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左传
1325200000031

第31章 文公(5)

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宠求昭姬于齐。曰:“杀其子,焉用其母?请受而罪之。”冬,单伯如齐,请子叔姬,齐人执之。又执子叔姬。

[注释]

①妃:同“配”。②蓄憾:积蓄怨恨。

[译文]

十四年春天,周顷王逝世。周公阅跟王孙苏争夺政权,故而没有给鲁国发讣告。但凡天子“驾崩”,诸侯“薨”,不给鲁国发讣告,《春秋》就不予记录。碰到灾祸或喜庆之事,只要不通知鲁国,《春秋》也不加记录。这是对不尊重鲁国的惩处。

邾文公逝世时,鲁文公派人前去吊唁,使者不够恭敬。邾国人便发兵进攻鲁国南部边境,故而惠伯进攻邾国。

子叔姬嫁给齐昭公后,生了儿子舍。叔姬不受宠爱,人们便不怕公子舍。公子商人多次在国内施舍钱财,还招纳了很多门客,把家产都用尽了,又向掌管公室财物的官员借了很多债,继续施舍。夏季五月,昭公逝世,公子舍就位。

邾文公的原配齐姜生了定公,第二个妻子生了捷菑。文公逝世后,邾国人立了定公为君,捷菑逃往晋国。

六月,鲁文公在新城跟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男、曹文公还有晋国的赵盾结盟,由于跟随楚国的陈、郑、宋三国又归顺了晋国,而且商量了帮助捷菑返回邾国的问题。

秋天七月某日晚上,齐国的公子商人杀了舍,让元做国君。元说:“你想做国君已经很久了。我能够服侍你,不归你不能服侍我。否则,你将对我产生许多埋怨。到那时,你还能不杀我吗?还是你来做国君吧!”

鲁国发现了彗星进入北斗星附近,周朝内史叔服预测讲:“不用七年时间,齐、宋、晋三国国君都将死于暴乱。”

晋国的赵盾领着诸侯联军的八百辆战车护送捷菑回到了邾国。邾国人辞谢说:“齐女所生的玃且年长。”赵盾讲:“有道理,要是不听,便不吉祥。”于是便领兵离开了邾国。

周公准备跟王孙苏到晋国争辩是非曲直,周匡王违反了当初要帮助王孙苏的诺言,派尹氏跟聃启到晋国为周公辩护。赵盾调解了王室的纠纷,让他们各复其位。

楚庄王就位后,子孔、潘崇准备攻击群舒,派公子燮跟子仪留守国内,自己进攻舒蓼。公子燮跟子仪在国内作乱,加强了郢都的城防,并派人刺杀子孔,没有成功。八月,二人挟持楚庄王离开国都,预备到商密去。庐戢梨跟叔麇诱杀了子仪跟公子燮。

先前,子仪被囚禁在秦国时,恰遇秦国在殽地之战中失败,秦国派他回晋国求和。两国讲和之后,子仪的要求没有获得满足,公子燮想当令尹也没能如愿,故而二人发动了叛乱。

穆伯为求己氏到莒国后,鲁国人立了文伯为继承人,穆伯在莒国生了两个儿子,又要求回到鲁国,并让文伯代为请求,襄仲让他回国后不得上朝参加政事。穆伯答应,回国后再也没有出来过,三年后又举家迁到莒国。这时文伯患病,请求说:“我的儿子还很年幼,请立我的弟弟难吧。”鲁国人同意了。文伯死后,便立了惠叔。此后穆伯又想回去鲁国,并送了重礼,让惠叔替他请求,获得了允许。准备动身时,九月死在齐国。汇报了丧事,并请求归葬鲁国,没有获得同意。

宋国的高哀镇守萧地时,被提升为卿,他觉得宋昭公不讲道义,便离开宋国逃亡到鲁国。《春秋》记录为“宋子哀来奔”,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齐国人在安定了齐懿公之后,才派人来告知杀死公子舍的事情,《春秋》把这一事件归到“九月”。

齐国的公子元对懿公执政很不服气,一直不称他为“公”,而是叫“那个人。”

襄仲派人向天子汇报,请求以天子的名义向齐国求取子叔姬,讲:“既然杀死他的儿子舍,又哪儿用得着母亲?请把她送回鲁国惩罚。”冬季,王室卿士单伯到齐国求取子叔姬,齐国人把他抓了起来。而且把子叔姬也抓了起来。

文公十五年

[原文]

〔经〕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夏,曹伯来朝。齐人归公孙敖之丧。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单伯至自齐。晋谷阝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秋,齐人侵我西鄙。季孙行父如晋。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原文]

〔传〕十五年春,季文子如晋,为单伯与子叔姬故也。三月,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于亚旅。”鲁人以为敏。

