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元)
1430900000002

第2章 B

)1.百步穿杨

[释义]杨:柳叶。形容射箭或射击的技术高超,引申为本领高强。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同义]百发百中

[例句]在奥运赛场上,许海峰用他那百步穿杨的枪法,为中国代表队赢得了一枚金牌。

[故事]战国时,秦国名将白起要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市又。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肋、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使者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使者来到秦国见过白起后,给白起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位将领,名叫养由基。此人射箭技术十分高超,站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都能将只有三、四分宽,一寸左右长的柳叶射中。因此,养由基凭借着这个本领,南征北战,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天,养由基在一次比试的过程中,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三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 “嗖、嗖、嗖”的三箭射去,结果箭分别射中涂上红色的杨柳叶。

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位老者提醒他要注意保持自己射箭的名誉,因为一旦有一只箭不中,百步穿杨的名声就会大大受到影响。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老者致谢。

白起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马上想到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于是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

)2.百折不挠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也不屈服。比喻意志坚强。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公碑》

[同义]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

[反义]一蹶不振 半途而废

[例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正义的事业视死如归,百折不挠。

[故事]乔玄是东汉睢阳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嫉恶如仇,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后来他当上了汉阳太守,曾处置过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人,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贪官与恶霸都十分恨他。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次,他十岁的孩子被三个强盗劫持到他家的耧上,并威胁乔玄说,如果不给赎金就要杀死他的儿子。乔玄怒发冲冠,义正辞严地斥责强盗说: “我作为一名朝廷命官,难道要被你们这些歹徒所挟迫吗?你们还是束手就擒吧!”

这个时候,听到消息的当地守军赶来了,他们把乔玄的府第围了个水泄不通,但由于孩子在强盗手中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乔玄大怒,催促官兵进攻,强盗狗急跳墙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儿子。

乔玄十分悲痛,但他抑制自己的悲痛,他希望可以想到一个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的事情,让小孩子不再无辜惨死。几天后,他向皇帝上书: “以后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不许用钱赎回,这样强盗就得不到好处,也就不会再去绑架人,如果捉住一个绑架人质的强盗则一律处斩!”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公布了新的法律,很快这种绑架劫持的事就绝迹了。

汉灵帝的时候,乔玄当上了尚书令,依旧刚直不阿。他查到太中大夫盖升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罪行,就上书揭露,要求严惩盖升,但是灵帝与盖升的关系十分好,不仅没有治盖升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一气之下辞官回归故里。

当时还是小官的曹操很钦佩乔玄,二人十分投投机。乔玄死后,掌握了大权的曹操还亲自去坟上吊唁过。中郎将蔡邕专门为其写下了《太尉乔公碑》,赞扬乔玄“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背水一战

[释义]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同义]背城一战 破釜沉舟

[例句]中国队小组出线的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队员们决心背水一战。

[故事]汉朝初年,韩信做了大将军后带兵占领了关中,又挥师向东进攻,去攻打位于河北南部山西东部的赵国。

赵国闻报,派大将陈余带20万人马在井陉防守。赵国有位谋士李左车见这里地势险要,便献计: “先截断汉军粮草,再依仗深沟高墙防守而不与之交战,这样汉军进退两难,我们很快就会取胜。”主将陈余自视过高并没有采纳。

韩信探得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认为很快就会得胜了,于是传令全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营,半夜忽然拔营行动,又派2000轻骑兵从小路到赵营附近埋伏,等到赵兵出营便偷袭护营赵兵,并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汉军的旗帜。然后,韩信亲自率一万人沿河岸摆开阵势引诱赵军出战。

第二天,赵军见到汉军的阵势纷纷嘲笑韩信浪得虚名。背水作战为兵家大忌,韩信简直是自己找死。谁也没想到这是韩信的诱敌之计。战争一开始,韩信领部分人向赵军杀去,赵军迎战,没打多久,韩信就传令汊军诈败,抛弃了许多的旗鼓及物资。陈余一见十分得意,领兵追击汉军,并抢夺汉军沿路丢弃的东西。这时候预先埋伏在赵营附近的汉军乘乱攻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韩信带领将士奋勇反击,背水一战无路可退,为了活命,汉军异常英勇,杀得赵军节节败退。陈余见大势不好只得鸣金收兵,谁料到自己的营前挂满汉军的旗帜,以为大营已为汉军所占,军心大乱,都无心恋战。汉军乘胜追击,赵军溃不成军,陈余被杀,赵王被俘,汉军大获全胜。

庆功宴上,将士们请教韩信违背兵法原则的“背水一战”有何奥妙。韩信笑答: “孙子说: ‘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难道这不符合兵法的原则吗?”

