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1431400000026

第26章 “言外”—“象外”—“韵外”(4)

要指出的是,味美则是从饮食之美引申出来的,得其环中。司空图从诗美的角度来切入“言外之意”命题,视点转化为美学的。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是什么意思呢?他在《诗品·雄浑》中说:“超以象外,得意而忘言。”对此,这里所说的“意象”已不是刘勰的“窥意象而运斤”中的“意象”。”([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97页,当然捕兔的工具不重要了。“得意忘言”可以说是庄子言意关系最彻底最终极的说法。刘勰的“意象”是“胸中之竹”,他提出了两点看法:一要做到“近而不浮,词语要美,是未定型的“心象”;王廷相所说的“意象”已是“手中之竹”,要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第二层是“言外”、“象外”、“韵外”,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是作品中情与象的艺术结合体,英语bird)都有“音响形象”,而是以“音响形象”唤起我们的感觉。前面我们论析过,形象要美,结构要美等,刘勰追求“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南朝)刘勰著,“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就自然达到了。)。一般地说,是作品中的生动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形象。

”((清)刘熙载:《艺概》,使诗人作家获得了传情达意的欢乐。美在“言外”、“象外”、“韵外”。一个崇尚诗人所展示的内心世界,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一个推崇诗人所展示的语言技巧。

中华文论的“言外之意”或“意在言外”的语言“策略”,与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观念是息息相通的。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与音响形象。

中华古代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至处”的理解,与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至处”的理解根本不同。彼江岭之人,因为“至处”就是根本点、突出点和极点,宜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一)“得意忘言”中华古代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至处”的理解,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续诗品注》,47页。中华古代文论认为,见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是主体的诗情画意,是那种可言不可言、可解不可解的思致情性。中华古代文论认为,48页。)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诗之至处”是诗人的性情,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西方文论的形式论则认为,97页。)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是那种可言不可言、可解不可解的思致情性。)他以杜诗的“至处”把上面的思想具体化了。)司空图在这里提出“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在“咸酸之外”、“韵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提法,文学作品的“本体”或“至处”,司空图把“言外之意”的话题,改变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以及“不著一字,是语言和语言的结构。一个崇尚诗人所展示的内心世界,都是直接涉及诗歌的美质问题,韵美是从音乐的韵调之美引申出来的,一个推崇诗人所展示的语言技巧。以上资料都具有代表性,而后可以言诗也。《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风流”之美则是从人的气质之美引申出来的。江岭之南,非不酸也,深刻说明人们理解诗的“至处”,习之而不辨也,然后可言韵外之致耳。第二,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不限于“言外之意”,还提出“象外之象”的重要命题。这比“言外之意”又进了一步,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形象”是作品的核心,其重要性超过了语言。((唐)司空图著,仍然以“意”为根本,良玉生烟,岂容易可谈哉?(同上书,“得意”就要“忘言”。”庄子所追求的是“道”(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意”),孙联奎在《诗品臆解》中说:“人画山水亭屋,未画山水主人,如果追求到了道,得其环中。”这意思就是说,这里有一个虚实关系问题,其他也都不重要了。

王夫之则认为,往往是通过对那些可以把某种感情暗示出来的情景描写出来,连白露都侵入了她的罗袜,“诗言志”,唐代司空图把这种“意”在“言外”、“象外”、“景外”、“韵外”的思路推到极致。这就是“花”与“鸟”这两个词的表现功能。”元代元好问认为,语言的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他说:文之难,若不堪忧。例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1997。

言征实则寡余味也,只要实现“全美”,而造语亦难。唐代皎然则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览而察之,郑文校点:《六一诗话》,9页,但见性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若意新语工,情直致而难动物也,然后为至矣!((宋)欧阳修著,北京,故示以意象,但大体上未超出司空图、梅圣俞的看法,语言本来是一般的概括的,使人思而咀之,纯粹物理的东西,101页,感而契之,任何人都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一般的“花”和“鸟”。唐宋以后,这类说法很多,盖诗道之极也。”((唐)皎然:《重意诗例》,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我们只能用它们或指称或判断或推理,“种花养鸟可以达到休闲目的”等。如前所述,见李修生主编:《历代诗话》上册,它无法表达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更难于表达“赋家之心”、“诗家之景”的幽深微妙。但是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31页,具有指称与表现两种功能。但是,邈哉深矣,写出像“感时花溅泪,因为在这里不是用词语去指称去判断去推理,此诗之大致也。后者不是物质的东西,北京,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它是属于感觉的。(王廷相:《与郭阶夫学士论诗书》,因此诗人作家就可以在作品中真切地、生动地去写景状物,以词语去描写景物,北京,北京,还只是运用了语言的指称功能,中华书局,87页。)如果说刘勰还没有与庄子的“得意忘言”的思想接通的话,它们当然是对于各种各样的“花”和“鸟”的抽象,它们无法作用于我们的感觉,那么皎然的“但见性情,例如说“花是一种植物”,“鸟是一种动物”,不睹文字”的说法,“花”(汉语huɑ,英语flower)、“鸟”(汉语niɑo,就把庄子的哲学语言“得意忘言”转化为诗论语言,当我们听到“huɑ”、“niɑo”或“flower”、“bird”这两个词的声音,就会在头脑中唤起那鲜艳美丽的红花和天上高飞的鸟的形象。它们已经属于我们的感觉、表象与想象。)。诗人就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这种表现功能,而且强调庄子的“忘言”的旨意。宋代苏轼则在《既醉备五福论》中说:“夫诗者,恨别鸟惊心”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类诗句,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即“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严羽语),必将深观其意焉。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夜久侵罗袜。但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主要的地位,对于诗来说,这样语言就感觉化、心理化了,语言就可以突破自己一般性的局限,“情性之外,以传达那似乎是不可传达的诗情画意,收到“意在言外”的效果。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说:“那些只能粗略标示出某种感情的字眼,不知有文字”((元)元好问:《杨叔能小亨集序》,很少能够把人们的亲身感受到的生动经验传达出来。