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齐人或为孟氏谋,曰:“鲁,尔亲也。饰棺置诸堂阜,鲁必取之。”从之。卞人以告。惠叔犹毁以为请,立于朝以待命。许之。取而殡之,齐人送之。书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且国故也。葬视共仲。声己不视,帷堂①而哭。襄仲欲勿哭,惠伯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贺善、吊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子无失道,何怨于人?”襄仲说,帅兄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来。孟献子爱之,闻于国。或谮之曰:“将杀子。”献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爱我闻,我以将杀子闻,不亦远于礼乎?远礼不如死!”一人门于句,一人门于戾丘?皆死。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②,古之道也。齐人许单伯请而赦之,使来致命。书曰:“单伯至自齐,”贵之也。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谷阝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凡胜国,曰“灭之”;获大城焉,曰入之。”

秋,齐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晋。

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是以公不会。书曰:“诸侯盟于扈,”无能为故也。凡诸侯会,公不与,不书,讳君恶也。与而不书,后也。齐人来归子叔姬,王故也。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朝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注释]

①帷堂:古时,人死后尸体放置堂中小敛,四周围帷幕,叫帷堂。②等威:威仪之等差。

[译文]

鲁文公十五年春季,季文子去晋国,为了单伯和子叔姬的原因。三月,宋国的华耦前来会盟,他的属下也都跟他一块前来。《春秋》称其为“宋司马华孙”,是表示尊敬他。文公跟他饮宴,华耦辞谢说:“君王的先臣华督得罪了宋殇公,他的名字被写在诸侯的史册上。下臣继承的祭奠,岂敢使君王遭受耻辱?请在亚旅接受命令。”鲁国人觉得华耦聪明敏捷。

夏季,曹伯前来朝见,这是合乎礼的。诸侯每五年相互朝见两次,以重温天子的命令,这是古代的制度。齐国有人替孟氏策划说:“鲁国是你的亲属国,把公孙敖的饰棺放在堂阜,鲁国一定会去取的。”孟氏听从了。卞邑大夫把这事作了汇报。惠叔一直很哀伤,他容颜消瘦,请示运回棺材,站在朝廷上等待命令。鲁国同意这一请求,于是取回饰棺停放。齐国也来送丧。《春秋》记录说:“齐人归公孙敖之丧。”这是为了孟氏世为鲁卿,又是鲁国公族的原因。公孙敖的葬礼依照安葬共仲的葬礼进行。声己不肯去看棺材,只在堂上隔着幔帐哭。襄仲也不想去哭丧。惠伯讲:“丧事,是对待亲人的终结。即使不能有个好的开始,有个好的终结是可以的。史佚有如此的话说:‘兄弟之间要各自尽自己的美德。救济困乏,祝贺喜庆,吊唁灾祸,祭奠恭敬、丧事悲哀,这些情况各不一样,不过都旨在不断绝彼此之间的友爱。’又何怨恨别人呢?”襄仲听了这话很高兴,便领着兄弟一块去哭丧。后来,穆伯在莒国的两个儿子回来,孟献子喜欢他们的事全国都晓得,有人对孟献子讲:“这两个人想要杀死你。”孟献子把这话告诉了季文子。这两个人辩解说:“那个人以爱我们闻名,我们以想要杀他而闻名,这不是远远不合于礼吗?不合于礼还不如一死。”一个在句守门,一人在戾丘守门,后来都阵亡了。六月一日,日食。人们击鼓,用牺牲在土地庙里祭奠,这是不合于礼的。日食,天子减善撤乐,在土地神庙里击鼓。诸侯用玉帛在土地神庙里祭奠,在朝廷击鼓,以表明服侍神灵,教训民众、侍奉国君,表示威仪有一定的等级,这是古代的制度。齐国人同意了单伯要子叔姬回国的请求同时也赦免了单伯,而且让他到鲁国通报这一决定。《春秋》记录说“单伯至自齐”,这是表示尊敬他。在新城盟会时,蔡国人没参加。晋国的郤缺领着上军、下军进攻蔡国,说:“国君年少,不能因而懈怠。”六月八日,进入蔡国,在蔡国首都门下订立了盟约之后回国。但凡战胜一个国家,称为“灭之”,获得大城,称为“入之”。

