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利)
1431000000002

第2章 B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释义]神通:指神奇的能力,形容本领高超。比喻各有各的本领,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竞争。

[出处]清·李绿园《岐灯》

[例句]在这次青工比武大赛上,各路生产能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令人赞不绝口。

[故事]八仙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八仙指的是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曹国舅和何仙姑。据说他们本领高强又乐于助人,所以深得平民百姓的喜爱。

传说八仙有一年应王母娘娘的邀请,去瑶池赴蟠桃盛会,哪知行至半途,被无边的大海阻挡了去路。

此时,吕洞宾提议:“各位仙友,前方大海挡路,行路艰难,我们每人拿出一件法宝,丢入海中,方能平安抵达彼岸。”诸位神仙一致赞同。首先走出来的是铁拐李,他虽然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本领却非同小可。只见他拿出一个大药葫芦,扬手丢入海中,大药葫芦竟化作一叶龙舟,铁拐李上了龙舟,乘风破浪渡过了大海。

韩湘子也毫不示弱,他紧随铁拐李之后,抛出一个花蓝,只见这只花篮在水中飘飘悠悠,却滴水不漏,韩湘子纵身飞上花篮,一边招呼同伴,一边飘过了大海。

其余的神仙也都争先恐后地抛出了自己的法宝,吕洞宾拿出一根箫,他骑在箫上如同骑在一匹骏马上,显得潇洒飘逸:张果老从箱子里取出一只小纸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平放在手中,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奇怪的事发生了,小纸驴竟然变成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白驴,张果老爬上驴背,小白驴立刻在海面上跑了起来:蓝采和拿出一付拍板,汉钟离拿出一只鼓,曹国舅取出一块玉版,何仙姑拿出一个竹罩,他们也乘坐自己的法宝,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到达了彼岸。

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其他神仙都称赞他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百废俱兴

[释义]废:废置,荒废;兴:兴办。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同义]方兴末艾 欣欣向荣

[例句]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全国就出现了百废俱兴的繁荣景象。

[故事]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各地的考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京城参加面试。一时间,各客栈人满为患,平时一人一铺也不得已改为二人一铺,这可让开客栈的小老板喜上眉耥。

且说这日正下着大雨,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店主忙派店小二去开门,打开门一看,是一名进京赶考的书生,此人便是河南来的举子滕宗谅。店小二首先声明:“本店现已客满,如客官不嫌弃,可与别人挤一下。”滕宗谅无奈,只得与同来赴考的河北举子王扶辰同住一间小房里。

半夜时分,店门又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店主大喊道:“客栈已客满,请另寻别的客栈吧!”敲门的书生答道:“夜色太晚,请暂住一宿,天明再另寻客栈。”极富同情心的河南举子滕宗谅道:“既然天色太晚,而且又下着大雨,你不妨先到我的小房里暂住一宿,等雨停了再从长计议。”

与他同住一室的湖北举子王扶辰十分不悦,对店主嘁道:“快给我备车马,我另寻客栈,免得妨碍别人发善心!”

后到的书生便是吴县的范仲淹,也就是日后鼎鼎有名的清官。滕宗谅和王扶辰都考中了进士。后来,心胸狭窄的王扶辰当上了御史中丞。滕宗谅在湖州任知府,范仲淹则任开封府尹,后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即宰相),范仲淹不忘当年恩情,在皇上面前力保滕宗谅,为天章阎侍制,二人都是为民造福的清官。

嫉贤妒能的王扶辰后来进谗言,将滕宗谅贬为岳州知府。而滕宗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岳州轻役薄赋,垦地励农,做了不少有益百姓的好事;他还将面临洞庭湖的名楼岳阳耧修葺一新,邀请好友范仲淹为岳阳耧作记,便有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岳阳耧记》开篇几句便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滕宗谅字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抱薪救火

