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亨)
1431100000004

第4章 D

)1.大功告成

[释义]功:事业;告成:宣告成功。指大任务或大工程宣布完成。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同义]功德圆满

[反义]功败垂成

[例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这项造福于民的水利发电工程终于大功告成了。

[故事]西汉元帝在位时,外戚王莽把持朝政。王莽是元帝皇后的侄子,他先后被封为新都侯、安汉公,市又倾朝野,不可一世。

有一年,王莽向皇帝上奏,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建立雍灵台,把天下有学问的人才和著书都集中起来。王莽的私心是借此抬高自己,标耪自己是当年周公那样贤能的人才。

当时王莽为了网罗天下人才想了很多办法,他为那些研究学问的人盖了舒适的房屋,提供丰富的物资。对于那些有大才能、有特殊本领的人,他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热情地招待。这祥,被他笼络到的人才达到几千人,这些人帮助王莽按照他的意思著书立说,还纠正了对他不利的一些说法和观点。

一些大臣三为了讨好王莽,纷纷上书称赞他说:“当年周公辅佐皇帝,制定制度尚且用了七年的时间,后来明堂和雍灵台毁坏倒塌了,一直到当今也没人修复,而现在安汉公辅佐陛下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他的功德是多么的突出啊!”

后来,王莽又集中了全国的书生甚至平民10万多人,写诗文来表彰他的功德,经过20多天的全力写作,这些诗文才全部完成,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功告成”。

从此以后,王莽的野心更大了。他先是毒死了汉平帝,自称“假皇帝”,后来便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但他的做法遭到天下人的非议,人们纷纷起来反对他。十几年之后,他就被赤眉、绿柿等农民起义的军队给杀死了。

)2.大声疾呼

[释义]疾:急迫。提高声音急迫地叫喊。形容强烈呼吁,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同义]振臂高呼

[例句]多少年来,环保专家始终在大声疾呼,告诫人们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

[故事]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韩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当时的另一位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倡导并发动了一场古文运动,并且,他的文章也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少年时候的韩愈就十分好学,读书也十分刻苦。成年之后,他凭借自己的所学,考取了进士。可是他在取得做官资格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任用。为此,他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便给当时的宰相赵憬写了一封饱含情感的信。在信中,他强烈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并对当前的国家状况、社会环境,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可是,信寄出已经十多天了,韩愈却没收到一点儿音讯。一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韩愈不得不又给宰相赵憬写了第二封信。在信中,他希望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能得以实现,希望自己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他还在信中说, “我是一个勤奋读书、积极进取、并且遵循圣贤指示、依法办事、从不计较个人安危和得失的人,以至于现在的自己身处贫寒与饥饿的处境之中。我大声疾呼,想必阁下也应该是听到的了。”

在第二封信寄出的第十天,韩愈又给宰相赵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大力歌颂周公求贤若渴的美德,想借此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和才能,希望自己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在第三圭寸信寄出之后没几天,韩愈就收到了被朝廷任用的音讯。

)3.当局者谜,旁观者清

[释义]当局者:当事者。当事人不能客观冷静地对待问题而迷惑不解,而局外人却看得清楚。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元行)中传》

[例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能刚愎自用。

[故事]唐玄宗时代,有位叫元澹的人,是唐朝著名的学者,曾经写过许多著作,在当时很有影响,唐玄宗也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有一次,大臣魏光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折,要求将唐初名相魏征修订的《类记》列为儒家经典。因为《类记》是修订整理古代经书《礼记》而成的,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同意了,并派元澹等人仔细校阅,再加上注释,以便颁行。

元澹接了圣旨,就开始校阅《类记》,并修理修订,加上注释说明,呈给了唐玄宗。这时,丞相张说知道这件事后,上书玄宗,陈述自己的不同见解,他认为: “现在的《礼记》使用到今已经近千年了,并且经过东汉郑玄加注,成为经书,我看没有必要使用新的注释。”

唐玄宗认为张说讲得也有理,便同意了张说的意见。

元澹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了一篇《释疑》的文章,文章以对话形式写成:

客人问: “《礼记》这部著作,究竟是郑玄加注的版本好,还是魏征修订的版本好?”

