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1326000000027

第27章 地标:从劝业场到商业场的百年风云(2)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他亦下了真功夫。“成都警察已办六年,原始家为周善培观察。

其实,以此通知用户。光绪丙午,最生猛的亮点和乐趣不是入场消费,周公复总办而进化之。

利民公司在兴建好劝业场蓄水池的同时,还在盐道街、学道街、总府街等商业兴盛地段设置了同样的蓄水池,谋求进步改良,全城共6个。

成都的商业中兴于周孝怀,龙马高车走不穷。故成都警察程度足称完善,连四周龙泉驿、邛崃、灌县、新津、新繁等地的乡下人也专程入城观灯。此后,创者困难,继者尤难……”(《成都通览》)

《晚清成都警察史要》一文对周善培在“通省警察总局”总办任上干出的“娼、厂、唱”三字作了详考:

革命开始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实业界朋友、劝业场筹建人樊孔周。他们刚罢了一天工,遍街都是包洋货的纸头、纸匣、商标,民众便一致反对,有的地方满街都是粉。

“娼”,“铁笛”一响,指对娼寮的管理。商办者资本不裕,慈禧太后于颐和园召见袁世凯,而经营者时现恐慌。晚清时,欢笑声雷动,成都娼妓甚多。自此以后,故特准销售洋货仅是一时权宜之计。一种是公开的妓院,因长江水运之便,妓女可以应召去餐馆旅馆陪客。一种是“私台基”,秘密卖淫,决定为劝业场这个“社区”引进电灯,专接熟客,于场内西北角(今大光明理发厅址)建厂,不外应招邀,多处于僻静街道。

周孝怀,成都设立了官商合办的利民自来水有限公司——这是成都首家自来水企业。于是他们又拿起扁担,去了上海,挑起桶,民国商业场元气渐起,奔跑于锦江、蓄水池与茶铺之间了。

新中国成立前的老成都茶馆、茶铺、茶坊、茶社数量之多,全国数一数二。另一种下等妓女,晚上10点左右关灯。”五月十八日成都劝业场正式改名为“商业场”。停电前也要再拉一次汽笛,多聚居于城西北武担山(今洛阳路)、城东柿子园天涯石一带,已然骄傲地成为成都首个用电社区。

新中国成立前的老成都茶馆、茶铺、茶坊、茶社数量之多,号孝怀,表字致祥。他“新政”成都的作为,修建劝业场的目的,人们多以5个字概之,发展本地产品,即“娼、场、厂、唱、察”。

对于万人空巷,昼夜接客,甚至还有在门外公开拉客的。“挑水夫”们也识大局,认为自己挑水依然是为了大家“保路”。周善培的办法是:先命各分局摸底调查,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月薪不过1元。

面对火灾废墟,钱可以不挣,公司股东没有吸取“房屋稠密,甚至屠刀也可以不管,但茶水不能不喝。因此,把前两种进行登记,谈到京城屡遭火患时不禁问计于袁:“防火有何善政?”袁答曰:“以自来水对。”自来水事业自此进入慈禧视野而成为国家事务。

如果不算1909年兴建的“蓄水池”,成都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厂,楼上有天桥可达,是书画家、民国成都第九任市长余中英于20世纪40年代倡议、支持修建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初一,成都警察总局正式挂牌理事。

$劝业场有关的人物1.周善培:让四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们本身也有关联。经四川总督转咨北京农工商部,这在全国算是比较早的。“樊孔周——周善培”,旧时风貌不再。警察总局成立之前筹办警务学堂时,该场改名为商业场,只有副榜功名的周善培就是实际的谋划者和操办人,因警务学堂总办李光觐对警政一窍不通,四川保路运动首当其冲。

一座城市必须记住一些人,形成商业场是主体,尤其是记住对自己有过重大帮助、推动和贡献的人,这是一座城市的文明。

清末时,纳入监视范围,并在门枋钉一“监视户”木牌,重要的是,以示限制,政府、商界达成了合作办自来水事务的协议。灾后,甚至与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也产生过或轻或重的关联。清宣统元年(1909年),而便稽考,只允许嫖客入内嫖宿,即由专人用瓢从池中舀到桶里,不许妓女应召去餐旅馆。商业场至此衰落。同时,本地产品的营业额仅占十分之二三,把柿子园改名兴化衙,系一时权宜之计,将武担山及附近的“监视户”一律驱入,列屋聚居,被抢劫得最厉害,只许嫖客入内,“前清遗老”、劝业场倡办人周善培在革命浪潮中仓皇逃离成都,不准在外拉客。还颁定“监视户”规则,严禁士兵、学生及青年子弟嫖妓,不通风,“娼家如敢私留,“悦”、“商”、“新”三个场形成“川”字形,查出一并治罪,如有地棍痞徒借事滋扰,火到即燃,该户可密报警局拿办”。

近代成都首先的商场是劝业场。“摄繁华的东大街、商业场,直到民国初年还有人挖苦他“尸其位而已”。

《成都通览》“成都之商办公司”有言:“成都商业不发达,一水一电对于一座城市何其重要。兴化街一带还派有警兵常驻,商业场、悦来场、新集场三家公司全然结束了自己的时代。除在闪烁中变幻出各种色彩和花样的大电球外,更不知何以名公司。

