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1325900000036

第36章 阮籍风流

(唐)房玄龄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晋书》卷四九《阮籍传》。

魏明帝无嗣,皇族曹芳被收为养子。明帝去世后,曹芳幼年即位, 是为魏少帝。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受命辅政。不久,曹爽与四朝元老司马懿发生冲突。司马懿乘魏少帝与曹爽拜谒魏明帝高平陵的机会, 发动兵变,攻杀曹爽一党,夺取大权。不久之后司马氏又废黜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继续专擅朝政。自高平陵事件至魏禅位于晋的十余年中,司马氏与曹魏宗室之间冲突不断,司马氏多次清洗了企图复辟的曹魏支持者,其中株连了许多世家贵族。曹髦不愿坐以待毙,他亲自率领几百名侍从发动对司马氏的自杀性讨伐,结果在毫无胜算的战斗中被杀,但是曹髦的才华和命运在魏晋之际吸引了许多同情者。相形之下,司马氏难以开脱弑君的罪名,禅让被视为血腥的篡位之举,更加难以得到较为真诚的认同。世家贵族注视着司马氏的权力在政变和清洗中兴起。坚决的反对者被剪除了,愿意妥协的合作者受到优容。大部分世家都在新王朝中得到一席之地,但无法抹去的却是魏晋交替之际的记忆,这种血腥、残酷的记忆,与儒家正统的历史叙述相去甚远。对正统的怀疑、反叛滋生了, 帝国在被胡人肢解前,已经受尽了贵族的嘲笑。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陈留:今河南开封南。]。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 为道存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曹爽:曹操侄孙,曹芳即位,他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后被司马懿所杀。],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乡公即位[高贵乡公:魏国皇帝曹髦,因不甘心做司马氏傀儡,率兵攻打司马昭,被杀。],封关内侯, 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 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有功大臣的九种物品。],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裴楷:晋武帝时任侍郎,后官至宰相。],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 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喜弟康:嵇喜的弟弟嵇康,与阮籍意气相投。],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孙登:三国、晋时隐士,孤居家乡北山土窟,好读《易》,抚一弦琴,有高名。],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绳墨:木匠划直线用的工具,引申为规矩。]。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意谓行动试图为当世树立榜样,言论试图成为后世的法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延伸阅读】

正始之音

建安年间是古代士人政治的黄金岁月。曹操平定北方,士人的参与功不可没。建安诗人的诗篇记录了这一时期的苦难和功勋。曹丕代汉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边境时有战事,但是魏国国内长期和平。在曹操、曹丕和曹叡的鼓励下,魏国士人文化发达。曹魏文化既有建安遗风,也有一般宫廷文学的奢华。正始文学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正始文士十分倾慕先辈建安士人的功勋,但其虽有效仿先辈之心,却多以悲剧告终。后来被推为正始名士的何晏是汉末外戚何进的孙子。何晏生父去世后,其母亲改嫁曹操。何晏也被曹操收入宫中,与曹操子女同受教养。何晏自幼机敏善学,极受曹操之宠爱。何晏年长后,曹操以女妻之,故而何晏与魏国宗室交游甚密。在魏晋作者的论述之中,何晏著述和言辞以思辨见长。他参与著述的《论语集解》试图以老子、庄子的思辨体系注解儒家经典。后来的作者也认为何晏是玄学家的鼻祖之一。但是在正始年间,何晏却坚持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劝导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并对日益坐大的司马氏步步设防。何晏的努力并无成效,高平陵之变中,曹爽面对司马氏的攻势, 束手就擒,随后被司马氏处死。何晏同时遇害,为其短暂的政治生涯画上了悲戚的句号。在司马氏治下编撰的历史中,何晏既是恣意妄为的弄臣,又是干练的官僚。魏晋时代的作者无意辨别这种夹杂着政治偏见的历史记载,正如他们无意正视时下的政治现实一般。相形之下,他们更愿意提及何晏在学术和思辨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