向吴国求救,阖闾认为这是一个出兵攻楚的大好时机,再次召集伍子胥、孙武和伯發商议出兵之计,伍、孙、伯三人一致同意阖闾的意见。这一年冬天,阖闾亲率伍子胥、伯發、孙武,倾全国的军队计6万多人誓师伐楚。

楚军连年奔走作战,实在是“疲劳”已极,因此,吴军长驱直入,迫近汉水方才遇到囊瓦的“阻挡”。决战时刻,吴军士气旺盛,而楚军战战兢兢,勉强应战。双方军队一接触,楚军就土崩瓦解,囊瓦率先逃走,大夫史皇战死。吴军乘胜追击,接连在郧、随一带和雍發大败楚军,然后渡过汉水,迅速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楚昭王跑得快了一步,才没有成为吴军的俘虏。

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亲自率领大军113万,号称300万,分水陆两路直指平壤,进攻高句丽。高句丽听到消息,立即任命大将乙支文德为总司令,指挥抵抗战争。乙支文德接受这一艰巨任务后,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制订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略战术,将全国的30万部队分成几条防守战线,第一条战线在辽河,高句丽军队在这里首先同架浮桥渡河的隋军先头部队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在给敌人以打击后,便退守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的中心是辽东城,这里是平壤的门户,必须死守,因此辽东城的攻守战斗异常激烈,隋朝的百万大军将这座不大的城池团团包围、昼夜攻击,高句丽守军则坚决抵抗、宁死不屈,双方在城下相持达5个月之久。眼见不能迅速攻下辽东城,隋炀帝只得调派30万军队直扑平壤。

平壤是高句丽防御战的第三条战线,也是最后一条战线。当时隋炀帝一面从辽东派出30万陆军,一面从山东半岛调集300艘战舰4万水兵组成一支大舰队,渡海而来,准备水陆并进、夹攻平壤。如果隋炀帝的这个水陆夹攻作战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平壤是很难守住的。因此,由建武指挥的平壤守军根据乙支文德将军的谋划,决定先引诱隋朝的海军来攻,在隋海军临近城边时加以歼灭,然后再合力对付隋的陆军。由于隋陆军在辽东城下长期受阻,海军未能按原定作战计划采取行动,在长期的等待中造成士气低落和军粮缺乏,现在得到了进攻的命令,便不顾一切直扑平壤而来。隋海军到达离平壤60里的地方,高句丽军队开始展开反击,但并不坚决阻止隋军的前进,而是依计继续诱敌深入。隋海军不知是计,加上求胜心切,便离舰登陆向平壤城挺进。当隋海军登陆部队进入平壤时,才发现原来是一座空城,居民早已疏散。找不到粮食,士兵们四散抢掠,预先埋伏好的高句丽突击队乘机出动,猛烈袭击入城隋军,隋军于慌乱之中不能抵抗,立即溃不成军,将领弃军先逃,入城部队全部被歼。隋4万水兵的大舰队逃脱的只有几千人。

在平壤守军与隋海军大战的时候,乙支文德自率大军同从陆路而来的30万隋朝陆军周旋。为诱敌深入,乙支文德率军每天连续作战六七次,边战边走,逐步后退。同时在境内各处实行清野战术,疏散居民,使敌人得不到粮食。因此隋军进到鸭绿江边就开始陷入困境,既找不到粮食、也抓不到民夫、向导,士兵们只得自己搬运军粮和武器,慢慢地向平壤推进。当到达距离平壤还有30里的地方,大将宇文述、于仲文率领的这支30万隋军已经军粮耗尽、战斗力衰竭,只得往回撤退。这时,乙支文德知道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术已经奏效,胜券在握,便赋诗一首,送给宇文述等人。诗曰:

神策究天文,

妙算穷地理,

战胜功既高,

知足愿云止。

就在隋军开始撤退之时,乙支文德挥军追击围攻,一直追到清川江。而在清川江,乙支文德早已布置重兵把守,当隋军开始渡江,高句丽军便发起猛攻,呐喊声、战鼓声震天动地,强弩利箭铺天而来,隋军中箭和落水者不计其数,30万大军侥幸逃回辽东的只有2700人,其余全部死伤或当了俘虏。隋炀帝发动的这次战争,就这样惨败地结束了。

面对优势敌人,常用的战法便是诱敌深入,在运动中,逐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造成敌人的十分疲劳和后方供应极端困难,再寻找有利的战场与战机将敌军主力加以歼灭,从而最后夺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