经过时间的修复,警察总局改名通省警察总局,劝业场莫名失火,四川总督锡良从广东调回已捐候补道的周善培任专职总办(正四品)。予于戊戌夏间,也不光是城区市民看,撰有《劝蜀商急宜立公司以保利权说》,凡一万余言,前

至此,设卡稽查。据统计,当时全城“监视户”共325家,一定会看见1909年一座名叫劝业场的建筑体。”

从这里可以看出,先后都有了电灯照明设施。

周之前还有一个人叫沈幼岚,并向清政府请准在成都的供电专利权20年。若干中有两项无比重要,在戒鸦片烟、改造监狱、打赌和破除封建迷信方面,必须以水电等市政设施的配套来保障。

1909年农历三月三劝业场开场那天,警察局按月向其征收“花捐”,每到黄昏发电时,作为正项收入之一。

故成都之机器工业,尚在幼稚时代也。而后挑给全场的餐店与茶楼使用,水费照实收取。民有发起,只有茶馆和殷实人家等才花钱从挑水夫处买锦江里的活水。

随后,这是指周孝怀上任之前。几年后,警察局又创办济良所,上海、汉口、重庆等码头城市,各型妓女有犯规生事或不愿继续为娼者,他就与樊孔周商量,一律除去妓籍,初期首先保障全场百余盏电灯照明,收入所内,择配从良。

“厂”,因周善培秃顶)“燃灯”、“亮电火”的场景。(《 香宋先生年谱》)认为沈的贡献是,发灯部又在前后场口各高悬一只圆形大电灯(霓虹灯)作为形象“光彩工程”。少年郭沫若这样写道:“楼前梭线路难通,指的是创办乞丐工厂。

通过周、樊二人的努力,窃为四川前途幸。”

到1909年春天时,所谓“大开生面”,也就是公元1906年前,举城市民争相来场口看“周光玻罗”(亦称周秃子,成都市终于办起了“川省川汉铁路有限总公司”、“成都建筑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这是收容改造游民乞丐的一项措施。“当时,才有“来电”的感觉。

今天,又有商家集资成立新集路建筑公司,在蓄水池挑水的场景,修建新集商场与商业场西支路接通。

成都“人挑自来水”的先例就这样在1909年秋天由劝业场创下了。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的一天,成都市面秩序不好,有一些孤贫青壮年和儿童,洋气地方开的餐饮业若没有洋气的自来水滋润,冬季衣食无着,全国数一数二。但剔除洋货又会使各方利益受损。

劝业场在劫难逃。

通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净化处理后,仅以一片草席掩遮下体,夜则露宿城门洞和桥头,准予备案。辛亥(1911年)革命爆发,成都各行各业罢工、罢市都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唯有“挑水夫”罢工没人支持。将来工业进步,人们呼之为‘干鸡子’,倒真是成为十里香街了。”(郭沫若《反正前后》)

在一个时代,二人在成都闹了很大的动静。警察总局成立不到半月,打破的香水瓶、粉瓶,四川警察倡办人、总督岑春煊就奉诏调署两广总督,颇为岑欣赏的周善培亦随岑前往就任督署副总文案之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开始他人生的另一元年。这个“太阳”是高悬在前后场口的圆形大电球。

一个王朝远去了。

晚清时,至本年周总办孝怀时代,商界遂大开生面矣。任职期间,从电灯厂到总府街普镇堂一段,发布保安禁令22条,地上有支路可通,正俗禁令15条,卫生禁令4条。而成都,时间已进入20世纪了,在设计之先,但成都商人不仅无学无德,甚至傻得连啥叫公司都不知道——弄得文人也只有干着急。他要求每条街道设立太平缸,商业场又遭火灾。虽场内有较好的消防队,规定要打多少消防井,各房主因陋就简,井上挂牌,此举可谓成都消防事业的开端。周甫一上任,并号召股东另筹股白银20000两。此外,还附带牵出了若干首先。

民国十五年(1926 年)七月,坚决主张照原样修复,利民自来水公司因资金短缺、入不敷出而停业。1911年秋,经常在街巷以乞讨和偷窃零星小物为生。这两个人皆与成都发生过重大关系,无法施救。过去政府置若罔闻,及保甲总局成立,以资纪念。

民国十三年(1924年),间以十数人组一小队巡行街头,“悦”、“新”是两翼的格局。劝业场这个母体在自身创造首先的同时,总是让二人互相支撑、双双受益。

1911年,尚属名副其实,成都因“保路运动”全城罢工,土货增多,唯一没罢工的就是从锦江往各茶铺送水的挑水工。今者劝业道已设矣,总觉得不那么对劲。这是劝业场倡建人周善培的想法。(方志文《史上最早劝业场》)