秋季,齐军侵入我国西部边境,故而季文子向晋国报告。

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在扈地会盟,重温新城盟会的旧好,而且谋划进攻齐国。齐国人贿赂晋侯,故而没有战胜便撤兵了。那时因齐国正侵犯我国西部边境,故而鲁文公没有去参加盟会。《春秋》记录为“诸侯盟于扈”,表示诸侯没有可以解救鲁国。但凡诸侯会见,要是鲁国君主不参加,就不加记录,这是为了避讳国君的过失。参加了要是不加记录,是因为晚到。齐国人前来送回子叔姬,这是为了周天子的原因。齐侯侵犯我国西部边境,他觉得诸侯拿他没办法。并因此而进攻曹国,进入了曹国的外城,这是征讨它曾经前来鲁国朝见。季文子讲:“齐侯恐怕很难免除祸难吧!自己本来就不合乎礼,反而征讨有礼的国家,还说:‘你为何去鲁国朝见?’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这是替天行道。自己违背天意,却以此来征讨别国,因此一定灾祸难免。《诗经》说:‘为何不互相畏惧,由于不畏惧上天。’君子之所以不虐待弱小和卑贱,这是因为畏惧上天。在《周颂》里讲:‘害怕上天的威严,因此而能保有福禄。’要是不怕上天,又能保得住什么?依靠动乱获得政权国家,奉行礼来保持君位,还害怕不得善终,多做不合礼的事情,便不能有好日,便更难保全善终了。”文公十六年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妻阝丘。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毁泉台。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原文]

〔传〕十六年春,王正月,及齐平。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于阳。请盟,齐侯不肯,曰:“请俟君间。”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疾也。公使襄仲纳赂于齐侯,故盟于妻阝丘。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

秋八月辛末,声姜薨,毁泉台。

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

自庐以往,振①廪同食。次于句氵筮。使庐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窗。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王卒,合而后进。”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先君蚡冒所以服陉隰也。”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唯裨、、鱼人实逐之。

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乘马日,会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

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诒也,时加羞珍异。无日不数于六卿之门。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乃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

于是,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初,司城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贰也②,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

既,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宝行。荡意诸曰:“盍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宝赐左右而使行。夫人使谓司城去公,对曰:“臣之而逃其难,若反君何?”

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荡意诸死之。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无道也。文公即位,使母弟须为司城。华耦卒,而使荡虺为司马。

[注释]

①振:散发也。②身之贰:儿子是自身的替代者。

[译文]

十六年春天,周历正月,鲁国跟齐国议和。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见面。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愿,说:“请等贵国国君病好了再行会盟吧。”

夏五月,文公四次没有在朔日听政,这是因为生重病的原因。文公派襄仲向齐懿公馈送财礼,故而就在郪丘结盟。

有蛇从泉宫出来,进到国都,共十七条,和先君的数目一致。

秋八月初八日,声姜死,故而拆毁了泉台。

楚国出现大饥荒,戎人进攻它的西南部,到达阜山,军队驻扎在大林。又攻击它的东南部,抵达阳丘,以进攻訾枝。庸国人率领蛮人们背叛楚国,麇国人领着百濮聚集在选地,准备进攻楚国。在这时候,申地、息地的北门不再开启。楚国人商量迁往阪高去,贾说:“不行。我们能去,敌人也能去,不如进攻庸国。麇国和百濮,觉得我们遭受饥荒而不能出兵,故而进攻我们。要是我们出兵,他们一定害怕而回去。百濮散居各处,将会各回各的地方,谁还有空来打别人的主意?”于是便出兵,过了十五天,百濮便罢兵回去了。

楚军从庐地出发之后,每到一地便打开仓库让将士一块食用。军队驻扎在句澨。派庐戢梨攻击庸国,到达庸国的方城。庸国人赶走楚军,囚禁了子扬窗。过了三晚上,子扬窗逃跑回来,讲:“庸国的军队人数众多,蛮人们聚在那儿,不如再发大兵,而且出动国君的直属部队,合兵之后再进攻。”师叔讲:“不行。姑且再跟他们交战让他们骄傲。他们骄傲我们奋发,然后就能够战胜,先君蚡冒就是如此使陉隰归服的。”楚军又和他们接战,七次接战都败走,蛮人中只有裨、鯈、鱼人追击楚军。

庸国人说:“楚国不能够一战了。”便不再设防。楚庄王乘坐驿站的传车,在临品跟前方部队会师,把军队分做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发,子贝从仞地出发,以攻击庸国。秦军、巴军跟随着楚军,蛮人们服从楚王,跟他结盟,于是便把庸国灭掉了。

宋国的公子鲍对国人进行优礼,宋国出现饥荒,把粮食全部拿出来施舍。对年纪在七十岁以上的,没有不送东西的,还按时令加送珍贵的食品。没有一天不进出六卿的大门。对国内有才能的人,没有不加服侍的;对亲属中从桓公以下的子孙,没有不加救济的。公子鲍漂亮并且艳丽,襄夫人要和他私通,公子鲍不愿,襄夫人便帮助他施舍。宋昭公无道,国内的人们服侍公子鲍便依附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