主人回答说: “郑玄加注的《礼记》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代人的修订、注解,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为了修正这些错误,魏征花了大量时间重新修订和整理了《礼记》,使之焕然一新。而有些墨守成规的人,只认古训,反对进步。”

最后,他借文中的对话,说唐玄宗和张说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糊涂,旁观的人却看得清楚。

)4.道旁苦李

[释义]比喻被人抛弃的东西或者表示因被弃置反而能够保存下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故事]西晋时期,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

有一天,在一个村庄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高兴地玩耍,大声地嬉笑着。不知不觉到了正午,太阳毒辣辣地照着大地,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口渴难耐,嗓子像着了火,大家就纷纷寻找能解渴的东西。

可是,在大路边既没有水,也没有西瓜,怎么才能找到解渴的东西呢?正当孩子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孩子眼尖,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棵李子树,连忙招呼大家去摘李子吃。孩子们全都一哄而起,准备去摘李子解渴。

这时,只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没有动,他冲小伙伴们喊道: “不用去了,白白浪费时间,那些李子一定都是苦的。”孩子们当然不听他的话,七嘴八舌驳斥他: “你没有吃,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孩子们还是欢叫着跑去摘李子,这个小男孩无奈地笑了笑。

李子树上果然挂满了李子,有的已经熟透了,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采了很多的李子,回到刚才玩耍的大路边。他们纷纷掏出李子吃起来。

“呀!真苦啊……”一个孩子叫道。“哇!真难吃,又苦又涩。”另一个孩子叫道。孩子们都把李子扔到了地上,而且伸着吃过苦李子的舌头。

这时,他们才明白李子真是苦的,纷纷问刚才那个惟一没有去采李子吃的小伙伴: “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这个小男孩不慌不忙地说: “这片李子树长在大路边,这条大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如果李子不苦,早就被路人摘光了,还能留到现在吗?”孩子们听了,纷纷表示信服。

这个机智的孩子名叫王戎,他后来长大成才,成为“竹林七贤”之一。

)5.德高望重

[释义]德:品德:望:名望,声誉。指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同义]德隆望尊年高德劭

[例句]吴老师已经退休了,但由于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每天到他家求教的人仍然很多。

[故事]在北宋时期,洛阳城中有个叫富弼的人。他出身贫寒,从小读书勤奋,知识渊博,加上举止豁达,可谓气质不凡。

富弼二十六岁踏上仕途。四十多年里,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在处理外交、边防、监察刑狱、赈济灾民等事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加官晋爵,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景仰的名臣。

仁宗庆历二年,北方的契丹国在边境上驻扎,要求宋朝割让土地。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使者前去敌营谈判。在交涉中,他不顾个人的安危,慷慨陈词,列举两国数十年来结盟交好的历史,劝说契丹君主放弃割地的要求,成功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

庆历八年,黄河在商胡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河北六七十万灾民仓皇南下,涌向京东地区。当时,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富弼就主动腾出自己家的住房,并发动其他人,同官府一起腾出十多万间房屋给灾民居住。并出耪向当地百姓募集粮食,加上官仓中的全部存粮,都运送各地散发。到第二年,河北麦子大熟,绝

大多数难民都扶老携幼返回家乡。老百姓颂声载道。天子特派使

者前来慰劳,对他进行嘉奖。

富弼为人谨恭慈和,即使当了宰相以后,也从不以势傲人。无论下属官员或平民百姓前来谒见,他都以平等之礼相待。神宗熙宁五年的时候,富弼年老退怖,长期隐居洛阳。一天,他乘小轿外出,经过天津桥时被市民发现,马上纷纷跟随观看,使热闹的一个集市顷刻之间变得空无一人。司马光曾称颂他说: “三世辅臣,德高望重。”这个评价是符合事实的。

)6.东山再起

[释义]原指有声望的人退职后又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

[同义]卷土重来重整旗鼓

[反义]一蹶不振

[例句]中国足球队经历数次失败后,勤学苦练,这一次终于东山再起,获得世界杯出线市又。

[故事]东晋时期,陈郡阳夏有一名士,名叫谢安。他年轻时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名声非常大。他曾担任著作郎,从事编纂国史的工作。后来,他觉得在官场受约束,便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官职,在会稽的东山隐居下来。

在东山,他经常与王羲之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名气,便召他做吏部郎,但被他拒绝了。后来朝廷又几次召他为官,但他总是找借口,一次次回信拒绝,即使许他更高的官位,他也不于。

谢安40多岁时,家中屡遭不幸,家族中不少做官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被免职,他的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