[释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同义]饮鸠止渴 火上浇油

[反义]釜底抽薪

[例句]晚清政府为了苟安一时,拼命向国外列强奉献大量的金银珠宝,结果却是抱薪救火,受害更加严重。

[故事]战国时期,秦国力量强大,经常以强凌弱,侵略魏国。魏国的安厘王即位第一年,就被秦国占去了两座城市。第二年又被夺去两城,而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魏军连连战败。秦军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形势万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援,结果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毫无办法,只好割地求和,才算结束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起了进攻,强占了魏国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魏安厘王联合了韩国、赵国的军队,一起抵抗秦国,这次又被秦国打得惨败,被杀死的兵士有十五万人之多,魏国大将芒卯也从此失踪。

安厘王连年败北,被秦军吓得坐立不安。这时,魏将段干子为了苟安,便建议安厘王割让南阳,以求和平。安厘王原本就担心秦国会攻下他的国家,危及他的王位和性命。为求一时的和平,鼠目寸光的安厘王便采纳了段干子的主张,并派他去处理这件事。

这件事被苏代知道了,他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继承了哥哥的思想,坚持联合各诸侯国一同抗击秦国,极力反对割地求和。他对安厘王说:“侵略者是贪得无厌的,割地求和更加助长他的气焰,如景想用领土来换取和平,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扑救大火,越加柴草火焰越高,紫草用不完,火是不会熄灭的。同理,魏国的领土一天没有割完,秦国就一天不会善罢甘休。”

安厘王虽然觉得苏代说得有理,但他毕竟怯懦无能,还是没有采纳苏代的意见,依然割南阳以向秦国求和。最终,果如苏代所言,魏国被秦国吞并了。

鞭长莫及

[释义]马鞭子虽然长,但是不能打到马肚子。形容力量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同义]绠短汲深

[反义]游刃有余

[例句]小明在外地上大学,母亲的严教也就鞭长莫及了。

[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比较强盛。楚庄王仰仗着大国的地位,骄横狂妄。有一次,他派申舟出使齐国,途中要经过宋国,他命令申舟不要向宋国借路,只管穿过他们的国境就是了。

申舟因为以前得罪过宋国的君臣,怕他们乘机报复杀了自己。但楚庄王傲慢地说:“宋国人如果杀了你,我就发兵攻打他们,为你报仇。”

结果申舟路过宋国时,被宋人截住。宋人认为楚国人经过自己的国家而不事先打招呼,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因而杀死了申舟。

楚庄王得知申舟被杀的消息后暴跳如雷,立即下令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包围。

双方僵持了几个月,楚国也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南国派人到晋国请求晋国派兵救援。

晋景公想帮助宋国,发兵去攻打楚军。这时,晋国大夫伯宗坚决反对。他说:“这不行啊!古人说:‘鞭子虽长,也不能抽打到马肚子,’因为马肚子是不能抽打的地方。如今楚国锐气正盛,且锋芒毕露,别人不能与它争夺。我们晋国虽然也很强盛,但也不能和楚国相争一我们不能违背天意啊!”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同意伯宗的主张,只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安慰了一番,而没有给宋国任何实际的援助。后来,楚军久攻不下,便同意宋国求和。

兵不血刃

[释义]兵:兵嚣:刃:刀锋。兵刃不粘血迹。指末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陶侃传》

[同义]不战而胜

[反义]血流成河 浴血奋战

[例句]敌人早已众叛亲离,我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座城市。

[故事]陶侃是晋代人,是当时的名士,他为人忠义可嘉,不徇私情,曾经被荆州刺史刘弘任命为江夏太守。

有一年陈敏、陈恢兄弟起兵造反,刘弘便派陶侃去讨伐他们,而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就有许多人怀疑陶侃会为此而徇情枉法,这件事传到了陶侃的耳朵里,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陶侃毅然把自己的儿子和侄子都送到刘弘那里作为人质。

刘弘看到陶侃的这种行动,很是为他的忠心所感动,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对他更加信任了。刘弘把陶侃的儿子和侄子送回了家,又提升了陶侃的官职。对此陶侃也心存感激,在与陈敏兄弟的战斗中,努力作战,毫不徇私,打败了陈氏兄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叫郭默的将领,骁勇善战,在许多的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币,是一个很不得了的将军。但由于过多的胜利使他异常骄傲蛮横,独断专行,欺上压下,心中放不下任何人。平南将军刘胤曾经与他有些私怨,他就耿耿于怀,想方设法陷害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就诬陷刘胤谋反,并出兵把刘胤给杀了。后来这件事情败露了,朝廷对他的举动十分不满,就派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