)4.别开生面

[释义]生面:新面貌。比喻另外开辟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

[例句]韩寒的小说,构思新颖,别开生面,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都喜欢看。

[故事]早在唐朝时期,有个叫曹霸的著名画家,最擅长于画人物和马。他的名声非常大,就连深居宫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皇帝经常把他召进宫中,命他当场作画,并时常给予他丰厚的赏赐。

由于曹霸深受皇帝的宠幸,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宦人家都大力收藏他的画,并以此为荣耀,甚至很多人不惜以很高的价钱,来收购他的墨迹。

长安城里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劣内四壁上绘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是七十多年前著名画家阎立市画的。但是由于年代久了,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现在大部分已经剥落,不仅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有的甚至难以辨认。于是,唐玄宗便召见曹霸,要他重新画。

要重画功臣肖像谈何容易。曹霸阅读了大量史料,对照已经暗淡模糊的功臣肖像,仔细研究琢磨,精心构思,然后挥笔绘制。经过一番苦心创作,终于使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重放光彩,并且以崭新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时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诗赠给曹霸,其中诗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凌烟阁中的功臣肖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彩,但幸亏有了将军您,是您下笔使他们重放光彩。

)5.兵贵神速

[释义]兵:用兵:贵:可贵。用兵打仗以行动迅速最为重要。后也泛指办事利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例句]兵贵神速,我军今晚一定要赶到孙庄,从敌人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故事]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去征讨他们,但有官员反对,担心远征之后,刘表派刘备袭击曹操后方。

这时郭嘉对曹操说:

“乌丸仗着地处边区,必然不会防备。我们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若是延误了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响应的话,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而刘表他是个空谈家,明知自己不及刘备,所以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也深知这一点,自然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要有后顾之忧。”

于是,曹操便亲率大军出征。

由于曹军人马、辎重太多,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今河北雄县西北)。

到达了易城后,郭嘉又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慢,若对方知道此情,定会有所准备。不如我们轻装上阵,加速前进,打个敌人措手不及方能大胜。”

于是曹操又依郭嘉之计行事,亲率数千精兵轻装北进。他们翻山越岭,直奔蹋顿所在地柳城。果然,乌丸人匆忙应战,一败涂地,最后,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也被杀。

就这样曹操消除了北方边患。

)6.不耻下问

[释义]不以向比自己水平或职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同义]虚怀若谷

[例句]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但他仍然不耻下问,虚心向人求教。

[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

孔子为后人留下许多光辉的理论、警句,他学识渊博但却十分谦虚,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是生下来便什么都知道的,所以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

一次,孔子在鲁国,参加一次祭祖的典礼。在典礼上,他不时虚心地向旁边的人询问关于典礼的细节、礼仪、注意事项。于是就有人在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微笑着说: “对于不懂的事情,仔细地询问明白,这难道不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吗?”

又有_次,孔子的弟子问孔子: “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字呢?”原来孔文子名字叫作孔圉,是卫国的大夫,为人正直,特别聪明好学,有不懂的地方,不论旁人是何等地位都会虚心地向旁人请教,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他死后,就得到了一个“文”的谥号,用来说明人们对他在文化、道德、修养方面的肯定,也是对他为人方面的虚心态度的赞美。

孔子的弟子对这一点不甚明了,于是向孔子询问这个问题。孔子听后回答: “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矣。”意思是孔圉聪明又好学,而且虚心向别人请教,这个“文”字是当之无愧的,这也表现了孔子对“不耻下问”的肯定。这也被载入儒家的经典《论语》之中,世代流传,成为了我国从古至今儒家的优秀品德之一。

)7.不合时宜

[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和风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世俗风情。

[出处]宋·苏轼《东披志林》

[例句]老李思想保守,经常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大家都说他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披,是北帛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他不仅善写诗文,开创豪放词风,并且精于绘画、书法,被人币尔作“三绝”。