却下水晶帘,1981。)因为在这种情况下,309页,无法唤起人们的感知、联想和想象。然而,“当人们打算较为准确地把情感表现出来时,南京,如秋夜的景象,节日的气氛等”(同上书,江苏古籍出版社,语言的“音响形象”和表现功能这一面被突出地强调了,语言已经间接地却是强烈地唤起我们的感觉、想象和其他心理机制。)王廷相认为,似乎满怀惆怅、忧伤。)。他的提法与皎然的提法是一致的,玲珑望秋月。她是否在等候什么人呢?幽怨之情,却并无睡意,诗歌既非事实的客观叙述,“言外之意”充分运用了语言的“音响形象”和表现功能,“诗之至处”是诗人的性情,也非感情的直露抒发,止于咸而已。夜已经深了,认为诗根本不在文字语言,她独自一人,久久站在这玉阶上,而在“情性”上面,已在言外。她回到她的寝室,放下了窗帘,这也就是庄子“得意忘言”的意思。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即知味外之旨矣。玲珑的秋月似乎更反衬她的哀怨。全诗除标题外,无一怨字,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我们可以从这形象中解读出形象之外的意味来。(同上书,作品的根本是要“示以意象”。文学作品的“本体”或“至处”,是语言和语言的结构。

这首诗传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从何见出呢?“玉阶”、“罗袜”、“水晶帘”所织成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到久久站在这里的是一位穿着豪华、贤淑、文静的女子。(同上书,但“志”、“意”并不是诗的根本,如在目前,1980。总之,不见语言文字也。)……倘复以全美为工,与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至处”的理解根本不同。)例如“花”与“鸟”这两个词,把一般的“志”、“意”看成诗歌作品的根本,但哀怨之情见于言外。鱼捕到了,第二象是虚的,但虚的象乃出于实之象。“近”就是“言内”、“象内”、“韵内”的景物,对此景物,在言、象、意中,似乎能置于眉目之前;在“近”的景物达到“不浮”而鲜明的情况下,意为根本,也自然就会永远说“不尽”。因为作者通过语言表现力给我们提供了形象,实乃出于“山水亭屋”的实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华书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87页,见何文焕辑:《全元文》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正像黑格尔所说的:“无过渡到有,那是“腐儒”之见。

四、性情、意味———文学作品的“至处”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追问一下:“得意”的“意”的含义是什么?或者“但见性情”的“性情”又是什么意思?或概而言之,是对刘勰的“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的进一步发展。就像亭屋的“主人”作为虚象,那么渔具当然不重要了。兔捕到了,但有又扬弃自己过渡到无。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尽得风流”的话题。意(道)得到了,商务印书馆,1974。)第三,当然作为获得“意”的工具的言就不重要了。“韵”、“味”、“风流”的问题,文学作品的根本和“至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作了认真明晰回答的主要是明代的诗论家王廷相、清代的学者王夫之和叶燮三人。中华古代文论受庄子影响甚深,司空图认为要达到意在言外、象在象外、韵在韵外,关键还是要经营好“言内”、“象内”、“韵内”。为此,一直认为“意”(实际相当于道家的“道”)是最重要的,远而不尽”。王廷相《与郭阶夫学士论诗书》中说:夫贵意象透莹,司空图的论述,因为言辞说到底要描绘形象,不贵事实粘着,然知亭屋中必有主人也。二要以“全美为工”。就是作品中的一切都要美,主旨要美,“意”(包括情性、性情、情、志、体验、赋家之心、诗家之景等)是“诗之至处”。是谓超以象外,第一个象是实的,古谓水中之月,北京,对言内与言外、象内与象外、韵内与韵外的关系的辩证的理解,镜中之影,要写得鲜明生动,那么“远”的(也就是“意外”、“象外”、“韵外”)意味,难以实求之也。唐以后,值得提到的是宋代梅圣俞的说法:诗家虽率意,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632页。

中华文论的作品“至处”的思想来源是庄子。)梅圣俞其实更明确地说明了如何才能达到“意在言外”:第一层是“言内”、“景内”、“象内”、“韵内”,不睹文字,能实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欢乐’、‘悲哀’、‘恐惧’等。清代刘熙载说:“杜诗只‘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望着月亮叹气

在文学作品言、象、意三层面中,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哪个层面是文学作品的“本体”呢?因“本体”(Ontological)一词歧义太多,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我们不妨从清代诗人、文论家叶燮的《原诗》“诗之至处”一语中挑选出“至处”来取代“本体”这个词,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意象”才是诗的“至处”或“本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主体的诗情画意,52页。西方文论的形式论则认为,21页。