郭默早就知陶侃的厉害,一听说是陶侃来讨伐他,吓得像丧家之犬一样率兵慌忙逃走,却没想到,不久便被陶侃的大队人马所包围了。郭默手下的一名将领见大势已去,就和其他一些人暗中商量,将郭默捉住了,献出城池向陶侃投降了。陶侃的兵队与郭默的兵队尚末交锋就取得了胜利,于是人们便用“兵不血刀”这个成语来形容这件事。

不敢越雷池一步

[释义]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庚亮传》

[同义]固步自封

[例句]在经济发展中,那种不敢越雷池一步、墨守陈规的思想是一定要改变的。

[故事]庾亮字元规,是东晋皇太后的哥哥。那个时候,政局十分混乱,权贵间你争我夺。庾亮在这种局面下担任中书令,掌握朝廷的行政大权,他地位显赫,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决定。

朝廷之中有很多大臣对庾亮不满,他们在朝廷上公然指责他,又在暗中谋划,等待时机对付庾亮。后来大将苏峻叛乱,率兵攻打京都建康,结果政局大乱,庾亮的处境十分危险。

温峤是庾亮的亲信、挚友,他当时担任江州都督,保卫国家的边陲。他担心庾亮的安全,便准备挥师东进救援。

庾亮知道这件事后,分析了国内的形势,认为西部边境更为重要,所以他急忙给温峤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所驻守的西部边睡更不可忽视啊,我认为它胜过苏峻的历阳郡,你一定要严密防守,缉不要跨过雷水来京都呀!即使一步也不行!”

不久,苏峻的部将韩晃攻下了宣城,朝廷的军队连连败退,无法阻止叛军的进攻,接着苏峻带兵攻入京都,皇帝命令庾亮征讨叛将,双方军队在京都城内的建阳门外打了起来,庾亮的人马见到敌人的强大和众多,就失去了战斗下去的意志,有的人甚至还没上阵就丢盔弃甲逃跑了,结果庾亮大败,带着几个亲信卫兵乘着小船向西逃跑了。

庾亮逃到了温峤的防地,在温峤的帮助下重新部署了兵马,最终击退了叛军,平定了这次叛乱。

不可同日而语

[释义]语:说。不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谈论。指事物之间差异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

[例句]这完全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你何必硬要牵扯到一起呢?

[故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事不断,互相厮杀,从而出王90了“台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之间互相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当时有个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主张燕、楚、赵、韩、魏、齐六国进行“台纵”来抵抗强大的秦国。他来到赵国游说赵肃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赵国疆域辽阔,物产丰美,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强大,但君主是否知道秦国为何不进攻你们赵国吗?”

赵肃侯答道:“是惧怕我国的力量。”

苏秦笑着说:“不尽然,赵地形险峻,东有清河,北领燕国,秦国一时不敢出兵赵国,是担心贵国的邻国韩国和魏国去攻打秦国,所以,秦国一定先去攻打比较弱小的韩国、魏国。但是秦国一旦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也就失去了屏障,唇亡齿寒的道理,国君一定深知,那么,赵国离大祸之日也不远了。”

赵肃侯听了,感到苏秦的话确定很有道理,便请教苏秦该怎么办?

苏秦不慌不忙地答道:“我计量过各国的版图,六国的土地加在一起是秦国的5倍,六国的军队是秦国的10倍,六国的百姓是秦国的8倍,我们六国”合纵“起来,一起对付强大的秦国,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秦国,一旦我们各自为政,让秦国的“连横”政策得逞,我们六国被逐一击败,这天下就是秦国的,我们都没有了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君主,成为了秦王的阶下囚,打败敌国和被敌国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种境遇不可同日而语啊!”

赵肃侯很同意苏秦的话,决心加入“台纵”中,又出资让苏秦继续游说其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