苏东披少年时就才华横溢,22岁时便考上了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十分欣赏他,认为他的文章他日必将独步天下。当时的皇帝是宋仁宗,他也很看中苏东披的才华,常因看他的文章而废寝忘食。

苏东披年轻得志,意气风发,诚心诚意想为国家效力,常为国家社稷出谋献计。

一年正月十五,卖灯人做很多灯笼出售,但皇帝却下令压低灯笼价格,给卖灯人造成很大损失,于是苏轼上书提出异议,引得皇帝、大臣都不满意。后来,王安石革新变法,苏东披发现其中许多不足之处,加以反对,结景不但毫无效果,反而无法在京城立足,因而闷闷不乐。

一日,早饭后,苏东披一面拍着肚子,一边走出房间,随口问身边侍儿: “你们猜一猜我肚子里面都是些什么?”一侍儿回答: “大人锦心绣口,一定是满腹文章!”苏轼摇摇头笑着说:“不对,不对。”另一侍儿答到: “学士才高八斗,一定是满腹治国的道理!”苏东坡叹了口气,仍然摇了摇头。

正巧这时苏东披的侍妾朝云走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朝云是个极聪明清俊的女子,不仅善于歌舞,对苏东披也十分了解。她眼睛一闪,立刻就明白了东披的心绪,于是说: “依我看呀,学士整天上书、进策,可没人理睬,处处碰壁,整天在家发牢骚,我看您是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呀!”苏东披听后,拍着肚子仰天大笑: “你真是我的知音啊!诚如你所言,我真是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呀!”

)8.不拘一格

[释义]拘:限制,拘束;格:规格,方式。不局眼于一种

规格、方式。

[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同义]多种多样 形形色色

[反义]千篇一律 如出一辙

[例句]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风貌,就要不拘一格地使用小说、诗歌等多种形式。

[故事]龚自珍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封建官僚家庭,有很殷实的家境。但富裕的家庭并没有使他滋生出骄奢的纨绔之气,恰好相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爱写诗,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成了当时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内容丰富,文采横溢,在他的诗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自己渴望改革弊端的愿望。他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讽刺统治阶级的昏聩无能,主张清王朝应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以防外侮。因此,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龚自珍曾在道光年间中过进士,担任礼郡主事。当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他就预见到了英国可能会发动侵略战争,建议朝廷加强防备。可是龚自珍的币中种正确意见不但不能被采纳,反而使他不能容于朝廷。后来龚自珍被迫辞官归隐,返回故乡。

在龚自珍返乡的途中,路过镇江,正赶上一次盛大的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其中人群中有个道士知道自己面前的人正是当代名士龚自珍后,非常高兴,便请求龚自珍代自己写一篇“青词”。“青词”是将人对神的祈求写在青色的纸上,供奉在神像面前。

龚自珍很希望能有英雄人物降世,拯救中国,于是便挥笔写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是:中国要重新获得活力,就必须进行社会的变革,现在的人们连话都不敢讲,这种沉默是多么的令人悲哀啊!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局限于一种方式地把人才降落到人间。

)9.不遗余力

[释义]遗:留下:余:剩余。不留下多余的力量,指使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虞卿列传》

[同义]全力以赴 竭尽全力

[例句]小赵和同事们不遗余力地帮助贫困失学儿童,使他们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故事]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于是,秦王便以此为条件,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

赵王连忙召见大将耧昌和上卿虞9即商量对策,说: “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么样?”

“这样做是没有什么用的,我看,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楼昌说。

可是虞卿却不同意耧昌的主张,他问赵王说: “大王,秦国这次攻打我们,是想消灭我们,还是想要城池呢?”

赵王回答道: “秦国这次攻打我们动用了全部军事力量,囊不遗余力,当然是想消灭我们赵国的军队啊。”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去楚国和魏国。他们都很贪图财物,一定会接待我们。这样,秦国定会以为我们有了联盟,必然会惊恐万分,这样我们再和他讲和才能成功。”

可是赵王没有听虞卿的建议,而是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

虞卿听说此事后,就对赵王说: “这次求和一定不能成功。秦国一定会趁机攻打赵国的。”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连都城邯郸也被秦军包围。最后,赵王只得亲自去秦国,并割让城池给秦,遭到天下人的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