后来,朝廷的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醒温,请谢安出山,做自己的幕僚。这次,谢安爽快地应允下来,并担任桓温军府的司马。

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出来欢迎。这时有位名叫高菘的官员,同他开玩笑说:“先生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露出惭愧的脸色。

谢安出山后,因为很有政治和军事才能,不断得到提升。桓温死后,到晋孝武帝时,他被任命为宰相。

当北方前秦王苻坚领百万大军南侵的时候,谢安作为征讨大都督,和他的侄子建武将军谢玄,率领八万晋军,在淝水大败苻坚的百万大军。 “淝水之战”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7.独占鳌头

[释义]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鳖。古代考中)吠元的人才可以踏上皇宫前石刻的鳖的头上,故称中了状元为独占鳌头。后比喻在竞争中获得第一的位置。

[出处]清·问竹主人、入迷道人《三侠五义》

[同义]名列前茅

[反义]名落孙山

[例句]在这次模拟考试中,学习刻苦的小明独占鳌头,获得全学年第一名。

[故事]宋仁宗时,包拯是有名的清官,被誉为包青天。经包拯审的案件,都使正义得以伸张,使邪恶得到惩处。

包拯不仅审理案件,而且担当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人才。后经包拯奏请,又加考恩科。加考恩币斗的官文下发到地方府县,令天下读书人奔走相告,因为这又多了一次考取功名的机会。且说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南安善ifi寸有一位读书人,名叫范仲禹。这个人可不简单,他饱读经书,通晓天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家境比较贫寒,只能勉强度日,纵有一身才气,无报效国家之机会。

一天,范仲禹在同乡会上得知加考恩币斗的好消息,他也兴奋不已。但回到家中,他唉声叹气、闷闷不乐。他的妻子大为迷惑,问他道: “相公为何事而愁?”

范仲禹起先不吱声,后架不住妻子的追问,便说道: “今日在同乡会与同窗相聚,得知朝廷又加考恩科,同窗们都喜气洋洋,打点行李,准备起程,参加恩试呢。他们说: ‘我们都想前去赶考,何况是你范兄啊!你比我们可厉害多了。你若和我们一同赴京赶考,必定是独占鳌头,考中状元郎的!’而我们家如此贫穷,哪有余钱做进京赶考的盘缠呢?我能不愁吗?”

妻子听后,东挪西借,借得一部分银两,后又在老朋友刘洪义的资助下进京赶考。果然不出所料,范仲禹连考三场,都很满意,恰逢包拯当主考官,公正无私,心中已经认定状元便是范仲禹。

范仲禹考得比较满意,便携一家三口去岳母家万全山游玩,顺便等候揭榜。不料,妻子被当地恶棍威烈侯葛登云抢去,范仲禹被葛家奴才乱棍打疯,后经一番磨难,在开封府包拯的审理下,才得以昭雪,范仲禹仍是状元。

)8.对症下药

[释义]针对病症,开方用药。比喻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同义]有的放矢

[反义]无的放矢

[例句]王老师针对几名学生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耐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故事]华佗,东汉著名医学家。他的医术十分精湛,据传说,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而且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 “麻沸散”。

晋代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中曾经记载了一段关于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

有一天,华佗正在忙着为病人们治病开药,这时候有两个病人同时来到他家请求他治病。这两个病人一个是府吏倪寻,另一个是商人李延共。

华佗对待病人非常热情,主动询问病情,两个人都指着自己,异口同声的称自己头痛不止,高烧不退。华佗沉思片刻,给他们切脉,然后说: “倪寻先生应服畅通肠胃的药。两廷共先生应当服使身体发汗的药。”于是分别给他们各抓一服药,并告诉他们煎药的方法,吃药的次数和时间。两人感到十分不解,便提醒华佗说: “医生,我们两人病情完全相同,为什么服用的药却完全不一样呢?”

华佗听后,微笑着解释道: “没错,你们的病从表面上看都是头痛不止,高烧不退,但是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却完全不同,倪寻身体外部没有病,病因是内部伤食:延共的内部没有病,病因却是外部受了风寒。所以,你们虽病情相同,病因却不同,我们应该针对病因来下药,这样才能彻底根除你们的病。”

两人仍是将信将疑,他们各拿了自己的药回家技医嘱服用,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两个人的病就都好了,从此他们对华佗佩服得五怖投地,华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后人也用“对症下药”来比喻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