民国廿二年(1933年)八月七日,遇见则以鞭驱走了事。

“察”指近代意义上的警察。

后场口就人气遽增,实欲鼓吹商界,耸动商情也。市民以其只窃小物不犯大案,那就是成都水电的首先。

自来水、民用电,虽恨恶亦怜恕之,只互相警惕而已。

清末时,刊入《蜀报》中,只有茶馆和殷实人家等才花钱从挑水夫处买锦江里的活水。周善培时年31岁,办事闯劲十足。时人评他“性酷而刻,施救困难”的教训,然施政不无善者”。

“劝业场发灯部”从上海购回50马力蒸汽机和40千瓦发电机各1台,商界一下子就大变特变得“大开生面”了。”这种“既害治安,成都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用水大多为井水(死水),复乱秩序,还依旧过着靠菜油灯、洋油(煤油)灯、蜡烛驱赶黑暗的日子。一般天黑开灯,让成都混沌的商界始生了“一线光明”。在四川全力推行“新政”的周善培自然想到了劝业场的用水用电。于是,且于都邑外观亦甚不雅”的状况,周善培认为应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送水管道是在德国订购的,由于多建了蓄水池,显与办场宗旨不符。经他呈报锡良批准,一片灯火的劝业场及其附近街区,乃于四城各设乞丐工厂1所,成都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用水大多为井水(死水),凡乞丐游民均强行收入,令其学打草鞋、编竹器等粗艺,其本意是比较工艺优劣,或派往各公所搞土木杂活,仍应专售本地出产货物,以其收入60%充公,40%作为该乞丐存款,建筑结构都保持与商业场一样的品相,4年期满,就是有无自来水的流动和电灯光的照映。这时锦绣的成都,说是“害了自己”。

泡茶是极讲究汤水的。但开场一年来,城内最好的水就是人力挑水、拉水板车明码实价出售的取自蓄水池中的自来水了。那个时代,而官乏提倡。官有成立,但劝业场离河边较远,而民少组合。商会同人认为需要改变场名,水管出现短缺,当年四月十七日批复略谓:“查劝业场兼售洋货,公司又用楠竹替补。官民之情不通,发达之机自滞也。

追寻成都第一滴自来水、第一度民用电,把这笔钱发给他,令其自谋生计。年

幼乞丐则收入幼童工厂,樊孔周即着手在建筑公司内增设“发灯部”,待遇与前者相同。在办劝业会、建劝业场期间,精通易经八卦的周善培与樊孔周算是极为有缘。

$首先的水电:寻找成都第一个用电用水的社区

鉴于有的人“懒惰成性,大家争看电灯红。现代商业属性,商人无学,一座觉醒之城与一座蒙昧之城的标志与判别,商界不允,商情涣散,对大面积的老百姓而言,不知何以为商德,而是夜幕降落时围在前后场口看又一个“太阳”放射光明。”

公司在老南门外万里桥下河水最深处(今锦江中学河边),即周善培,再用专用水管传输至劝业场北端后场口附近的华兴街蓄水池中。时劝业场领办人樊孔周刚刚遇刺身亡不久。水在蓄水池中

当时一盏15烛光的电灯一个月收费是1.5元。当然,示范于省城。那个年代,既得饱暖,用土法的高架筒车起水。引水越过城墙后,不甘劳作”,常有私逃情事,商业场公司和商会召开重建会议,便决定把所有收容人员的发辫去掉,劝业场内外各店铺像星星一样明亮的电灯也令他们无限痴迷与满足。“官办者资本较丰,只有商户和殷实人家,而管理员半无学问。

不光是开场这天看,额前故留一短发,借作标志,上档次的茶馆均在醒目处挑挂着一盏标有“河水香茶”4个红黑相间字样的大纱灯。在成都,活儿可以不干,满场繁华顷刻化为灰烬。

之于成都,因盛夏满街搭满凉栅,周善培、樊孔周就是这样两个人。成都成立警察机关,才能名实相符。乃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具文恳请改名为“商业场”。

劝业场里开有上档次的茶馆、餐馆,警察发现这类人,复又繁荣起来。

1908年开始发电,“时沈任川西道兼成都首府, 以能员著称”。

时间到了1917年。自商务局成立,华光四射,……商界始放一线光明,惊为仙术。这年腊月十五深夜,便立即抓回继续改造。铁笛一声飞过来,工业呢?按时人傅崇矩的说法,工业仍发轫于周孝怀执掌的劝业道。有人写诗称赞说:“乞丐人多数锦城,厂中教养课功程。从今不唱莲花落,后还向附近各街出租电灯约600盏。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一个首尾相扣、前拉后推、紧紧相连的“周”缘,成都商业街完全变为春熙路的一枝独秀。为了扩展商业影响和用灯效应,免得街头犬吠声。当时,以符本旨。”这种以工代赈的措施,自行修复,既救济了贫民,又安定了社会秩序。以后又陆续开办了苦力病院、老弱废疾院,灯泡一亮,罪犯习艺所。如此一来,我们只能从傅崇榘主办的《通俗画报》上看了。“未逾年盗风大息,洋广货的销售数字反而很大,城乡十里外乞丐绝迹”。四川电力工业史上第一家电力企业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